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学期 -> 第五单元

25 诗词五首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一、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美誉,他本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杜工部。

  个人简历:7岁学诗,15岁名扬洛阳。20岁以后可分为四个时期:①漫游时期。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到江南和齐鲁进行两次长时间的游历。名作《望岳》便出自这一时期。②长安时期。从天宝五年至十四年,生活在长安的杜甫,对贵族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多有接触。《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名作出自这一时期。③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从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杜甫经历了各种磨难,目睹时局的动荡,对政治深感失望。著名的《北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便出自这一时期。④漂泊西南时期。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著名的成都草堂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作品的思想内容:①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贯穿杜诗的一根红线。“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便是很好的例证。②爱国思想和忠君思想交织在一起。这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诗句便可见一斑。③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生动写照。④其它还有描写日常生活、写景抒怀、咏物怀古、赠友怀人、论诗题画等诗作。

  艺术成就:①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②语言概括准确、凝练苍劲、通俗自然、丰富多彩。③“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④体裁的多样化。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表现为承继《诗经》、汉乐府以来的写实传统,博采古今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昭示后世诗人;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后世诗歌中以诗论诗、用诗题画、用诗写日常生活、用诗代替奏疏信札,杜甫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二、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年少时即有诗名,18岁到洛阳,深受韩愈推崇,成为韩愈诗派中最有创造性的年轻诗人。因为科考时犯父讳被迫放弃考试。做过低微的奉礼郎,后辞官归家,27岁时因病去世。

  作品内容:①抒发自己执著的人生追求和怀才不遇的悲愤。《南园》即是。②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④咏物等其它题材。

  艺术特点:他的诗歌多幻想意象,构思奇特,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语言多瑰美奇峭,有“昌谷体”之称。

  文学影响:他瑰奇幽峭的艺术风格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对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等有很大影响。后来仿效者不乏其人,如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

  三、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个人简历: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后来家庭没落。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大中十三年(859),48岁的他才授隋县尉,后任方城尉,至国子助教。

  诗名:他的诗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他们都深受李贺影响。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五代赵崇祚编《花间集》把他的词列为首位。

  诗歌风格:秾丽绵密。

  著作:《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五卷。

  四、陆游简历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务观,晚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平及创作:陆游的生平可分为三个时期。①四十五岁入蜀前。少年时便萌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胸怀满腔爱国热情,才华横溢,但他正处在金军灭辽后南下攻宋的动乱时期,主战派和投降派在朝野明争暗斗,科考中由于受到秦桧的阻挠,被黜落。直至秦桧死去,34岁时才初任福建宁德县主簿。此后在仕途上几起几落。这一时期,他师授于江西诗派的曾几,写诗讲求练字、造句、用典、对仗等艺术技巧,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入蜀和东归时期(46-65岁)。乾道五年,出任夔州通判。后随四川宣抚使进驻南郑,秉笔从戎,但因不拘礼法,被言官讥为“燕饮颓放”,他自己干脆自号“放翁”。淳熙五年,被召东归,辗转多处任职,但三遭黜落。这一时期他从屈原、“李杜”、苏轼等前贤汲取营养,诗歌境界大开,内容深广,风格宏肆,成为他诗歌创作的转折点。他把这一时期的诗作命名为《剑南诗稿》。③赋闲乡居时期(66-85岁)。他深入民间,关心民间疾苦,关心时局,积极支持北伐。这一时期,他仍不辍创作,存诗多达6470首,诗风渐趋平淡自然。弥留之际的《示儿诗》传诵千古。

  作品的思想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陆游诗歌的一条红线。具体来说:①抒发自己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为收复中原、一统祖国而呐喊,是他诗歌的首要特征。②指责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的政策、投降卖国的行径。③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④表现对人民的关心热爱。⑤农村生活的习俗、写景咏物等。

  艺术成就:①基本特征:广泛而真实地反映南宋前期的社会现实。②突出特征: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③语言特点:圆转流畅,精练自然。④体裁:各体兼长。尤以七律最多最好。

  五、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王岑)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个人简历:①20岁以前,在家跟随母亲、姥爷段玉裁学习经学、文学。13岁作《知觉辩》,15岁诗集编年,19岁倚声填词,21岁编集《怀人馆词》3卷、《红禅词》2卷。显示了绝异的才能。②应乡试到入仕时期(20-28岁)。1819年会试落选,1820年任内阁中书。此间师从刘逢禄学习《公羊传》,作品多伤时、骂坐之语。③29岁至去世。落选后又先后六次参加会试,38岁时始中进士,继续担任低微的官职,48岁辞官南归,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这一时期,多写评论,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一些著名诗篇和散文名篇也写于这一时期,如《已亥杂诗》、《病梅馆记》等。

  政治学术思想:深刻认识到清朝末年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危机,主张改革政治,抵御外侮。学术思想之路:学习正统派考据学——对正统派考据学严厉批判——坚决抛弃考据学——接受今文经学——主张经世致用。

  文学影响:他的文章不同于桐城派散文,也不同于唐宋散文,而是上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一种新开拓,形成了一股新风气,是新学家崇拜的偶像。

  六、千家注杜

  明清两代给杜诗作注者蜂起,号称“千家注杜”。其中较为流行的本子:明末王嗣爽的《杜臆》10卷。优点:去掉繁琐的旁征博引,努力探索和发掘杜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艺术分析方面颇有见地。缺点:未录原诗,典故名物的训解过于粗略。清初钱谦益的《杜工部集注》20卷。优点:按诗体编排,对史实的考订详备,注引丰富。最出色的本子:清康熙年间,仇兆鳌的《杜诗详注》25卷。优点:对每一首诗都分编年、内注、外柱、根据四部分,征引繁富,考评细密。缺点:时有泛释无当之处。便于初学的本子:清朝杨伦的《杜诗镜铨》20卷,按年代编次,简明扼要。

  七、李贺事记二则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新唐书》)

  其母夫人郑氏念其子深,及贺卒,夫人哀不自解。一夕,梦贺来,如平生时,白夫人曰:“某幸得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从小奉亲命,能诗书为文章。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自饰也,且欲大门族,上报夫人恩。岂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养,得非天哉!然某虽死,非死也,乃上帝命。”夫人讯其事,贺曰:“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于月圃,构新宫名曰白瑶。以某荣于辞,故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既而告去。夫人寤,甚异其梦,自是哀少解。(《太平广记》)

  八、温八叉

  晚唐考试律赋,皆八韵一篇。温庭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是作律赋的高手。据说他插手一吟,一韵便成,八叉八韵,一篇文章便完成了。所以,人称“温八叉”,又称“温八韵”。

  九、《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析:这首诗大约写于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重九登高所作。诗作写江边秋景,意境雄浑开阔,惟感伤过甚,结尾处,情调不免低沉。

  十、《南园》(第六首,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简析:这首诗和课文所选的第五首诗,反映了作者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的抱负。辞意显豁,情怀激越,代表李贺诗风的又一方面。

  十一、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遍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简析:此词写闺中少妇秋夜不能入睡的离情。

  十二、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简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能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盼望。

返回页首  


扩展资料

  一、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别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地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

  二、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三、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后随父适居绵州(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少年时代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25岁出川漫游,。曾因人推荐,供奉翰林院,政治上不受得视,又遭谗毁,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天宝三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李璘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安徽当涂。李白诗豪纵奔放,善用夸张,想象丰富,意境神奇,为我国继屈原后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流传九百多首,《李太白集》三十卷。

  四、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少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曾中进士,任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后又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等职。他是继杜甫之后我国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在唐代新乐府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他的《与元九书》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早期所作政治讽刺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揭露了封建政治制度的黑暗,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政治倾向强烈,艺术形象鲜明;抒情诗意到笔随,情感真切;叙事诗形象生动,描写细致,语言平易通俗。现存有诗近3000首,《长恨歌》《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行世。

  五、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一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