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生物 -> 高二下学期 ->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5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辨别概念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

  (2)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

  3.教学疑点:保护色与拟态的辨别。

  4.解决办法

  (1)运用投影或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问题情景,学生观察、归纳得出概念。

  (2)对比显示典型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现象,两两对比发现差别,辨析概念。

  (3)学生对概念及概念间的区别进行概括、表述。

  (4)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信息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答疑。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表述,积极探索学习。

教具准备

  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准备:课时目标(文字)、沙漠上的仙人掌(图像)、淡水中的菱(图像)、猛虎袭击鹿群(图像)、鹿、兔、刺猬(豪猪)、黄鼬、蛔虫(图像)、绿草丛中的蝈蝈(图像)、北极地区的白熊(图像)、冬天和夏天的雷鸟(图像)、黄蜂、瓢虫、毒蛇(图像)、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图像)、土壤中的蚯蚓(图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文字小结),课堂练习题(文字)。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表述猛兽猛禽猎食的情形,结合挂图或投影了解猛禽猛兽及小动物相互适应的特征。观察沙漠上的仙人掌的投影,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2.回忆曾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结合挂图或投影观察,感知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概念,阅读教材,准备表述概念,体验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

  3.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概念的区别。

  4.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5.完成巩固练习。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投影:逐步显示本课时目标。

  (二)整体感知

  生物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环境中生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时刻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即能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都是普遍适应环境的。

  投影:沙漠(滩)上的仙人掌

  教师问:一般的植物都是枝叶茂盛,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呢?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这是仙人掌对沙漠缺水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生活在严酷的沙漠里。它有发达的根系,很强的吸水力。茎粗大,外有角质层,里面肉质化,能储存水分。叶退化成刺,减少了蒸腾作用。茎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这些特征适合在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里生活。

  投影:淡水中生活的菱。学生观察后理解其叶的特点是与水中光照相对不足的环境相适应的。

  菱的叶片有浮在水面上的,有在水中的。浮在水面上的叶片较宽大,且叶柄长短不同,叶片不互相重叠;水中的叶片呈羽毛状,这些特征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从而与水中光照相对不足的环境相适应。教师问:自然界中,你观察到的猛禽、猛兽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有学生曾看到老鹰抓小鸡的情景并能表述:老鹰先在空中时高时低盘旋,看准目标后,一个俯冲用锐利的爪把小鸡抓住飞走;小鸡听到老鹰的叫声或看到其影子就会躲到母鸡翼下,母鸡发现老鹰也会通知小鸡躲起来。

  投影猛虎袭击鹿群的情形,学生观察、归纳猛禽、猛兽的特点: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猛禽、猛兽相对来说体型较大、食量大,只有能有效捕捉食物者才能生存,上述特点正是适于捕捉食物的。

  教师又问:被捕食的小动物就坐以待毙吗?

  投影:鹿、兔、刺猬(豪猪)、黄鼬、蛔虫。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捉;刺猬(豪猪)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更妙,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蛔虫体表光滑,运动、消化器官退化,但生殖能力强。这些动物的特征都是与其生环境相适应的。

  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列举一些动物冬眠(夏眠),鸟类迁徙,鱼类洄游的例子,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也是相适应的。

  2.理解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方法。

  动物外形上的特征是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的,它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现象呢?

  (1)保护色:

  投影:绿草丛中的蝈蝈、北极地区的白熊、冬天和夏天的雷鸟。

  学生观察,引导其发现:这些动物的体色都与环境的色彩相似而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它避敌、捕食都有利,都有保护作用,因此叫保护色。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分析、帮助引导学生表述保护色的概念。保护色是指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2)警戒色:

  投影:黄蜂、瓢虫、毒蛇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瓢虫体表的斑点,毒蛇体表的斑纹都特别醒目,很容易被发现。

  教师问: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本身较弱小,但对侵犯者有伤害能力,如有毒刺或恶臭。因此,其醒目的色彩和斑纹起一种预先示警的作用:你不侵犯我,我也不会伤害你;你若侵犯我,你也将受到伤害。如其他动物发现后立即避开,则双方都不会受到伤害,对自身起到了保护作用。这就是警戒色。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表述把握警戒色的概念。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具警戒色的动物一方面有恶臭或毒刺等潜在的伤害性,另一方面其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3)拟态:

  投影: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螳螂的足像美丽的花瓣,成虫的翅展开好像鲜艳的花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相对静止状态时外表形状或色彩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故叫拟态。

  教师指导学生再阅读教材,理解拟态的概念。拟态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结合蜂兰的拟态说明植物也有拟态现象。

  3.掌握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学习辨别概念的方法。

  结合重放投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保护色与拟态都是与环境相似而不易被发现,而警戒色特别醒目,极易被发现,因此,警戒色与另二者容易区别。

  再分析保护色是与环境色彩相似,这种色彩是环境中占优势的色彩;拟态是其外表形状或色彩与环境中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这种生物或非生物的色彩在环境中不占优势。另外,具保护色的动物无论相对静止或运动都与环境相似,都不易被发现;而拟态的动物一般只在相对静止时才与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必然就不像了,如枯叶蝶停息不动很像枯叶,一旦飞舞起来,谁会相信它是枯黄的叶片呢?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共同点都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教师提出:如何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这些现象呢?留给学生思考。

  4.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首先举例分析:色泽与蔬菜非常相似的菜青虫仍会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百灵鸟具有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所捕食,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另外,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也有影响,教师举例: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羽毛与银装素裹的环境色彩相似,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换上白色羽毛而降雪延迟,岂不反而成了天敌醒目的捕食目标了吗?所以适应是相对的。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也是相对的,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人类就会受到危害甚至无法生存。因此,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5.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投影:土壤中的蚯蚓

  教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摄取腐败的植物和泥土,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因此,其分布要受这些因素的限制。

  它的体表有粘液和刚毛等一系列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它的活动又使土壤更疏松,提高了土壤的通气状况,有利于植物呼吸和吸水,蚓粪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良好,到时枯枝落叶增多,又为蚯蚓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

  引导学生归纳: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四)总结

  投影:师生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当堂完成,获得反馈信息)

  1、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这是一种[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变态

  2、下列属于保护色的是[ ]

  A.雌黄蜂与蜂兰的唇形花瓣相似。

  B.比目鱼的体色能与环境色彩变化保持一致。

  C.黄蜂腹部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D.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花纹。

  3.下列不属于拟态的一项是[ ]

  A.枯叶蝶似枯叶。

  B.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

  C.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

  D.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

  4.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项是[ ]

  A.虎具有的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

  B.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

  C.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

  D.蝮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

5.填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______性又有______性。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________环境。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D 4.A 5.略

(六)板书设计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适应的普遍性:(自然选择)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结构组成

  (2)生活习性

  (3)外形

  ①保护色  ②警戒色  ③拟态

  三者区别

(二)适应的相对性

  小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