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乙酸 羧酸
例1
今有苯、苯甲酸、苯酚,如何将二者分离开?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苯、酚、羧酸性质。
思路分析:根据以上三种物质的性质:①苯不溶于水,苯酚、苯甲酸微溶于水;②苯酚、苯甲酸表现酸性,且酸性强弱为:盐酸>苯甲酸>碳酸>苯酚;③三者互溶,可确定分离方法为加碱后分液法。
解答:取混合液,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分液法分离出苯,向残余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用分液法分离出苯酚,向残余液中加入足量盐酸,过滤得苯甲酸。
启示:一般有机化合物不易溶于水,分液法是经常选择一种分离方法。有机物提纯和分离的一般方法有:①洗气法;②分液法(互不相溶);③蒸馏法(相对分子质量不接近)。解决此类问题时,先分析物质的性质,抓特征、找差异,并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相统一。
例2
由—CH3、—COOH、—OH、—C6H5等四种基团两两组成的化合物中,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后所得产物中再通入CO2也能反应的是(
)
A、1
B、2
C、3
D、4
选题目的:巩固醇、苯酚、羧酸的与NaOH反应的性质;培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思路分析:在这四种基团两两组成的化合物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应该是酸性的,它们是:CH3COOH(乙酸)、HO—COOH(即碳酸H2CO3)、C6H5—OH(苯酚)、C6H5—COOH(苯甲酸),由于乙酸、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因而只有Na2CO3、和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才会反应。前者转变为NaHCO3(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后者生成物为苯酚和NaHCO3。(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
解答:B
启示:错解是因为对组合的物质跟NaOH溶液反应的认识不足和对由它们形成的钠盐与CO2反应的相关知识不求甚解。
例3
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且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质量分数为62.5%。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⑴ 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
⑵ 1个B分子中应该有
个氧原子。
⑶ A的分子式是
。
⑷ 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
。
选题目的:复习醇、酚、羧酸、酯的性质;主要考查有机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知识。
思路分析:定性判断可知A有酯的结构(A能发生水解反应),且A有羟基(A溶液具有酸性,但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从而可知B具有芳香醇的结构或酚的结构(酚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酸形成酯)。由以上分析,B的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氧原子,若按含有3个氧原子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分子式为C7H6O3,则由
A + H2O → B + CH3COOH,可知A为C9H8O4,,且A、B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从而可知B有一个—COOH和一个—OH,其结构可能有邻、对、间三种。
解答:⑴ 42 ⑵ 3
⑶ C9H8O4
⑷
启示:本例思维要求较高,求分子式所提供的条件新颖
(A、B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B分子中C和H的总的质量分数为65.2%),可称为“拆桥题”,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猜”,(如本题可猜B有3个氧原子)。
当然本题也可由质量守恒知A、B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CO”,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8,其含有的氧原子不超过3个(158×34.8%/16),然后讨论也可得解。
例4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图下),取Na、NaOH和新制的Cu(O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A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时,理论上需Na、NaOH和新制的Cu(O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选题目的:进一步巩固醇、酚、醛和羧酸的性质。
思路分析:A物质中有醇羟基、酚羟基、醛基、羧基,因此它同时具有上述官能团的特性。与钠反应时,酚羟基、羧基、醇羟基均能参加反应,1
molA消耗2mol NaOH;1mol—CHO能与2mol Cu(OH)2反应,生成1mol
—COOH,再加上原有的—COOH,1molA相当于有2mol—COOH。2mol—COOH能中和1mol
Cu(OH)2,则有1 molA能反应掉Cu(OH)2
3mol。
解答:3:2:3
启示:在解题要明确与Na、NaOH和Cu(OH)2反应的官能团,
及反应时的化学计量关系,同时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略—CHO与Cu(OH)2反应后生成的—COOH还能继续和Cu(OH)2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