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藏地区
拉萨市
西藏自治区首府,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下游北岸,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她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风土人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于1960年正式设市,现辖7个县和1个区,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全市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40多万人口,其中藏族人口占89.7%。
拉萨在藏语中意为“圣地”加“佛地”,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娑(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不久在此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由于以后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丰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拉萨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7月23口原拉萨地区的28个宗合并为拉萨市。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拉萨高踞世界屋脊,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观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气势磅礴的山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庄严的宗教宫殿建筑,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位于拉萨城区的布达拉宫已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市内还有大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小昭寺、热振寺、楚布寺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境内的纳木湖是西藏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众所周知的羊八井地热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方圆7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此外,还有一望无际的当雄草原风光,墨竹工卡县神奇的德仲温泉等,使得拉萨市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
在山脉纵横、盆地宽谷相间的大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有号称“万宝山”的祁连山、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这样一些矿藏集中的地区。
屹立在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拥有黄铁矿、铬铁矿,还有铜、铅、锌、镍、磷以及稀土元素铈、镧、钇等矿藏。镜铁山的铁矿是酒泉钢铁企业的原料基地。祁连县郭米寺等铅锌矿还伴生有金、银、锑、镓、硒等有用元素。大通河流域煤的储量很大,素有“青海的黑腰带”之称。西宁附近的石膏、芒硝等储量大、质量好。祁连玉石更是闻名中外,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山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就是用祁连山的“玉石”经精工雕琢成为世界名贵酒器的。
高原腹地藏北广大内陆湖泊中除食盐、芒硝外,硼砂和石膏的储量也名列我国前茅。唐古拉山的铁矿床具有工业价值。西藏境内的铬铁矿矿床,储量居全国之冠,规模可观、品位较富,亦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
南北纵列的横断山区也拥有许多矿产资源,如昌都有一中型铁矿,江达有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床。丹巴云母储量丰富,是我国最大产地之一。康定一带有铅锌矿。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岷江等沿河地区则以产沙金著称,淘沙金是当地群众的一种副业。
地处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有着储量巨大的多种矿藏。现已探明的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锂、碘、溴和石棉等矿的储量均占全国第一;天然碱、钙、芒硝及硼矿等的储量在全国也都名列前茅。
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内陆沉积盆地,生油、储油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几十处油气田,并探明了大量油气贮藏构造。如尕斯库勒油田是一个压力大、产量高的油田。油田面积37平方公里,储量近5,000万吨,计划建设规模为年产90万吨。整个柴达木盆地累计石油地质储量3—5亿吨,天然气贮量89亿立方米。现已建成原油开采能力年产3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为年产20万吨。
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是已发现的最大钾镁盐矿床,其中汇集了大约500多亿吨以氯化物为主的近代盐类沉积矿物质。已探明的储量是:氯化钾2亿吨、氯化镁19亿吨、氯化钠533亿吨。丰富的钾镁盐资源为建立大型盐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现已探明铅锌储量270万吨,伴生有金、银、锡、锑、钼等多种贵重金属。铅锌矿石含铅品位高,氧化矿达9%以上,比一般矿高二倍多。锡铁山铅锌矿年产量为3万吨铅、4万吨锌,还有相当数量的黄金、白银及其它稀有金属。
茶卡盐湖(茶卡为蒙语,即盐海的意思),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以盛产“青盐”而闻名。茶卡盐湖已有200多年的开采历史,1949年产盐仅1200吨,现在已实现了生产和运输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年产原盐已达30万吨。
在西宁市大通县境内正在筹建我国规模最大的铝厂,建设规模为年产普通铝锭20万吨,将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青海铝厂的建设将有利于把高能耗生产从东北、华北地区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它将充分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资源,促进我国铝工业的发展,加速高原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
青藏高原的公路交通
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上,高山深谷阻障,交通极不方便。当地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叫做:“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说明了能翻山越岭的时间既短促,道路又艰辛难行。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山坡陡峭,江水奔腾,既不能涉水,又无法行船。“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是非常逼真的写照。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各族同胞被高山急流所阻隔,长期处于“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的状况,吃够了交通闭塞的苦头,长期过着“茶贵如银、盐贵似金”的苦难生活。高原上大多数地方主要依赖畜力运输,靠人背和牦牛驮;在藏西还有较多驮羊。每只驮羊可负重7—10公斤,日行10—12公里,但运输过程中,畜群损失较大。解放前西藏没有一寸公路,青海也只有472公里的公路能通汽车,解放时人民政府接收的14辆汽车中只有4辆勉强可以驾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西南边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条又一条公路通上了“世界屋脊”,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成(都)—阿(坝)等许多工程艰巨的高原公路。大大改变了落后的交通状况。当地各族人民满怀喜悦地称赞这条公路是通向首都北京的“金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
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10多万军民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劈开横断山脉,战胜怒江天险,跨越昆仑雪原,历时5个春秋,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在所谓的“生命禁区”,修起了总长达4360余公里的川藏、青藏两条公路。1954年12月25日,两条公路通车拉萨,从此结束了“唐蕃古道人背畜驮,栈道溜索独木舟”的历史,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
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415公里,西藏境内长1304公里,是西藏连结西南各省区的经济纽带。这条公路经昌都、林芝、拉萨3个地市8个县,翻越了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主要河流。
青藏公路北起青海省会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48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长1155公里),穿越高原大丘陵区和多年冻土区,平均海拔4000米。公路翻越莽莽昆仑,巍巍唐古拉,横跨茫茫戈壁,千里草原,气势恢宏,堪称公路史上的巨著,被誉为“世界屋脊公路”而闻名全球。
青藏、川藏公路的修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在修筑川藏公路时,有3000多名筑路英雄光荣牺牲。在修筑青藏公路时,筑路英雄,历尽艰辛,争分夺秒,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抢通到了拉萨,打破了“生命禁区”难以通过的神话。
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显示了中国人民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藏汉军民共建祖国大家庭的精诚团结。
现在青藏高原上公路干支线通车里程总计约5万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2公里公路,密度尚小。然而主要的一些公路干线却是沟通祖国内地与青藏高原边疆的大动脉,30多年来对高原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川藏公路全线通车后,内地的粮食、副食品、布匹、百货和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运到高原上。在货流上,东运物资较少,仅及西运货物量的60—70%,以矿产、药材、木材及畜产品为主。自折多山西侧的东俄洛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到邦达的公路是川藏公路南线,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成通车。南线较北线地势起伏更大,工程更艰难,但却缩短了184公里的路程。
青藏公路线上的格尔木有敦格公路向北与兰新铁路沟通,共同成为联结甘、青、藏的运输枢纽。自兰新铁路通车后,入藏物资多在敦格线运输。敦格公路自北而南贯穿柴达木盆地,对开发柴达木盆地亦有重要意义。通过公路运出的物资有矿产、土特产和畜产品,运进的物资则以建设器材、布匹、茶叶和日用百货为大宗。
近年来对青藏公路进行了改建,由青海斜水河至拉萨全长967公里。这一公路的改建工程将原来的三级砂石路面提高到二级沥青路面,大大提高了这条主干公路的运输能力。这条初具现代化水平的公路,昼夜行车平均在千辆以上,沟通青海、西藏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青藏高原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建设高原的步伐。
新藏公路是解放后由我国边防部队连同3000多名民工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于1957年建成的。这条公路自新疆西南部的叶城向南攀越巍峨的昆仑山脉进入西藏境内,迄于印度河上游的噶尔,全长1210公里,其中新藏边境附近的界山大坂海拔5342米,是青藏高原主干公路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垭口。1958年新藏公路又向南延伸255公里抵达与尼泊尔毗邻的普兰。这是新疆和西藏西部广大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此外,高原内部还有拉萨—樟木的中尼公路,西宁—玉树、玛多—玛沁、拉萨—狮泉河,那曲—狮泉河等许多公路,它们都起到沟通高原内部、活跃经济、促进建设的作用。
应当指出,青藏高原上影响公路交通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泥石流,它遍及高原东南部山区,在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区也时有发生。川藏线上著名的“拉月大坍方”地段常受暴雨泥石流的危害;波密古乡的冰川泥石流每年都有阵发,沟口还在淤积加高,目前仍以便道便桥维持通车。以西藏为例,公路交通部门为了整治泥石流危害,经济上开支很大,而且因泥石流中断交通,对运输和建设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高原与内地的联系可以分为四个货流区:波密县通麦以东为川藏公路运输区;中部为青藏公路运输区;玉树东北属青甘运输区;西部阿里为新藏公路运输区。内地运进高原的物资以石油、钢材、机械、日用百货、粮食和食品为主。运出物资则主要是羊毛、毛织品、皮张、中药材、矿石和木材等产品。以西藏为例,石油占进藏物资总运量的三分之一,轻工业产品和粮食占三分之一,农用物资和其他重工业产品占三分之一。西藏每年区际物资进出约20余万吨,由于进出高原物资运量不平衡,车辆回空率很高。长距离运输和回空率高,使货运成本加大。不算汽车磨损,每辆卡车货物目甘肃柳园运往西藏的汽油费相当昂贵。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指西宁至拉萨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站846公里已经修通并投入运营。新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南至 拉萨市,全长1110公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设计划总工期为6年,已于2001年6月29日全线开工。
青藏铁路所经大部分地方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沿线地质复杂,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全线桥梁隧道总长占8%。
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站铁路的修建和通车促进了“聚宝盆”柴达木的开发,加强了青藏高原与内地的联系,繁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强了民族团结,被誉为“通向繁荣之路”。由格尔木往南经青南高原到西藏的铁路的修建受到高海拔、低气压,冻土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等人文条件的限制,工程艰巨、投资浩大,在以前未能进行。
多年来,铁道部门和有关部门为青藏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实验和前期工作,对高原冻土筑路技术问题有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对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已制定了有效措施;对高寒缺氧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提出了建立必要的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
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铁路延伸到西藏,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几代铁路建设者的夙愿,也是西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青海经济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经济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广大地区的联系将得到加强,对造福西藏各族人民以及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青海的经济将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并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柱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藏的中国及世界之最
中国最大、最高的喇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哲蚌寺。
中国海拔最高的公路是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穿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到达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尔,最高海拔6700多米。
中国最大的镀金铜坐佛是日喀则扎寺伦布寺的强巴佛,也是世界最大的铜佛。
中国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藏族运动员是贡布。他于1960年5月25日和汉族运动员王富洲、屈银华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哺乳类动物是西藏牦牛。
中国最大的鱼龙化石是在西藏定日县采集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龙化石。
中国飞得最高的鸟是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鹫。
中国生活在海拔最高的蛇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温泉地区所产的温泉蛇。
中国最粗的树是西藏自治区的“通麦栋”树。
中国最古老的柏树生长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
中国海拔最高的树木化石是在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发现的,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树木化石。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也是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最大的山系是喜玛拉雅山,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中国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马原河宽谷中的新月型沙丘,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
中国海拔最高的河是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
中国海拔最高的湖是珠穆朗玛峰北麓的霍尔帕湖,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
中国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西藏当雄、班戈两县之间的纳木错。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海拔4718米,面积1940平方干米,有“天湖”之称。
我国大陆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共有1000余处地热区,仅西藏就有420多个地热点。地热资源类型之多,水热活动之强烈为全球罕见。
中国最大的热水湖位于西藏羊八井地区。
中国海拔最高的温泉群是位于青藏公路103道班西山脚下的温泉群。
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约有1500多个。
中国盐湖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被称为“盐湖之家”。
太阳总辐射量居全国之冠。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城市是拉萨市,拉萨每年地面全年接受太阳辐射6.6×105J/cm2,西藏西部的昆沙,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更高,比纬度相近的成都、南京高一倍多。世界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除撒哈拉大沙漠外,就要数青藏高原了。
中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藏北地区,一年四季如冬。
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藏北高原。
中国青藏高原冰川为世界最大冰川,储水量相当于75条黄河的年径流量。冰川最厚处达1000—1200米。同时青藏地区也是我国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昆仑山上冰川面积达11000平方千米,是我国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
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世界最大盐矿储地。柴达木盆地蕴藏着巨厚的天然结晶食盐,约占全国已查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钾盐的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0%。察尔汗盐湖东西长168千米,南北宽40千米,面积达160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盐池。
门士煤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煤矿。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中国最早的一幅反映民族团结的画卷是唐初画家阎立平画的《步辇图》,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中国最高的宫殿是拉萨的布达拉宫。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宫殿。
世界最大的铜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未来佛,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
中国最高的城市是拉萨市。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城市,海拔3650米。
中国最高的寺庙是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绒布寺,海拔5100米,它也是世界最高寺庙。
古格王朝遗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王朝遗址。
拉萨市
西藏自治区首府,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下游北岸,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她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风土人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于1960年正式设市,现辖7个县和1个区,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全市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40多万人口,其中藏族人口占89.7%。
拉萨在藏语中意为“圣地”加“佛地”,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娑(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不久在此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由于以后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丰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拉萨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7月23口原拉萨地区的28个宗合并为拉萨市。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拉萨高踞世界屋脊,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观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气势磅礴的山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庄严的宗教宫殿建筑,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位于拉萨城区的布达拉宫已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市内还有大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小昭寺、热振寺、楚布寺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境内的纳木湖是西藏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众所周知的羊八井地热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方圆7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此外,还有一望无际的当雄草原风光,墨竹工卡县神奇的德仲温泉等,使得拉萨市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
在山脉纵横、盆地宽谷相间的大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有号称“万宝山”的祁连山、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这样一些矿藏集中的地区。
屹立在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拥有黄铁矿、铬铁矿,还有铜、铅、锌、镍、磷以及稀土元素铈、镧、钇等矿藏。镜铁山的铁矿是酒泉钢铁企业的原料基地。祁连县郭米寺等铅锌矿还伴生有金、银、锑、镓、硒等有用元素。大通河流域煤的储量很大,素有“青海的黑腰带”之称。西宁附近的石膏、芒硝等储量大、质量好。祁连玉石更是闻名中外,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山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就是用祁连山的“玉石”经精工雕琢成为世界名贵酒器的。
高原腹地藏北广大内陆湖泊中除食盐、芒硝外,硼砂和石膏的储量也名列我国前茅。唐古拉山的铁矿床具有工业价值。西藏境内的铬铁矿矿床,储量居全国之冠,规模可观、品位较富,亦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
南北纵列的横断山区也拥有许多矿产资源,如昌都有一中型铁矿,江达有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床。丹巴云母储量丰富,是我国最大产地之一。康定一带有铅锌矿。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岷江等沿河地区则以产沙金著称,淘沙金是当地群众的一种副业。
地处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有着储量巨大的多种矿藏。现已探明的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锂、碘、溴和石棉等矿的储量均占全国第一;天然碱、钙、芒硝及硼矿等的储量在全国也都名列前茅。
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内陆沉积盆地,生油、储油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几十处油气田,并探明了大量油气贮藏构造。如尕斯库勒油田是一个压力大、产量高的油田。油田面积37平方公里,储量近5,000万吨,计划建设规模为年产90万吨。整个柴达木盆地累计石油地质储量3—5亿吨,天然气贮量89亿立方米。现已建成原油开采能力年产3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为年产20万吨。
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是已发现的最大钾镁盐矿床,其中汇集了大约500多亿吨以氯化物为主的近代盐类沉积矿物质。已探明的储量是:氯化钾2亿吨、氯化镁19亿吨、氯化钠533亿吨。丰富的钾镁盐资源为建立大型盐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现已探明铅锌储量270万吨,伴生有金、银、锡、锑、钼等多种贵重金属。铅锌矿石含铅品位高,氧化矿达9%以上,比一般矿高二倍多。锡铁山铅锌矿年产量为3万吨铅、4万吨锌,还有相当数量的黄金、白银及其它稀有金属。
茶卡盐湖(茶卡为蒙语,即盐海的意思),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以盛产“青盐”而闻名。茶卡盐湖已有200多年的开采历史,1949年产盐仅1200吨,现在已实现了生产和运输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年产原盐已达30万吨。
在西宁市大通县境内正在筹建我国规模最大的铝厂,建设规模为年产普通铝锭20万吨,将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青海铝厂的建设将有利于把高能耗生产从东北、华北地区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它将充分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资源,促进我国铝工业的发展,加速高原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
青藏高原的公路交通
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上,高山深谷阻障,交通极不方便。当地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叫做:“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说明了能翻山越岭的时间既短促,道路又艰辛难行。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山坡陡峭,江水奔腾,既不能涉水,又无法行船。“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是非常逼真的写照。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各族同胞被高山急流所阻隔,长期处于“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的状况,吃够了交通闭塞的苦头,长期过着“茶贵如银、盐贵似金”的苦难生活。高原上大多数地方主要依赖畜力运输,靠人背和牦牛驮;在藏西还有较多驮羊。每只驮羊可负重7—10公斤,日行10—12公里,但运输过程中,畜群损失较大。解放前西藏没有一寸公路,青海也只有472公里的公路能通汽车,解放时人民政府接收的14辆汽车中只有4辆勉强可以驾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西南边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条又一条公路通上了“世界屋脊”,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成(都)—阿(坝)等许多工程艰巨的高原公路。大大改变了落后的交通状况。当地各族人民满怀喜悦地称赞这条公路是通向首都北京的“金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
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10多万军民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劈开横断山脉,战胜怒江天险,跨越昆仑雪原,历时5个春秋,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在所谓的“生命禁区”,修起了总长达4360余公里的川藏、青藏两条公路。1954年12月25日,两条公路通车拉萨,从此结束了“唐蕃古道人背畜驮,栈道溜索独木舟”的历史,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
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415公里,西藏境内长1304公里,是西藏连结西南各省区的经济纽带。这条公路经昌都、林芝、拉萨3个地市8个县,翻越了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主要河流。
青藏公路北起青海省会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48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长1155公里),穿越高原大丘陵区和多年冻土区,平均海拔4000米。公路翻越莽莽昆仑,巍巍唐古拉,横跨茫茫戈壁,千里草原,气势恢宏,堪称公路史上的巨著,被誉为“世界屋脊公路”而闻名全球。
青藏、川藏公路的修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在修筑川藏公路时,有3000多名筑路英雄光荣牺牲。在修筑青藏公路时,筑路英雄,历尽艰辛,争分夺秒,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抢通到了拉萨,打破了“生命禁区”难以通过的神话。
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显示了中国人民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藏汉军民共建祖国大家庭的精诚团结。
现在青藏高原上公路干支线通车里程总计约5万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2公里公路,密度尚小。然而主要的一些公路干线却是沟通祖国内地与青藏高原边疆的大动脉,30多年来对高原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川藏公路全线通车后,内地的粮食、副食品、布匹、百货和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运到高原上。在货流上,东运物资较少,仅及西运货物量的60—70%,以矿产、药材、木材及畜产品为主。自折多山西侧的东俄洛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到邦达的公路是川藏公路南线,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成通车。南线较北线地势起伏更大,工程更艰难,但却缩短了184公里的路程。
青藏公路线上的格尔木有敦格公路向北与兰新铁路沟通,共同成为联结甘、青、藏的运输枢纽。自兰新铁路通车后,入藏物资多在敦格线运输。敦格公路自北而南贯穿柴达木盆地,对开发柴达木盆地亦有重要意义。通过公路运出的物资有矿产、土特产和畜产品,运进的物资则以建设器材、布匹、茶叶和日用百货为大宗。
近年来对青藏公路进行了改建,由青海斜水河至拉萨全长967公里。这一公路的改建工程将原来的三级砂石路面提高到二级沥青路面,大大提高了这条主干公路的运输能力。这条初具现代化水平的公路,昼夜行车平均在千辆以上,沟通青海、西藏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青藏高原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建设高原的步伐。
新藏公路是解放后由我国边防部队连同3000多名民工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于1957年建成的。这条公路自新疆西南部的叶城向南攀越巍峨的昆仑山脉进入西藏境内,迄于印度河上游的噶尔,全长1210公里,其中新藏边境附近的界山大坂海拔5342米,是青藏高原主干公路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垭口。1958年新藏公路又向南延伸255公里抵达与尼泊尔毗邻的普兰。这是新疆和西藏西部广大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此外,高原内部还有拉萨—樟木的中尼公路,西宁—玉树、玛多—玛沁、拉萨—狮泉河,那曲—狮泉河等许多公路,它们都起到沟通高原内部、活跃经济、促进建设的作用。
应当指出,青藏高原上影响公路交通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泥石流,它遍及高原东南部山区,在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区也时有发生。川藏线上著名的“拉月大坍方”地段常受暴雨泥石流的危害;波密古乡的冰川泥石流每年都有阵发,沟口还在淤积加高,目前仍以便道便桥维持通车。以西藏为例,公路交通部门为了整治泥石流危害,经济上开支很大,而且因泥石流中断交通,对运输和建设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高原与内地的联系可以分为四个货流区:波密县通麦以东为川藏公路运输区;中部为青藏公路运输区;玉树东北属青甘运输区;西部阿里为新藏公路运输区。内地运进高原的物资以石油、钢材、机械、日用百货、粮食和食品为主。运出物资则主要是羊毛、毛织品、皮张、中药材、矿石和木材等产品。以西藏为例,石油占进藏物资总运量的三分之一,轻工业产品和粮食占三分之一,农用物资和其他重工业产品占三分之一。西藏每年区际物资进出约20余万吨,由于进出高原物资运量不平衡,车辆回空率很高。长距离运输和回空率高,使货运成本加大。不算汽车磨损,每辆卡车货物目甘肃柳园运往西藏的汽油费相当昂贵。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指西宁至拉萨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站846公里已经修通并投入运营。新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南至 拉萨市,全长1110公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设计划总工期为6年,已于2001年6月29日全线开工。
青藏铁路所经大部分地方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沿线地质复杂,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全线桥梁隧道总长占8%。
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站铁路的修建和通车促进了“聚宝盆”柴达木的开发,加强了青藏高原与内地的联系,繁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强了民族团结,被誉为“通向繁荣之路”。由格尔木往南经青南高原到西藏的铁路的修建受到高海拔、低气压,冻土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等人文条件的限制,工程艰巨、投资浩大,在以前未能进行。
多年来,铁道部门和有关部门为青藏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实验和前期工作,对高原冻土筑路技术问题有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对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已制定了有效措施;对高寒缺氧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提出了建立必要的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
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铁路延伸到西藏,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几代铁路建设者的夙愿,也是西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青海经济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经济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广大地区的联系将得到加强,对造福西藏各族人民以及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这条大动脉的延伸,西藏、青海的经济将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并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柱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藏的中国及世界之最
中国最大、最高的喇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哲蚌寺。
中国海拔最高的公路是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穿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到达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尔,最高海拔6700多米。
中国最大的镀金铜坐佛是日喀则扎寺伦布寺的强巴佛,也是世界最大的铜佛。
中国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藏族运动员是贡布。他于1960年5月25日和汉族运动员王富洲、屈银华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哺乳类动物是西藏牦牛。
中国最大的鱼龙化石是在西藏定日县采集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龙化石。
中国飞得最高的鸟是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鹫。
中国生活在海拔最高的蛇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温泉地区所产的温泉蛇。
中国最粗的树是西藏自治区的“通麦栋”树。
中国最古老的柏树生长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
中国海拔最高的树木化石是在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发现的,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树木化石。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也是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最大的山系是喜玛拉雅山,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中国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马原河宽谷中的新月型沙丘,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
中国海拔最高的河是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
中国海拔最高的湖是珠穆朗玛峰北麓的霍尔帕湖,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
中国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西藏当雄、班戈两县之间的纳木错。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海拔4718米,面积1940平方干米,有“天湖”之称。
我国大陆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共有1000余处地热区,仅西藏就有420多个地热点。地热资源类型之多,水热活动之强烈为全球罕见。
中国最大的热水湖位于西藏羊八井地区。
中国海拔最高的温泉群是位于青藏公路103道班西山脚下的温泉群。
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约有1500多个。
中国盐湖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被称为“盐湖之家”。
太阳总辐射量居全国之冠。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城市是拉萨市,拉萨每年地面全年接受太阳辐射6.6×105J/cm2,西藏西部的昆沙,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更高,比纬度相近的成都、南京高一倍多。世界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除撒哈拉大沙漠外,就要数青藏高原了。
中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藏北地区,一年四季如冬。
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藏北高原。
中国青藏高原冰川为世界最大冰川,储水量相当于75条黄河的年径流量。冰川最厚处达1000—1200米。同时青藏地区也是我国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昆仑山上冰川面积达11000平方千米,是我国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
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世界最大盐矿储地。柴达木盆地蕴藏着巨厚的天然结晶食盐,约占全国已查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钾盐的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0%。察尔汗盐湖东西长168千米,南北宽40千米,面积达160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盐池。
门士煤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煤矿。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中国最早的一幅反映民族团结的画卷是唐初画家阎立平画的《步辇图》,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中国最高的宫殿是拉萨的布达拉宫。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宫殿。
世界最大的铜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未来佛,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
中国最高的城市是拉萨市。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城市,海拔3650米。
中国最高的寺庙是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绒布寺,海拔5100米,它也是世界最高寺庙。
古格王朝遗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王朝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