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生物 -> 初一上学期 -> 第一部分 生物体的结构[第一章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一节 观察细胞的用具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3阅读:nyq
字号:|


典型例题

  1、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明暗的调节。

  当显微镜视野变暗以至影响观察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观察周围是否有人或物体挡住了光源;2、使用凹面镜;3、换上大光圈;4、将显微镜移至光亮处重新调光,或增加照明。在本题选项中只有C项是正确的。因为平面镜只能将光线改变角度而不会增加亮度,而凹面镜具有聚集光线的作用,经聚焦的光线通过标本和物镜时,当然会使视野明亮起来。

  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d C.q D.p

  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见到的图像与实物相比,不仅是放大了许多倍,而且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是一个反转过来的图像,称之为“倒像”。通常学生在做此题时,容易选择图像只上下颠倒或只左右颠倒,缺乏全面性。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应该选择的组合是();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最清楚的,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

  A.目镜10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20X

  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10X,物镜4X

  解析:D、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低倍、高倍镜下的成像特点。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不同,在视野里看到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地说,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的范围越大。相反,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要在视野里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就应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而要看得最清楚,就要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

  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明显有污迹,此时如何判断污迹在何处?

  解析:本题对显微镜使用的综合考查。

  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会遇到许多诸如无法判断污迹在何处的小问题,要善于动脑自行解决。

  观察显微镜时,视野中的污迹可能存在在三个位置:目镜、物镜或载玻片上。那么,转动目镜,如果污迹也随之转动,则在目镜上;移动载玻片,如果污迹也随之移动,则在载玻片上;进行上述两种判断之后,仍有污迹不动,则可能在物镜上。

 


典型例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央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另一边快速盖上

  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临时装片的制作中的盖盖玻片的方法。

  盖盖玻片时为了避免产生气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另一边轻上盖在载玻片上。

  2、细胞数目增多是通过细胞的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 )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细胞分离

  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两个分裂成四个,细胞以这一速度增长下去,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细胞生长只能使细胞体积增大,不会增加细胞数目。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细胞分离不属于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3、植物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里含有遗传物质,主要与遗传有关;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的内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

  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常用0.9%的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离散口腔上皮细胞B.避免细胞死亡C.保持细胞的形态D.杀死细胞

  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脱水萎缩;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细胞会吸水胀破。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