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下学期 -> 第二单元

6 向沙漠进军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一、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二、小知识:荒漠

  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按地表组成物质,分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此外,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亚极地带,由于低温引起生理干燥的植被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一般称为寒漠。近年我国西北地区广大群众改造荒漠取得很大的成就。

  三、小知识:绿洲

  也叫“沃洲”。荒漠中通过人工灌溉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是指河流两岸,泉、井附近以及受高山冰雪融水灌注的山麓地带、如中亚河流两岸和中国天山、祁连山山麓一带的绿洲。也有把南极洲边缘没有大陆冰层覆盖的岩石出露、鸟兽集聚的地方叫做绿洲。

  四、沙漠气候

  也叫“荒漠气候”或“干旱气候”。因所处纬度不同又分热带沙漠、亚热带沙漠和温带沙漠三种类型。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除热带沿海多雾外,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小,多风沙;云量少,日照强。未经改造的沙漠气候区自然景观多属沙漠。但人定可以胜天,如我国的乌兰布和沙漠年降水量仅130毫米,但经过改造之后,已成为丰产的良田。

  五、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闻京城再遭沙袭。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

  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报道的一再敲打,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联想到数十年前的一则新闻名篇,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阵。渐渐地,这事不再为公众关注。虽说“三北防护林”建设成绩斐然,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现在,沙漠离北京怀柔已经不远,风沙之逼已经从当初的“边关告急”变为“兵临城下”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在奋力与沙灾一搏的同时,也一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的视野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应该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在北方土地荒漠化中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弄脏了地面水,就从地下找水喝。不过十几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荫蔽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适用于东部。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硕大无朋的天顶上,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注意不多,研究不够,技术薄弱,是该奋起直追了。

  由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逻辑追踪,我们受到的震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弥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到如今,我们还交得起如此昂贵的“学费”吗?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0年4月27日)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