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早在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都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主张,并在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宪法及其后历次修改的宪法,对区域自治均有规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
摘自“中国民族网”
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O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O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摘自“中国民族网”
少数民族粽艺大观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食粽子的习俗。
瑶族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畲族
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最大和最小的粽子
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格中,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再拌入一只去皮骨、切成小方块的猪腿的肉,面上复一层芭蕉叶,隔水蒸熟,这种粽子壮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两个月。
据香港的媒体介绍,香港有9位老人,曾经包了1只重36公斤的粽子,供250人食用。
1989年端午节,台湾彰化县曾制作一只特大粽子,重达350公斤。
广东一带包的粽子个儿特大,我在广东肇庆过春节,亲眼看他们裹粽子,裹好后放在露天行灶中煮,煮熟后1只粽子端到桌上,我们四个年轻大汉,居然没法将它消灭掉,此粽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粽子还有最小的,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宴席点心供应“迷你粽”,小得象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真象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怎舍得剥而吃之?记得有一次我设宴招待美国来的老同学,席上就有迷你粽,他不仅舍不得吃它,散席后还特地买了两盒让他带回给美国的亲友分享。
摘自“中国民族网”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
1、北京市 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呼,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 金、元时代称直沽,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 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汉、晋时设冀、,幽二州,唐属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 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清为内蒙古地区,其版图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民国年间曾分属辽、吉、黑、宁等省区及已不复存在的热河、察哈尔和绥远三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 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元为辽阳行省,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 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 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 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 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 因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元属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 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 唐取福州和建州(建瓯)各一字,设置福建观察使,南宋福建路置1府5州2军,故有八闽之称,元初为江浙行省福建道,后改设省,因境内的大河闽江,故简称闽。
14、江西省 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 古称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金为山东东西两路,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 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 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汉时属荆州,宋为荆湖北路,元属河南北行省,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 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唐置湖南观察使,元属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 三国时始称海南,明设琼州府,清为琼崖道,1988年由广东省析置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 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重庆市 隋唐属渝州,1997年从四川省析出后,设中央直辖市,简称渝。
24、贵州省 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5、云南省 旧以云岭以南得省名,战国楚时为滇国地,元代置省,简称云或滇。
26、西藏自治区 唐宋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清分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总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 古时在陕原(今河南省陕县)以西,周初称陕西,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 秦置陇西郡,元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 因境内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 宋为西夏和秦凤路地,元置宁夏路,明清置宁夏府,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汉属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1884年(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台湾省 南宋时澎湖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置台湾省,简称台。
33、香港 旧以运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并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 旧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于1999年12月20日归还中国,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摘自“地理频道”网
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和成立时间
(按成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名 称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0.5.6)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950.7.29)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1950.9.25)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0.11.24)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 (1951.5.12)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 (1951.8.19)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1951.10.1)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1951.12.25)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2.5.28)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52.9.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1952.1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1952.11.26)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 (1952.12.3)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① (1953.1.1)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1953.1.l)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3.1.24)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3.1.25)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3.2.19)
云南澜沧拉枯族自治县 (1953.4.7)
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3.7.6)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53.7.24)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3.10.)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3.12.6)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 (1953.12.19)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1963.12.22)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3.12.31)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1954.1.1)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54.1.25)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1954.2.17)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954.2.20)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 (1954.3.1)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54.3.1)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1954.3.15)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1954.3.25)
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1954.4.27)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 (1954.5.7)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5.18)
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侗族自治县 (1954.6.16)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54.6.23)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954.7.13)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1954.7.14)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4.7.15)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1954.7.17)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54.8.23)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1954.9.10)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1954.9.17)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54.9.30)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1954.10.16)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54.11.11)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4.11.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云南耿马傣族侗族自治县 (1955.10.16)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1955.11.25)
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 (1955.11.30)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 (1955.12.7)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5.12.15)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1956、2.)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6.7.23)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6.8.8)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1956.9.1)
云南宁菠彝族自治县 (1956.9.20)
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56.10.1)
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6.11.9)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1956.11.19)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6.11.22)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 (1956.11.30)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1956.12.5)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 (1956.12.5)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 (1956.12.31)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6.12.3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957.1.2)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1957.9.13)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57.9.20)
云南红河哈尼族共族自治州 (1957.11.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15)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58.4.1)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1958.4.1)
辽宁一革新蒙古族自治县 (1958.4.7)
云南楚雄白族自治州 (1958. 4.15)
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 (1958.5.1)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 (1958.8.1)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958.8.15)
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9.1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61.4.10)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62.9.2 6)
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 (1963.7.1)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 (1963. 7. 11)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63.9.1)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 (1963.10.1)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 (1964.2.28)
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 (1965.3.5)
西藏自治区 (1965.9.9)
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 (1965.11.27)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66.2.11)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1979.11.28)
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1979.12.20)
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2)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5)
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9.30)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12.31)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82.5.1)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7)
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11)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3.12.1)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 (1984.1、1)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4.1.10)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5)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9)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4. 11.7)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0)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4.11.13)
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8)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8)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12)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 (1984.12.24)
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 (1985.6.7)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 (1985.6. 11)
辽宁凤城满族自治县 (1985.6. 13)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85.10.13)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1985.11.25)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 (1985.11.1)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85.12.7)
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85.12.15)
云南景东奔族自治县 (1985.12.20)
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985.12.25)
云南双江拉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12.30)
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6.27)
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7. 12)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 (1987.5.5)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1987.5.15)
湖南五江侗族自治县 (1987.9.24)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1987.9.27)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1987.11.23)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7.11.24)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6)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9)
广东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白沙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陵水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昌江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乐东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东方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87.11.27)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1987.12.23)
①原为阿坝藏族自治卅,1987年7月24日经国务院批难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原茂汶羌族自治县(成立于二958年7月7日)撤销。
摘自“中华文化信息网”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摘自“中国民族网”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早在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都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主张,并在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宪法及其后历次修改的宪法,对区域自治均有规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
摘自“中国民族网”
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O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O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摘自“中国民族网”
少数民族粽艺大观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食粽子的习俗。
瑶族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畲族
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最大和最小的粽子
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格中,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再拌入一只去皮骨、切成小方块的猪腿的肉,面上复一层芭蕉叶,隔水蒸熟,这种粽子壮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两个月。
据香港的媒体介绍,香港有9位老人,曾经包了1只重36公斤的粽子,供250人食用。
1989年端午节,台湾彰化县曾制作一只特大粽子,重达350公斤。
广东一带包的粽子个儿特大,我在广东肇庆过春节,亲眼看他们裹粽子,裹好后放在露天行灶中煮,煮熟后1只粽子端到桌上,我们四个年轻大汉,居然没法将它消灭掉,此粽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粽子还有最小的,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宴席点心供应“迷你粽”,小得象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真象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怎舍得剥而吃之?记得有一次我设宴招待美国来的老同学,席上就有迷你粽,他不仅舍不得吃它,散席后还特地买了两盒让他带回给美国的亲友分享。
摘自“中国民族网”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
1、北京市 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呼,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 金、元时代称直沽,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 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汉、晋时设冀、,幽二州,唐属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 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清为内蒙古地区,其版图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民国年间曾分属辽、吉、黑、宁等省区及已不复存在的热河、察哈尔和绥远三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 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元为辽阳行省,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 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 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 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 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 因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元属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 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 唐取福州和建州(建瓯)各一字,设置福建观察使,南宋福建路置1府5州2军,故有八闽之称,元初为江浙行省福建道,后改设省,因境内的大河闽江,故简称闽。
14、江西省 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 古称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金为山东东西两路,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 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 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汉时属荆州,宋为荆湖北路,元属河南北行省,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 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唐置湖南观察使,元属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 三国时始称海南,明设琼州府,清为琼崖道,1988年由广东省析置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 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重庆市 隋唐属渝州,1997年从四川省析出后,设中央直辖市,简称渝。
24、贵州省 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5、云南省 旧以云岭以南得省名,战国楚时为滇国地,元代置省,简称云或滇。
26、西藏自治区 唐宋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清分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总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 古时在陕原(今河南省陕县)以西,周初称陕西,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 秦置陇西郡,元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 因境内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 宋为西夏和秦凤路地,元置宁夏路,明清置宁夏府,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汉属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1884年(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台湾省 南宋时澎湖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置台湾省,简称台。
33、香港 旧以运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并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 旧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于1999年12月20日归还中国,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摘自“地理频道”网
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和成立时间
(按成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名 称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0.5.6)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950.7.29)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1950.9.25)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0.11.24)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 (1951.5.12)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 (1951.8.19)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1951.10.1)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1951.12.25)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2.5.28)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52.9.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1952.1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1952.11.26)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 (1952.12.3)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① (1953.1.1)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1953.1.l)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3.1.24)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3.1.25)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3.2.19)
云南澜沧拉枯族自治县 (1953.4.7)
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3.7.6)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53.7.24)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3.10.)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3.12.6)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 (1953.12.19)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1963.12.22)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3.12.31)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1954.1.1)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54.1.25)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1954.2.17)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954.2.20)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 (1954.3.1)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54.3.1)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1954.3.15)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1954.3.25)
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1954.4.27)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 (1954.5.7)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5.18)
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侗族自治县 (1954.6.16)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54.6.23)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954.7.13)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1954.7.14)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4.7.15)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1954.7.17)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54.8.23)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1954.9.10)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1954.9.17)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54.9.30)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1954.10.16)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54.11.11)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4.11.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云南耿马傣族侗族自治县 (1955.10.16)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1955.11.25)
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 (1955.11.30)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 (1955.12.7)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5.12.15)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1956、2.)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6.7.23)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6.8.8)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1956.9.1)
云南宁菠彝族自治县 (1956.9.20)
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56.10.1)
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6.11.9)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1956.11.19)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6.11.22)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 (1956.11.30)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1956.12.5)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 (1956.12.5)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 (1956.12.31)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6.12.3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957.1.2)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1957.9.13)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57.9.20)
云南红河哈尼族共族自治州 (1957.11.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15)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58.4.1)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1958.4.1)
辽宁一革新蒙古族自治县 (1958.4.7)
云南楚雄白族自治州 (1958. 4.15)
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 (1958.5.1)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 (1958.8.1)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958.8.15)
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9.1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61.4.10)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62.9.2 6)
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 (1963.7.1)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 (1963. 7. 11)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63.9.1)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 (1963.10.1)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 (1964.2.28)
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 (1965.3.5)
西藏自治区 (1965.9.9)
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 (1965.11.27)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66.2.11)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1979.11.28)
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1979.12.20)
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2)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5)
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9.30)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12.31)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82.5.1)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7)
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11)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3.12.1)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 (1984.1、1)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4.1.10)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5)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9)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4. 11.7)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0)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4.11.13)
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8)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8)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12)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 (1984.12.24)
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 (1985.6.7)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 (1985.6. 11)
辽宁凤城满族自治县 (1985.6. 13)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85.10.13)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1985.11.25)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 (1985.11.1)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85.12.7)
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85.12.15)
云南景东奔族自治县 (1985.12.20)
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985.12.25)
云南双江拉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12.30)
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6.27)
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7. 12)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 (1987.5.5)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1987.5.15)
湖南五江侗族自治县 (1987.9.24)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1987.9.27)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1987.11.23)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7.11.24)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6)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9)
广东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白沙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陵水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昌江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乐东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东东方黎族自治县 (1987.11.20)
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87.11.27)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1987.12.23)
①原为阿坝藏族自治卅,1987年7月24日经国务院批难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原茂汶羌族自治县(成立于二958年7月7日)撤销。
摘自“中华文化信息网”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摘自“中国民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