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醉翁亭记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个人简历:四岁丧父,家中贫困,母亲郑氏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他从小读书勤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革新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卒赠太子太傅,死谥文忠。
诗歌风格:平易疏畅,表现出了议论化、散文化的艺术倾向,开一代宋诗风气。欧诗今存860余首。
散文风格:明畅简洁,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词作风格:风流蕴藉。有《六一词》存世。
文学主张:倡导古文写作,进行诗文革新,提倡平实文风。
文学成就:一、推行古文写作。二、奖掖后进,培养人才。宋代诗人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门下。三、在学术文化方面有许多开风气之功。经学方面,开破传、疑经、重实事之风。史学方面,《五代史记》是唐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又主编《新唐书》,恢复表谱,改进史志。金石学方面,《集古录跋尾》是我国第一部以金石证史之作。文体学方面,首创诗话(《六一诗话》)、正式标举题跋这两种文学样式。四、他是宋代第一个集诗、词、文兼长的大家,在转变文学时风、促进宋代文学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思想: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利民,有“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晚年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成为保守派。
写作背景
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期间,提出了十项政治革新主张,欧阳修积极响应。革新失败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他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革新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本文写于他上任的第二年,文章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情感。
古代对本文的评论
“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琢词不可无法,短则欲赅,如欧阳公‘环滁皆山也’一句,省去了多字面,而意未尝不尽也。”(唐彪《读书作文谱》)
“欧公《醉翁亭记》,前面说山,说泉,说亭,说作亭人,说酒,说醉翁,都说了,却后面还有许多,如何之处,你看他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拈出吃酒,带下山水,立地便过,不用动掉。譬如左鼻子气过于右鼻子,不消过文传送,妙绝古今。”(李滕芳《李文庄公全集》卷九)
《题滁州醉翁亭》
欧阳修在作《醉翁亭记》同一年(庆历六年)写的五言古诗《题滁州醉翁亭》: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纵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诗中明言“四十未为老”,却偏自号“醉翁”。他希望自己一醉方休,忘记一切。诗中“醉”字与《醉翁亭记》文中“醉”字, 都表现出陶醉山水的深情,同时也隐含着政治上失意而寄情山水的抑郁情怀。
醉翁亭新记(杨金志)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因宋欧阳修公《醉翁亭记》出名,千百年来盛名不衰。春节期间,记者回到老家安徽滁州,再次拜访这座古亭。名亭翼然如故,小城春意浓浓,滁人新世纪新面貌。
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山门牌坊古朴典雅,欧公学生苏轼所题“琅琊山”三字俊逸挺拔。入山门,一条浓黑笔直的柏油路直入山谷,两旁佳木参天,“卖相”不亚于江浙一带的名胜。但是在笔者先前的印象中,山门内虽有柏油路,却颇有些坑洼,路况不佳。琅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顾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当地有关方面把旧路整饬一新,装点好门面让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以前总认为,反正本地游客居多,‘一家人’无所谓;现在总想着要招揽全国各地,尤其是附近江浙沪一带的游客。”顾先生说。
山行六七里,见小桥流水,溪水源头近在眼前,是为酿泉。柏油路噶然而止,过桥则为古朴的青石板路。“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虽藏庭院中,上翘的亭角却看得真真切切。“翁去百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挂在亭柱上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园林的实貌,布局紧凑别致的庭院内有“醉翁九景”供人细细把玩。亭前九曲流觞,流水不腐;亭后“二贤堂”,纪念的是欧阳修和王禹偁两位宋朝太守。附近“宝宋新斋”供奉着“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石刻,崇文重教的当地人把这份“宋宝”用玻璃罩起来,盖座亭子遮风雨,仔细地呵护着。
出亭西,有欧公手值的“欧梅”,千年古树高达十数米,枝头万梅竞放,树下落红护花。人勤春早,每年春节都要登山的滁人贾仁旗先生说,今年的梅花开得特别盛。古木新葩,古城何尝不是?滁州所辖凤阳县,曾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乡僻壤,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二十年来农村巨变,此地的很多农户都盖起了小楼,家中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他们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做生意,思路开财源进。城市的变迁也日新月异,不说高楼大厦和通衢大道,便利超市、茶坊咖啡屋这些曾经新鲜的玩意儿如今已是小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出醉翁亭,继续山行六七里,半山腰的琅琊古刹豁然眼前。记者坐在山路台阶上歇息,一只雪白的小狗蹦蹦跳跳地从身边经过,身后传来吆喝声:“慢一点。”小狗停下脚步,摇着尾巴回头看,这时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从记者身边经过,携手下山。老夫妻俩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河北,春节期间开着车遍访名山大川,年过得有新意又潇洒。“明天去南京,看看中山陵,访访梅花山。”说笑间,他们相互扶持的身影渐远。欧阳修称颂琅琊山“四时之景不同”,冬末春初本是“水落而石出”的萧杀景象,并非观景的最佳时节,如今却是“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一派热闹场面。
欧阳修当年守滁州,另筑有丰乐亭并赋《丰乐亭记》,文中说滁州“四方宾客所不至”,其民“不见外事而安于田亩衣食”,现在的滁州当然早已不是这般闭塞。只有“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一句,用在如今恰恰合适。事实上,“丰乐”二字,不就是当代所有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