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历史 -> 初二上学期 -> 第三章 民族危机和救亡运动

第三课 义和团运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中的总爆发。这场运动首先兴起于山东远离通商口岸、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和社会背景。

  首先,山东为孔孟之乡,儒家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敬天法祖、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及封建迷信形式和活动极其普遍,与持一神论信仰、反对多神崇拜及各种祭祖、祭鬼神活动的西方基督教,有着尖锐、不可调和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当外来宗教以温和的方式和折衷的形式散播其所谓福音时,纯朴善良的山东百姓尚可容忍,而一旦恃强灌输、蛮横干预民间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时,便会引起激烈的反对,导致尖锐的冲突和斗争。

  其次,山东"民风素强,民俗尤厚",特别是鲁西南和鲁直交界一带,尤具"北方民俗刚强"性格,近代经济文化较为落后,而传统的民间结社和习武团体所在多有,习武以卫身家之风盛行。19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沿海航运业的发展,造成南北运河运输业急剧衰落,大批赖运河维持生计的船户、挑夫、搬运等行业的工人纷纷失业,有些沦为无业游民。而甲午战后,山东地区又天灾频发,旱涝灾荒连年不断,以致饥民遍地,社会动荡。于是,在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民间结社反对享有种种特权而仗势肆虐乡里的外国教会势力时,广大民众便很自然的聚集其旗帜之下了。

  最后,甲午之战和战后德国入侵山东,是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甲午之战,山东亲受其害,堂堂华夏神州竟受制于东洋岛国日本,这对于儒家正统思想浓郁且早已感受到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危害的山东人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久蓄于胸的反帝仇恨难以遏止。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以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帝国主义掀起了阴谋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强占胶州湾,并把整个山东划作它的势力范围,迫使清政府答应它在这里修筑铁路,开发铁路沿线矿产,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致民愤官怨,反对外来侵略势力的情绪迅速膨胀,义和团在山东境内基本合法化。

  本来,在德国入侵山东以前,山东地方政府对各地的反洋教斗争,采取了同中央政府基本一致的严厉镇压政策。如1896年曹、单一带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就为山东巡抚李秉衡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奉清政府之命联合派兵严酷绞杀。在这次镇压大刀会反教斗争中,时任山东臬司的毓贤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德国出兵强占胶澳,激起山东地方政府官员的严重不安和极大愤慨,巡抚李秉衡以下各级官吏,不少人主张武力抗击,受软弱的清政府压抑,深感不满,对百姓反洋教会斗争表示同情乃至默许,李秉衡为此一度丢官。李秉衡虽然比较守旧,但在山东官声颇佳,他因主张武力抗击德国入侵和同情百姓反洋教而丢官,致官绅宜加痛恨德人,思图雪耻报复,与民众反教会反侵略斗争在某种程度上一致起来,对义和团首先爆发于山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齐涛主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