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扩展资料
革命前的英国
革命前,从表面上看,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大多数住在农村。不过,与欧洲大陆诸国不同,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农业中。这主要是圈地运动造成的。15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到17世纪上期仍在进行。圈地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这些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圈地运动的过程又是英国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出现的过程。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这就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的农业市场,当时的人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农业的措施,如采用新的农作物耕作方法、耕作技术,改良肥料和扩大耕地面积等。革命前夕,英国各地区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
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不但那些老的工业部门,而且新出现的一些工业部门发展都很快。东北部的煤矿,发展尤其迅速。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当时开采一个煤矿,需要上千镑资金,同时大规模的企业还需要众多的劳动力,纽卡斯尔的煤矿就有
500~10001人。铁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增长。不过,不能过分夸大16—17世纪英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工业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而且,直到17世纪初,英国全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即使是工业,其主要原料也来源于农业,而工业产品主要也是为了农民的直接消费。
在革命前的100多年中,英国国内外的商品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的商品也不再是以羊毛等原料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特别是呢绒,成了出口商品的大宗。而伦敦又是呢绒出口的最重要的中心。原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汉萨同盟商人的控制,到16世纪末,英国商人将汉萨同盟的商人排挤了出去,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它们由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装备从事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来发展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了特权和专卖权。这些公司的贸易范围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地中海沿岸,美洲莫属殖民地,东方的印度及“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扩展资料
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等级
1801年英国第一次人口调查之前,全国人口数字缺乏精确统计。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人口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17世纪中叶以后的100年中,人口数字基本稳定。据估计,17世纪中叶英格兰人口将近530万人,整个不列颠人口大约为700万人。
由于资本主义关系的不断发展,在英国的贵族中,除旧的封建贵族外,还分化出了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阶层。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剥削雇佣的农业工人,或将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的地租。有些人还兼营工商业。新贵族主要是从乡绅转变而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商人由于购买土地而加入了新贵族的行列。新贵族的地产事实上已不是封建性的财产,而是资产阶级性的财产。他们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利益一致,因而在革命中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王党。
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以及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租地农业家。他们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束缚,因而革命要求也较强烈。大商人和高利贷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向王室包税,对贵族放债,并参加独占贸易,与统治阶级有较密切的联系,构成了资产阶级中的保守集团。
农民在17世纪初仍占全国居民的大多数,其基本群众是自由农和公薄持有农。自由农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贡赋,但拥有自己的土地。公簿持有农在农民中人数最多,是从封建时代的农奴转化而来的,他们除向地主缴纳固定地租外,还须担负其他封建义务。他们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制度,使耕种的份地真正成为自己的财产。农民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力军。
在手工工场中劳动的雇佣工人,生活十分贫困,备受剥削,也是革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扩展资料
近年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研究概述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这一事件成为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是我国史学界研究较多、分歧也较大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保守的问题
解放后,我国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的影响,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其理由主要有:1.革命披着宗教外衣;2.在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3.在土地问题上,革命使大量土地集中到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未能满足积极参加革命并成为主力军的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4.在政权问题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致形成以下几种观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说
一些学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黄振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都是摧毁陈旧过时的生产关系,具体到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就是要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消灭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在经济领域,要取消一切封建义务,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意识形态方面,使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他认为,衡量一个革命彻底与否就是要看完成这一任务的程度,而实现农民的土地要求以及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它的重要表现,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未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革命不够彻底。有学者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衡量革命彻底与否,其标准是革命将封建主义摧毁到怎样的程度,是全部还是局部夺取了政权,即革命后所建立的是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新贵族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导作用,造成了这次革命的不彻底,具体表现为对封建制度的废除是有限度和保守的;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只是取得了部分权力,处在配角的地位上,革命后的英国社会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李其荣则以英国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而认为英国革命保守,君主立宪制表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让步,而且革命后在地主和资产阶级联盟中贵族占主导地位。
2.对“保守说”的质疑
许多学者对传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说提出了质疑。刘宗绪认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时,只能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他认为,多年来史学界以农民是否分到土地为衡量尺度,而不是以是否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为资本主义所有制为解决土地问题的标准,实际上是忽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任务。至于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他认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君主立宪制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当时掌权的金融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中最成熟的阶层,由它建立统治权是历史的必然。刘祚昌认为,把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作为立论的根据是站不住脚的,不能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保守。用历史主义分析,君主立宪最符合当时英国历史的发展,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历史发展,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与改造。赵士国等认为,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是历史进行合理选择的后果,是适应历史发展主流的进步事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本身无优劣之分,革命后之所以建立君主立宪制,原因在于:a.英国历史上形成的限制王权的传统;b.英国资本主义发
展和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c.英国资产阶级同专制王权有过成功合作的历史经验;d.革命中建立共和制的尝试未成功;e.
英国民族心理的二重状况。英国君主立宪制起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它使英国社会得以保持长期稳定,其基本原则也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遵循,因此,不能把英国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作为英国革命保守的论据。
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马克思在《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会成功?英国革命史讨论>》中的一段评述,朱孝远从对照德文原文入手,指出:马克思并不是说英国革命是保守的,也没有用资产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的“长期联盟”的存在来划分是“彻底革命”还是“保守革命”的意思。
3.保守性与革命性并存
有的学者从土地问题入手来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各个发展阶段,各个阶级集团都想按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土地问题,但革命最终未能按资产阶级的民主方式去完成废除农民封建义务和实现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的任务,同法国革命相比不彻底。同时,学者们又指出,尽管英国革命在土地方面较为保守,但也有显著后果:a.尽管革命不是按农民的意志和小私有者的愿望来解决土地问题,而是以土地立法的手段来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种政策虽具有片面性,但也具有革命性,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b.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来看,虽不及法国革命彻底,但它越过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直接实现资本主义农场主的大土地占有制,加速了资本主义新方式对农村的渗透,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土地经营方式具有历史进步性,便于扩大耕种面积,采用新的耕种方式,实现农业技术的变革。
在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保守时,无论是承认革命保守的还是否认革命保守的学者都倾向于把英法两国革命相比较。于是有学者指出,二者发生的时间相差100多年,资产阶级成熟程度不同,所处的历史条件、国内外环境各不相同,它们各自对自己的时代、对自己肩负的任务负责,这两次革命存在的具体差别,都是历史地、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形成的,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研究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而没有必要去划分孰优孰劣。
二、新贵族的定义问题
新贵族问题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保守这一问题相关联的,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廓清的一个概念。我国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新贵族是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到英国各个部门的结果,是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场的资产阶级化地主。顾晓鸣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新贵族的来源并不是从贵族中分化出来的,而主要是进入贵族阵营中的非贵族人物,新贵族只是一种“社会称呼”,他们实际上是一种多样成份的复合体。
过去,史学界把英国绅士、骑士称为小贵族,而把有爵位的达官显贵称为大贵族。侯建新认为,这与事实不符,骑士、乡绅、绅士与贵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发展过程、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赵占伟认为,在英国,贵族的称号是不分等级、出身的,特别是亨利二世后,每个自由的土地所有者,每年收入20镑的,都必须接受骑士称号而进入贵族行列。还有人认为,新贵族就是有爵位和没爵位的资产阶级化的大土地占有者,它是英国历史上特定时期所特有的名称,是指15—17世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以区别于封建贵族,英国革命后,旧贵族事实上已消灭。
三、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其评价问题也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史学界大致形成以下几种观点:
1.否定说
蒋孟引先生认为,克伦威尔残杀国王并不是为了废除君主专制,而是要取而代之;对于议会和军队,他则使其成为自己的驯服工具;对人民则欺骗、控制和镇压,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并没有真心实意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最终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王觉非认为,克伦威尔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一直对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和共和制十分敌视,宁愿保存更多的像君主制等的封建残余,1649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等行动是与其一贯的政治信念相违背的。
2.基本肯定说
有学者认为,17世纪英国革命的任务是扫清、摈弃并破坏封建社会的一切桎梏,建立资本主义和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一新旧交替的动荡过程中,克伦威尔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意志的贯彻者和取得革命胜利的奠基者,他通过立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传统的封建农业关系,从根本上破坏了英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大前提,并且,他处死了查理一世,宣布共和,并利用手中的政权和有利时态,把革命扭回到君主立宪的轨道上来。
3.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
陈利今等认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坚持不懈地同反动势力作斗争,为英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作为革命元戎,他功不可没;但掌权之后,他镇压人民、入侵爱尔兰,使军队成为其独裁统治的工具,于是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为封建势力的复辟开辟了道路,因此,他镇压人民难辞其咎。但总体说来,功大于过,瑕难掩瑜。
还有人主张分段评价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处于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来说,他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他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他是一个历史矛盾性的人物。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2001.5. 广东省南海市和顺二中 李建光
扩展资料
英国的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加尔文派所宣传的教义以及“民主教会”的组织形式,符合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高举起加尔文派的“清教”(反对一切“异端”思想,取消一切浮华的宗教仪式,甚至包括禁止人们日常的歌舞娱乐)旗帜,发动宗教改革运动,要求对英国国教会的礼仪进行根本改革,清除天主教的影响,削减教会费用,反对教会勒索,主张纯洁教会。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这场清教运动,还要求按照加尔文派的方式,建立一个“廉价民主教会”。宣扬积极开展工商业活动,是“上帝差派的神圣使命”;发财致富是“上帝的恩宠”,为发展资本主义制造舆论。英国的清教运动,到17世纪初,分裂为两个重要派别:长老派和独立派。长老派是由控制中央与地方教会会议的长老们组成。他们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掌握清教运动的领导权。这个温和的、保守的宗教集团,在组织上并没有同国教会断绝关系。仅仅是主张废除王权所授的主教职位,由教徒们推选长老来治理教会。独立派是清教运动的左翼集团,这一派反映了中层新贵族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接受闵采尔的革命思想,主张每一座教堂,每一个教 派应当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管理教务,教徒可以自由祈祷和自由讲经。他们还认为,每个教徒还可以“直接通上帝”,无须主教干预。因此,他们否定主教,也就否定了“长老”们的权利。后来,随着城市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农民的参加,英国的清教运动排除了长老派的控制,继续向前发展,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进攻。
扩展资料
专制君主制的衰落·清教思想的兴起
英国的专制君主政体也像其他国家一样,有其发展、鼎盛到衰落的过程。16世纪中叶是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最强固的时期。在玫瑰战争之后,封建大贵族已在内战中两败俱伤,无力从事反抗国王政权的斗争。资产阶级羽翼未丰,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需要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至于英国的议会,虽然基本未停止过活动,但直到16世纪90年代之前,议会实际上始终与国王政府保持一致,只起政府下属机构的作用。所以在这段时期,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比较巩固。
但到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情况已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他们同专制君主的矛盾日益上升。同时,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对此,17世纪中叶英国的思想家哈林顿说道: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
17世纪的英国革命也有它的思想动力,但它主要是通过宗教形式即清教来表达的。清教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日益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感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要求消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从而他们的主张被称做清教。请教徒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16世纪末,在清教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即长老派和独立派。长老派要求废除主教职位而以教徒自己选出的长老组成宗教会议,管理教会。独立派则要求每一个宗教团体都独立自治,按照大多数教徒的意见管理。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