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鸽
鸟巢有哪些作用
筑巢是鸟类繁殖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点。鸟类的繁殖一般开始于筑巢活动,结束于幼鸟离巢。
鸟巢有哪些作用呢?一般认为它首先能使鸟卵聚集在一起,让所有的鸟卵能同时被巢内的亲鸟所孵化。鸟巢大多由植物纤维、兽毛和鸟羽等织成,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由于孵卵亲鸟短期离开巢窝而使已孵热的卵变凉。对于晚成鸟的雏鸟来说,在刚孵出的头几天,体温还不能保持恒定,很容易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体温,因而需要亲鸟像孵卵时那样经常地暖着它们,而鸟巢就起着减缓热量散失的作用。在暴风雨来临时,亲鸟伏在窝内,把两个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都伸展开,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一个防雨的"伞"。夏季,亲鸟伏在窝内,不时扇动翅膀,用喙把卵来回滚动,为鸟卵遮蔽太阳和降温。可见,筑巢是鸟类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很多种鸟能把巢筑在非常隐蔽的地方,再加上有些伪装,就使孵卵亲鸟、卵和雏鸟更有安全保障了。还有些鸟充分利用它们的飞行优势,把巢筑在悬崖绝壁上或高高的树梢枝杈间,使得各种天敌即使发现了它们的巢,只能可望而不可及。
鸟巢和鸟类的筑巢活动,对于已经配对的鸟类来说,是刺激它们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鸟类通过异性的刺激,特别是在开始建巢或在自己窝内时,由视觉和触觉等器官所发出的信号,通过脑的综合,能促进体内雌性激素的加速分泌,从而使体内的卵细胞迅速成熟并且排出,使繁殖行为不至于中断。很多种鸟是认巢不认卵的,它们一见到自己的巢就会去孵卵,即使把鸟巢中的卵换成玻璃球或石头子,有些鸟也全然不顾地照孵不误。但如果毁掉了它的巢窝,孵卵行为就会立即终止。
鸟类的飞行
自然界中最卓越的飞行家-鸟类,启发了人类飞上了天空。从而推动了航空事业的发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鸟类是通过多种途径适应飞行的。
1、翼: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它由前肢进化而来,鸟翼的形态及其结构十分适应飞行。
鸟翼呈流线型,这使它穿过空气时阻力很小,而且它的横切面成弯形,可产生升力和推力,保持它在空中不至于掉下来。由于各种鸟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它们双翼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例如海鸥,海洋上广阔的空间使其双翼进化得轻而狭长,以便在海洋上空的气流中乘风飘举。相反的,鸽子的生活环境较为狭窄,因此就生有一双肌肉结实的短翼,用它靠自己的力量鼓翼飞行。
构成翼的重要成分是飞羽(也叫正羽),手骨(腕骨、掌骨及指骨)上着生的称为初级飞羽,前臂骨上着生的称为次级飞羽。二者在扇翅时产生的力不同,前者产生推力,后者产生升力。通过实验证明:若拔掉几根初级飞羽,鸟类即丧失飞行能力,而拔掉55%的次级飞羽,鸟类仍然可以飞行。
飞羽的羽轴深埋在皮肤内,羽片是由羽轴两侧平行伸出的羽支构成的,羽支两侧又生出小支,在这两侧的小支中,有一侧的羽小支上生有小钩,这些小钩勾搭在相邻羽支的不生小钩的羽小支上。所有羽支发出的这些羽小支,都用小钩勾搭起来,使羽支形成了结构严密的平面。各级羽片由外向内逐次压覆构成整体以扇击空气。最大的飞羽生在两翼和尾部。在飞行中起重要的作用。这种结构比支持蝙蝠飞行的皮膜或结构坚硬的飞机翼,有更多方面的适应飞行能刀,最突出的是,在损坏时,更易于修复和更换。
鸟类的羽毛除有飞羽外,还有廓羽、绒羽、纤羽和粉绒羽,廓羽数目最多,具有羽轴和羽片。羽轴下端不形成羽片,披在鸟体外表,使鸟构成流线型的外形。此外,廓羽还具有保温作用。绒羽无羽轴或羽轴很短,密生在飞羽之下,羽支柔软,呈蓬松状态,具有保温作用。纤羽具有发状软羽轴,在羽尖有一丛短羽支。我们拔光了羽毛的鸡身上还能发现有毛,这就是纤羽。此外,少数鸟类还有粉绒羽,它能分化成细粉,用以修饰外面的羽毛,如苍鹭就有粉绒羽。
2、胸肌:鸟类飞行时,两翼的上下扇动主要与胸大肌和小肌有关。一般来讲,二者重量之和约占体重的16-20%。胸肌附着在胸骨上,胸骨发达,上有一个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为强大的胸肌提供了宽大的表面。胸大肌发达,收缩能力强,可以使翅膀下压的速度快而有力,从而增大空气对翅膀的反作用力,因此也就加快了鸟类的飞行速度。胸小肌主要的作用与提翼有关,胸小肌发达,能加快提翼速度,因此看来,只有胸大肌与胸小肌有机结合,才能使鸟的双翼扇动快而有力。所以,二者对鸟类的飞行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就两者相比较,胸大肌起的作用更显著些。
3、骨:鸟类在空中之所以能够飞行,除有强大的动力外,主要是向着减轻体重的方向发展,这在骨骼中表现特别明显。所有飞鸟的胸骨都具龙骨突,虽然面积很大,但却又薄又轻,同时也使胸骨得以加固。鸟类和其他较高级的脊椎动物相比较,头骨、躯干骨和椎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愈合,尾骨显著退化,前肢的手骨简化和愈合后仅仅能在一个平面上作折翅及张翅的关节运动。另外一些本来是由关节连接的骨,也愈合成块,借以抵抗压力并减轻重量。大多数鸟的骨都是中空的,并有充气现象,其中有一些内部有骨丝支架,使其既轻又不失坚固性。有人测量过一只体重1.5公斤,翼幅长达2.1米的军舰鸟,全副骨骼的重量只有113克。一般来讲,鸟的骨重只占体重的百分之几,而人类却在20%以上。
鸟类在减轻体重方面除表现在骨骼以外,还表现在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上:鸟类口内无齿,消化道短而细,特别是直肠极短,不贮存粪便;体内无膀胱,肾脏生成的尿可及时排出体外;一些鸟类的雌体一侧的卵巢退化,卵也逐个成熟等等,这些都使鸟类的负荷得到减轻,从而利于空中飞行。
4、肺和气囊:鸟类有一对红色的体积不大的肺,它是由一系列分支精细的气管构成的,气管进入肺后形成初级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以及由其发出的呼吸性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管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鸟的呼吸除了肺以外,还与气囊密切相关。气囊由薄膜组成,与肺相通,分布于内脏、肌肉之间。鸟类的气囊不少于9个,前边的气囊与呼气有关,又叫呼气囊。后边的气囊与吸气有关又叫吸气囊。吸入的大部分新鲜空气贮于后气囊,排出的陈气先贮于前气囊。吸气时,肺内的气流入前气囊有气体经过肺的呼吸性毛细管进行一次气体交换。而呼气时,从后气囊出来的新鲜空气又流过肺的呼吸性毛细管进行一次气体交换,这样,每呼吸一次,肺内的气体成分得到两次气体交换,所以这种呼吸又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使得空气的通透量很大,气体的交换率也相当高,所以尽管鸟的肺体积很小,由于气囊的辅助作用,足以保证了鸟类飞行时对氧的高需求量。
气囊除了辅助呼吸以外,还可调节鸟体体温,鸟类在鼓翼飞行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热,但由于此时大量的冷空气进出气囊,所以体温就得到了及时地控制,不致过高。另外,气囊填充在内脏之间,还可减小内脏之间的摩擦。
5、视力:优良的视力是飞行的另一个必须条件。鸟类的视力在动物界中可以说是最锐利的。例如,兀鹫在距离地面1600米的高空,可发现地面上的腐肉,鹰雕在高空中可也搜寻到刚从洞中跑出的田鼠。由此可见,它们的视力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就眼球的体积来讲,猫头鹰的眼球大如人眼,鸵鸟的眼球大如网球……大多数鸟类的眼球都大于自己的脑。
鸟类不仅视力敏锐,能看清极远的物体,而且还可看清极近的物体。一只黄鹂捕食时,要随时眼观四方,提防远处突然出现的老鹰的袭击,同时还可迅速地调节视力,改变焦点(将眼球的水晶体由扁平挤成圆形)注视眼前几厘米处的一只小虫或虫卵。难怪有人讲鸟类的眼睛既是望远镜又是放大镜。
鸟类的迁徒
鸟的迁徙是对变换的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有些鸟到一定的地区去过冬,随后又迁到另一个地区去繁殖,这类鸟叫候鸟。例如家燕,春季从南方飞到我国繁殖;深秋,又飞回南方去越冬,这叫夏候鸟。如大雁,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我国北方度过,秋天后迁徙到我国中、南部越冬,这叫冬候鸟。另有扇尾沙锥,在我国东北北部繁殖,飞到台湾等地越冬,每年迁徙时要两次经过华北地区,在那些地区就叫旅鸟。又如啄木鸟在一定的季节里徘徊于附近各处,漂泊追寻食物,这叫漂鸟。还有如麻雀,常年居住在一个地方的,叫留鸟。
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实验证明鸟在白天、夜里和阴霾天气都能作长距离的飞行,这是依靠体内各种不同的生物钟和感觉器官以及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包括气候等)所构成的复杂的作用进行导航的。鸟类营巢的季节和迁徙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营巢季节,正是内分泌腺十分活跃的阶段,所分泌的激素成为激发鸟类开始旅行的生物钟之一。另一种生物钟是鸟类感受光周期的现象。这现象成了促进内分泌腺活跃的因素。大多数进行迁徙的鸟类,都有各种各样的测航能力,即辨别方向的能力,并能本能地知道遵循惯用的迁徙路线和不在它们惯用的迁徙路线上归巢的能力,有人试验证明,日间迁徙的候鸟是借太阳位置来定向的。但是,当太阳在不断转变方位和夜间迁徙时的测航,则是借助于北极星星座的移动来断定南、北的方向。最近,科学工作者用雷达来追踪鸟类的迁徙,证明鸟类还有对磁力发生感觉的能力,这是另一种测定航线的辅助系统。目前,人们已进一步深入研究鸟类在利用紫外线、低频率声音、偏光、大气压转变、气味、湿度、温度和大气磁场等方面的能力。
鸟类在飞行时为什么能节约能量?
鸟类是动物界中具有飞行技术的佼佼者。很多在夜间迁徙的候鸟能整夜作长时间飞行而不着陆。
人们知道,飞机飞行时需要装载足够的汽油作为燃料,才能转化出飞行的动力。如果汽油一旦耗尽,就不能继续航行。当然,鸟类在空中作长时间的远征时,也必须贮存有足够的养料作"燃料"。经科学家的研究证实,鸟类飞行所用的"燃料"是脂肪。氧化1克脂肪所产生的能量大约是氧化1克无水碳水化合物所产生能量的2倍。但是碳水化合物必须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对产生同样的热量要求来说,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大约要相当于脂肪的8倍,所以候鸟于长距离迁徙之前,就必须在体内积贮适量的脂肪,作为飞行时的"燃料"。
至于某些属于雀形目的鸟类,一般身体都较小而体重也很轻,如果贮存在体内能产生能量的养料过重的话,势必成了累赘,对它们的飞行非常不利,尤其是在春秋迁徙季节,有的种类要作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长途飞行,积贮能产生高能量的"燃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那些体内的养料积贮得不够而身体又较弱的个体,即虽在远征的道路上没有碰到恶劣的天气、掠食的天敌或其他意外的伤害,也不能飞达目的地。
鸟类对利用脂肪这样的"燃料"是非常节约的。细心研究的鸟类学家对鸟类这种节约能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曾发现有一种迁徙的鹬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不停地作越海飞行直到南美洲,行程约3850公里,到达目的地后其体重仅减轻56克,可见其利用能量效率之高。如果按照这个利用效率来推算,驾驶一架小型飞机飞行30多公里只须用0.5升的汽油就足够了。而实际上却非如此,这架小型飞机实际需要4.546升左右的汽油。经过这样的对比合算,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鸟类对于"燃料"的利用效率之高,是这种小型飞机的9倍。
人们很早就对鸟类在飞行时能充分利用体内的养料、消耗极少这一现象予以注意而感兴趣。在它们身体器官系统的构造上具有什么样的节能装置呢?在身体所积贮的养料(即所谓燃料)在氧化时复杂的生理过程中又是起着什么样的特殊生理作用呢?这都是未能彻底弄清楚的谜。科学家们正在作不断的探索,以求充分揭示。如果一旦知道究竟,在制造飞机时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仿生学知识,改进装置,使之更符合节能的要求,同时会创造出更长时间和更远航程的飞行纪录。
鸟眼炯炯
展翅翱翔于二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便能发现地面上的小兔子,并敏捷地俯冲而下;潜入水中的鸬鹚,能看清快速游动的小鱼,一举将猎物抓获。在所有的动物中,鸟眼的视力是首屈一指的。
动物学家发现,鸟眼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虽然鸟眼看上去小如豆粒,实际上它们的眼球是很大的,两只眼睛加起来,往往比脑子还重。例如,鸵鸟的眼球直径有50毫米,比人的两只眼睛还大。
更重要的是,鸟的眼睛非常灵活。它们具有望远镜和放大镜的功能,既能望远,又可放大。这是因为连接眼球的肌肉,能很快地将眼球的水晶体,拉成扁平状或挤成圆形,就像望远镜和放大镜调节焦距那样,使物体的形象变得十分清晰。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微小的虫卵先后放在离鸟2米和2.5厘米远的地方,结果鸟都能准确无误地啄食。
鸟类的视力极佳,是因为眼睛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特别多的缘故。例如,隼的视网膜中央凹陷处,视觉细胞多达150万个,而人眼的同样部位视觉细胞却只有20万个。难怪隼的视力如此敏锐了。
鸟眼的视野相当广阔。除了猫头鹰一类之外,其他鸟的双眼都分别长在头部的左右两侧,使它们各有宽广的视野。当鸟类向正前方探望时,两眼的视野会重叠起来,合成一个双视的影像。
由于鸟眼有这样的特长,因而能毫不费力地看到身后、身侧和头顶上的物体,对周围的动静洞若观火。
对鸟眼的研究,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科学家模仿鹰眼,已研制成一种电子鹰眼,可以用来控制远射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