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生物 -> 初二下学期 -> 第六部分 人体生理卫生[第九章 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4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有几种分类法。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种:①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②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有两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③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距胞体不远又呈“T”形分为两支,一支分布到外周的其他组织的器官,称周围突(peripheral process);另一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central process)(图7-3)。假单极神经元的这两个分支,按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中枢突是轴突,周围突是树突;但周围突细而长,与轴突的形态类似,故往往通称轴突。

  根据轴突的长短,神经元可分为:①长轴突的大神经元,称GolgiⅠ型神经元,最长的轴突达1m以上;②短轴突的小神经元,称GolgiⅡ型神经元,轴突短的仅数微米。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又可分:①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或称传入神经元(afferent neuron)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的末梢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将刺激传向中枢。②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或称传出神经元(efferent neuron)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它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③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介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图7-3)。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送装置——突触
  当一个神经元产生冲动之后,它是如何把信息传达给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不是细胞膜直接连续的。上一个神经元与下一个神经元的信息传送接点结构名为“突触”。也就是说,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达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有两类: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已知,绝大多数突触为化学性的。

  化学突触,即信息以化学物质(递质)的形式从前一神经元向后一神经元传递。在突触部位神经元膜(突触前膜)与后一神经元膜(突触后膜)挨得很近,两膜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约为20~50纳米。突触前膜内侧有几百、上千个“突触小泡”,每个小泡内含104~5×104个化学递质分子。当冲动到达前膜时,就会导致一定量的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出递质进入间隙。递质扩散到后膜,即同后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继而引发后膜电位变化。这种后膜的电位变化,叫做“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后电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冲动,则兴奋继续传导,这种突触后电位就是“兴奋”性的;反之,突触后电位若使突触后神经元难以产生冲动,则为“抑制”性的。可见,突触具有“兴奋或抑制”的信息处理功能。另外,信息经突触的传递还具有“单向性”,即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而不能逆传。

  在电突触部位,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仅有约2纳米左右的间隙,且有若干间断的膜融合,融合膜有小孔,电阻很低,易于离子通过。当冲动到达时,可以无滞缓地从前膜传导到后膜。电突触的传导方向一般是双向的,但也有例外情况,即从前一神经元传向后一神经元比相反方向的传导要容易。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