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未满12岁骑车上路承担事故责任
夏军、曾强、梅霖三人系同学关系。1996年10月21日下午12时许,3人一起回家。
梅霖骑一辆自行车,夏军与曾强交替乘坐梅的自行车。当行至河南省新县城关将军路坡顶时,夏军要求梅霖骑车带他先走,曾强也要求坐上梅霖的车走。争执中,夏军坐上梅的车。曾强见状,便用手去拉夏军,致使夏军从自行车上摔下,将左眉弓部摔伤,当即被送往新县人民医院治疗,并住院10天,花医疗费273元。后夏军仍觉头痛、头晕,1996年10月30日,新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脑外伤后神经症及颅内血肿,又住院治33天,花医疗费2646.60元。夏军伤情经新县人民法院法医鉴定为:头部软组织损伤系外伤直接形成;神经症系外伤
诱发形成。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三人在事故发生时,均系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在公路上骑自行车、乘坐自行车而发生事故,其监护人应承担疏于监护未成年人的民事责任;被告曾强将原告夏军从自行车上拉下摔伤,应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梅霖未满12周岁在公路上骑车、原告夏军乘坐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所骑的自行车,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据此,法院依法判决二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共计3057.96元,原告
监护人承担539.64元的赔偿责任。
点评:现实生活中,对"骑车不准带人"这一规定,众人皆知。但对未满12周岁的末成
年人不准在道路上骑车为一限定性规定,知道的人却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29条明确规定:"……
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了行动方便,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未满12
周岁的未成年人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持放任态度,严重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对此,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杜绝不应有的损害发生。
青海西宁交通事故
2001年2月,青海省西宁市发生一起罕见的特大交通事故,一家四代八口人在公共车站候车时被一辆严重超载和违章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并碾压,造成6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的惨剧。今天,西宁市检察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依法批准逮捕该肇事司机吴建华。据查,2001年2月20日11时许,西宁市城东区受雇佣的个体司机吴建华,从青海民族学院工地驾驶一辆装载18.4吨土方的解放牌8吨自卸货车沿该市八一路由西向东去团结桥附近卸土方。行驶途中吴建华发现南侧一巷道口驶出一辆汽车后,不仅没有刹车,反而向左打方向盘驶上逆行道。为了让开在此车道内正常行驶的车辆,吴建华仍继续向左打方向,致使车辆冲向北侧隔离花栏后,将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该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退休职工李尕林一家四代八口人全部撞倒在卡车下。李尕林夫妻二人及其大儿媳、三儿媳、女儿和重孙女(4岁)当场死亡;其三子李占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职工)和孙子李文辉(李占龙儿子,9岁)受重伤送医院抢救至今尚未脱险。
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认定:吴建华驾驶严重超载(超载10.4吨)的大型机动车辆,且未按规定在道路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后又错误采取措施,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西宁市检察院认为,吴建华的行为已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品德教育亮起红灯
---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 科逸群 纪秋发)
当前北京正积极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好坏,越来 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正是我们开展"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调查的
基本视点。
社会公德是青少年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对作为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我 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同青少年社会公德相关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从公共卫生、公共秩
序、爱护公共财产三个维度,全面审视当前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回收有效问卷 1782份,有效率为99%。
不讲卫生
在公共卫生方面,当问及"您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看法"时,19.1% 的青少年认为"很普遍",38.5%的青少年认为"普遍",22.7%的青少
年认为"不普遍",17.6%的青少年认为这类情况"很少"。由此可知,约占
六成被调查者认为青少年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堪称"大雅之堂"的公共场所都能够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那么在"藏污纳
垢"的公共厕所的不文明举止就更加放肆了。对问题"您对上厕所后不冲水的看法 ",认为"很普遍"的青少年达12.6%,认为"普遍"的达28.5%,认为
"不普遍"的达30.4%,认为"很少"的达26.1%。这表明约四成强的青
少年认为这种不顾公共卫生的恶习仍较普遍地存在,并且认为"自己有时也会这样 做"的高达34.1%。
不遵守公共秩序
北京青少年是否遵守公共秩序呢?这可以从青少年们对"在食堂买饭是否排队 ","公共场所是否大声喧哗","上课是否迟到早退"三个问题的看法中表现出
来。在被调查者当中,39.6%的人认为现今青少年普遍存在"在食堂买饭不排 队"的现象,54.2%的人认为青少年普遍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现象。
我们把调查视野从校内转到校外的社会公共秩序上,不少青少年对此仍表现出 较大的缺憾。"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座?"19.9%
的人选择了"假装没看见","别人不让,我也不让";"您外出遇到红灯时,将
怎样做?"18.8%的人选择了"经常闯红灯","警察在时遵守交通法规,警
察不在时不遵守";"每年到自行车纳税时,您会如何做?"28.6%的人选择
了"能躲就躲","从不纳税","从别人车上揭下税标,贴到自己车上"等。
对公共财产不太在意
有些题目几乎同青少年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请看他们的回答:"您对 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看法"时,高达60.1%的人认为"很普遍"和"普遍";"
当您借到一本被污损的图书时,您的反映如?quot;时,24.7%的人认为"公家的 书就是这样"和"没什么,自己也曾这样做过"。
再从青少年对社会上一些破坏公共财产现象的态度,也可体现出他们的公共财 产热爱程度。对此,有这样两个问题:"在某些旅游点,经常有一些游客爬上雕塑
的肩头合影,您认为这一做法怎样?","北京街头公用电话屡遭破坏,您认为原 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有9.7%的人认为游客爬上雕塑合影是"机会难
得,留下有个性的照片有何不可",有7.1%的人认为"如果无人看守,我也会这样做";有10.2%的人认为公用电话遭破坏是由于"设备太差,打不通还吃
币,弄坏活该","生气时我也摔打过"等原因。
在分析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德的心理因素时,令我们忧虑的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公 德培养的深层原因:
社会风气和成人榜样引导不利
众所周知,青少年可塑性强,他们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受社会环境和成人教育的 影响。在此,不妨听听青少年的看法,当问到"您认为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
主要因素是什么?"时,62.8%者选择了"社会环境",38.2%者选择了
"家庭陶冶",27.1%者选择了"学校教育",15.8%者选择了"成人表
率",11.2%者选择了"舆论导向",9.4%者选择?quot;影视作品",4.
4%者选择了"其他因素"。可见,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社会环境"、家长、教
师等成人在他们公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依目前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和风 气以及一些成人不端的品行,只会对青少年养成良好公德产生消极影响。这种社会导向与成人榜样引导不力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传统道德观的弱化
近些年来,我们尚来不及道德重建,整个社会又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本来就 十分薄弱的道德体系又一次面临强劲的冲击。比如,权力寻租、金钱至上等畸形社
会现象在青少年的心理上投下的阴影,让有些青少年不再相信道德、公允,而走入 心理的极端,有意无意损坏公德。以至于今天我国全体国民们要像小学生那样重新
学习"您好,对不起,谢谢……"等基础文明礼貌用语,补上国民文明素质的课程 。
学校德育的失衡
长期以来,教育规律表明,小学生身心还未发育成熟,思维、记忆等侧重于形 象、具体、浅显,大学生身心发育较成熟,思维、记忆等侧重于抽象、理论、逻辑
,中学生身心特点则介于两者之间,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和课程安排宜根据青少年年 龄特点来进行。但目前学校思想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该教育规律相悖,出现了"小学
讲共产主义理论,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学生感到 思想教育课程无的放矢,脱离实际,枯燥乏味。青少年从小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作为
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应遵循的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规范,却要死记硬背那些高度理想 化的东西。学校德育的失衡,使学校德育始终处于悬空状态,既没有针对性,又不
具现实性。应将这种本末倒置颠倒过来,把学校德育基础和重心放在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上。
(中华妇女网)
弥勒规则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间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平衡的天庭经济,同时也急红了玉皇大帝的眼,为了拉近两地间的差距,玉皇御笔一挥,一批天营企业陆续成立。
众仙都已入位,唯有天庭运输公司还缺经理一职,对于天庭的支柱产业,玉皇也是不敢大意。最后,他决定派刚正不阿的李靖与人缘最好的弥勒扮成凡人下界取经。
三天后,两人学成归来,玉皇向来尊重李靖,便令他先掌舵,弥勒作为后补,随时任用。
李靖就职后,在经理室挂上了"规则是力量"的警示牌,这是他从凡间学来的。一月后,公司产值略有增加,但却有无数的匿名信飞到了玉皇手中。原来李靖刚正不阿,用严格的规则管制众人,弄得工人怨声载道。迫于压力,玉皇不得不用弥勒代替李靖。李靖忿忿不平,挂印而去。
几天后,在众仙的欢呼声中,弥勒走马上任,在众人的簇拥下,弥勒来到经理室,望见"规则就是力量"几个大字,微微一笑,回顾众人说:"此愚人之论也!我在凡间学习时,看到有个经理守规则,纵容员工,员工们也知恩图报,干群关系好得不得了,依我看,人心为先,规则为末!""是,是……"众人连忙附和。弥勒上任后,立刻把"规则"二字改为"宽容",用它作为自己处事的警示铭。一个月下来,公司产值大增,上万封感谢信送到了玉皇手中,玉皇深感欣慰。
半年过去了,运输公司大幅亏损,但玉皇手中的感谢信还是有增无减。玉皇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日黄昏,玉皇身着便服,只身来到公司,看到公司员工多已回家,剩下的都在聊天。玉皇带着疑惑走进经理室,看见弥勒正背对自己阅读文件,于是便暗施隐身法立在一旁。
"好,月末了,我弥勒要发奖金了!"弥勒按规定拿出了员工们的劳动表,"天狼星出工最多,给他胜利奖。天马星只出了半月工,唔,给他节油奖,都不容易。小熊星没出工。这……"弥勒摸了摸大光头陷入沉思,"按规定该开除他!"玉皇暗想。"这么办吧!给小熊星安全奖,规则算什么东西,人心最重要。"弥勒决定了。"啊!"玉皇差点喊出声来。
在回宫的路上,玉皇明白公司不景气的真正原因: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办什么事,还得有规则,还是让李靖来做吧!
一日后,弥勒下台。
半年后,公司法令一新,蒸蒸日上。
来源:《北京晨报》 2002年7月17日
(责任编辑: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