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视频、教学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中法战争的结局如何?
导入新课: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同学们回忆: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我国什么地方?结果怎么样?指出: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接着把魔爪伸向了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年后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又挑起了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演示PPT课件>
1.1894年7月25日,日本借口朝鲜农民起义―进兵朝鲜。
2.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狂逃
3.黄海战役<详述战斗经过>
9月17日 邓世昌 林永升 刘步蟾
4.旅顺陷落 徐邦道 日军暴行<让学生看相关资料>
5.威海卫溃败
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一项主要成就,是大清帝国海防的重要力量,由于李鸿?quot;避战保船"的消极战略而可耻的覆灭了,至此洋务运动也彻底失败了。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条约的签订
1895年,李鸿章同伊滕博文在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近代的卖国条约多由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所以人们骂李鸿章为大卖国贼,殊不知"弱国无外交",李鸿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也是无可奈何。)
2、内容 影响 (播放马关条约签定的视频资料)
《马关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请思考:
①《马关条约》中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
②《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③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在保护中国的权益吗?为什么?
3.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1.经济侵略的加剧。
形式:开设银行、 政治性贷款、争夺铁路权、投资权、投资开矿、投资设厂。(资本输出)
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同时让学生看教材中《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②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让学生说出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分析"门户开放"政策的两层含义。
板书设计
一、日本占朝鲜、侵中国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及结果 1、战争的爆发 1894.8 2、四次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 2)黄海海战 3)辽东半岛之战(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及危害 主要内容: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 开商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三、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1、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1)开设银行 2)强迫贷款 3)投资铁路 4)设厂开矿 2、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的竞争 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