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硅酸盐工业简介
扩展资料
玻璃的历史
玻璃制造术的发源地在中东。约公元前3000年,在埃及,当地人在湖边沙滩上生火。在高温作用下,因湖水长期蒸发而沉淀的苏打与砂粒中的硅结合,形成了一粒一粒的小玻璃珠。有人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于是就发明了用砂和苏打制取玻璃的技术。
到公元前15OO年左右,开始小批生产玻璃饰物和简单器皿;公元前300年,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工匠发明了模压成形法;公元前一世纪,叙利亚人发明了玻璃吹管,他们的吹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无甚大变;到十二世纪,欧洲的玻璃工匠发展出彩色玻璃工艺,为大小教堂设计形形色色的彩色玻璃窗;十五世纪,威尼斯玻璃工匠发明了无色玻璃。现在,玻璃世家愈益昌盛,出现了种种特殊玻璃,如透明度极高的光纤玻璃,会随光照强弱变色的光敏变色玻璃,不怕枪击的防弹玻璃,等等,玻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扩展资料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水泥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1999虽然是一个推荐性方法,它早于1999年5月1日起生效实施。由于强制性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采用它作为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所以在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正式实施时,GB/T17671-1999方法就上升为强制性方法,必须贯彻执行。
根据水泥生产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大量水泥ISO强度、GB强度与砼强度相互关系试验表明,水泥ISO强度更能敏感地反映出水泥强度的实际情况,可以消除原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使部分水泥强度虚高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水泥的真实活性,有利于水泥的使用。
新水泥强度等级与老水泥标号对等关系如下表所示
水泥标号 |
水泥强度等级 |
GB175-92 |
GB175-1999 |
725(R) |
62.5(R) |
625(R) |
52.5(R) |
525(R) |
42.5(R) |
425(R) |
32.5(R) |
GB1344-92 |
GB1344-1999 |
625(R) |
52.5(R) |
525(R) |
42.5(R) |
425(R) |
32.5(R) |
GB12958-91 |
GB12958-1999 |
52.5(R) |
|
525(R) |
42.5(R) |
425(R) |
32.5(R) |
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在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扩展资料
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我国水泥工业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人类即将步入新世纪,为了迎接这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的到来,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水泥工业作一简要回顾。
旧中国的水泥工业在漫长的20世纪前50年内,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只有在新中国诞生以后,水泥工业才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建国后50年,水泥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为水泥工业提供了前怕未有的机遇,因为市场需求的剧增,水泥产量自1979年到1999年增长了7.8倍,20年间我国水泥产量平均增长达11.08%,水泥产量从1985年以来一直居全世界首位。我国的水泥品种也发展到30大类,世界上主要水泥品种我国均能生产。水泥工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支持和保证了国民经济高速、稳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型水泥厂的建设中,已经采用高产、低能耗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工艺,逐步替代了立窑企业进行技改,涌现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立窑水泥企业。采用“湿磨干烧”工艺和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减少投入、缩短周期、见效快的途径 。“八五”至“九五”期间,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国家建材局组织攻关,我国设计、制造、安装的日产2000吨及以下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产4000吨生产线也已于1996年自行设计、建成投产。
自1985年以来,我国水泥产量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1999年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37.16%。“六五”至“八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水泥需求持续增长,水泥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导致水泥生产能力迅速扩张。这段时期水泥产量年均增长在12.36%,进入“九五”时期,水泥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约为3.5%左右。
我国水泥总产量虽高,但由于人口多,所以人均产量较低。如在90年代中期,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人均产量(千克)分别为584、630、434、320、654、1318,同期我国为412千克。从1994年至1999年,我国人均消费(千克)分别为353、399、412、428、435、472。
我国水泥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很小,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水泥需求日益增加,尽管产量增长较快,但可供出口的余量并不多;另一方面水泥出口受时间、运输条件、距离、价格等因素的影响,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水泥产量总量过剩,可供出口在不断增加时,又遇上周边国家和地区性金融危机,对水泥需求量减少,再加上这些国家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已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到供大于求的局面,影响了我国水泥出口。90年代初期,我国水泥出口市场主要是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之后开始对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等,水泥出口出现了市场多元化趋势,并已经开始冲出传统的亚洲市场。如1999年出口到美国的水泥占当年出口量的61%。90年代我国共出口水泥(含熟料)7455.7万吨,出口最多的年份为1996年1180万吨,最少的为1993年239.2万吨。
我国现有水泥企业8000多家,上次许可证发证企业7400家左右,而20万吨以上的企业不足10%,全国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不到10万吨,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差距极大。规模结构是水泥工业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结构,它与技术结构等密不可分。目前,除我国外,全球水泥企业总数近1500家,世界主要水泥生产国的平均规模都在60万吨以上,如日本为234.1万吨,韩国为458.3万吨,印尼为200万吨,俄罗斯为98.1万吨,意大利为89.2万吨,法国为67.4万吨,美国为69.1万吨,澳大利亚为65.6万吨,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印度也达到60.4万吨。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势必带来一系统的具体问题,如劳动生产率低、消耗高、财务费用负担过重、生产成本上升、环保问题严重、运营方式落后、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不强等。从世界范围看,近年来呈现进一步组合的趋势,如日本的太平洋、三菱、住友、宇部4大公司控制了全国的70%以上的生产能力,印度前6名的水泥厂生产能力占全国水泥生产能力的55%以上。
我国目前的水泥企业技术结构是多层次的,既有一批工艺落后的立窑生产线,也有耗能高的湿法窑、立波尔窑及老干法余热发电窑生产线。自80年代以来,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干法生产的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大,自动化水平较高,管理比较先进。目前我国已投产的窑外分解生产线134条,规格从日产700吨至7200吨,其产量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近10%。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提高,达产达标工作已经不再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加外,随着低投资国产方案实施,从投资上看,企业经过努力也是可以承受的。预计20世纪末,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将达到1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便可达到20%以上。
自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我国水泥产量大幅度增长,水泥质量整体上有了提高,尤其通过水泥标准的修订、许可证的颁发及对水泥企业和产品质量实施体系认证的质量认证,对水泥企业从原料进厂到水泥出厂的整个控制过程都提出了要求。从近几年生产的产品来看,95%是通用水泥,特种水泥只占5%;525号及以上的水泥年产量达到5000多万吨,占总量10%;425号水泥占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高标号优质水泥比重较小;水泥的散装量每年7000多万吨,约占总量14%。与“八五”时期相比,425号以上水泥增长较快。大中型水泥企业和部分机械化立窑企业都能稳定生产525号水泥,并且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生产达到美国ASTM、日本JIS、英国BS标准的产品,如冀东、上海、铜陵、华机关报、双阳、三菱、华能、海螺、柳州等水泥厂的产品不仅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临近长江或海岸线,有的有自己专用码头,出口的水泥也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正在进行“调整结构、控制总量”,打一场清理整顿小水泥的攻坚战。在国家经贸委领导下,国家建材局加强了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先后联合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局、电力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等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1999年完成清理整顿小水泥生产能力4000万吨的任务。对于水泥工业的发展问题,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针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国家建材局提出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对水泥工业实施“上大改小”的政策,目的是为了调整和优化水泥工业结构,提高水泥和建筑工程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解决总量过剩、营造市场竞争环境、保证水泥工业健康发燕尾服的重要举措。
随着“入世”日期的临近,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为使推进我国水泥工业现代化进程,成为高机关报技术化的功能、利废、环保的绿色工业,更好地适应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要求,中国水泥工只有紧紧抓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才能在新世纪迎来光明的前景。尽管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水泥工业路还很长,但只要充分发挥水泥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水泥工业的明天就一定更加美好。
扩展资料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陶瓷生产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跨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1984年,在国家建材局提出“以方针政策引路、国家投资为导向,聚集社会各方面资金,大家办建材”的号召下,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浙江等省的中小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发展很快。至1987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形成了全民、集体、合资、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近10年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1997年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1.73%和19.16%,1993年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首次双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
一、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统计,仅3年时间,全行业的产值和销售收人就从997年的34.22亿元和25.55亿元升至334.21亿元和283.6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3.75123.09%
从产量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经历着比80年代更为高速的增长,建筑陶瓷砖产量由1994年的9.59亿平方米增长至2000年的18.7亿平方米,增幅达到95%。2000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卫生陶瓷业产量近几年基本持平,增减不大2000年中国卫生陶瓷产量约为5400万件。占世界总产量的25%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按所有制划分,2000年在各经济类型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中,国有和乡以上集体企业约占56%,三资企业约占10%,个体、私营及其他经济类型占34%。
二、企业数量众多,国有、集体企业仍占主流
中国共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企业约3214家,其中釉面砖、地面砖及外墙砖生产企业有2859家,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为236家,其他与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相关的企业,如色釉料、熔块、辊棒、匣钵、模具及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共有119家,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但最集中的地区还要数广东、福建、河北、河南、山东、浙江、四川等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三山一海”独领风骚。随着建筑卫生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结构的变化。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投产那些能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列的行业利润总额仅包括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而大多数小型企业由于技水平、研发能力、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达到大中型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山一海”中国重要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出回基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最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是著名的“三山”,即佛山、唐山、博山。这三个地区不仅总体水平较高、产量大、出口多,而且具有一批与之配套的如色釉料、熔块、辊棒、模具、耐火材料、设备等制造企业。随着这些专业化加工厂的健全、完善,必将促进建筑卫生陶瓷“三山”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除“三山”外,90年代以来,福建、河南、上海等地区企业发展迅猛。福建省由于乡镇企业和台资企业发展的推动,目前已成为中国建筑陶瓷大省,1999年建筑陶瓷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内墙釉面砖的产量名列全国第一。河南省从1995年起卫生陶瓷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但产品的档次并不高。上海及周边地区由于上海强有力的市场拉动,又有大量的外资介人,加之地区技术力量较强、人员素质较高,因此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起点高,其产品的质量档次总体水平均较高。上海地区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崛起和其推行的“精品战略”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已发展成为继“三山”之后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地区,与前者并成为“三山一海”。
三、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结构总体上是:建筑陶瓷低档产品和大路货产品充斥市场,中高档产品比例只占20%30%,产品的花色、品种和规格尺寸比较单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调整的压力较大;卫生陶瓷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中高档产品比例太少,只占10%~15%,部分高档瓷依赖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大多只能进人三星级以下宾馆使用。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今后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发展中高档产品。 外国公司来势凶猛抢占高档建陶主流市场。据统计,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达100多家,产品分别占中国建陶总产量的20%和卫生陶瓷总产量的15%,占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的比例分别达60%和90%。
外商来华投资已由中小公司转移到大公司、跨国公司及金融界;由以港台为主发展到欧美等国,由贸易公司转移到专业公司。投资由南转向北,由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
目前涉足国内建筑卫生陶瓷业的国家有意大利、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泰国、印尼、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商。国外卫生陶瓷生产的主要厂商如美国标准、美国科勒、日本东陶、法国丹丽等著名品牌的洁具厂商,均已在中国 建立了合资企业,这些合资、独资企业起点高、档次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构成了对国内陶瓷企业严峻的挑战。
四、建筑陶瓷砖市场需求逐年下降
近年来中国建筑陶瓷砖的表观需求量在经历了1997年的高峰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产量的逐年上升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000年的需求量预计在13亿平方米左右。卫生陶瓷需求将稳定在5000万件左右。卫生陶瓷市场需求从1995年以来一直逐年下降,2000年预计需求虽有轻微回升达到5000万件左右,但并不能带动中国卫生陶瓷市场进入新一轮的需求高峰阶段。目前高档卫生陶瓷可部分满足国内需求。不需大量进口。 卫生陶瓷的最主要需求来自城镇新建住宅,占卫生陶瓷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与农村新建住宅、老房改造等共同组成了卫生陶瓷市场需求的主体部分。销售模式以代理销售为主。通过对国内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建筑卫生陶瓷的销售模式。
五、进出口呈良性发展
随着国内建筑陶瓷产品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品牌的确立,近年来中国的建筑陶瓷业呈现出口逐年扩大同时进口逐年减少的良性局面.贸易顺差的增加说明了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已逐步为世界所接受.产品出口国外市场可成为消化国内剩余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卫生陶瓷在经历了1992~1997年进口急剧扩张阶段后,近3年来出口上升、进口减少,1997年后,贸易出现顺差并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
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量仅占世界建筑陶瓷出口总量的3%,卫生陶瓷出口仅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近4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24%,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9%;卫生陶瓷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134%,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109%,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国要向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和出口大国迈进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市场前景广阔,竞争日趋激烈。
1.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产区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山东、福建、浙江4省,建筑陶瓷产量占约全国总产量的近80%,卫生陶瓷占约30%。而西部及内蒙东部,东北内陆地区,建筑陶瓷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不足5%,卫生陶瓷产量不足3%。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战略,今后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会通过横向联合、技术投入等手段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也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大大刺激消费.但受总量控制、结经济发达的地区那种火热的建陶市场势头。
2.国内建筑卫生陶瓷的主要市场仍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和沿海省市以及富裕的农村地区,不仅总耗量大,而且对中高档以上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尤其是对新颖、大规格、有特色、外装饰效果好的产品更加青睐,市场看好。
3.扩大出口。中国目前出口对象主要为东南亚各国、香港地区。1997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额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了22.37%,1998年与1997年基本持平。香港是中国出口建筑陶瓷最大消费地区。出口份额约占40%。如果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方面多做工作。下大力气开拓欧美和非洲市场,扩大出口是有希望的。
4.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美、日、西欧等各发达国家,由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劳动生产力等种种因素,致使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有的国家降低了产量,扩大了进口。把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在国内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陶瓷,这也给中国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带来机遇。
按照建材工业“九五”规划和2010年长远发展规划,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到2010年要从整体上实现现代化,为此现阶段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已开始进人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时期。可以预计,随着国民经济的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卫生陶瓷的总需求量还会继续增长,国内人均消费水平也会逐步达到国外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尤其是中国9亿农民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国际市场对建筑卫生陶瓷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仍将是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同时随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加快向实现全行业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预计到2005年中国将成为出口大国。到那时,将实现出口建筑陶瓷2亿平方米(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出口卫生陶瓷6000万件(占世界总量的8.46%)。总之,中国建筑卫生陶 瓷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必须看到,进人21世纪的中国建筑卫生行业必定是竞争空前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并存。
扩展资料
中国陶瓷
陶器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制坯、干燥、烧制而成,分上釉和不上釉两类。以江苏宜兴陶器、广东石湾陶器、广西坭兴陶器、河南仿唐三彩等最为有名。宜兴陶器以日用陶器为主,紫砂陶、彩陶和精陶尤为著名。石湾陶器古雅朴拙、神形兼备,以观赏品为主,尤以人物器皿最佳。坭兴陶器突出本色,质地细腻坚实,耐酸碱腐蚀。仿唐三彩主要产于河南洛阳,以“红、绿、白”为主釉色的一种陶器。瓷器以高岭土、长石、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烧制而成,也分上釉和不上釉两种。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粉彩瓷、青龙瓷、玲珑瓷、薄胎瓷为景德镇四大名瓷。浙江龙泉青瓷,特点“清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钧瓷(河南),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有观之如景、叩之如磬、瑰丽夺目、浓艳晶莹的特点。汝瓷(河南),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汝瓷釉色深厚,富有水色,构成芝麻型图案。
悠久的制瓷历史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以瓷器称中国,英文单词“CHINA”既是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瓷器。
其实,中国陶瓷历史已有一万年。祖先发明陶器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它是古人类由漂泊不定的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意识地开始美化陶器,古陶器上的花纹、雕刻等把人类对美的追求都表现了出来。全世界陶器的出现差不多都是一万年左右,有普遍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瓷器却是中国的发明,早在商朝瓷器就被造了出来,欧洲到16世纪才掌握制瓷技术,比我们晚得多。同时中国的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流传全世界,最远到达东非、欧洲的意大利罗马。今年印尼爪哇岛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经打捞发现船上有6万件瓷器。
“景德镇”名称的由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景德镇有近两千年的制瓷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瓷器开始有了自已独特的风格: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有好几个名字,如新平镇、昌南镇等。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个字,由于“其器光致貌美……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景德镇在唐、宋、元、明、清期间已成为历代皇宫用瓷的生产基地。
中国陶瓷珍品之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期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里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虽然只是用普通的黏土制成,但艺术家们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制作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唐三彩为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釉色有绿(铜)、赭(铁)、蓝(钴)三色,故称“唐三彩”,其实几种釉色互相渗化,又产生许多新色,再加上年代久远,有些颜色变化,所以现在呈现出来的颜色不只三种,而是绚烂多彩、富丽堂皇。唐三彩陶器主要 用于明器和俑,表现建筑、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样繁多,可再现唐代社会生活风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它始于唐高宗时,盛于开元盛世,天宝以后逐渐衰落。盛唐三彩产量大,质量高,三彩俑生动传神,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渗化,色彩绚丽,呈朦胧之美,艺术水平很高。唐三彩是在综合东汉以来的绿釉和黄釉陶的基础上,又引进波斯蓝釉技术蓝釉技术创烧而成的。据说唐三彩中呈蓝色的钴料,也是从波斯进口的,所以人们常说“三彩贵蓝”。此外唐三彩中的凤头瓶也受波斯萨珊银器影响。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于唐代两都西安和洛阳,此外扬州也出土了一些。估计唐三彩产地也主要在这些地方,但目前所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仅有河南巩县窑一处。巩县窑出土的唐三彩有钵、碗、瓶、罐等,还发现有贴花装饰用的陶范,但没发现俑。唐三彩对后来的陶瓷发展影响很大,诸如外国的波斯三彩、伊斯兰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国的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受其影响。
中国陶瓷珍品之明青花
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世人喜爱的作品之一。明朝立国之初,即在已有良好烧造基础的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烧造供皇家欣赏、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便是其中一个品种。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 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永乐、宣德时期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青花
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瓷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明代青花瓷在当时已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生产达到了飞跃的程度。清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各地烧造产品质量较次。惟有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精粗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一代青花瓷的代表。
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六十一年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现今传世的也颇多。根据现有资料,可对康熙青花进行分期,基本是二十年一期,第一期为康熙元年至御器厂大规模开烧的康熙十九年。产品所用青料与清顺治时期所用的相同,至少有四种色调,釉色多白中微闪青或青白色。造型有笔筒、小碗、大盘等。康熙中期是青花瓷烧造最成熟阶段,以十九年为起点,至康熙四十年以前,这时期青花烧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而乾隆时期是中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各类仿古瓷、创新产品皆见烧造,青花瓷亦然。从青料看,乾隆时期青花色调明快纯正,用料重着蓝色,黑疵较多,造型上,作品强调形体比例,追求新颖奇巧。嘉庆时期的青花瓷器,一部分依然保持着乾隆时期风格,乾隆时期青花烦琐而满密的风格在这时依然如旧,大部分瓷器烧造质量不如乾隆时期,有许多甚至不如后起的道光时期。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彩瓷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传统和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的珐琅彩等等。此外,种类繁多的杂彩在清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明代的釉上五彩瓷器虽然从嘉靖、万历时期的生产高峰走向衰弱,但一直未停止过生产,清顺治的釉上五彩即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烧造的,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色彩虽然以黄、绿、红三色为多见,釉面光亮匀净但成色较淡,部分器物的彩色容易脱落。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顺治五彩鱼藻盘,底部有“大清顺治年制”双圈楷书款,盘内所绘四尾鱼虽是瓷器的传统,但所表现的莲池鱼塘则由水藻及浮萍代替,制作虽不精美,但这类带款的顺治釉上五彩制品是少见的传世珍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