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朝晚期文化(二)
例题 史学界对近代前期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如下看法:“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了动摇。中国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以近代中国的思想、教育、文学、史学等方面的具体事实说明之。
答案:
此观点正确。首先,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方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形成“西学东渐”局面。其次,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也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此阶段的思想主张是学习西方以维护清朝统治。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的维新派的思想基础上,形成资产阶级维新旅,他们借助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主张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但是也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思想发起猛烈攻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者为维持他们对中国的统 治,极力宣扬封建思想,尊孔复古逆流也在泛滥。
教育方面: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以“格致之学”为主要内容,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20世纪初,由于科举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订新学制,废止科举制。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采取措施,适应共和制的教育有所发展;袁世凯则大搞复古教育;新文化运动兴起,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文学方面: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诗人以诗歌形式揭露侵略者罪行,讴歌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的文学则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具有革命化、大众化的特点。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诗界革命”口号,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一定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谴责小说”,暴露晚清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斥责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不同程度地宣传一些进步主张。
史学方面:出现“史学革命”,梁启超等史学家运用资产阶级史学理论,提出自己的史学观点,编著史学著作。
例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近代文化特点的把握。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眼”—一“新旧过渡”。所谓“新旧过渡”,是指向西方学习来的新文化逐步取代原来的封建文化。但是应该注意:封建文化只是“发生了动摇”而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不能只解答新文化的产生,而忽略对旧文化仍然存在的叙述。另外,“新旧过渡”特点的出现是由于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这实际是考查对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不要把中国社会的变化抛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