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人的视觉和听觉
IT健康:眼睛的健康
长时间操作计算机对视力影响很大,可能会引起眼睛不适和疲劳。因此,您应特别注意保护视力。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疲劳(困倦、眼皮或前额沉重)。其它的症状,如:眼睛刺激感(红眼、流泪、干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头痛、背部酸痛、肌肉痉挛等。
保健方法:
1、让眼睛休息应经常让眼睛休息一阵。经常使视线远离显示器,并向远处眺望。这也是伸展四肢、做深呼吸并自我放松的好时机。
2、清洁显示器和眼镜保持显示屏、眼镜或隐形眼镜清洁。如果使用降低眩光的过滤屏,请按照厂商的说明进行清洁。
3、检查眼睛为确保正确纠正您的视力,请视力保护专家经常检查视力。请考虑配戴专用于操作计算机显示器的眼镜。如果配戴的是双光或三光眼镜,您会觉得配戴单光眼镜操作计算机将更为舒适。
4、在注视显示器和放松眼睛时,请记住眨眼。这样有益于眼睛的自然保护和保持湿润,同时也有助于防止眼睛干燥,眼睛干燥是引起眼睛不适的常见原因。
5、合理放置显示器。将显示器放置于您的正前方。要确定舒适的观看距离,请向显示器方向伸直手臂并注意指关节的位置。将显示器放在此处。您应该能看清显示器上的文字。
6、调节显示器的高度。显示器所处的位置应该使您的头可以在两肩之间保持平衡,并且不会造成颈部前后伸展不舒适。如果您将显示器的高度设置为第一行文字正好处于视线以下,可能会觉得更加舒适。在观看屏幕中间的内容时,您的视线应该略为偏低。
7、调节显示器的倾斜度。调节显示器的倾斜度以使它与您的眼睛正对。一般来说,显示器的屏幕与您的脸部应相互平行。要检查显示器的倾斜度是否正确,请其它人拿住一面小镜子置于显示器观看区域中心。在您以正常的工作姿势就坐时,应该无法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眼睛。
8、眼睛高度。不论您使用倾斜姿势、坐直的姿势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姿势,请相应地调整视线的高度。每次随着在舒适的范围内移动位置而相应地调整视线高度时,记住调整显示器的高度和倾斜度。
9、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使用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控制以提高文字和图形的显示质量,这样可以减少可能引起的眼睛不舒适。如果您观看显示器的时间多于查阅说明文档的时间,请勿将显示器放置在一侧,应将显示器放于正前方。
10、消除显示器的眩光和反射。请花点时间消除眩光和反射。要控制日光,请使用百页窗、遮光罩、布帘或其它方法降低光线眩目,使用间接的或已减弱的灯光以免显示屏上出现亮点。
半规管
人和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组成部分,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可分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不论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均可分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膜半规管内外充满淋巴。半规管一端稍膨大处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通过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势反射,以维持运动时身体的平衡。
耳蜗
位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绕蜗轴卷曲两周半。由蜗轴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叫骨质螺板。耳蜗外壁有螺旋韧带。骨质螺旋板的游离缘连着一富有弹性的纤维膜,称为基底膜,延伸到骨管对侧壁与螺旋韧带相接。把耳蜗骨管分成上下两部,上部称前庭阶,下部称鼓阶,两管中充满外淋巴液。前庭阶的一端为前庭窗,鼓阶一端为蜗窗。两部分在蜗顶处的蜗孔相通。在骨质螺旋板近底处有一薄膜,称前庭膜,由前庭膜、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韧带围成膜质蜗管,管中充满内淋巴液。螺旋器(Corti氏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等组成,毛细胞为声波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毛细胞的上方有鼓膜,与毛细胞的纤毛相接触。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鼓膜,鼓膜又触动了毛细胞,最后由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经听位神经而传到听觉中枢。
结膜
覆盖在上、下眼睑内和眼球前面的一层粘膜。是由复层柱状上皮和少量结缔组织形成的透明薄膜。衬在眼睑内面的为睑结膜,贴在眼球前的为球结膜。两部分相互连续,在眼睑闭合时,由结膜围成的空隙称为“结膜囊”。有保护和便于眼球移动的作用。球结膜与睑结膜的转折处称穹窿结膜。结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并有少量的粘液腺,能分泌粘液,滑润眼球,以减少睑结膜与角膜的摩擦。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都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侵染了结膜而引起的,并且都有传染性。
近视
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屈光间质屈折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者称近视。形成的原因有:(1)眼的屈光力正常,而眼轴变长,因此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必然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这叫轴性近视。一般认为眼轴延长1毫米,可增加3D屈光度。(2)眼轴在正常范围内,但屈光间质的屈光力过强。如角膜或晶体的弯曲度比正常人大,称屈光性近视。(3)由于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所致的为屈光指数性近视。临床上将-3D屈光度以下称轻度近视,-6D屈光度以下称中度近视,-6D屈光度以上称高度近视。少数高度近视眼发展较快,眼底出现病变,视力无法完全矫正,临床称为进行性或恶性近视。近视眼的裸眼视力差,但看近处依然十分清楚,这是因为近视眼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呈集会状态,在眼前有限距离形成运点,如近处目标恰好在远点范围内,不用调节就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视眼的病人如久不戴镜,由于过度使用调节和集合,容易引起视力疲劳,特别是高度近视眼。中度和高度近视眼有时眼前有黑影浮游,这与玻璃体液化、混浊有关。此外,高度近视眼常有眼球突出外观,还容易引起眼底病变,脉络膜萎缩斑、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等,并易于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近视眼原则上应戴眼镜矫正,配镜前应首先验光。以获得较好的视力,使用最低的度数的镜片为原则。14岁以下青少年应散瞳验光。对于高度近视眼,可配接触镜矫正,以减少由于戴高度近视眼镜造成的使物像变小的影响。
听觉
声音通过听觉系统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外界声波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振幅决定于声波强度。当鼓膜作内外方向振动时,通过三块听小骨的传递,使抵在前庭窗上的镫骨底板振动,引起内耳前庭阶外淋巴液振动。使前庭膜、蜗管内淋巴、基底膜、鼓阶外淋巴,以及圆窗膜相继发生振动。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的毛细胞与鼓膜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毛细胞发出神经冲动,使耳蜗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传至延髓,再经中脑下丘到内侧膝状体,最后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形成听觉。声音频率的高低即为音调的高低,正常人能感受的范围为20~20000赫;声音的强度即为响度,人能感受的最弱的声音强度约为0.0002达因/厘米2,比它强100万倍的声音,人仍可耐受。人对声调频率和强度都有很高的辨别能力。听觉有适应及疲劳等生理现象。中耳鼓膜或听骨链损伤或障碍所引起的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耳聋。内耳螺旋器、蜗神经和中枢神经出现病变,称神经性耳聋。正常情况下,声波主要通过空气传导,听骨链出现功能障碍的病人,也可通过发声物体直接与颅骨接触而使声波传到内耳,引起听觉。此法可用以鉴别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