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韩愈短文两篇
扩展资料
一、韩愈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二、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提倡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风,这在明中叶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以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复古的道路。影响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学者在散文创作中一味以模拟秦汉古人为能事,其作品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作为前后七子的反对派出现的,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强调唐宋作家的散文作品是学习和继承秦汉古文优秀传统的典范,应该加以提倡,并着手编选和刊行唐宋作家的散文选集。
由于这八位作家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他们的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三、韩愈名句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不必贤于第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选自《师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已无待于外物之谓德。
——选自《原道》
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选自《原毁》
麟之为灵,昭昭也。
——选自《获麟解》
龙须气成云。
——选自《杂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选自《马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选自《进学解》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选自《违辨》
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选自《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灾害外者,皆已宾贡。
——选自《后二九日复上宰相书》
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故高才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选自《与于襄阳书》
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非吾志也。
——选自《应科目时与人书》
惟陈言之务去。
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
——选自《答李翊书》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选自《送孟东野序》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为也,我则为之。
——选自《送李愿归盘谷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选自《送董昭序》
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
——选自《送石处士序》
伯乐一过翼北之业,而马群遂空。
——选自《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
——选自《圬者王承福传》
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
——选自《祭鳄鱼文》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选自《祭十二郎文》
士穷乃见节义。
——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四、“说”的概念
说,也称杂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早期的“说”是谋臣向君主献计献策的“说辞”,要求深入浅出,生动婉转,多借助比喻、传说、寓言等来增强说服效果。后来“说”体由口头转向书面,演变成阐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的文体,形式自由活泼,带有杂文、杂感性质,或侧重记叙,或侧重议论。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这种体裁。
五、“序”的概念
序,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就是属于“赠序”一类的,言辞恳切而意长。
六、《马说》写作背景
“说”,古代一种文体,与现代杂文相似。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是后人所加。
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战国策》中凡数见。如《楚策四》中记载:春申君收汗明为门客,汗明向他讲了伯乐说马的故事。又据《列子·说符》记载,伯乐曾把比自己更善识马的九方皋推荐给秦穆公。此外,《庄子》、《韩诗外传》均提及伯乐相马事。作者根据以上故事,写了此文。
韩愈青年时代就颇有抱负和才干。他25岁中进土后,长期闲居京城,得不到官职。只得“奔走伺候公卿”,“日求于人,以度时月”(《与李翱书》)。直到10年后,他35岁时,才被召回朝廷正式任职。这种坎坷遭遇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思想基础。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昏暗,体会到统治者对待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也深刻了解了下层知识分子遭受的怨屈和折磨。于是,作者在“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的思想指导下,联系当时统治集团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背景
这是一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帙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的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已和序的原意不尽相同。董邵南,寿州安平(今安徽省寿县)人,举进士,不得志。当时北方藩镇强大,招纳土人做他们的幕府,董邵南将从长安往游。韩愈对董邵南的不得志表示同情,而对他投托藩镇又不赞成。所以在这篇赠序中隐有讽劝之意,名为送,实为留。
八、扩展阅读
《列子·说符·伯乐》
列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wú,无)若失,若此者绝尘弭(zhé,哲)。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mò,沫)薪菜(cǎi,彩)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yuè,月),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kuì愧)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贵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老啦,您的子孙中有没有可以派去访求良马的人呢?”
伯乐回答:“良马可以凭形体外貌和筋骨来鉴别,但天下稀有的骏马,其神气却在若有若无、似明似灭之间。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足不沾尘土,车不留轮迹,极为迅速。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才,可以教他们识别良马。但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稀有的骏马。有一个同我一起挑担子拾柴草的朋友,名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请让我引他来见您。”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马。过了三个月他回来报告说:“已经得到一匹好马啦,在沙丘那边。”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他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穆公派人去沙丘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召来,封他说:“坏事啦!你介绍的那位找马人,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大声叹了一口气,说:“竟到了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的地方呵!像九方皋所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神机,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面现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有比鉴别马还要宝贵得多的意义。”
后来马送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