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
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4.通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B. 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C. 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思考:
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
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忘却”?
4.为什么要“记念”?
明确: 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
“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
1. 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
2. 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 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检查评改
1. 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 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 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
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
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禅。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
文中两次写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 课文分析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
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
(2)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 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
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 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三、布置作业
1. 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 ,白莽又名
,冯铿又名
,李伟森又名
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 年起的三十年。
③“夜”象征 ,“路”象征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
2.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
②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
第三课时
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二、提问讨论:
1.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 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
三、总结讲解:
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
1. 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
2. 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
3. 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
4. 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
四、作文训练
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
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字左右,课内完成。
请2—3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五、课外选读: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 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 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 探讨文章主旨。
2. 揣摩重点语句。
预习作业: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悲愤”)
导入: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注音:
词语补释: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 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永诀:永别。
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明珠暗投: 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 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 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
急于事功: 做事急于求成。
积习: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眷眷: 怀念,依依不舍。
拳拳: 诚挚恳切。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四、课文诵读(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1.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介绍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质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5)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教师可因势利导
小结:可采用学生归纳的方法来完成
①课文题目如何理解?
②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③为什么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边叙事边抒情议论的写法以及含蓄而深刻的语言。
2、在书上画出或利用课文右边的空白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比比谁读得细,列出的问题多。
3、完成课后练习一。
附:本课时板书参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第二课时
一、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导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 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二、检查作业,复习旧课(利用投影仪显示)。
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研习新课
( 一 )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敢”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什么?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提示: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提示: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四、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又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什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展开。
3、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完成课后练习三。
“三步曲” 质疑—思考—领悟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点滴
浙江省台州农校 陈春法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又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又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什么“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什么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什么“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什么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什么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什么”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
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 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 “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什么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无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又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从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
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又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方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