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一单元

3 神奇的极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明确:
  (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5.举例说明本文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说明?
  明确:在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部分是描写,比较生动的描写是文中第一自然段。
  文中其余部分是简洁的说明。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3.体会科普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同学、朋友。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
明确: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三、具体研习
(一)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文章第二部分。
筛选出下列信息:
  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2.这一段涉及了哪几个概念?文中是如何解释的?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
  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 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 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3.第一段告诉我们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那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找出关键句)
  关键句:“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
  明确:介绍极光的形状。弧状、带状、片状、幔状和芒状五种形态类型。(图片欣赏)(需说明的是,正确的说法是极光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不能说只有五种形)
  4.写了极光的分布和形状,接下来又写些什么呢?(请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找出划分的依据)
  明确:“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领起了说明极光亮度的层次;“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开始介绍极光变换莫测; “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起介绍极光异常丰富的色彩。 这三句其实就是文中的关键句。 这三个信息也可以合成一个:说明极光的色彩丰富、变换莫测。
  5.科普说明文一般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说明语言的风格一般有两种: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这一段属于哪种类型?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举例。(运用多种修饰语和修辞手法)
  明确:生动说明。
  俗语:“眼睛一眨,老母鸡变成鸭。”
  成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
  比喻: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有俗语,有成语、有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最后一段在这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得出这一结论的?(请划出依据即关键句)
  明确:总结。
  原文第一句话“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的……的极区”。形状、色彩、变化难测和分布区域在前文都提到了,是对前文的总结。
  面对如此瑰丽神奇的极光,人类无法不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古人和今人分别是怎样认识它的呢?
  (二)研读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几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提句入手。
  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2.它们的来源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后一个来自古希腊。进一步分析:第一个故事是古老的极光传说,第二个故事则是见诸典籍,有文字记载。三个故事来源各有代表性。
  3.结合第二部分介绍的极光外观现象,说说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
  (三)研读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筛选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先请划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关键句)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问:哪三种原因?(见原文)
  问:这里提到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指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出。
  2.那六十年代以后呢?人们对极光的成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请找出关键句,包括过渡句、总结句)
  明确:过渡句:“现在人们认识到”
  问:认识到什么?
  总结句:“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3.形成极光的必要条件已经知道了,大气、磁场和太阳风。文章在哪一段对三个条件展开说明?
  明确:第三段。
  4.默读第三段。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写成书面语句)
  明确: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四、1.内容总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就围绕着两个字“神奇”来写。
  极光,因为神奇,所以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她美丽的身影。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启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个间接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然后从正面直接地介绍极光以及它真正神奇的所在;最后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完成了。
总之,全文三个部分,三个小标题,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方法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筛选文章信息的方法:
  (1)注意大小标题。说明文可以先看标题,因为很大部分的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中心,例如本文的三个标题就概括了个部分的内容。
  (2) 注意找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的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进度。
  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附:

板书设计

神奇的极光

       神话传说
       极光现象 (符合认识规律)
       形成原因

——摘自《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园地》(有删改)




《神奇的极光》自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3.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教学难点
  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教学设想
  首先,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研究题目及三个小标题,在未接触正文之前探索、推测文章思路,接着再进入阅读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全面考虑,独立筛选全文的主要信息。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的要求,主要时间段动员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的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意见,不应简单地指明正误,交出标准答案了事。
  本文内容不难懂,上述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能觉得阅读完毕。教师可再出示几道开放型的讨论题,分组研讨,内容方面换一个角度,进行特定条件下有用信息的筛选,旨在使学生理解: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阅读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则可弃之不顾。这也是在实际阅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二、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朗读课文,独立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这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环节,约需25分钟。学生独立朗读,筛选总结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虽然本文内容不难,但学生仍难以一下子准确筛选并概括。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参与思考、修改、完善。
  1.确认重要信息所在段落并朗读。
  估计出现的问题:少数学生可能被神话故事所吸引,凭直觉选定故事。而第三部分关于过去人们的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语脉清晰,说明性强,也可能被选中。
  启发引导:①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介绍事物特征,阐明事物的道理。那么三个神话故事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引起全文,激发兴趣,因此故事本身不是全文重要信息。②说明文重点在介绍事物“是怎样”还是“不是怎样”?是前者,所以应略去关于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
  选出段落: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前三段、第三部分二至三段。
  2.辨析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词句。
  估计出现的问题:分不清重要信息与一般信息。尤其第二部分内容较杂,不易辨析。
  启发引导。组成文段的内容都是一定信息的载体。但就全文来讲,有重点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然后,提示学生研究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标题的作用,并与各信息比较,便会明确。
  第一部分重心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作文章。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一等信息,可忽略。第三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它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3.把选出的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
  筛选至此,各信息点处于分散、零乱状态。引导学生按照从特征到成因机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文章条理明显,应较为顺利。
顺序如下:
  ①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②出现在南半球的叫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③极光的色彩、亮度千变万化,美丽壮观,难以描绘。
  ④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⑤形成极光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⑥第三部分第三段(极光发光原理的说明)。
  4.信息的语言加工和最后输出。
  估计出现的问题:学生会做出取舍不当、概括性不强的种种答案。需要加工的句子主要在①④⑥点。可分成几步,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或具体引导。
  第①点提示:“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下句“人们唯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大气现象”,所以把前一单句略去,句式更紧凑,表意更集中。下文还有两个信息点,一是介绍出现地点,一是光的形成原因,语言顺序应如何排列更好呢?当然“成因”与前文联系紧密。
  修改结果:极光是人们唯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高空大气现象。它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主要出现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第④⑥点提示:有些句子在文中生动活泼,描述性强,而作为信息要点的概括却不够精练,如④⑥句,如何使之更简洁、明晰呢?
  修改结果:④极光形态特征分五种:极光孤、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⑥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棒槌状的磁层。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这种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这便是极光。
  以上设计旨在启发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这既是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又是锤炼语言的过程,应经常练习。
  四、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取下面一个题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以下说法供参考: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的激情深深赞叹。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它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的关注要点。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他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入手,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堪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五、教师小结
  让学生谈一谈对筛选信息的认识及筛选的方法、思路等,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总结学习收获的良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本文的缩写,字数在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神奇的极光

  古老的神话传说  极光一瞥    极光的来龙去脉
   (中外)    (妙不可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摘自《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园地》(有删改)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