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学期 -> 第三单元

12 短文两篇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引论一本论一结论。

   2.学习本文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分析事理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说话作文时注意选词用句力求准确、严密。

   2.学会运用分析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观点。

  (三)教育渗透点

  理解用词是否准确,不单是文字运用问题,更是思想作风问题,培养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四)美育渗透点

  化核板严肃的训斥为委婉幽默的批评的语言艺术。

  二、学法引导

  通读课文,在理解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文是怎样条理清晰,详尽透彻的分析问题的;并在朗读中.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重点:了解运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详尽透彻地分析事理。

   2.难点;数字运用的问题,深入剖析人们的思想作风。

   3.疑点:字风与思想作风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4.解决办法:“重点”可以通过选取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段落的分析来完成;“难点”和“疑

  点”可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写作意图后,教师适当点拨、引申来完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收集生活中用词模糊、表意不明的病例,课上交流,增强对不正字风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2.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严肃的问题,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来阐述的。

  3.教师作点拨、引审,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及详尽透彻地说理方法。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生在学习本文后,懂得准确使用语言与思想作风的关系,掌握文章的论证特点。

  (二)整体感知

  语言不规范是个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加强语言修养,并以正确的思想作风来使用语言。为此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做了大量工作,写过不少文章,宣讲语言学知识,批评语言运用方面的种种错误,以提高人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觉性。本文写于1980年10月,是他在新时期“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又一贡献。

  (三)教学过程

  1.从书报杂志、舞台荧屏上常有用语不规范的情况,导入本课学习。如“今年收入将近60多万元。”这里的“将近”一词就有问题。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语言病例,交流谈体会。

  3.启发问:如果把我们刚才谈的体会,整理成文,就是一篇篇较好的关于语言规范使用问题的文章。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吕叔湘先生的《论“基本属实”》,看吕老是如何分析论述这  问题的。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清说理层次。

   投影思考题:

  (1)文章摆出了一个什么病例,怎样分析病例,得出什么结论?

  (2)2-5节,先由表及里,揭露了什么?后由此及彼,又揭露了什么?前后两层间是怎样有破有立的阐述道理的?

  (3)“总要有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基本”一词究竟该怎样用?

  【参考答案】

   (l)开头摆出一个“饭菜内有蝇事”“基本属实”的病例。主体部分作者分析、举例论证、指出“基本属实”是善于认错的反映。最后得出“基本”这个词基本可用,但不是到处可用的结论。(2)先由表及里,揭露不大老实的思想作风;后由此及彼,揭露类似错误的普遍性。两者间,前者主要是“破”,指出“基本属实”是含混模糊的说法,揭露饭庄不老实的思想作风;后者主要是“立”,正面指出应怎样正确使用“基本”一词,有破有立,正确揭示语言运用规律,给读者以明确的指引。(3)据本文所罗列的正反用例来看,所谓有“数量”或“程度”问题才能用“基本”二字,不是说“基本”二字可以用在数量词或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之前,例如不能说“基本三斤”“基本困难’等。“数量”或“程度”问题,指的是主客观情况在“数量”上大体接近全部,在“程度”上大体肯定或否定,而不是十分肯定或否定,这时,才可以用“基本”二字。例如“基本吃素”,是从“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吃素”,“吃荤”仅是极个别的情况;“基本同意”,从“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要求都已同意,只是个别方面有所保留甚至反对,在“程度’上是大体同意,而不是十分同意。“数量问题”与“程度问题”中 ,主要是“数量问题”,“程度问题”因“数量问题”而起。从词语搭配方面来看,“基本”主要与动词或动词短语搭配。

  5.重点阅读第4、5节,分析体会本文举例论证,说理透彻的特点,同时结合第5节所举的三类例子,体会语言轻松活泼的特点。

  (1)第4段的中心是什么?第5段的中心是什么?这两段有什么联系?

  (2)第5段分别举了三类例子有什么好处?

  “l”第4段的中心:细致分析,找出病因—“菜内有蝇基本属实”反映出一种不太老实

  的思想作风。第5段的中心:阐述“基本”一词适用的范围,指出“基本属实”之类的官腔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这两段的联系:①破立关系,第4段是破,第5段是立;②由此及彼关系,第4段是第5段论述的基础,第5段是对第4段的引申发挥,进一步推论。

  “2”第一类例子“是有意义的”,第二类属“不大好理解”,第三类“近于说笑话”。分别举了三类例子的好处是:让人切实明白“基本”这个词究竟适用哪些范围,为什么不能随便乱用,这就更加鲜明有力地论证了“基本属实”这种说法的错误。

  (3)第5节所举的三类例子,作者如数家珍,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地说清了语言学知识的问题,读来轻松活泼,趣味横生。

  (四)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对“菜内有蝇基本属实”这一语言病例的分析,批评了广为存在的语言不规范

  情况,揭示了用语错误的思想根源,要求人们端正思想作风,努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读后想想,一个词的运用都有那么多讲究,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提示: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必须认真学习;语言的运用不仅是语言文字技巧的问题,而且是思想作风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结合讲课内容,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2.将“扩展”中的“启发”用100字表述清楚。

  (六)板书设计

  

  三、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不是到处可用。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完成《“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的全言语教学,了解作者在批驳过程中怎样引用资料和进行比较评析,领会文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批评了报纸上用词不当的语言现象,分析了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指出“写文”

  与“做人”一样要“多向前看,少向后看。”

  (三)教学过程

  1从书、报、杂志、舞台荧屏上常有用语不规范的情况,导入本课学习。

  2检查预习情况:

  解释词语:①偃旗息鼓: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军旗,停击战鼓。原指隐蔽日标,迷惑敌人。后亦指休军罢战或中止某事。亦作“掩旗息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秦显家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

  ②圆满结束:圆满,没有缺欠、漏洞,使人满意。如:~的答案。︱~的结果。︱两国会谈~结束。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沦“基本属实”》的结构大体是:举出病例→分析病因→作出推论→得出结论。以此为参考,列出《“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的结构提纲。

     【明确】第一部分(1节)引论,摘引“《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的标题,摆出病例。

          第二部分(1一5节)本论,分析病例指出爱用成语是怕让人瞧不起。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2、3节)指出“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不是一回事。

         第二层(4、5节)分析病因,指出类似错误的普遍性。

         第三部分(6节)结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

     4.讨论:

  ①作者在评析错误的语言事实时,把“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作比较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让读者清楚地理解“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不是一回事,中间不能画等号。

  ②引用《辞源》的资料,在批驳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辞源》的资料作为理论论据可增强文章语言的说服力。

  ③本文在批评了个别的语病现象后,又由点到面,作了怎样的推论,点出或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明确】推论:“爱用成语,搬典故。”主要是因为怕人瞧不起。

  问题:揭示了类似问题的普遍性。提倡“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问后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本文通过对“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这一语言病例的分析,批评了广为存在的语言不规范情况,竭示了错误的思想根源,要求人们端正思想作风,努力提高语言水平。

  文章分析问题,详尽透彻采用了论说文的某本结构方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或总结全文)。分析问题时,先初步分析提出疑问,再查考事实深入分析,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这是由表及里,后引申开去揭露普遍存在的类似问题,这

  是由此及彼。分析中引用了《辞源》的资料,使论证更加透彻、更有分量。

  语言通俗易懂

  2.扩展:

  读后想想,一个词的运用都有那么多讲究,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可能求同。“启发”举例如下: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必须认真学习;

  语言的运用不仅是语言文字技巧的问题,而且是思想作风的问题。学习语言必须下苦功夫。

  (五)布置作业

  试从书报杂志中收集用词不当的例子,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成评析短文,在班上交流。

  (六)板书设计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