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全人类可以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道德
1.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指出:“地球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人类需要依靠信念和自律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广泛的共同道德常比国家法律更加有力量”;“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性的严峻挑战需要地球道德协调解决,而如果没有地球道德,人类的未来将增加贫困和灾难,将处在危险中”。
2.中国将用50年使自然生态大改观: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森林遗传和林木改良大会上,34个国家的100名高级林木育种专家和学者认为,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是用林木遗传改良方法培育优质高产森林的范例之一。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把这一成就归结为林业科技大军所起的尖兵作用。通过科技的辐射和带动,使这些生长快、质量好的树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初步建成了不同气候带人工林集约经营样板。国家林业局决定,1998年将启动在河、长江流域、重点风沙区等6个重点治理项目及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按照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山治水相结合、水旱风沙治理相结合、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用对年的时间,使中国的自然生态面貌发生大的改观。
秸秆还田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在燃烧达数月之久后现已熄灭,但这场大火使30多万公顷森林化为乌有。大火还引发了饥荒和疾病,270余人为此丧生。浓烟使能见度大大降低,空难和海难事故相继发生。大火产生的烟雾,已扩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和泰国,使东南亚成为当今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环境遭到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见到的最严重的一次烟雾灾难,而导致这场森林大火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们烧荒垦地。
1997年夏秋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和城市上空被浓烟笼罩,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干扰,很多人出现病态反应,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是部分城市郊县农民燃烧秸秆所致。尽管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报纸、电台已多次报道,有关省、市、地区已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焚烧秸秆现象仍没能得到根本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作物秸秆出现了大量剩余,一些农民为了省事,夏收点燃麦茬,秋收焚烧秸秆,既污染了空气,又浪费了资源,烧死了土壤微生物、破坏了土壤结构,更易引起火灾。例如:洛阳市1996年麦收时发生火灾几十起,烧毁小麦数十公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点燃麦茬引起的。而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对大气造成的季节性污染,更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焚烧秸秆会造成有机质的流失。由于大量的秸秆未被有效利用,致使土地越来越贫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越来越差,并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等。若能实现秸秆还田,就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增强土壤抗流失能力。有关资料表明:许多秸秆还田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当年粮食增产达10%左右,连续三年还田的,低产田可增产20%-30%,高产田可增产10%-15%,还可增加土地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
几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并推广了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南省新乡市实行的《土地使用保养条例》中规定:农民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必须予以土壤肥力保证,每年各农户按亩数缴纳土地质量保证金,定期检查,对土地质量没有达扬的农户实施处罚,罚款奖给那些土地质量达标的农户。该市的孟州市(县级),平均每20公顷耕地就配一台秸秆粉碎机。孟州市还有这么一条规定:发现哪个地方焚烧秸秆,就接火警处理,救火费用由燃烧者承担。有了制度做保障,孟州市秸秆还田率高,烟雾污染消除了,农业增产了,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那么,给剩余秸秆找出路,确保秸秆还田都有哪些好办法呢?有关专家指出:秸秆综合利用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收割农作物时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深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培肥土壤;二是用秸秆养畜,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三是引进秸秆气化新技术,制作沼气,变废为宝,用于家庭做饭、照明,沼渣用于肥田;四是秸秆盖田,即将秸秆直接覆盖在果园或已播种过的地表,可起到保墒、保水、冬春增温的作用;五是用化学制剂直接催化腐烂,使秸秆快速腐熟,夏天催腐,一般需要20天左右,冬季需础天。
生态农业之立体农业
高中地理教材中讲到“生态农业”的概念。世界上和我国农村中见到的“立体农业”,也是一种“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又称“多层次农业”或“空中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阳光、土地、肥力的集约式的经营方法,也为实现现代化、料学化提供了新的生机。例如:
在世界最大的丁香产地桑给巴尔,3-8米高的小乔木丁香树被置于四层作物中间。最高层是椰子,第二层是丁香,第三层是木瓜、香蕉,第四层是芋头、木薯、瓜类等“矮子”蹲在林下四层作物相得益彰。我国浙江、苏南的杭嘉湖水网平原区,以圩荡田为基础,实行“鱼——桑——羊——粮”的多层次生产方式,实现“金满田、银满塘,珍珠挂在桑树上”,成为富足的“鱼米之乡”。浙中南地区出现了水稻田里养鱼,水面养萍,田岸上种豆,岸边种李子,形成“鱼—萍—稻—豆—果”,当地农民称为“五层楼”经营方式,充分利用水热资源。目前许多地方出现的“庭院经济”,也属“立体农业”,如四川彭县楠木乡一位农民,在自家一分地的院子里挖掘了2米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池内放养2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搭个葡萄架给鸡遮阴。这样获得蛋、鱼、葡萄三丰收,收入大增。在许多人多地少的地方,实行立体农业,成为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即具有所谓“立体气候”的地区,人们为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而进行农、林、牧、副、渔的合理布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较少,为加速发展山区经济,许多地方都进行“立体农业”布局。例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盆地底部的溪流、山塘、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谷底边缘山麓海拔300-500米以下种植亚热带水果,海拔500-800米种植竹、茶叶等经济林木,在800米以上发展用材林的经营形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避免过去“以粮为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贫”的恶性循环,使山区农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十多年来,留民营在有关专家指导和帮助下,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树造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留民营已从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到现在的农、林、牧、 副、渔全面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在保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又新发展了标准化蔬菜大棚400亩,果园和苗圃300亩,在畜牧区中,蛋鸡饲养量达到10万只,年出栏商品猪达到5000头,奶牛饲养量已发展到100头,养鱼水面达到60亩,近几年,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生产结构开始向立体化发展,先后又办起了烤鸭厂、酸奶厂、饲料厂、面粉厂和食品加工厂,使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值,即服务了首都,又富裕了农民。
此外,通过对太阳能、生物能和农业系统的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建大型高、中温沼气发酵池两座,不但能变废为宝,而且还改良了土壤,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上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
新中国的环保历程
新中国的环保事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
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2年,中国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91年,中国政府发起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保大会上,中国政府签署了《21世纪议程》等有关文件。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国家计委共同制订了《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国家环境保护局又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纲要(1993-1998)》。
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颁布了《中国对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
1996年,中国政府向国内外发布了《中国环境保护白皮书》。
1996年,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务院动员全社会向环境污染发起总攻。同年8月,国务院做出《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7年1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开始施行。同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入河排污口抽样调查工作结束。
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将严重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定为犯罪。
1998年汛期,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大灾之后,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利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