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上学期 -> 第五单元

21 短文两篇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难点: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的山水游记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柳宗元、宋代苏轼等人的山水散文,都曾受他的影响。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篇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解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断,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种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这篇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耐人寻味。

  (三)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2)播放应掌握字、词的幻灯片。

  幻灯片一:

  ⒈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遂 寝 藻 荇

  ⒉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遂至 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 藻荇交横 竹柏影也

  ⑶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正音、解词。

  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思下考以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二:

  思考题一: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用文中词语)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问题一:

  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

  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翻译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⑺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明确:

  第一层:(开头……相与步于中庭)叙事,交待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何夜无月……结尾)抒情,面对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慨。

  ⒉精读课文

  ⑴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三:

  思考题二: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词句可以表现出来?

  思考题三:文章第三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⑵学生思考、讨论。

  ⑶明确思考题二:

  “欣然起行”表现出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教师讲解:作者为什么会同时具有兴奋喜悦和寂寞两种不同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人陷害入狱,后经人多方营救才于十二月结案出狱,被贬官至黄州,身居闲职,而且还受到监管,过着失意的闲居生活。内心苦闷寂寞,于是放情山水,到大自然中寻求诗情,寻求精神的寄托。

  ⑷明确思考题三:

  课文第三层,作者连发两问,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

  这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

  ⑸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

  ⑹播放写景语句的幻灯片。

  幻灯片四

  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

  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⑺学生思考、讨论。

  ⑻明确写景语句的妙处。

  ①句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②是作者的反应,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其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③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其妙处在于: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前者突出月光的“空明”之色,后者突出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

  ⑼指导学生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散文。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看似浅显,却别有情趣,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心境的?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六)设计思想:

  1.注重诵读教学。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展开讨论、解释疑难,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和的适当讲解,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目的】

  1.优秀的古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品位和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记事、绘景、抒怀的方法,并体会苏轼清新、质朴、简洁的语言风格。

  3.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4.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诗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并鼓励学生当堂成诵,做好美文积累。

  【教学重点】: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抒情语句的深刻内涵。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自制课并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并在教学中教学生多背多读的古文学习方法。

  【教学类型】:赏析课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乐欣赏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题析(5’)

  ●导人

  教师:年年中秋,家家都会吃月饼,不知有没有同学留意到,在月饼的包装盒上常有这样一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问你知道这句词是谁写的吗?(启发引导)

  学生回答:《水调歌头》  苏轼

  教师: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苏轼吗?

  教师引导简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梅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和弟苏辙都是著名政论家,合称“三苏”,三者又同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杰出成就.并对后以产生深刻的影响。其笔记文与一般的客观地记录人物、事件、事物的笔记文不同,多是从日常生活片断的记述中,或抒写情怀,或因事见理。他们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用少到不能再少的文字,鲜明而仿佛极不经意地渲染出一种情调或一片心境。用四个字来概括——文短重深。《记承天寺夜游》(板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题析:

  教师提问:请同学来逐词分析课文题目,看看课文题目包含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板书)

  记——记叙、记述、记载      文体:笔记体散文

  承天寺——地点(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南,今废)

  夜——时间

  游——记叙的内容

  二、分析

  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请同学注意字音和句读,并数一数课文的字数。然后,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教师校音正字。(板书)(2)

  字:藻zao、荇xing

  2.请同学们朗读提示,教师确定学习目标。(2)

  学习作者怎样记事、绘景、抒怀的。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简

  3.课文赏析:(30)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共同来赏析课文,赏析时请同学注意学习的目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释词:元丰——宋神宗的年号。(背景:元丰年间,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由于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在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职务是黄州团练副使并加上“本州安置”的字样。团练副使本来就是闲散官职,朝廷又明令不许签署公事。苏轼此时其心情十分郁闷。本文就写于此时期。)

  ①欲——打算、将要。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要睡的时候。

  教师提问  这半句话交待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交待了时间。

  教师提问  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  解衣欲睡时。

  教师引导  同一时期,苏轼曾有一首词《卜算子》也描绘了此时的月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过渡:这就告诉我们事件发生的时间是那一天的深夜了。那么在那样的深夜到底为什么作者本已打算睡觉却又去游览了呢?接着看下文: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释词:②户——门。教师引导“户”指的是“门”,事实上月色不仅入门,也会入窗。这样我们不禁想起李白的一首诗《静夜思》中写道:“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欣然——愉快地。

  翻译:月光从门口照了进来,我愉快地起身赏识去了。

  教师提问  这后半句交待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向我们交待了作者欣然起行夜游的原因。

  过渡:作者起行赏月的情形是怎样的呢?请看下文: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释词:念——想到。③遂——于是。亦——也。寝——睡觉。④相与——一起、一同。

  翻译:思量着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跟自己一起领略这月夜乐趣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教师提问  这一句话交待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交待了地点、人物-同游人、事件-步于中庭

  教师引导  总结:

  行文至此共47个字,却向我们支持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事件。由此来看,这一段文字完成了记事、绘景、抒怀的哪一项工作?(记事)他用这样短的文字记叙了五项内容。由此看来,苏轼“记”的特点是:简。用一分钟时间朗读并背诵这47个字。

  ●庭下如积水空明,

  释词:⑤空明——清澈透明。

  翻译: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教师提问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  比喻——分析“空明”

  教师引导  这个比喻写月光如水看似比较平常,细一品味就不简单了。月光看似静的,水时静时动,闭上眼,月光就像水一样静静的泻下来.这就给月光以动感。这句话精妙处,还在于作者紧承比喻用了“宝明”这个词,“空明”的意思是清澈透明,这样想似乎还不够,空,还有一种空灵、无处不在的感觉。这便使月光的形象生动起来了,不仅让人感到月光如水一般的清澈透明,还让人感到那融融月色充溢整个庭院,乃至整个夜晚。让人顿觉心旷神怡,俗念全消。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释词:交横——交错、纵横。⑥盖——原来是。

  翻译:水中的藻类和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拍的影子啊!

  教帅提问  此处“水”和“藻荇”是真实的吗?

  学生回答  不是。“水”指“月光”,“藻荇”指“竹柏”。

  教师引导  此处依然是比喻,直接把月下是写成水中景,正是月光如水,所以竹柏影才成了水中的藻荇。突出了前文比喻的效果。水中的藻类和荇菜交错纵横的浮游者,人们仿佛感到水的流动,这样,无形的静态的月光便有了动态感。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组成了有色有形、有静有动的画面.这样。竹柏和藻荇、天空和地上浑然一体,月夜之美尽在其中。这正是此句话广为人称道的原因。

  教师引导  总结:本句话是绘景,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月夜美景跃然纸上.看来文不在多而在乎精。请同学用1分钟听音乐看画面,想象当时月下的美景并诵读这句话。

  过渡:在这清澄的月光下,两个有同样情怀际遇的人,“相与步于中庭”那情景何其美好。可是又是清冷的,读来。总使人感到抑郁。那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在于作者在文中寄予了哪一种情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释词:但——只不过。耳——罢了。

  翻译:哪个夜里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松柏?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罢了。

  教师引导 前两句是虚写,不是写实。正如我们导入里提到的那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只是表明了普天之下。有月亮的夜晚很多,有竹柏的地方也很多的意思。

  教师提问 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一种人?

  学生回答 答案可能不一。无一定职守,不为俗事所累,悠闲自适之人。

  教师引导 据唐宋贬官之制:“贬官而犹有职守,仍不得为闭;谪将而本郡官承朝中之意加以监束致言动皆不自由。亦仍不得为闲。”当时。苏轼既无职守也不受人管制,真正称得上是“闲人”。张怀民当时也是贬居黄州,境况相似。所以此处既表现了作者解脱世俗、忘情自然,享受自然美的自娱自乐的欣慰;又在这种随遇而安之中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无奈的情绪。所以,也许辗转难眠才是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起行赏月、排解郁闷的根本原因。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他们在苦中求乐吧。

  总结:

  本句话是抒怀。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令人回味不已。确实做到了文短而意深。用一分钟时间背诵这三句话。配乐学生齐背全文。

  三、总结知识点:(1)

  1.掌握生字2个。

  2.理解常用实词和虚词6个。

  3.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清新、质朴、简洁的语文风格。

  5.背诵课文。

  四、布置课后作业:(1)

  1.完成186页“思考与练习”一、二题。

  2.描写片断。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写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的片断,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评析。

  


《三峡》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文章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三峡吗?三峡的壮丽风光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商隐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有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更增添了三峡的美。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又是何等的壮丽。早在1500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江水》中对三峡的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解题

  ⒈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和注释①。

  ⒉简介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有《水经注》传世。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在“访渎搜渠”,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⑴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

  ⑵播放字词教学幻灯片。

  幻灯片一

  ⒈利用工具书,给下字注音。

  阙 叠 嶂 曦 襄 溯 湍 漱 涧 啸

  ⑶学生完成正音,全班共同订正。

  ⑷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⑸疏通全文大意。两人一组,参考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没有注释的句子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⑹集体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⑺结合课后练习四,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①播放重点文言词语幻灯片。

  幻灯片二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⒈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⒉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⒊清荣峻茂,多趣味

  ⒋晴初霜,林寒涧

  ⑻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⑼在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三

  思考题一: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思考题二:三峡地貌总体特点是什么?四季各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题一:

  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腾的江流,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或山、水、树、猿鸣)文章先写三峡地貌,重点写山,然后又分别描绘了四季的景象,先写夏季三峡的江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④明确思考题二:

  地貌总特点:山势连绵,遮天蔽日。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幽静、凄凉。

  ⑽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以上特点。

  ⒉精读课文

⑴教师引导:这篇仅有百余字的短文写景状物情景交融,语言精练,风格清新,是《水经注》中特别优秀的章节之一。请同学们从下面写景的语句中,选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⑵播放写景语句的幻灯片。

  幻灯片四

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④“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⑶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或作必要补充。

  ⑷明确精彩语句分析要点。

  ①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春冬水涸之季,下滩的水雪浪飞溅,故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间,“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

  ②句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水,以“峻”字状山,以“荣”字状柏树,以“茂”字状草,水清、树荣、山峻、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趣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读到此处,使人油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字加以暗示,以概括之笔写深秋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自然也是凄凉之情。

④作者不再写山、写水、写树,而是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⑸学生讨论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的特点: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就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情景交融,富于表现力。作者用有限的字句,分别描绘四幅美丽的山水画,三峡的壮丽景色,磅礴气势,千姿百态,如在眼前,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和震撼。

  ⑹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⑺教师小结: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嶂,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则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⑻运用媒体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五

  思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思考题四: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寓情于景的?

  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⑽明确思考题:

  ①明确思考题三:

  《三峡》最后一句可谓锦上添花之笔,将三峡的凄清、空旷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以渔者歌谣作结,凄凉哀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②明确思考题四:

  描写山水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作者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舂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后特别点出“良多趣味”,流露出作者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使读者受到感染。

  ⑾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这堂课,我们朗读翻译,并欣赏了这篇描绘三峡优美风光的精彩散文,感受了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当代散文家学者余秋雨曾赞扬道: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的确,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对后代山水游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播放作业幻灯片

  幻灯片六:

  ⒈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⒉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⒊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

  (五)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