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秃鹰之死
扩展资料
一、《金苹果文库》简介
课文选自《金苹果文库 热爱地球》,《金苹果文库》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一套优秀的科普丛书,作者均系国内的著名科普作家。现已出版三辑,每辑10本。
二、洛杉矶烟雾
位于太平洋之滨的美国城市洛杉矶原是一个常年阳光灿烂、气候温和、风和明媚的好地方。早在15世纪,一群西班牙人到了这里,就十分喜爱这个地方,取名为洛杉矶。它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天使之城”。一直到了20世纪,它仍然是那样美丽舒适,并被影片制造人看中,把这里作为拍摄电影的理想地方,于是便在洛杉矶的西北郊,建设了闻名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人们发现这里还能建成面向浩翰的太平洋的重要经济基地。于是这里的工业便迅速发展起来。机器制造、军工、炼油、化学、食品、旅游等行业骤然兴起,人口猛增,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经济、工业、交通运输的中心。从此,这里优良的气候就开始受到人为的影响。
1946年,这里出现一种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许多人喉头发炎,鼻、眼受到刺激,还有的人头痛、呕吐。1955年又发生过一次,并导致400人死亡。从此,“天使之城”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这种刺激性蓝色烟雾是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氮等。同大气中的二氧化氮混合一起,经阳光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后产生臭氧、氧化氮、甲醛、乙醛及其它氧化物的混合物,被称作光化学烟雾。由于洛杉矶首受其害,故又名为“洛杉矶烟雾”。
这种烟雾出现在洛杉矶是有原因的。第一,洛杉矶市区分散,主要靠汽车联系。1950年即拥有汽车250万辆,后增至400万辆,有“汽车轱辘上的城市”之称。汽车每天耗汽油250万升,将1000吨碳氢化合物、400吨氮氧化合物排入大气,是光化学烟雾的“原料”。第二,洛杉矶阳光充足,5~10月份更是阳光灿烂,上午是汽车活动最多的时间,烟雾“原料”积聚到中午,浓度达到最大。第三,另外,洛杉矶三面环山,西面临海,夏季的东北风吹不到市风,污染的空气不易扩散。这许多原因使洛杉矶由“天使之城”变成了“烟雾之城”。
三、水俣病
在一些国家,资本家或生产单位的经济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任意向自然界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大气和水源的污染,造成社会公害,引起许多疾病,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对水源的污染有多种,其中“水俣病”就是举世闻名的日本公害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渔村中,发现一些猫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自杀猫”。1953年水俣镇发现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近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在这个地区又发现五十多人患有同样症状的病。经过对病的调查和研究,在1962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常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和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从水俣镇的工厂排放的氯化甲基汞污染海域,使鱼和贝类中毒造成的。继水俣镇之后1963年,日本新泻县又有大批自杀猫、自杀狗出现。1973年在有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又发生了水俣病。据报导这三次发病人数共计900多人,实际上在日本受害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水俣镇受害居民已有一万人左右。
汞俗称水银,它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害物质,尤其是汞的烷基化合物的毒性更大。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呼吸或消化系统进入人体。无机汞进入人身体后,含汞浓度最高的是肾脏和肝脏。有机汞在人脑中蓄积最为显著,其次是肝和肾。汞中毒后的临床症状即如“水俣病”症状。
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真相
2000年12月15日,乌克兰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最后一台机组。在此前后,一些媒体为求轰动效应,片面夸大渲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灾难的后果。为了让读者了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的真相,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能专家。
据核能专家说,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现乌克兰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严重事故,释放出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随云一起飘向北欧,一些国家的环境放射性测量结果发现有意外增加,从而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由于这起事故最初是保密的,因此对这起事故的后果说法相当混乱,尤其是对这起事故的放射性后果存在许多误解和担忧。
从1986年到1996年,国际上召开了不少会议,评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最具权威性的是1996年4月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大会报告认为,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照射,另外2人死于爆炸。其长期的健康效应,根据10年的观察,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观察到可归因于这起事故的其他任何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和由该事故引起的遗传效应。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环境后果,大会报告的结论是,这起事故后的头几个星期内,核电站厂址周围10公里内的针叶树和某些小哺乳动物,曾接受到致死的辐射剂量。到1986年秋天,辐射剂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没有观察到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或持久的影响。
去年5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维也纳开会,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4年来的辐射后果。这次会议专门讨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通过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主席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信,澄清有关事实。
那么引起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具体技术原因是什么呢?核能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核电站所采用的核反应堆(原苏联设计的石墨慢化、轻水冷却、堆内沸腾反应堆,被称为RBMK型反应堆)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运行人员执行的实验程序考虑不周和违反操作规程也是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但追溯其根本原因应归于原苏联核电站主管部门安全意识淡漠,因为这种堆型的上述设计缺陷早已为人所知,但未引起重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核电发展历史上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尽管它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原因,但它给核电蒙上的阴影,至今还没有消除。对这起事故的后果进行实事求是的估价,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核电将会得到更加稳步的发展。事实上,从1986年以来,国际上加强了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各国进一步完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改进核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完善运行规程和各种运行文件,重视人员培训,加强安全教育,核电站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各国加强了核安全监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核安全监督,核电的安全性和良好运行记录必将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