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地理 -> 初二下学期 ->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第二节 工业的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50年来工业高速增长规模壮大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到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353亿元,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工业在50年中保持了高速增长,1949—1998年间,按可比价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3.6%。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从1952年到1998年,工业增加值由119.8亿元增加到335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8倍;固定资产原值由149亿元增加到74211亿元,增长498倍;从业人员由1246万人增加到13934万人,增长11.2倍:企业数由1957年的17万个增加到1998年的797万个,增长46.8倍。主要产品产量比建国初期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自1996年以来,钢、煤、水泥、农用化肥、电视机的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52年我国GDP中工业只占17.6%,1959年超过农业,占37.4%,1978年达到44.3%,此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在GDP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到1998年仍占42.2%。从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看,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中工业占30.2%, 1983年达到86%,此后有所回落,但1991年—1995年,年平均比重仍为46.2%,高于其他部门。

  随着规模的壮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国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37.3%,80年代出厂的占53.2%。进口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7.9%,80年代出厂的占67.8%。主要专业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5年增加13.2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增加5.9个百分点。重点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1998年新产品产值达536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9%。新产品产值比例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达43.4%,日用电器制造业33.7%,通信设备制造业21.l%。

  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集体工业总产值、外商投资工业总产值、个体和私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例分别为28.2%、38.4%、14.9%和18.9%,从业人员分别占26.9%、42.4%、7.2%和22.4%,上交税金分别占55.9%、25.l%、12.9%和7.6%。在产业结构方面,基础工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改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足进步。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年创产值由1957年的46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49万元,一大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涌现出来,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



扩展资料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20年取得明显成效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走过了20年征程,历经艰难和曲折。尽管从整体上看,企业的活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尚未充分显露出来,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艰难、最复杂的改革。其阶段性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第一,全国上下对改革的认识更加统一,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对企业改革的前景增强了信心,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提高。

  第二,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摸清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实现制度创新所需要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取得了一些经验,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效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目标、方针和措施。

  l)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年两大目标: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实现国有大企业改革目标的方针和措施:搞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实施再就业工程;增资减债,减人增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等等。

  4)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正确判断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第三,工业经济领域初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按工业经济总量计算,国有工业所占比重由197877.6%缩减到199726.5%,集体工业由22.4%扩大到40.5%,而城乡个体等非色有制经济则由不到1%上升到33%。公有制经济现在仍占67%,保持了主体地位。

  第四,国有工业企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在工业经济领域中的比重下降,但总体实力增强,仍占主导地位。

  1)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实现增加值9193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50%左右。同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量59108亿元,比1985年末增长了7倍左右,在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量中占57%。从增加值率(即百元工业总产值创造的增加值)来看,国有工业企业为33%,比其它工业高1/6强。

  2)始终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一直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如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国有经济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木材及竹材采运、石油加工、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中均占70%以上。在军工、航空航天、核能、高新技术、大型设备制造等关键性行业中也都由国有工业占优势。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医药等行业中也占到一半左右。

  3)实行制度创新的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益较好,活力增强,呈现新的生机。1997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不同形式公司制的1243户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6.4%,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高3.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4.6%。资产利润率2.2%,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低5.4个百分点。

  4)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效益好的优势企业。1997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46.85万个,其中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7.44万个,1.49万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仅占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3.2%,但其产品销售收入占37.4%,利税总额占48.6%,资产总额占48.3%。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1.15倍。国家重点抓的512户企业实现利润为全部国有工业的三倍多。这些优势企业通过多年在风云变幻的巾场经济风浪中奋勇博击,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本营运能力,利润和社会资产逐步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不少企业的经济总量已跨入数十亿行列,有些超过百亿元,成为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中流砥柱。海尔、长虹、宝钢、邯钢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5)国有工业企业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史上更多地承担了经济体制转轨的成本,在保持国有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持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援了农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上交财政,1984年以前,国有工业一直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到1990年,国有工业创造的利税占全部工业的77.2%、1994年为58.3%。在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1997年,仍然占50.8%。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的产品销售税率和上交所得税占实现利润的比例,都远远高于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1952—1997)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52

349

145

11

72

121

1957

704

378

134

6

186

1962

920

808

112

   

1965

1402

1263

139

   

1970

2117

1855

262

   

1975

3207

2601

606

   

1978

4237

3289

948

   

1980

5154

3916

12131

24

 

1985

9716

6302

3117

180

117

1990

23924

13064

8523

1290

1047

1991

26625

14955

8783

1287

1600

1992

34599

17824

12135

2006

2634

1993

48402

22725

16464

3861

5352

1994

70176

26201

26472

7082

10421

1996

99595

28361

39232

15420

16582

1997

113733

29028

43347

20376

20982

  注:1949─1957年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为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的数字



扩展资料

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 自治区。对于这些地区,有人用八个字“荒、远、边、穷、大、才、宝、美”来形容。

  “荒”即是荒芜,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或是开发程度低。“远”主要是指交通不便,因交通不便,虽近在咫尺, 却似天涯。“边”是指边境线漫长,经济上就存在与交接国家经济往来的可能和便利。“穷”是指经济相对落后,从统计数字 看,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大”是指地域广大,西部地区虽然只占全国所有行政区域的 三分之一,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西部却占有540万平方公里。“才”是指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欠发达,但 人的基本素质普遍较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国不少顶尖的人才,“原产地”是中国西部地区,只是西部经济落后,人 往高处走,目前未能较好留住人才。“宝”说的是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矿产、林业、动植物等地上地下蕴藏无数宝藏。“ 美”是指自然环境、自然风光优美。

  中国西部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对于东西部差异状况,中国领导层是早 有预见的。当初中央决定走改革开放之路,已认识到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放手让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

  事实上,如今开发西部与当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1)全国经济实力更强。到1999年10月底 ,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250亿美元。(2)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过去三线建设的基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焕发新生,培 育了一批地方骨干或龙头企业。(3)开发西部的经济需求更为迫切。东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要开拓新市场及新投资出路。 (4)实现双向开放。90年代苏联解体沿西面边界的西向开放也活跃起来,形成了双向开放的格局。

  西部落后的原因

  4000多年来,中国西部地区地位从与东部平起平坐到不断下降,既有其自然因素,也有其社会因素。

  (一)气候影响。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总的来看是日趋干旱,这在西北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明清时期中纬 度的黄河流域普遍干冷。在西北地区,干旱与沙化趋势特别明显,水资源尤为缺乏,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影响很大,特别对传统农牧业经济影响明显。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唐代陇右道的兴盛,是与当时气候相对湿润而河流水量充沛有关。当这些 条件日趋恶化时,丝路就衰落了。

  (二)区位与地貌的影响。内陆区位与海洋区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沿海经济便 在交通、资源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宋以来的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种趋势。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多山,在农业社会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土地资源不足,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社会经济的落后。

  (三)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的影响。明清以来素有“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外省人口迁入,马铃薯、玉米、红薯等 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

  当人口进一步膨胀后,农业生态破坏严重,农业产出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进入到工业经济时代后,这种格局一旦形成,由山地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优势往往利用不足,形成了一种人 与资源不协调的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历史上虽然总的人口密度十分低,但由于人口多是居住在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的台地和极少数沙漠绿洲,所 以相对人口密度仍然较大,人口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除了人口密度问题外,人口质量低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瓶颈。

  人口质量首先表明在教育水平差,如民国初期,贵州省的教育经费只等于江苏吴县的教育经费的一半,教育落后可见一斑!



扩展资料

林产化学加工

  以森林植物为主要原料,借化学或化工方法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作为工业生产时称林产化学工业,和森林采伐运输工业、木材加工工业一起,称为森林工业的三大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学科,林产化学加工是以林学、木材化学、化学工程为理论基础,研究树木等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加工技术的应用学科。

  森林植物中的林木(干、枝、根、皮、叶、花、果)、林木的加工剩余物(板皮、木屑、碎片)、林木受伤后流出的分泌物和由于寄生昆虫的作用而产生的物质都可作为林产化学加工的原料。一般说,树木的主体木材是由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所构成。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细胞壁物质,是木材的主要成分。非细胞壁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壁间和细胞腔内的、分子量较低的物质,是木材的另一类成分。木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随树种、生长环境、树龄以及所在部位而异。因此,林产化学加工技术也须根据原料的组成和结构、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规格要求确定。

  加工范围林产化学加工的内容和重点因各国的资源、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和对林产品的需要而有不同。在中国,加工范围主要包括木材制浆造纸、树木提取物加工、木材热解和气化、木材水解和林副特产品的化学加工利用等5大门类。

  木材制浆造纸制浆是按照抄纸的要求,用化学、物理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等植物纤维原料中分离和净化纤维的加工过程。再加入辅助材料(胶料、填料),把纤维加工成厚度均一的薄层,即成纸张和纸板等产品。

  树木提取物加工木材的非细胞壁物质──内含物含量少,成分复杂,可用水、水蒸气或有机溶剂提取所得产品称为提取物。其中有些产品有特殊的用途和经济价值,如栲胶(主要成分是单宁)、樟脑、树脂、色素等。树木的分泌物主要有松脂等。中国绝大多数的松香和松节油是由采自松树树干的松脂加工制得。这种松香和松节油在国际上称脂松香和脂松节油。

  木材热解和气化即在隔绝空气或控制进气量的条件下,使木材受热分解,从而得到固态(如木炭)、液态(如木醋液、木焦油等)和气态(如木煤气)产品。

  木材水解即将木材中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存在的高聚糖,在催化剂参与下与水作用,使之分解成葡萄糖、木糖等单糖。木材水解不仅可以利用森林资源生产国民经济需要的产品,而且能以非食用的原料代替工业用粮生产的产品。

  林副特产品化学加工利用即对油茶、油桐、橡胶树、漆树等经济林木,以及在某些林木上放养的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虫等进行化学加工,从而得到茶油、桐油、天然橡胶、生漆、虫白蜡、紫胶、五倍子等产品。

  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对木炭、造纸、松脂、紫胶、虫白蜡等的生产、使用已有记载。如在商代冶铜遗址中发现木炭;东汉时已有纸浆造纸等。但过去都是手工或作坊式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本国特点发展以提取物加工为主的林产化学工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如松香1936年最高年产量才1.6万吨,到80年代增加至2832万吨,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可大量出口。紫胶除主要产区云南外,现又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发展了新产区。此外,活性炭、糠醛生产也具相当规模。木材制浆造纸是林产化学工业中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的部门。1985年中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达1113万吨(包括台湾产量),居世界第4位。同时适应林产化学工业的需要,有关的科研教育事业也有发展。1950年东北林务总局成立化工处研究室。1952年原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设置林产化学研究室,1956年又在上海设立林产化学工业试验室。1960年上述两单位合并,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此外还在一些重点林业省区的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相继开展林产化学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1956年南京林学院首先建立化学科学与工程专业,1959年扩建为系。以后东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中南林学院和福建林学院都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1979年成立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和林产化学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并出版专业刊物《林产化学与工业》、《林化科技通讯》等。

  林产化学工业在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等国是以木材制浆造纸为中心,同时生产浮油松香、木素磺酸盐、香草素、酒精、饲料酵母等。美国有松脂加工、松香和紫胶再加工、木材气化等产业。日本也是以制浆造纸为主,兼有烧炭、松香和紫胶再加工、香□生产等。这些国家除木材制浆以外的林产化学加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苏联的林产化学工业包括松香生产、木材热解、木材水解等,已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国家设有专门的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有专业设置,并出版专门刊物。20世纪80年代,世界浮油松香、饲料酵母、糖醛、纸浆等产品的增长速度较快,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用量也有增加。用木材热解方法对木材剩余物进行的综合利用也进一步受到重视。



扩展资料

50年来工业高速增长规模壮大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到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353亿元,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工业在50年中保持了高速增长,1949—1998年间,按可比价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3.6%。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从1952年到1998年,工业增加值由119.8亿元增加到335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8倍;固定资产原值由149亿元增加到74211亿元,增长498倍;从业人员由1246万人增加到13934万人,增长11.2倍:企业数由1957年的17万个增加到1998年的797万个,增长46.8倍。主要产品产量比建国初期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自1996年以来,钢、煤、水泥、农用化肥、电视机的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52年我国GDP中工业只占17.6%,1959年超过农业,占37.4%,1978年达到44.3%,此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在GDP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到1998年仍占42.2%。从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看,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中工业占30.2%, 1983年达到86%,此后有所回落,但1991年—1995年,年平均比重仍为46.2%,高于其他部门。

  随着规模的壮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国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37.3%,80年代出厂的占53.2%。进口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7.9%,80年代出厂的占67.8%。主要专业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5年增加13.2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增加5.9个百分点。重点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1998年新产品产值达536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9%。新产品产值比例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达43.4%,日用电器制造业33.7%,通信设备制造业21.l%。

  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集体工业总产值、外商投资工业总产值、个体和私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例分别为28.2%、38.4%、14.9%和18.9%,从业人员分别占26.9%、42.4%、7.2%和22.4%,上交税金分别占55.9%、25.l%、12.9%和7.6%。在产业结构方面,基础工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改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足进步。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年创产值由1957年的46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49万元,一大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涌现出来,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



扩展资料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20年取得明显成效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走过了20年征程,历经艰难和曲折。尽管从整体上看,企业的活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尚未充分显露出来,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艰难、最复杂的改革。其阶段性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第一,全国上下对改革的认识更加统一,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对企业改革的前景增强了信心,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提高。

  第二,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摸清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实现制度创新所需要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取得了一些经验,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效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目标、方针和措施。

  l)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年两大目标: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实现国有大企业改革目标的方针和措施:搞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实施再就业工程;增资减债,减人增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等等。

  4)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正确判断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第三,工业经济领域初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按工业经济总量计算,国有工业所占比重由197877.6%缩减到199726.5%,集体工业由22.4%扩大到40.5%,而城乡个体等非色有制经济则由不到1%上升到33%。公有制经济现在仍占67%,保持了主体地位。

  第四,国有工业企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在工业经济领域中的比重下降,但总体实力增强,仍占主导地位。

  1)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实现增加值9193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50%左右。同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量59108亿元,比1985年末增长了7倍左右,在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量中占57%。从增加值率(即百元工业总产值创造的增加值)来看,国有工业企业为33%,比其它工业高1/6强。

  2)始终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一直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如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国有经济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木材及竹材采运、石油加工、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中均占70%以上。在军工、航空航天、核能、高新技术、大型设备制造等关键性行业中也都由国有工业占优势。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医药等行业中也占到一半左右。

  3)实行制度创新的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益较好,活力增强,呈现新的生机。1997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不同形式公司制的1243户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6.4%,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高3.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4.6%。资产利润率2.2%,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比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低5.4个百分点。

  4)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效益好的优势企业。1997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46.85万个,其中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7.44万个,1.49万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仅占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3.2%,但其产品销售收入占37.4%,利税总额占48.6%,资产总额占48.3%。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1.15倍。国家重点抓的512户企业实现利润为全部国有工业的三倍多。这些优势企业通过多年在风云变幻的巾场经济风浪中奋勇博击,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本营运能力,利润和社会资产逐步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不少企业的经济总量已跨入数十亿行列,有些超过百亿元,成为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中流砥柱。海尔、长虹、宝钢、邯钢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5)国有工业企业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史上更多地承担了经济体制转轨的成本,在保持国有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持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援了农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上交财政,1984年以前,国有工业一直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到1990年,国有工业创造的利税占全部工业的77.2%、1994年为58.3%。在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1997年,仍然占50.8%。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的产品销售税率和上交所得税占实现利润的比例,都远远高于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1952—1997)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52

349

145

11

72

121

1957

704

378

134

6

186

1962

920

808

112

   

1965

1402

1263

139

   

1970

2117

1855

262

   

1975

3207

2601

606

   

1978

4237

3289

948

   

1980

5154

3916

12131

24

 

1985

9716

6302

3117

180

117

1990

23924

13064

8523

1290

1047

1991

26625

14955

8783

1287

1600

1992

34599

17824

12135

2006

2634

1993

48402

22725

16464

3861

5352

1994

70176

26201

26472

7082

10421

1996

99595

28361

39232

15420

16582

1997

113733

29028

43347

20376

20982

  注:1949─1957年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为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的数字



扩展资料

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 自治区。对于这些地区,有人用八个字“荒、远、边、穷、大、才、宝、美”来形容。

  “荒”即是荒芜,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或是开发程度低。“远”主要是指交通不便,因交通不便,虽近在咫尺, 却似天涯。“边”是指边境线漫长,经济上就存在与交接国家经济往来的可能和便利。“穷”是指经济相对落后,从统计数字 看,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大”是指地域广大,西部地区虽然只占全国所有行政区域的 三分之一,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西部却占有540万平方公里。“才”是指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欠发达,但 人的基本素质普遍较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国不少顶尖的人才,“原产地”是中国西部地区,只是西部经济落后,人 往高处走,目前未能较好留住人才。“宝”说的是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矿产、林业、动植物等地上地下蕴藏无数宝藏。“ 美”是指自然环境、自然风光优美。

  中国西部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对于东西部差异状况,中国领导层是早 有预见的。当初中央决定走改革开放之路,已认识到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放手让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

  事实上,如今开发西部与当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1)全国经济实力更强。到1999年10月底 ,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250亿美元。(2)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过去三线建设的基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焕发新生,培 育了一批地方骨干或龙头企业。(3)开发西部的经济需求更为迫切。东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要开拓新市场及新投资出路。 (4)实现双向开放。90年代苏联解体沿西面边界的西向开放也活跃起来,形成了双向开放的格局。

  西部落后的原因

  4000多年来,中国西部地区地位从与东部平起平坐到不断下降,既有其自然因素,也有其社会因素。

  (一)气候影响。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总的来看是日趋干旱,这在西北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明清时期中纬 度的黄河流域普遍干冷。在西北地区,干旱与沙化趋势特别明显,水资源尤为缺乏,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影响很大,特别对传统农牧业经济影响明显。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唐代陇右道的兴盛,是与当时气候相对湿润而河流水量充沛有关。当这些 条件日趋恶化时,丝路就衰落了。

  (二)区位与地貌的影响。内陆区位与海洋区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沿海经济便 在交通、资源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宋以来的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种趋势。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多山,在农业社会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土地资源不足,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社会经济的落后。

  (三)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的影响。明清以来素有“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外省人口迁入,马铃薯、玉米、红薯等 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

  当人口进一步膨胀后,农业生态破坏严重,农业产出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进入到工业经济时代后,这种格局一旦形成,由山地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优势往往利用不足,形成了一种人 与资源不协调的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历史上虽然总的人口密度十分低,但由于人口多是居住在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的台地和极少数沙漠绿洲,所 以相对人口密度仍然较大,人口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除了人口密度问题外,人口质量低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瓶颈。

  人口质量首先表明在教育水平差,如民国初期,贵州省的教育经费只等于江苏吴县的教育经费的一半,教育落后可见一斑!



扩展资料

林产化学加工

  以森林植物为主要原料,借化学或化工方法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作为工业生产时称林产化学工业,和森林采伐运输工业、木材加工工业一起,称为森林工业的三大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学科,林产化学加工是以林学、木材化学、化学工程为理论基础,研究树木等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加工技术的应用学科。

  森林植物中的林木(干、枝、根、皮、叶、花、果)、林木的加工剩余物(板皮、木屑、碎片)、林木受伤后流出的分泌物和由于寄生昆虫的作用而产生的物质都可作为林产化学加工的原料。一般说,树木的主体木材是由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所构成。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细胞壁物质,是木材的主要成分。非细胞壁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壁间和细胞腔内的、分子量较低的物质,是木材的另一类成分。木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随树种、生长环境、树龄以及所在部位而异。因此,林产化学加工技术也须根据原料的组成和结构、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规格要求确定。

  加工范围林产化学加工的内容和重点因各国的资源、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和对林产品的需要而有不同。在中国,加工范围主要包括木材制浆造纸、树木提取物加工、木材热解和气化、木材水解和林副特产品的化学加工利用等5大门类。

  木材制浆造纸制浆是按照抄纸的要求,用化学、物理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等植物纤维原料中分离和净化纤维的加工过程。再加入辅助材料(胶料、填料),把纤维加工成厚度均一的薄层,即成纸张和纸板等产品。

  树木提取物加工木材的非细胞壁物质──内含物含量少,成分复杂,可用水、水蒸气或有机溶剂提取所得产品称为提取物。其中有些产品有特殊的用途和经济价值,如栲胶(主要成分是单宁)、樟脑、树脂、色素等。树木的分泌物主要有松脂等。中国绝大多数的松香和松节油是由采自松树树干的松脂加工制得。这种松香和松节油在国际上称脂松香和脂松节油。

  木材热解和气化即在隔绝空气或控制进气量的条件下,使木材受热分解,从而得到固态(如木炭)、液态(如木醋液、木焦油等)和气态(如木煤气)产品。

  木材水解即将木材中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存在的高聚糖,在催化剂参与下与水作用,使之分解成葡萄糖、木糖等单糖。木材水解不仅可以利用森林资源生产国民经济需要的产品,而且能以非食用的原料代替工业用粮生产的产品。

  林副特产品化学加工利用即对油茶、油桐、橡胶树、漆树等经济林木,以及在某些林木上放养的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虫等进行化学加工,从而得到茶油、桐油、天然橡胶、生漆、虫白蜡、紫胶、五倍子等产品。

  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对木炭、造纸、松脂、紫胶、虫白蜡等的生产、使用已有记载。如在商代冶铜遗址中发现木炭;东汉时已有纸浆造纸等。但过去都是手工或作坊式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本国特点发展以提取物加工为主的林产化学工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如松香1936年最高年产量才1.6万吨,到80年代增加至2832万吨,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可大量出口。紫胶除主要产区云南外,现又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发展了新产区。此外,活性炭、糠醛生产也具相当规模。木材制浆造纸是林产化学工业中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的部门。1985年中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达1113万吨(包括台湾产量),居世界第4位。同时适应林产化学工业的需要,有关的科研教育事业也有发展。1950年东北林务总局成立化工处研究室。1952年原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设置林产化学研究室,1956年又在上海设立林产化学工业试验室。1960年上述两单位合并,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此外还在一些重点林业省区的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相继开展林产化学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1956年南京林学院首先建立化学科学与工程专业,1959年扩建为系。以后东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中南林学院和福建林学院都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1979年成立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和林产化学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并出版专业刊物《林产化学与工业》、《林化科技通讯》等。

  林产化学工业在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等国是以木材制浆造纸为中心,同时生产浮油松香、木素磺酸盐、香草素、酒精、饲料酵母等。美国有松脂加工、松香和紫胶再加工、木材气化等产业。日本也是以制浆造纸为主,兼有烧炭、松香和紫胶再加工、香□生产等。这些国家除木材制浆以外的林产化学加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苏联的林产化学工业包括松香生产、木材热解、木材水解等,已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国家设有专门的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有专业设置,并出版专门刊物。20世纪80年代,世界浮油松香、饲料酵母、糖醛、纸浆等产品的增长速度较快,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用量也有增加。用木材热解方法对木材剩余物进行的综合利用也进一步受到重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