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例1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9年9月21日D处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震中较远的A城市有幢高大建筑物倒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地震频繁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地区出现的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地质灾害系统,本次地震中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B处与C处相比,_______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参考答案】
(1)该建筑物因偷工减料等人为因素导致其质量低劣,抗震性能差
(2)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3)地震、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
(4)C
【剖析】
回答本题的首要一关是识读出图中所示的地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台湾岛。在回答各个问题时,需要联系当地实际,利用相关的地理背景资料加以具体分析。
(1)台湾多地震,人们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在城市中兴建高大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D处地震波及到A城,致使某幢高大建筑物倒塌,从这一偶发事故中暴露出该建筑物是因人为原因(如偷工减料等)导致抗震性能差。
(2)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壳不稳定,多断裂构造带,地球内能极易从这个薄弱地带释放出来,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最为频繁多发的地区之一。
(3)多山、多地震、多雨等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该地的地质灾害系统属“地震—滑坡—泥石流”型,地质因子(地震、火山喷发等)、气象因子(台风、季风等)都成为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4)这一问突出考查学生两个能力:一是观察能力,二是想像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发现C处等高线密集,判断出该处山坡较陡;C处位于台湾岛东侧,靠近板块间的消亡边界;在季风影响下,C处多地形雨。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确定,C处地质灾害的成灾频度与强度要比B处大。
例2 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两大地震带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全球性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其地理分布基本吻合,这反应出地震和火山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城位于________洋东岸的__________(国家),它正处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在该国西海岸的______火山,是一座著名的火山。
【参考答案】
(1)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关联性(相关性)在地壳强烈活动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脆弱,多断裂构造带,地球内部的能量容易从这些薄弱地带强烈地释放出来,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3)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
(4)太平洋 美国 美洲 太平洋 圣海伦斯
【剖析】
两大地震带是以其分布地区中相关的地理事物来命名的,经善于挖掘出地震带名称中隐含的有关空间位置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图例读图,找准两大地震带。火山是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冷却以后堆积而成的,它是历史上或当前火山活动的结果,自然能够反映火山喷发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图中获得的最直观的一个判断是:火山带与地震带的地理分布基本吻合。这是为什么呢?在解释这个现象之前,我们再将六大板块划分图叠加到该图上,不难发现:火山带、地震带又同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出现重合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是巧合,而是地壳运动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可以用板块构造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地震、火山喷发在空间分布上所具有的一致性,势必导致相关的地质灾害集中出现,并呈带状或面状,形成灾害带或灾害区。(3)、(4)两点所涉及的某些区域的自然地理问题,遵循上述思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