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地理 -> 高一下学期 ->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活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替代农业与未来农业

(武文、贺微伟)

一、现代农业的弊端
  现代农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严重的缺点和弊端(王沅,1993)。一是消耗大量能源。现代农业产品大幅度的增长是以物质和能量的高投入为代价的。全世界农业能耗从1950年到1985年的35年间增加了6.9倍,其中主要由于工业发达国家能耗增加了。现代农业主要依赖的已不是人力和土地,而是石油及其制品的大量投入,所以有人称现代农业为“石油农业”。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石油的现代化农业正在耗竭地球上的石油资源。一旦石油短缺或枯竭,将给现代农业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含有铅、砷、汞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长,脂溶性高,污染危害严重。它除了直接污染土壤外,对大气水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农药施入农田后,在环境各介质中迁移转化,其中土壤是农药的贮藏库和集散地,大气和水是传递、扩大农药污染范围的媒介;农药作物是直接受污染者,动物是间接受污染者,动物的富集能力强,受污染程度最严重。环境中的农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如果人体摄入量超过允许的限度,则会诱发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农药大量施 用后,在杀死一些害虫的同时,也造成以害虫为食或控制害虫的天敌被杀害。食虫的鸟类也受到毒害。农药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全世界1960-1985年的25年间,化肥用量由194万吨增加到12867.2万吨,增加了66倍。过量的施用化肥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使本来松软的土壤变得板结,而丧失了保水保肥的供水供肥的能力。三是农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走向衰竭。现代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农业,它依靠大量地消耗石油、森林、淡水、土地、动植物物种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来维持生产的运转和当前的消费水平。人类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表现为森林面积的逐步减少、水资源枯竭、生物物种资源濒危、土地沙漠化、表土流失等一系列的后果。

二、替代农业
  正是由于现代农业存在着诸多弊端,学者们纷纷提出了现代农业的替代模式——替代农业。替代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完善。替代农业的类型很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设施农业等等,不一而足。
  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的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提出的。1945年,他出版了《堆肥农业与园艺》一书。他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概念出发,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1980年,美国农业部一个调查小组给有机农业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它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王沅,1993)。有机农业的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实行有机农业的农场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都是生产水平和经营水平较高的,所以有机农场不是过去的小农经营或传统农业的农民经营;二是个别有机农场在特殊情况下施用少量化肥或农药;三是所有的有机农场都使用农业机械,因为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短缺,离开农业机械是不能耕作的,这也表明有机农业不是恢复手工劳动的传统农业;四是有机农业在耕作制度上,注意采用轮作和种植豆科作物,注意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注意适时中耕锄草,注意水土保持措施;五是有机农业需要较多的劳 动力,农业生产费用较高,加之要多种作物轮作,特别是种植产量较低的豆科作物面积较大,所以有机农场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农场要低(丁泽霁,1999)。
  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其内涵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骆世明等,1987)。生态农业实际上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王松良等,1999)。与有机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更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主要是利用森林、灌木、牧草、绿萍以及农作物来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提高土壤肥力,并要求把农场一切废弃物和厩肥以及城市垃圾和粪便等物质都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把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物质大循环系统(苏春华等,1999)。80年代初,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开始提出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在实践过程中,我国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 现代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新模式,它既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实现高产稳产,保证农业效益的提高,又加强对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既重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又不排斥现代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既有适合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农业生态类型,又有适合不同技术层次经济文化水平的生态农业模式。
  3、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是80年代国外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最近几年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并从学术探讨进入试验研究和组织实施阶段(蒋建平,1999)。可持续农业是指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的依赖生物措施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王松良、林文雄)。
  4、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Intensive-sustainable agriculture)指的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卢良恕,1998)。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目前仍以技术和劳力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主;四是保护资源和大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八是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 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刘巽浩教授(1994)认为,集约持续农业有三个特点:一是集约农作,即将土地利用率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年单产,力求变低产为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力争有田皆绿、四季常青,高度集约地多维利用每一块土地,实行精耕细作,间作套种复种,除种植业外,畜牧业、水产业、林业也都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二是高效增收。即要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力争高产高效或高产不低效,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因地制宜调整结构,适当增加园艺作物与养殖业比重,适当增加高价值作物与动物以及出口创汇的比重;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二三产业;实行劳动力密集、科技密集与适当增加投入的有机结合与相互置换。三是持续发展。即要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技术生产能力。要强调产量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结合,避免只片面强调一个方面。力争在高产、高效的同时不破坏资源环境,甚至有所改善。为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在中国当前投入不足情况下,增加投入是持续发展的 关键。
  5、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的农业形式(廖允成等,1999)。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设施作为载体来体现的,现代化设施可调节光、热、水、气、矿质营养五大生活要素,能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还可以对内环境加以补充,如加温,增加CO2浓度等,一反常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使得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大幅度增进了系统生产力,形成高效益生产。它使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成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应该说,设施农业在我国古已有之。为解决环境低温和作物喜暖矛盾,民间曾广泛应用有机废弃物等酿热材料,冬春季节生产药黄、韭黄及时鲜蔬菜;利用风障、阳畦、酿热温床,提前培育瓜菜苗,促使蔬菜尽早定植大田生产,提前应市等,可谓在欠缺现代设施农业材料与手段条件下的简易设施农业,谓之保护地栽培。近年来,随着工业进步,设施农业在国内飞速发展,从简单的地膜覆盖栽培到具有现代化自动控制光温设备的 大型工厂化设施,都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中国的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时季、地域之“自然限制”,创造了速生、优质、高产、均衡、低耗的现代化农业,对农村脱贫致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设施农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农业高度集约化经营的最佳去处,必将成为耕地资源短缺的中国及水、热条件不足的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并将成为今后1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三、未来农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认为,现代农业不是农业演进的最后阶段,只不过是当代农业演进的最高水平。在现代农业以后,还将出现农业演进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可能是高技术农业(丁泽霁,1999),也可能是信息农业(徐可英,1999),还可能是精准农业(刘爱民等,2000)。
  1、高技术农业
  高技术农业就是指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农业形式。这就使得现代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科学技术研究转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发展。目前生物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农业种植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各个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的领域和范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程度。第二,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转向采用高科技技术武装农业机械,使高技术密集型的农用机械进入生产领域,如在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等农用机械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采用农用智能机器人收获农产品,使用农用飞机进行施肥、施药等。第三,农业化学化转向使用农业生物制品,借助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工制品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兽药、生物性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品,以不断扩大对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工制品的替代,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第四,作物和畜禽品种向更优质、高产、高抗逆性、广泛适应性方向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突破了动物、植物、微生物 之间的物种界限,改变了常规育种技术只能利用有限种内杂交的作法,大大地拓宽了生物界种质优势利用的范围,导致大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的诞生。第五,农田水利化,注重利用新型材料和节水设备,加强对输水灌溉工程、灌溉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在大力发展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滴灌、喷微灌、渗灌等灌溉技术的基础上,配以电脑自动化设备,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第六,农业生产设施化、工厂化,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人工创造动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进行高度集约化经营。如英国的无上栽培技术,打破了必须依靠土壤种植作物的传统种植方式;日本研制的遥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将分散的温室群同计算机控制中心联结,实行温室群体自动化管理;荷兰的全自动化养牛工厂、养鸡场,全部生产环节均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装置自动完成。第七,管理和运行机制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过程专业化、生产管理企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第八,农民文化素质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现代化和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农民既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又具备经营现代农业、驾驭市场农业的能力( 魏虹等,1999)。
  2、精准农业
  刘爱民(2000)则认为,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石油农业或机械化农业)后,农业正在进入以知识高度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的现代知识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精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从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参考文献:
  1、丁泽霁、陈宗德主编:《改造传统农业的国际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蒋建平著:《食物、营养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廖允成、王立祥:《设施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1期。
  4、刘爱明、封志明等:《现代精准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5、刘巽浩:《21世纪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第4期。
  6、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年第5期。
  7、骆世明等,《农业生态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
  8、苏春华、曹志强:《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6期。
  9、王沅编著:《中国现代农业简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版。
  10、王松良、林文雄:《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2期。
  11、魏虹等,《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调研世界》,1999年第11期。
  12、徐可英,《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4期。




扩展资料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

(武文、赵长保)

  农业现代化一词派生于现代农业的提法,如果没有现代农业的概念,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说法。

  那么何为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国家的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容易导致现代农业内涵的混乱。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现代农业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境、不可捉摸的东西。其结果必将是在思想上陷入不可知论,在实践上停步不前。正因为如此,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属于少数,且经常受到其他学者的攻击。

  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现代农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研究的方便,学者们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世界农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人为地划分为几个阶段。

  就国内而言,盛行的是“三分法”和“四分法”,两种方法的根本差异在于所选择的分期标志不同。

  “三分法”又可分为两派。主流派认为,农业发展史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使用简陋粗糙的工具,采用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的耕作制度,依靠长期休耕的方法去自然恢复地力,而不是靠人工的栽培耕作技术去提高土壤肥力。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使用的生产工具有了进步,人类在冶铁术和畜力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耕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进步,改变了在原始农业阶段只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的状况,创造了利用人工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发明了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此外还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制度。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它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非主流派认为,农业发展史可划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古代农业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出现之前的农业。它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生产技能,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的生产,经营规模狭小,没 有多少分工。近代农业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农业。表现为作业实现了半机械化,较为复杂的畜力农机具得到广泛运用,自然科学也开始应用于农业,经营规模和商品生产逐渐扩大,生产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现代农业指的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各发达国家所出现的高度发达的农业。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分法”即是将农业发展史划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原始农业大体上指石器时代以来的农业。古代农业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殖民地社会时期的农业,其特征有四:一是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二是以传统的生产经验积累为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三是在经济形态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四是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近代农业大体上是指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 4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他各种农用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为主转化为商品化、社会化的生产,农业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而农业产值与农民数量在国民经济和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开始下降。现代农业是指二战以来的农业,此时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普遍采用现代化工业成果来装备农业,以机械作业替代手工操作并广泛使用化工产品和大型农业设施,这些国家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经营和管理农业.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与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既然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且有着其他发展阶段所没有的优点,那么由其他阶段向现代农业转化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从各国情况来看,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所以这个转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迁过程,或者说是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这种理论在学术界被称为“过程论”。与此相对应的是“目标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过程论”者指出,“化”就是“转化”,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显然只能是一个过程。“目标论”者反驳认为,中央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向四个现代化进军”,那么现代化就只能是一个可以实现、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而绝不可能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换言之,它必须有所指,否则,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业”。应该说,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过程论”是从语义学角度分析问题,而“目标论”则是从政策层面去理解问题。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农 业现代化”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其本质含义还是要完成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当然,有时很难把一个学者简单地划分为“过程论”者或是“目标论”者,因为他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观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目标论”者所指的“农业现代化”这个目标并不必然就是“过程论”者所指的现代农业。

  “过程论”者侧重于定性分析。他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有着与其他发展阶段相区别的特征。但究竟哪些可以算作现代农业的特征,学术界也是有分歧的。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有三个特征:一是使用现代机械技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应用现代农艺成果,有较高的单产和商品率;三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有五个特征:一是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驱动;二是向生产领域的拓展;三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四是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管理的企业化和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五是可持续发展。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具有六个特征:一是一整套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二是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借助于现代工业基础,发展农机和电力工业,以机器设备替代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三是农业化学化,借助于现代化工业基础,发展农用化学工业,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制品等;四是作物和畜禽品种良种化;五是农田水利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六是组织 管理科学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七个特征: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三是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具有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四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五是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六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七是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比较后可以发现,这几种看法实际上大同小异,有的侧重于生产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有的侧重于实际的社会经济效果,有的侧重于农业产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

  “目标论”者侧重于定量分析。他们指出,农业现代化应当是一个具体的、有所指的事物,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一种较为典型的说法是,在50年代我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农业现代化指的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和农业电气化。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而在90年代中后期,农业现代化则是被理解为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村改革之前,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农村改革之后,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至于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是什么,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种认为是土地生产率;一种认为是一个由生产效率、食物质量、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种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学者们认为,需要利用一系列指标体系的辅助来研判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