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地理 -> 初二下学期 ->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第一节 基础工业与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 国民经济中包括采掘(采伐、采集)业和制造业的庞大产业群。它是以自然资源、农业原料、工业原材料、信息作为劳动对象,通过各种劳动手段,由劳动者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从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进而发展到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工业,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和剧烈的变革。每一次大的变革不但同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密不可分,也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开始了从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的变革时期。18世纪8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广,使从纺织工业开始的产业革命,逐步扩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工业、交通运输业。到19世纪30年代末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美、德、法、日等国家也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19世纪末,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电力的出现,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又使工业的面貌为之一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微电子技术、核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的出现,使近代机器大工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它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传统工业,并涌现了一批70年代以来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工业本身的专业化分工也日益增加。现代化工业不仅建立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世界市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使各国的经济和贸易日益国际化。现代工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国际贸易必然也越来越发达。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制造现代劳动手段的唯一部门。它向国民经济提供能源、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资料,并不断提供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装备,生产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现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的发展推动着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现代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度化。但工业不能孤立地发展,它需要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并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比如,工业的发展必然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不但为工业提供原料,而且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交通运输业是工业的动脉,必须畅通无阻;教育、科研部门则为工业提供新的人才和新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工业素质的源泉。因此,工业一定要同其他部门协调发展。不仅在工业外部如此,在工业内部各工业之间也需要协调发展。如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的协调,能源工业同制造工业的协调等。工业的分类不仅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也是随着工业技术和工业管理的发展而动态地发展变化的。从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看,可分为重工业 和轻工业;从劳动对象是否经过劳动作用看,分为采掘工业与制造业;从工业发展的年代看,可分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从劳动产品的名称和用途看,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等。



扩展资料

化工与人类文明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引火熟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等到炙制药物、酿酒制醋、烧陶制砖、炼铜冶铁、熬油造漆、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化学加工技艺相继出现的时候,历史已流近了几十万年。这些技艺的积累,创造了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宝贵遗产。并且也为化学工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助手 化学工业从它形成之时起,就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必需的基础物质。作为各个时期工业革命的助手,正是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期,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蒸汽机发明了,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了,这正是近代化学工业形成的时候。面临产业革命的急需。吕布兰法制烧碱等技术应运而生,这使已有的铅室法制硫酸也得到发展,解决了纺织、玻璃、肥皂等工业对酸、碱的需要。同时,随着炼铁、炼焦工业的兴起,以煤焦油分离出的芳烃和以电石生产的乙炔为基础的有机化工也得到发展。合成染料、化学合成药、合成香料等相继问世,橡胶轮台、赛璐珞和硝酸纤维素等也投入生产。这样,早期的化学工业就为纺织工业、交通运撞业、电力工业和机器制造业提供了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辅助品,促成了产业革命的成功。

  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技术先后出现,使汽、煤、柴油和润滑油的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丙烯水合制异丙醇工业化以后,烃类裂解取乙烯和丙烯等工艺相继成功,使基本有机化工生产建立在石油化工雄厚的技术基础之上,从而得以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大量有机原料、溶剂、助剂等。从此,人们常以烃类裂解生产乙烯的能力,作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哈伯-博施法合成氨高压高温技术在工业上实现,硝酸投入生产,使大量的硝化物质出现,尤其是使火炸药工业从黑火药发展到奥克托今,炸药的比能量提高了十几倍。这不仅解决了战争之急需,更重要的是在矿山、铁路、桥梁等民用爆破工程上,得到了应用。此外,对于核工程中同位素分离和航天事业中火箭推进剂的应用,化工都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发展农业的支柱 长期以来,人类的食物和衣着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自远古的刀耕火种开始,一直依靠大量人力劳作,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发展十分缓慢。19世纪,农业机械的运用,逐步改善劳动状况。然而,在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产量的真正提高,则是施用化肥、农药以后的事,实践证明,农业的各项增产措施中,化肥的作用达40~65%。在石油化工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台成氨和尿素生产大型化,使化肥的产量在化工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1985年世界化肥 产量约达140Mt,成为大宗化工产品之一。近年来,氮、磷、钾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开发,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土壤结构、不同作物的需求。

  早期,人类采用天然动、植物和矿物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直到19世纪末,近代化学工业形成以后,采用巴黎绿(砷制剂)杀马铃薯甲虫、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农业才开始了化学防治的新时期。20世纪40年代生产了有机氯、有机磷、苯氧乙酸类等杀虫剂和除草剂,广泛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但这一代农药中有些因高残留、高毒,造成生态污染,已被许多国家禁用。近年来,开发了一些高效、低残留、低毒的新农药,其中拟除虫菊酯(除虫菊是具有除虫作用的植物,是一种仿生农药,每亩用量只几克,不污染环境,已经投入工业生产。此外,生物农药目前在农药研究中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现代农业应用塑料薄膜(如高压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用作地膜覆盖或温室育苗,可明显地提高作物产量,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

  战胜疾病的武器 医学和药物学一直是人类努力探求的领域,在中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公元1世纪前后编著)中,就记载了365种药物的性能、制备和配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药物已达1892种。这些药采自天然矿物或动植物,多数须经泡制处理,突出药性或消除毒性后才能使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产出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梅毒药“606”(砷制剂)、抗疟药阿的平等,这些化学合成药成本低、纯度高、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疗效。30年代,人们用化学剖析的方法,鉴定了水果和米糠中维生素的结构,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出维生素C和维生素B1,解决了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维生素产量不够、质量不稳的矛盾。1935年磺胺药投产以后,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产褥热患者。青霉素的发现和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救治伤病员,收到了惊人效果。链霉素以及对氨基水汤酸钠、雷米封等战胜了结核菌,结束了一个历史时期这种蔓延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天花、鼠疫、伤寒等,直到19世纪、曾一直是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之一,抗病毒疫苗投入工业生产以后,才基本上消灭了这些传染病。现在疫苗仍是人类与病毒性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还有各种临床化学试剂和各种新药物剂型不断涌现,使医疗事业大为改观,人类的健康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改善生活的手段 化工向人们提供的产品是丰富多彩的,它除了生产大量材料用于制成各种制品为人所用以外,还有用量很少、但效果十分明显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例如:用于食品防腐、调味、强化营养的各种食品添加剂,提高蔬菜、水果产量和保持新鲜程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保鲜剂;促使肉、蛋丰产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化妆品和香科、香精的基础原料和助剂;房屋、家具和各种工、器具装饰用的涂料;各种印刷油墨用的颜料,以及洗涤用品用的表面活性剂,等等,不胜枚举。还有电影胶片(感光材料)、录音《像》磁带(磁记录材料),以及最近推出的激光电视唱片(光盘)等。利用这些传播声像的手段,可加强通信联络,再现历史场景,表演精湛艺术。借助于信息记录材料,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宇宙空间、海底深处或深入脏腑内部,甚至于解剖原子结构,为提高人类的精神文明,揭开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条件。



扩展资料

我国化学工业的资源评价

  化学工业是一个行业门类多、原料来源广、产品种类复杂,与各个产业部门有广泛和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是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化工的发展,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农、轻、重许多部门。

  化学工业原料来源极为广泛,包括自然界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非金属矿藏,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所提供的多种资源。这些原料中,有的是与其他工业部门共用的,有的则是化学工业专用的,都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个别矿种外,我国大多数化学工业原料矿藏储量丰富,有些还居世界前列,且分布较广,利于开发。

  (一)硫(自然硫和金属硫化物)

  我国硫铁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品位偏低,富矿较少。其分布以广东、甘肃、安徽、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为主。其中以云浮、凡口(粤)、兰州、天水(甘)、向山、马鞍山(皖)、炭窑口、东升庙(蒙)、东坡、桃江(湘)为主要矿山,均可调往外省区。对伴生硫、其他矿产回收利用硫,国外非常重视,我国白银、铜陵、贵溪等地都注意扩大硫资源的来源。

  (二)磷(钙磷酸盐类矿物)

  我国磷矿储量也很丰富。重要磷矿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5省。如云南昆阳、贵州开阳、四川金河、湖南浏阳、湖北荆襄、江苏锦屏等6大磷矿。我国北方蕴藏低品位磷矿,近年来由于综合利用低品位磷矿石,自给率有所提高。

  (三)钾(钾盐矿、明矾石、钾长石)

  我国含钾资源种类较多,主要钾盐矿有青海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储量约2亿吨,占全国90%。钾长石储量丰富,分布普遍,主要有河北宣化、北京延庆、山西闻喜、内蒙古包头等。明矾石储量更为丰富,分布以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省比较集中,已开采的主要矿山有庐江(皖)、平阳(浙)、平和(闽)等。

  (四)原盐

  我国盛产原盐,为世界主要产盐国之一。沿海诸省(尤以长芦、辽宁、山东、淮北4大盐区著名)均大量生产海盐,历来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西北内陆青海、新疆、内蒙古西部等地盛产湖盐,探明储量占内陆盐60%。此外四川、湖北、湖南、安徽、云南等还蕴藏丰富的井盐和岩盐。目前我国化工用盐量仅占原盐总产量的 1/3左右,今后将不断增加。



扩展资料

中国煤炭工业

  官办煤矿初创时期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洋务派为适应中外轮船、企业对煤炭的需要,引用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开采中国的煤矿。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台湾基隆创办中国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新式煤矿,1878年投产,日产量300吨。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秉承北洋大臣李鸿章旨意,设立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1876~1894年,中国先后开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新式煤矿16个。但多数成效甚微(有7个矿开办不久即停办),惟开平煤矿发展迅速,1894年最高日产达2000吨。

  外资侵入和民族资本办矿时期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煤矿企业。1896年中美商人合办门头沟通兴煤矿(后改为中英合办)。1898年德国根据不平等的胶州湾租借条约,取得胶济铁路沿线两旁15公里内的矿山开采权,首开攫取中国矿权的先例,1901年德国人成立华德公司开采山东坊子、黉山煤矿。继后,英商福公司(ThePekin Syndicate Ltd)于1898年取得河南焦作煤矿开采权,1902年正式施工开采(见焦作矿务局)。1898年曾由李鸿章派员创办于1882年的直隶临城煤矿,因连年亏损,向比利时借款,全部资金由比国供给,采矿权乃属比国,至1920年华商还清借款,收回矿权,官商合办,年产煤20多万吨。1936年矿井被水淹没报废。1898年清朝铁路督办盛宣怀委派张赞宸创办萍乡煤矿。1899年张连芬集资恢复一度停办的山东枣庄煤矿,取名中兴公司,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近代煤矿,年产煤100多万吨。1931年该矿从德国购买两台割煤机,在薄煤层中试用,每台日产能力160吨左右。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之机,骗买开滦煤矿,后又与滦州煤矿公司合并,改名开滦矿务总局,由中英合办。20世纪30年代开滦煤矿年产煤400~500万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1903年中国商人集资开采六河沟煤矿,后因连年亏损,于1911年借德款办矿,聘德人为顾问,受制于德人。1914年该矿主持人以矿产向华比银行抵押,借比款偿还德债,又为比国人所控制,直到1919年还清比债,收回矿权,成为华商自办的煤矿,最高年产70多万吨,1946年后因战争破坏,矿井遭水淹没报废。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中俄合办 的抚顺煤矿,后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直至1945年。抚顺煤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其露天开采规模,是20世纪初世界上比较大的。从1914~1945年,抚顺露天矿采煤7700万吨,剥离土石量18921万米3,其剥离量等于世界有名的巴拿马运河土石挖掘量的2倍。抚顺煤矿的产量在当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煤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见抚顺矿务局)。1908年山西省官绅成立保晋矿务公司,赎回英商福公司在山西的开矿权,开采阳泉、大同等地煤矿。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矿

  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1937年改为商办,主要投资者是宋子文经营的建设银行公司),日产能力700吨。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日产300~400吨。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其中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8个(开滦、井陉、中福、淄博、中兴、抚顺、本溪、西安煤矿)。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吨。平均效率每0.3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率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华北、华中(从“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抢走原煤41950万吨。

  日帝侵占的煤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帝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帝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吨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吨以下。从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吨。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吨。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10月,中国解放区约生  产原煤2000万吨。中国1912~1949年煤产量见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时期 1949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原来破落不堪的基础上,经过30年建设,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勘探、设计、施工、生产、洗选加工、机械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工业体系。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垂深1500米(南方1000米)以内的预测储量为32000亿吨,1982年末累计探明储量7527亿吨,保有储量7418亿吨。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主要是烟煤。在烟煤中,气、肥、焦、瘦等炼焦煤和非炼煤约各占一半。成煤地质条件较好,有一定储量可供露天开采。到1982年,拥有407个统配煤矿、2333个县营以上地方煤矿、101个选煤厂、84个建井工程处、34个重点煤矿机械厂、131个煤田地质勘探队、29个煤矿设计院,另有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木储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12所,中专36所,煤炭科学研究机构34所。共有职工447万人,其中省属以上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3万余人。1949~1982年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6%,1982年生产原煤66632万吨,比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19.5倍。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有一定发展,洗煤厂设计处理原煤能力11699万吨/年。

  发展过程30多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1949~1952年迅速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旧煤矿,1952年生产原煤6649万吨,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最高年产量。

  1953~1957年大规模建设新矿井,改造和扩建老矿井,推广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电钻打眼放炮,刮板输送机运煤。部分矿井使用截煤机和联合采煤机。煤产量以每年递增14.5%的速度增长,1957年比1952年增长一倍,达1.3亿吨,原煤生产全员效率比1952年提高48%,每工0.978吨。

  1958~1961年,由于领导工作上的失误,经营管理紊乱,片面追求产量,乱采乱掘,造成采掘比例严重失调,产量大上大下,1960年全国煤产量猛增到3.97亿吨,1962年又不得不降到2.2亿吨。

  1962~1965年,煤炭工业进行调整,使原煤产量稳定在2.1亿吨水平上。与此同时,学习国际煤炭开采技术经验,研制成功了单滚筒采煤机,并且批量生产,装备回采工作面。经过调整,1965年煤炭工业重新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煤产量达2.31亿吨,采煤机械化程度达8.23%。

  1966~1976年,煤炭工业是在动乱中艰难前进的。经过广大煤矿工人的努力,煤炭产量于1975年达到4.82亿吨。但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建设秩序遭到破坏,采掘关系等各种比例失调比较严重。1977~1978年,在失调的情况下指标过高,1978年煤炭产量升到6.17亿吨,进一步加剧了失调现象。

  1979年起,开始了全面调整和整顿,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掘进,发展了采掘机械化,完备了矿区和矿井的生产配套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和生活福利措施,使全国原煤年产量稳定在6.2亿吨的水平。1982年增长到6.66亿吨。这一时期除重点发展统配煤矿外,并积极鼓励和扶持地方煤矿的发展。到1982年,各省、地、县、社队开办的煤矿共有18532个,年产原煤31642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7.5%。其中国营煤矿产煤17035万吨,社队集体煤矿产煤14607万吨。

  在建设新井的同时,还注意革新、改造老矿。1976~1979年,统配煤矿经过改造扩建的矿井共增产原煤4600万吨,占同期统配矿新老矿井增产7782万吨的59%。

  在发展北部、东部沿海煤矿的同时,注意发展南方和内地的煤矿,改善全国煤炭工业的布局。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煤炭已基本自给,江南9省煤炭自给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1957年各大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例是:西南8.4%、西北4.1%、华东12.2%、中南8.9%、华北33.4%、东北33%,1982年变为:西南10.7%、西北7.8%、华东16.1%、中南15.7%、华北34.6%、东北15.1%。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钢铁工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钢铁工业。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80年代初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达400多亿吨,煤炭储量6000多亿吨。钢铁冶炼所需的其他各种金属元素也很丰富,其中钨、钼、钒、钛、镍、钽、铌、稀土等资源尤甚。这种资源上的优势在过去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据从1896年到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全中国累计的钢产量只有760万吨(包括机械厂的钢产量在内)。其中达到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产量还分布在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

  发展概况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但只经过短短三年的恢复时期,1952年钢产量就达到13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的钢铁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50年代首先集中力量改建、扩建了鞍山钢铁公司,并着手新建了齐齐哈尔特殊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1958年起又建设了一大批地方中、小型钢铁企业,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酒泉钢铁公司等。60年代着重建设了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以及青海的西宁钢厂、陕西的陕西钢厂等内地企业,并新建了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车轮轮箍厂,改建了太原钢铁公司。70年代建成了武汉钢铁公司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带钢冷连轧机组和冷轧硅钢片厂等工程,还建设了本溪钢铁公司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和舞阳的厚钢板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建具有最新装备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第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300万吨,预定一号高炉于1985年内竣工投产。30余年来,上海、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酒泉、重庆、湘潭、抚顺、大连、大冶、水城等重点钢铁基地和钢铁企业,也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1950~1983年国家给钢铁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全国总投资的8%弱。经过30多年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年产钢4000多万吨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完整的体系,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1949年,全国没收官僚资本的铁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只有约30家;1983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钢铁厂矿已发展到1200家左右。其中: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3个,它们的钢产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65%;重点特殊钢厂有大冶、齐齐哈尔、大连、抚顺、重庆、上钢五厂等十余个;绝大多数省、自治区都还有本地区的骨干钢铁厂,其中浙江的杭州钢铁厂,江西的江西钢厂,湖南的涟源钢铁厂,河南的安阳钢铁厂,河北的邯郸钢铁总厂,云南的昆明钢铁公司,江苏的南京钢铁厂,山东的青岛钢厂等8个厂钢的年产量各在20~50万吨之间,远在西北边陲的新疆八一钢铁总厂也年产钢、生铁和钢材各十多万吨。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与此同时,内地的钢产量已由1952年的19.3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710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西南、西北地区的钢产量达到5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3.8%上升到12.5%。1983年,钢铁系统除有100多个重点企业外,还有1000多个中、小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扩展资料

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 国民经济中包括采掘(采伐、采集)业和制造业的庞大产业群。它是以自然资源、农业原料、工业原材料、信息作为劳动对象,通过各种劳动手段,由劳动者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从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进而发展到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工业,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和剧烈的变革。每一次大的变革不但同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密不可分,也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开始了从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的变革时期。18世纪8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广,使从纺织工业开始的产业革命,逐步扩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工业、交通运输业。到19世纪30年代末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美、德、法、日等国家也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19世纪末,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电力的出现,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又使工业的面貌为之一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微电子技术、核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的出现,使近代机器大工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它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传统工业,并涌现了一批70年代以来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工业本身的专业化分工也日益增加。现代化工业不仅建立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世界市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使各国的经济和贸易日益国际化。现代工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国际贸易必然也越来越发达。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制造现代劳动手段的唯一部门。它向国民经济提供能源、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资料,并不断提供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装备,生产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现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的发展推动着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现代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度化。但工业不能孤立地发展,它需要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并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比如,工业的发展必然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不但为工业提供原料,而且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交通运输业是工业的动脉,必须畅通无阻;教育、科研部门则为工业提供新的人才和新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工业素质的源泉。因此,工业一定要同其他部门协调发展。不仅在工业外部如此,在工业内部各工业之间也需要协调发展。如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的协调,能源工业同制造工业的协调等。工业的分类不仅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也是随着工业技术和工业管理的发展而动态地发展变化的。从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看,可分为重工业 和轻工业;从劳动对象是否经过劳动作用看,分为采掘工业与制造业;从工业发展的年代看,可分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从劳动产品的名称和用途看,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等。



扩展资料

化工与人类文明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引火熟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等到炙制药物、酿酒制醋、烧陶制砖、炼铜冶铁、熬油造漆、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化学加工技艺相继出现的时候,历史已流近了几十万年。这些技艺的积累,创造了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宝贵遗产。并且也为化学工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助手 化学工业从它形成之时起,就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必需的基础物质。作为各个时期工业革命的助手,正是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期,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蒸汽机发明了,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了,这正是近代化学工业形成的时候。面临产业革命的急需。吕布兰法制烧碱等技术应运而生,这使已有的铅室法制硫酸也得到发展,解决了纺织、玻璃、肥皂等工业对酸、碱的需要。同时,随着炼铁、炼焦工业的兴起,以煤焦油分离出的芳烃和以电石生产的乙炔为基础的有机化工也得到发展。合成染料、化学合成药、合成香料等相继问世,橡胶轮台、赛璐珞和硝酸纤维素等也投入生产。这样,早期的化学工业就为纺织工业、交通运撞业、电力工业和机器制造业提供了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辅助品,促成了产业革命的成功。

  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技术先后出现,使汽、煤、柴油和润滑油的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丙烯水合制异丙醇工业化以后,烃类裂解取乙烯和丙烯等工艺相继成功,使基本有机化工生产建立在石油化工雄厚的技术基础之上,从而得以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大量有机原料、溶剂、助剂等。从此,人们常以烃类裂解生产乙烯的能力,作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哈伯-博施法合成氨高压高温技术在工业上实现,硝酸投入生产,使大量的硝化物质出现,尤其是使火炸药工业从黑火药发展到奥克托今,炸药的比能量提高了十几倍。这不仅解决了战争之急需,更重要的是在矿山、铁路、桥梁等民用爆破工程上,得到了应用。此外,对于核工程中同位素分离和航天事业中火箭推进剂的应用,化工都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发展农业的支柱 长期以来,人类的食物和衣着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自远古的刀耕火种开始,一直依靠大量人力劳作,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发展十分缓慢。19世纪,农业机械的运用,逐步改善劳动状况。然而,在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产量的真正提高,则是施用化肥、农药以后的事,实践证明,农业的各项增产措施中,化肥的作用达40~65%。在石油化工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台成氨和尿素生产大型化,使化肥的产量在化工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1985年世界化肥 产量约达140Mt,成为大宗化工产品之一。近年来,氮、磷、钾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开发,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土壤结构、不同作物的需求。

  早期,人类采用天然动、植物和矿物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直到19世纪末,近代化学工业形成以后,采用巴黎绿(砷制剂)杀马铃薯甲虫、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农业才开始了化学防治的新时期。20世纪40年代生产了有机氯、有机磷、苯氧乙酸类等杀虫剂和除草剂,广泛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但这一代农药中有些因高残留、高毒,造成生态污染,已被许多国家禁用。近年来,开发了一些高效、低残留、低毒的新农药,其中拟除虫菊酯(除虫菊是具有除虫作用的植物,是一种仿生农药,每亩用量只几克,不污染环境,已经投入工业生产。此外,生物农药目前在农药研究中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现代农业应用塑料薄膜(如高压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用作地膜覆盖或温室育苗,可明显地提高作物产量,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

  战胜疾病的武器 医学和药物学一直是人类努力探求的领域,在中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公元1世纪前后编著)中,就记载了365种药物的性能、制备和配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药物已达1892种。这些药采自天然矿物或动植物,多数须经泡制处理,突出药性或消除毒性后才能使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产出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梅毒药“606”(砷制剂)、抗疟药阿的平等,这些化学合成药成本低、纯度高、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疗效。30年代,人们用化学剖析的方法,鉴定了水果和米糠中维生素的结构,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出维生素C和维生素B1,解决了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维生素产量不够、质量不稳的矛盾。1935年磺胺药投产以后,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产褥热患者。青霉素的发现和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救治伤病员,收到了惊人效果。链霉素以及对氨基水汤酸钠、雷米封等战胜了结核菌,结束了一个历史时期这种蔓延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天花、鼠疫、伤寒等,直到19世纪、曾一直是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之一,抗病毒疫苗投入工业生产以后,才基本上消灭了这些传染病。现在疫苗仍是人类与病毒性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还有各种临床化学试剂和各种新药物剂型不断涌现,使医疗事业大为改观,人类的健康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改善生活的手段 化工向人们提供的产品是丰富多彩的,它除了生产大量材料用于制成各种制品为人所用以外,还有用量很少、但效果十分明显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例如:用于食品防腐、调味、强化营养的各种食品添加剂,提高蔬菜、水果产量和保持新鲜程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保鲜剂;促使肉、蛋丰产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化妆品和香科、香精的基础原料和助剂;房屋、家具和各种工、器具装饰用的涂料;各种印刷油墨用的颜料,以及洗涤用品用的表面活性剂,等等,不胜枚举。还有电影胶片(感光材料)、录音《像》磁带(磁记录材料),以及最近推出的激光电视唱片(光盘)等。利用这些传播声像的手段,可加强通信联络,再现历史场景,表演精湛艺术。借助于信息记录材料,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宇宙空间、海底深处或深入脏腑内部,甚至于解剖原子结构,为提高人类的精神文明,揭开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条件。



扩展资料

我国化学工业的资源评价

  化学工业是一个行业门类多、原料来源广、产品种类复杂,与各个产业部门有广泛和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是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化工的发展,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农、轻、重许多部门。

  化学工业原料来源极为广泛,包括自然界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非金属矿藏,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所提供的多种资源。这些原料中,有的是与其他工业部门共用的,有的则是化学工业专用的,都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个别矿种外,我国大多数化学工业原料矿藏储量丰富,有些还居世界前列,且分布较广,利于开发。

  (一)硫(自然硫和金属硫化物)

  我国硫铁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品位偏低,富矿较少。其分布以广东、甘肃、安徽、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为主。其中以云浮、凡口(粤)、兰州、天水(甘)、向山、马鞍山(皖)、炭窑口、东升庙(蒙)、东坡、桃江(湘)为主要矿山,均可调往外省区。对伴生硫、其他矿产回收利用硫,国外非常重视,我国白银、铜陵、贵溪等地都注意扩大硫资源的来源。

  (二)磷(钙磷酸盐类矿物)

  我国磷矿储量也很丰富。重要磷矿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5省。如云南昆阳、贵州开阳、四川金河、湖南浏阳、湖北荆襄、江苏锦屏等6大磷矿。我国北方蕴藏低品位磷矿,近年来由于综合利用低品位磷矿石,自给率有所提高。

  (三)钾(钾盐矿、明矾石、钾长石)

  我国含钾资源种类较多,主要钾盐矿有青海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储量约2亿吨,占全国90%。钾长石储量丰富,分布普遍,主要有河北宣化、北京延庆、山西闻喜、内蒙古包头等。明矾石储量更为丰富,分布以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省比较集中,已开采的主要矿山有庐江(皖)、平阳(浙)、平和(闽)等。

  (四)原盐

  我国盛产原盐,为世界主要产盐国之一。沿海诸省(尤以长芦、辽宁、山东、淮北4大盐区著名)均大量生产海盐,历来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西北内陆青海、新疆、内蒙古西部等地盛产湖盐,探明储量占内陆盐60%。此外四川、湖北、湖南、安徽、云南等还蕴藏丰富的井盐和岩盐。目前我国化工用盐量仅占原盐总产量的 1/3左右,今后将不断增加。



扩展资料

中国煤炭工业

  官办煤矿初创时期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洋务派为适应中外轮船、企业对煤炭的需要,引用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开采中国的煤矿。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台湾基隆创办中国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新式煤矿,1878年投产,日产量300吨。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秉承北洋大臣李鸿章旨意,设立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1876~1894年,中国先后开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新式煤矿16个。但多数成效甚微(有7个矿开办不久即停办),惟开平煤矿发展迅速,1894年最高日产达2000吨。

  外资侵入和民族资本办矿时期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煤矿企业。1896年中美商人合办门头沟通兴煤矿(后改为中英合办)。1898年德国根据不平等的胶州湾租借条约,取得胶济铁路沿线两旁15公里内的矿山开采权,首开攫取中国矿权的先例,1901年德国人成立华德公司开采山东坊子、黉山煤矿。继后,英商福公司(ThePekin Syndicate Ltd)于1898年取得河南焦作煤矿开采权,1902年正式施工开采(见焦作矿务局)。1898年曾由李鸿章派员创办于1882年的直隶临城煤矿,因连年亏损,向比利时借款,全部资金由比国供给,采矿权乃属比国,至1920年华商还清借款,收回矿权,官商合办,年产煤20多万吨。1936年矿井被水淹没报废。1898年清朝铁路督办盛宣怀委派张赞宸创办萍乡煤矿。1899年张连芬集资恢复一度停办的山东枣庄煤矿,取名中兴公司,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近代煤矿,年产煤100多万吨。1931年该矿从德国购买两台割煤机,在薄煤层中试用,每台日产能力160吨左右。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之机,骗买开滦煤矿,后又与滦州煤矿公司合并,改名开滦矿务总局,由中英合办。20世纪30年代开滦煤矿年产煤400~500万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1903年中国商人集资开采六河沟煤矿,后因连年亏损,于1911年借德款办矿,聘德人为顾问,受制于德人。1914年该矿主持人以矿产向华比银行抵押,借比款偿还德债,又为比国人所控制,直到1919年还清比债,收回矿权,成为华商自办的煤矿,最高年产70多万吨,1946年后因战争破坏,矿井遭水淹没报废。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中俄合办 的抚顺煤矿,后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直至1945年。抚顺煤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其露天开采规模,是20世纪初世界上比较大的。从1914~1945年,抚顺露天矿采煤7700万吨,剥离土石量18921万米3,其剥离量等于世界有名的巴拿马运河土石挖掘量的2倍。抚顺煤矿的产量在当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煤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见抚顺矿务局)。1908年山西省官绅成立保晋矿务公司,赎回英商福公司在山西的开矿权,开采阳泉、大同等地煤矿。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矿

  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1937年改为商办,主要投资者是宋子文经营的建设银行公司),日产能力700吨。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日产300~400吨。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其中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8个(开滦、井陉、中福、淄博、中兴、抚顺、本溪、西安煤矿)。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吨。平均效率每0.3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率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华北、华中(从“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抢走原煤41950万吨。

  日帝侵占的煤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帝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帝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吨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吨以下。从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吨。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吨。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10月,中国解放区约生  产原煤2000万吨。中国1912~1949年煤产量见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时期 1949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原来破落不堪的基础上,经过30年建设,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勘探、设计、施工、生产、洗选加工、机械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工业体系。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垂深1500米(南方1000米)以内的预测储量为32000亿吨,1982年末累计探明储量7527亿吨,保有储量7418亿吨。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主要是烟煤。在烟煤中,气、肥、焦、瘦等炼焦煤和非炼煤约各占一半。成煤地质条件较好,有一定储量可供露天开采。到1982年,拥有407个统配煤矿、2333个县营以上地方煤矿、101个选煤厂、84个建井工程处、34个重点煤矿机械厂、131个煤田地质勘探队、29个煤矿设计院,另有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木储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12所,中专36所,煤炭科学研究机构34所。共有职工447万人,其中省属以上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3万余人。1949~1982年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6%,1982年生产原煤66632万吨,比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19.5倍。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有一定发展,洗煤厂设计处理原煤能力11699万吨/年。

  发展过程30多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1949~1952年迅速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旧煤矿,1952年生产原煤6649万吨,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最高年产量。

  1953~1957年大规模建设新矿井,改造和扩建老矿井,推广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电钻打眼放炮,刮板输送机运煤。部分矿井使用截煤机和联合采煤机。煤产量以每年递增14.5%的速度增长,1957年比1952年增长一倍,达1.3亿吨,原煤生产全员效率比1952年提高48%,每工0.978吨。

  1958~1961年,由于领导工作上的失误,经营管理紊乱,片面追求产量,乱采乱掘,造成采掘比例严重失调,产量大上大下,1960年全国煤产量猛增到3.97亿吨,1962年又不得不降到2.2亿吨。

  1962~1965年,煤炭工业进行调整,使原煤产量稳定在2.1亿吨水平上。与此同时,学习国际煤炭开采技术经验,研制成功了单滚筒采煤机,并且批量生产,装备回采工作面。经过调整,1965年煤炭工业重新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煤产量达2.31亿吨,采煤机械化程度达8.23%。

  1966~1976年,煤炭工业是在动乱中艰难前进的。经过广大煤矿工人的努力,煤炭产量于1975年达到4.82亿吨。但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建设秩序遭到破坏,采掘关系等各种比例失调比较严重。1977~1978年,在失调的情况下指标过高,1978年煤炭产量升到6.17亿吨,进一步加剧了失调现象。

  1979年起,开始了全面调整和整顿,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掘进,发展了采掘机械化,完备了矿区和矿井的生产配套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和生活福利措施,使全国原煤年产量稳定在6.2亿吨的水平。1982年增长到6.66亿吨。这一时期除重点发展统配煤矿外,并积极鼓励和扶持地方煤矿的发展。到1982年,各省、地、县、社队开办的煤矿共有18532个,年产原煤31642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7.5%。其中国营煤矿产煤17035万吨,社队集体煤矿产煤14607万吨。

  在建设新井的同时,还注意革新、改造老矿。1976~1979年,统配煤矿经过改造扩建的矿井共增产原煤4600万吨,占同期统配矿新老矿井增产7782万吨的59%。

  在发展北部、东部沿海煤矿的同时,注意发展南方和内地的煤矿,改善全国煤炭工业的布局。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煤炭已基本自给,江南9省煤炭自给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1957年各大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例是:西南8.4%、西北4.1%、华东12.2%、中南8.9%、华北33.4%、东北33%,1982年变为:西南10.7%、西北7.8%、华东16.1%、中南15.7%、华北34.6%、东北15.1%。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钢铁工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钢铁工业。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80年代初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达400多亿吨,煤炭储量6000多亿吨。钢铁冶炼所需的其他各种金属元素也很丰富,其中钨、钼、钒、钛、镍、钽、铌、稀土等资源尤甚。这种资源上的优势在过去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据从1896年到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全中国累计的钢产量只有760万吨(包括机械厂的钢产量在内)。其中达到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产量还分布在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

  发展概况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但只经过短短三年的恢复时期,1952年钢产量就达到13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的钢铁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50年代首先集中力量改建、扩建了鞍山钢铁公司,并着手新建了齐齐哈尔特殊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1958年起又建设了一大批地方中、小型钢铁企业,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酒泉钢铁公司等。60年代着重建设了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以及青海的西宁钢厂、陕西的陕西钢厂等内地企业,并新建了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车轮轮箍厂,改建了太原钢铁公司。70年代建成了武汉钢铁公司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带钢冷连轧机组和冷轧硅钢片厂等工程,还建设了本溪钢铁公司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和舞阳的厚钢板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建具有最新装备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第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300万吨,预定一号高炉于1985年内竣工投产。30余年来,上海、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酒泉、重庆、湘潭、抚顺、大连、大冶、水城等重点钢铁基地和钢铁企业,也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1950~1983年国家给钢铁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全国总投资的8%弱。经过30多年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年产钢4000多万吨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完整的体系,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1949年,全国没收官僚资本的铁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只有约30家;1983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钢铁厂矿已发展到1200家左右。其中: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3个,它们的钢产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65%;重点特殊钢厂有大冶、齐齐哈尔、大连、抚顺、重庆、上钢五厂等十余个;绝大多数省、自治区都还有本地区的骨干钢铁厂,其中浙江的杭州钢铁厂,江西的江西钢厂,湖南的涟源钢铁厂,河南的安阳钢铁厂,河北的邯郸钢铁总厂,云南的昆明钢铁公司,江苏的南京钢铁厂,山东的青岛钢厂等8个厂钢的年产量各在20~50万吨之间,远在西北边陲的新疆八一钢铁总厂也年产钢、生铁和钢材各十多万吨。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与此同时,内地的钢产量已由1952年的19.3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710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西南、西北地区的钢产量达到5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3.8%上升到12.5%。1983年,钢铁系统除有100多个重点企业外,还有1000多个中、小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