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愚公移山
扩展资料
一、有关列子的介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缨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伙。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二、《愚公移山》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的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三、文中的几个地理名词
1.太行山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东北——西南走向。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达2000米。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陉),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
2.王屋山
在山西省垣曲和河南省济源市等县市间。是中条山的分支,济水的发源地。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3.朔东与雍南
现在一些注释把朔东注为朔方东是有问题的。朔方,即朔方郡,汉代才开始有这个地名。据顾颉刚等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汉代的朔方郡即今内蒙伊盟西北部,这地方离太行山很遥远,中间隔着整个山西省,从方位上说太行山在它的东南面,而不是东面。说雍南的雍是包括今日陕西、甘肃的古雍州也是不确切的,从地理方位上看,王屋山在雍州的东部而不是南部。
四、愚公移山(毛泽东)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今后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党实现党的路线。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代表们对三个报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许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是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
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 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昨天有两个美国人要回美国去,我对他们讲了,美国政府要破坏我们,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但是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我对这两个美国人说:告诉你们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我们解放区禁止你们到那里去,因为你们的政策是扶蒋反共,我们不放心。假如你们是为了打日本,要到解放区是可以去的,但要订一个条约。倘若你们偷偷摸摸到处乱跑,那是不许可的。赫尔利已经公开宣言不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到我们解放区乱跑呢?
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说明了美国反动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动派的阻止中国人民胜利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动的逆流企图压倒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现在依然如斯大林很早就说过的一样,旧世界有三个大矛盾:第一个是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个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个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得更尖锐了,更扩大了。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虽有反苏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这种反动逆流总有一天会要被克服下去。
现在中国正在开着两个大会,一个是国民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一个是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这两条路线在互相斗争着。我们坚决相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而国民党的反革命路线必然要失败。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五、今日“愚公”战贫瘠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尤以黄土高原为烈。可在这林草稀少的大片黄土之中,有“全国梯田第一县”之称的甘肃省庄浪县,就出现了一面积达100万亩的“绿色王国”。
庄浪地处六盘山西麓,曾是甘肃省中部“苦瘠甲天下”的国家级贫穷县之一。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山多坡陡,干旱多灾,自然资源缺乏。全县114万亩耕地,有100.3万亩是坡耕地且分布在402个梁峁上及2553条沟壑里。据统计,这个县在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每年都有1000多万亩吨泥沙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基础,严峻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过去粮食平均亩产只有70公斤左右,以吃救济粮而闻名。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面前,庄浪人民从1964年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奋斗。
在38年修田建林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因每天要背100多筐沉重的土筐,后背被磨得血肉模糊;有多少人在冬天里,因挖坚硬的冻土而使双手鲜血琳淋;又有多少人为学种植技术而舍妻离子。这个县老水保局长罗国栋连着拉了两天架子车,累得晚上尿了炕。38年间,为治理山河,全县共有116人致残,31人献出了生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庄浪人民改造山川的奋斗中,涌现了一大批钻研科学的技术人员,他们把庄浪生态建设引上了科学的道路。
王宝绪,1971年北京林学院毕业来到庄浪县通边林场,在前辈孟冰心育苗的基础上,经过好几年的实验.最终研究出了种子消毒浸泡发法和锯末覆被育苗技术,使落叶松在干旱地区育苗成功。他还成功地在干旱林边缘地区推广了落叶松的种植,这就奠定了庄浪关山生态林建设的基础。
罗秀文,1976年的半脱产林业员。为了搞清楚害虫的生活史,专门在院子里移栽了三四十棵柳树,把捉来的蝉用网子套上:绑在柳枝上。用了三年时间观察,两年时间做防治实验,终于在第六年成功找到了大规模防治的措施,基本上消除了柳尖胸沫蝉的危害。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罗秀文还被评为“甘肃省森防先进工作者”。
绿色爬满了荒山,水留住了,土也肥了,庄浪的技术人员又瞅上了林果栽培技术。
县林业局副局长苏仰忠,这个1977年毕业的大学生,经常与群众在地头、炕头一起讨论新品种苹果的栽培、抚育办法。他把苹果由原来的“3211”树形改为“321”树形,使苹果的挂果率提高到30%以上,亩产由400斤提高到2100斤,个别甚至达到4000斤。这项技术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重视,—致认为这种树形在干旱地区非常具有推广价值。根据庄浪县的地形特点,苏仰忠又提出了“山、峁、沟分类经营,梨、果、树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既解决了立地造林的问题,又发展了区域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林果致富的路子走出了崇尚科学的热潮,全县农业科技的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大。20万亩地膜覆盖、10万亩带状种植、12万亩坑种洋车等稳产高产粮食基地建设正在加紧实施。与此同时,以兴水为重点,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川地补灌,进行沟道治理,治河增地,大力发展水浇地,为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庄浪人用心血铸成的满山的100.3万亩梯田如诗如画,山间林带早已泛绿。以往土壤贫瘠,植被稀少,地貌千沟万壑的庄浪县,现在已是看山山青,看村村新,看户粮丰。现在,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6%得到了治理,取得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的巨大成效。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人工林31万亩、天然林24万亩、草地面积达到23.8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3.6%,林草覆盖率为35%,提前达到了(全国生态建设规划)提出的2030年的林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