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艾滋病之所以猖狂于全球,就在于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最具有进攻性的T4淋巴细胞,使机体一开始就处于丧失防御能力的地位。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寄生于T4淋巴细胞内最核心的部位,并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人体没有能力使其分开,更没有力量杀灭它,艾滋病就成为一种"病入基因"的痼疾。艾滋病病毒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并放出更多的病毒。新增殖病毒再感染更多的细胞。就这样,病毒一代代地复制、繁殖,免疫细胞不断死亡。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而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总落后于病毒的变异,因而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和扩散,更何况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毫无作战能力的非保护性抗体。艾滋病病毒的迅速变异能力也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病毒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有用能把物体放大到上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一般病毒,只有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那么大。
病毒比细菌简单得多,整个身体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连细胞壁也没有。蛋白质外壳决定病毒的形状。它们中有的呈杆状、线状,有的像小球、鸭蛋、炮弹,还有的像蝌蚪。
病毒不能单独生存,必须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因此各种生物的细胞便成为病毒的“家”。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身上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人类的天花、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动物的鸡瘟、猪丹毒、口蹄疫等,都是因为病毒寄生于人体及畜禽细胞而引起的。寄生在植物体上的叫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大白菜的孤丁病、马铃薯的退化病等等都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寄生在昆虫体上的病毒是昆虫病毒,由于这种病毒可以有效地杀死害虫,所以近年来被当作生物农药广泛使用。还有一类病毒生活在细菌体内,以菌为食,因此被称为噬菌体,是细菌病毒。病毒所依赖的活细胞叫寄主,一般每种病毒都有特定的寄主,例如脑炎病毒只能在脑神经细胞内寄生。
寄主养活了病毒,而病毒却“恩将仇报”,反过来危害寄主。以人体为寄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 ,至今还使许多儿童深受其害 。1801年,拿破仑派遣了2.5万名士兵进军西印度洋的卡伊德岛准备镇压当地黑人 。由于军队染上了“黄热病”,结果病死2.2 万多人,只好不战自败。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黄热病”的元凶是黄热病毒。
病毒的寄生性为消灭病毒带来了困难,因为消灭病毒或多或少都要伤害寄主。只有在人们认识到动物自身具有免疫机能之后,才逐渐掌握了对付病毒的办法——人工免疫.
最简单的生命体是类病毒 ,它的个体只有病毒个体的1/70,只有核酸,别无其他组成物质。类病毒与病毒性质相似,也具有寄生性,可以引起小麦矮化病等症。
病毒对人类的利用价值
第一、在病毒发现之前,早在十八世纪,人们就利用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叶和花的变色,创造新的花卉品种,如荷兰的郁金香杂色花变种、日本的卫矛叶变色品种、印度的杂色锦麻和中国的"绿菊"。
第二、用噬菌体防治动物的痢疾杆菌、耐药性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得优于药物的治疗效果。我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余贺曾在1958年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我国微生物界的一段佳话。
第三、抗霜冻噬菌体能够保护植物免受霜冻的危害。
第四、藻类病毒可清除藻对水面的污染,试验证明污染水源的藻类,施用LPP-1病毒后7天,藻就被全部裂解,使水质变清。
第五、昆虫病毒已经成功地用于防治害虫。我国曾研究用鼠痘病毒灭鼠,试验感染的死亡率达100%。
第六、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近年来报道了用真菌病毒双链RNA防治板栗疫病;我国病毒学家田波等成功地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
第七、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工具酶和基因工程载体来源于病毒。禽肿瘤病毒的反转录酶、噬菌体T4产生的T4DNA聚合酶、T4R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和T4多核苷酸激酶等是基因工程进行遗传操作的重要工具酶。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以流行病学分类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班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先记述有关节痛和发热的疾病,Bylon称之为关节热。1780年美国费城以北亦发生本病流行,以后不断有类似记载。直至1869年,本病才由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定名为登革热。
到50年代,菲律宾(1953)和泰国(1958)出现一种具有发热、出血和休克等症状的疾病,并以地名命名为菲律宾出血热和泰国出血热。直至1956和1958年从这两个国家的患者分离出4个型登革病毒,证实这些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才正式称本病为登革出血热。
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区别
疯牛病和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家畜类动物的灾难性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播广、死亡率高和灾害重的特点。
从发病机理来看,疯牛病是一种致命的脑神经系统疾病,为亚急性牛脑组织海绵状病,疑为动物骨肉粉饲料中致病性动物蛋白所致即病原体为一类朊蛋白。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其口腔、鼻口、蹄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恶性口蹄疫可导致牲畜心脏麻痹而摔死,这是一种可致使牲畜大面积死亡的急性疾病。
从感染对象和传播途径来看,疯牛病可以经食物链在牛、人及其他动物身上交叉传染,是目前医学上难以对付的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在动物中的传播途径很多,甚至可以通过空气在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以及人身上迅速传播。但口蹄疫对人类的危害性较轻,常发病于婴幼儿,多表现为口腔、手、足皮肤发生水泡,伴有低热。
从灾害范围来看,疯牛病主要出现在欧盟各国,而口蹄疫则几乎波及各大洲。自1986年在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之后,只在国内蔓延,后经采取宰杀被感染的牲口和销毁可疑的动物骨肉粉饲料等较为妥善的措施,使此病一度得到控制;直到2000年元月英国疯牛病再度神秘爆发,并迅速蔓延到法、德、意、瑞士和挪威等国,危机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口蹄疫自2001年2月在英国发现第一例之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传播。3月9日,英国已经得到实证的口蹄疫已有137例;而到3月20日,疫情急速飙升到394例。数十万头家畜和牲口尸体将会被宰杀和销毁。除英国之外,欧洲大陆,南美巴西和阿根廷,东亚的日本、韩国和蒙古,东南亚的印度,以及澳大利亚、中东、俄罗斯和原独联体国家都有发现,已经报道的国家超过20个。直接经济损失将大大超过疯牛病,间接损失和对畜牧业的消极影响更是无法估计。
从防范灾害的手段来看,疯牛病相对比较简单,因其主要为食物链传染,只要销毁被感染的牲口及其相关食品并杜绝动物骨肉粉作饲料;加强配种和粪便处理环节的管理,就能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口蹄疫的防范措施比较复杂,由于其为接触性传染,甚至可以通过风及空气传染,因此,除了防范疯牛病的措施能适用外,还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不仅包括牲口本身,而且还包括接触过病源的运输工具、饲具、人员、水源和饲料等,故难度较大。
乙肝—健康的大敌
2001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根据卫生部办公厅的通知,今年宣传的主题是:乙肝——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这是针对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简称)的流行情况及预防对策而制订出来的。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在已发现的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性肝炎中,甲、乙、丙、戊四型流行相对较严重,发病地域广、人数多,常发生暴发流行。而这四型病毒性肝炎中,又以乙型肝炎对人民群众健康危害最大。
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资料,我国12.6亿人口中,有一半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由此衍生出两个问题。其一是,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中,有相当部分发展成为乙肝现症病人,虽大部分现症病人经治疗后能痊愈,但少数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甚至肝癌;也有少数现症病例病程迅速发展,肝细胞大片坏死成为重型肝炎。不论是现症病人、迁延或慢性病人、重症病人,对个人、家庭、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无疑是极其沉重的负担!其二是,在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中,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HBsAg阳性),这部分人口除了自身的健康(随时会成为现症病人)之外,与现症病人一样,成了乙肝传染源,通过相应途径,威胁到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的健康。可见,乙肝是我国居民的健康大敌,这一结论是真实的、准确的。目前国际上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十分满意的疗法,多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而其中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因为肝细胞的损伤和肝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和间接都与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有关,因此,抗病毒治疗是病原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肝炎的传播途径如下:
(1) 以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2) 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3) 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 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 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对乙型肝炎的传播可能起一定作用。
(6)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黏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预防的武器是什么呢?
乙肝病毒是通过输入血液或血制品、带毒母亲传给婴儿、相互密切接触等途经传播的。国内外医学专家经过防治实践,一致认为要在人群中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达到逐步控制甚至消灭乙肝的目的,为新生儿及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是最为经济而又最有效的措施。
有关数据表明,按程序注射国产乙肝疫苗的人群,其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在1年内达94左右,5年后仍有92是阳性。换句话说,每100个按常规注射国产乙肝疫苗的人,一年内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的有94人左右,5年后仍有92人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据《健康报》报道,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10年后,仍有85~90人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可见,乙肝疫苗确是预防乙肝的强有力武器。
有鉴于此,我国有关部门已将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列入了《全国计划免疫规划》。只要人人参与,积极行动,随着《规划》的实施,我国乙肝将会逐步得到控制,甚至达到完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