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上学期 -> 第三单元

11 荔枝蜜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作者介绍

  杨朔(1913—1968)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青年时代曾在哈尔滨攻读外语,并钻研古典诗文,为他后来所从事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到延安,参加了革命,此后辗转于西北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著有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短篇小说集《月黑夜》及散文特写集《潼关之夜》。抗日战争胜利后,写了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期间,他转入晋察冀野战军,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写了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及中篇小说集《中国人民的脚步声》。建国后,调到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不久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创作了散文集《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及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从朝鲜回国后,他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亚非人民团结委员会等部门从事外事工作。这时期出版了散文集《海市》、《生命泉》、《东风第一枝》、《亚洲日出》,

  长篇小说《洗兵马》的上卷《风雨》等。1968年惨遭“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1978年为纪念杨朔而出版了《杨朔散文选》,收录了他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散文60篇。

  


单调的杨朔散文

  在散文领域,杨朔散文是典型的“单调散文”。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如《荔枝蜜》这篇极受推崇的典范之作,中学语文课文的“预习提示”中这样分析说:“这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记叙文,文章由荔枝蜜的香甜,联想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再由蜜蜂辛勤的采花酿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这个感情变化的过程,是作者对蜜蜂仔细观察和深入认识的过程,更是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以事推理,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和揭示哲理的过程。全文一线贯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这样的论述几乎适用于杨朔所有的散文,只需要把蜜蜂改为别的什么东西就行了。这样的写法,中学生很容易领会,但却值得怀疑:真的诗情和哲理,不是僵死的被线索组织起来的材料,而是散文中自由的、动态的有机成分。如果说整篇散文是一泓清泉,那么诗情和哲理应该是清泉中活泼的游鱼。杨朔的散文中,只有一串草绳吊着的死鱼。于是,千姿百态的行文方式消失了,只剩下一种比八股 还八股的现代八股——杨朔的叙事模式。

  (来源:余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

  


浅析《荔枝蜜》一课的导学特点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 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 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 ,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 ,(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 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 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 (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 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 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 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 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 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 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 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 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 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 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 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 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 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 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 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 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 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 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 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 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 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 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 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 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 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 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 ”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 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 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 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 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 ,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 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尾一段以“我梦 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 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 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 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 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 ,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 ,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 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 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 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 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 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 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 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 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 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 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 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 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 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 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 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 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 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 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 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 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 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 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 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 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 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 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 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 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 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 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 ——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 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 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 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 ),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 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 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 《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 《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 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 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 、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一堂课成功与否即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这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艺术 化、民主化,也取决于教学原则的科学化、艺术化和民主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荔 枝蜜》一课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慕“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综合训练 ”的原则,“双主并行,两法同步”的原则,“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使学 生“学会、会学、乐学、善学”的原则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值得借鉴的。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素质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 率,提高培养人才素质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载《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1期,作者宫铁英)

  


扩展阅读《雪浪花》

雪浪花

杨 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扰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另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的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象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此后一连几日,变了天,飘飘洒洒落着凉雨,不能出门。这一天睛了,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象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

  “哈哈!六十?这辈子别再想那个好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不禁惊疑说:“你有七十了么?看不出。身板骨还是挺硬朗。”

  老泰山说:“哎,硬朗什么?头四年,秋收扬场,我一连气还能扬它一两千斤谷子。如今不行了,胳膊害过风湿痛病,抬不起来,磨刀磨剪子,胳膊往下使力气,这类活儿还能做。不是胳膊拖累我,前年咱准要求到北京去油漆人民大会堂。”

  “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 ,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说到这儿,老泰山把剪刀往水罐里蘸了蘸,继续磨着,一面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提起我那驴,可是百里挑一:浑身乌黑乌黑,没一根杂毛,四只蹄子可是白的。这有个讲究,叫四蹄踏雪,跑起来,极好的马也追不上。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象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钱。”

  老泰山说的有点气促,喘嘘嘘的,就缓了口气,又磨着剪子说:“我一听气炸了肺。我的驴,你的屁,爱骑不骑,怎么能诬赖人家是红胡子?赶到警察局一看,大白熊倒轻松,望着我乐的闭不拢嘴。你猜他说什么 ?你说:你的驴快,我要再雇一趟去秦皇岛,到处找不着你。我就告你。一告,这不是,就把红胡子抓来了。”

  我忍不住说:“瞧他多聪明!”

  老泰山说:“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你听着啊。这回到省事,也不用争,一张口他就给我十五块钱,骑上驴,他拿着根荆条,抽着驴紧跑。我叫他慢着点,他直夸奖我的驴有几步好走,答应回头再加点脚钱。到秦皇岛一个来回,整整一天,累的我那驴浑身湿淋淋的,顺着毛往下滴汗珠——你说叫人心疼不心疼?”

  我插问道:“脚钱加了没有?”

  老泰山直起腰,狠狠吐了口唾沫说:“见他的鬼!他连一个铜子儿也不给,说是上回你讹诈我五块钱,都包括在内啦,再闹,送你到警察局去。红胡子!红胡子!直骂我是红胡子。”

  我气的问:“这个流氓,他是哪国人?”

  老泰山说:“不讲你也猜得着。前几天听广播,美国飞机又偷着闯进咱们家里。三十年前,我亲身吃过他们的亏,这笔账还没算清。要是倒退五十年,我身强力壮,今天我呀——”

  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

  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你想天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

  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

  1961年

  (选自《杨朔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简评:

    《雪浪花》通过“我”叙述“老泰山”的故事,抒写了一个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散文的主题思想也带有60年代的鲜明色彩。作品在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火红的晚霞的背景上,勾画出老泰山人老心红、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美好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缕缕情思和深情礼赞。

  作品中的叙事不是纪实性的,而是加以浪漫化,是为了特定的意境效果而刻意选择组织的。开篇描绘和渲染雪浪花的壮观景象。面对一群纯真快乐的姑娘的发问,老泰山出语不凡,对雪浪花作了富有哲理的叙述;同时,老泰山形象不俗,“就象秋天的高空一样”。关于老泰山以及他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叙述,始终是乐观的、诗化的。散文描写的雪浪花等自然景象成为普通劳动者及时代的一种象征。全篇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老泰山及北戴河的秀丽景色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富的哲理性的思想。

  《雪浪花》呈示出一个清晰、简单而精致的结构。简单的故事情节,简洁的自然景色描写,以“我”与老泰山的结识,“我”对老泰山认识的深化这一线索串连安排,内容上层层深入而又前后照应,曲径通幽,卒章显志。文字清新、明丽,注重语言的锤炼与遣词造句的精当,连人物对话也具有“诗一样”凝炼的特色。

  但《雪浪花》从诗化的刻意追求中表现出的人物和事件显得过于理想化,语言也有雕琢之嫌。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