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清朝文化(三)
清末的谴责小说
20世纪初,清朝政府内外交困,极端窳败,面临着崩溃的危机。但统治阶级仍然对外卑躬屈膝,对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面对这种情况,一些知识分子无不痛心疾首,纷纷挥笔抨击社会黑暗。这就是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前后十多年内谴责小说盛行的原因。谴责小说主要有以下四大家:李宝嘉(1867一1907年)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累考科举不中。后在上海主办报刊,曾编《海上繁华报》《绣像小说》等。由于他在上海多年,相当熟悉清末的官场生活,所以写了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五编六十回。据说李伯元写五编未完即去世,后数回由欧阳巨源续成。该书于1903年由《世界繁华报》馆刊印,1904年又由粤东书局以《增注绘画官场现形记》本出版。后伪作续书不断。全书联缀许多官场笑柄,由众多不连贯的短篇记事联结而成,相当广泛地反映了清末官场机构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吴沃尧(1866一1910年)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因居佛山,自署我佛山人。在上海编辑《月月小说》,著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2年发表于《新小说》上,1907年至1909年间续成108回,陆续印成单本8册。全书以自号九死一生者为线索,通过历记其在20年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官 僚、洋场才 子和斗方名士的伪善嘴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特有的生活堕落与道德败坏现象。刘鹗(1857一1909年)字铁云,江苏丹徒人。著作《老残游记》是为换取稿酬资助好友连梦青而写成的……全书通过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见闻,反映了晚清某些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政治主张。曾朴(1872一1935年)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著作《孽海花》共35回,前五六回是金松岑所作,曾经曾朴修改。全书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爱情为中心线索,展开了清末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描写,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昏聩,并且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谴责小说的作者大部分是改良主义者,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虽然指摘做官的坏处,但只是为了叫做官的人知过必改。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虽然揭露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但他哀伤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亡,认为这?quot;怪现状"都是由于"人心不古"所造成的。刘鹗的《老残游记》虽然揭露了玉贤、刚弼两个酷吏的暴政,写出了现实的黑暗,但他悲伤封建社会残败的局势,希望清政府"扶衰振敝",挽救必然灭亡的命运。曾朴的《孽海花》虽然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但 多处对光绪皇帝抱有很大幻想。总之,他们主张在不根本动摇封建制度的框子里做些社会改良。而且他们还污蔑太平国、义和团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但他们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看到了祖国疮痍满目、病人膏肓的危难,出于正直的品性与爱国心,全面痛揭了清末官僚机构的腐败,撕破了那些大大小小奴才们的道貌岸然的画皮,暴露了他们令人作呕的丑态,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即将崩溃的真实图景。这不仅满足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情绪和要求,而且也激励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在创作方法上,清末谴责小说继承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但存在着言过其实,夸张过分的缺点。
(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中学历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和形式
"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898年5月向光绪上书:"请开学校折"中提出的。"维新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文人仍积极为之进行呼吁。一些拥护教育、音乐改革的爱国知识分子如萧友梅、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先后主动到日本考察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积极开展的新型学校唱歌的经验、方法和学习西洋音乐知识技能,以便在国内效法推行。特别是1903年沈心工首先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龙门师范、务本女塾等校的具体实践,引起迅速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拥护推行改革的知识分子自动动手编?quot;乐歌",以便通过乐歌的习唱,对年轻的学生灌输新的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一时间大批各式各样的、提供新学堂习唱的唱歌本、乐歌教材等纷纷得以出版发行。因此,"学堂乐歌"首先是一种教育改革和资本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历史现象,当时,许多积极参与推行"学堂乐歌"的先辈们,对此从政治启蒙意义上的考虑要大大超过其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这就决定了"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这样:
一、 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要求,代表性的歌曲有:《中国男儿》(石更作词)、《何日醒》(夏颂莱编)、《十八省地理历史歌》(叶中冷编)、《黄河》(杨度词、沈心工曲)、《扬子江》(王引才编)、《祖国歌》(词作者待查)等;
二、 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体操-兵操》(沈心工编)、《出军歌》(黄公度编)、《海战》(曾志忞编)、《陆战》、《行军》等;
三、 极拥护推翻帝制、欢呼民主共和新政的建立的,如:《革命军》(沈心工编)、《光复纪念》(华航琛编)、《美哉中华》(沈心工词、朱云望曲)等;
四、 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代表性的歌曲有:《勉女权》(秋瑾编)、《女子体操》(沈心工编)、《缠足苦》(沈心工编)、《天足乐》(冰兰编)、《妇人从军》(叶中冷编)、《女革命军》(华航琛编)等;
五、 鼓吹学习新文化、推动"移风易俗"的民主思想的,代表性歌曲有:《格致》、《地球》、《辟占验》、《运动会》、《博览会》、《电报》、《文明婚》等;
六、 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如:《始业式》(沈心工编)、《勉学》(吴怀疚编)、《春游》(吴怀疚编)、《送别》(李叔同编)、《春游》(李叔同词曲)等。
根据日本新式学校唱歌的经验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也是以在学校内集体歌咏、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会西方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歌曲的编写,当时一般都采取以外国(日本、欧美)现成歌调配以我国自编的歌词给以填配而成的,而以我国传统音乐的音调来进行填配的歌曲相当少、以我国音乐家自创曲调来编写的更少。此外,当时这些歌曲大多采取"单音歌唱"(即齐唱曲调)的方式,而极少以多声合唱的方式。此外,除了李叔同外,一般对伴奏均无特定要求。
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上面是题为《三元里》七言长诗的开头部分,它记录了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真实情景。诗的作者是当时著名诗人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又字南山,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四十二岁时成进士,先后出任湖北长阳、黄梅、江西泰和等县知县和湖北襄阳、江西袁州、南康知府。他为官清廉,被上司称赞为"尽心民事,深洽舆情"①。五十七岁时告老还乡,优游于名山胜地,以诗酒自娱。
张维屏擅长于诗,少年时即以能诗名,至北京,被称为"诗坛大敌",《番禺县志》说他"诗名满海内"。他还善于书法,精通医术。中年时在北京与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相结识,以唱和为乐②,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的政治倾向和情趣。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奉命赴粤查办鸦片,张维屏已退休在家,林则徐曾专诚去拜访他,征求禁烟诸问题的对策,并邀他和一些广州绅商研究设局收缴烟土烟枪等事③。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英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一些格调高昂,歌颂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诗篇,其中著名的如歌颂三元里人民于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1841年5月30日)抗英斗争的《三元里》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坚贞不屈,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前者热情奔放地描绘三元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满怀悲愤地谴责奕山、余保纯等为英军解围的可耻行径;后者对英勇抗战,壮烈殉国的"二陈一葛三将军"深情讴歌,表彰他们的爱国精神。这些诗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武器。已故的著名文学家、专事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的阿英(钱杏村)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quot;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给予它极高的评价④。
(戴学稷)
①陈澧《张南山先生墓碑铭》,见《续碑传集》卷79。
②张维屏《张南山全集》,第19册。
③《林则徐集·日记》第335页。
④阿英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上册,《关于鸦片战争的文学》,第11页。 "《鸦片战争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