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琐忆
本文的写作缘由
唐弢同志说:鲁迅是“我的指路人”。从1933年至1936年3月,唐弢从鲁迅那里得到了生活上的帮助、学习上的开导、政治上的关怀,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为表达对这位伟大导师的缅怀之情,也为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鲁迅,进而学习鲁迅的崇高精神,更为鞭策自己沿鲁迅之路前进,1936年鲁迅逝世时,唐弢即写了第一篇怀念文章《记鲁迅先生》,1945年又写了第二篇怀念文章《第一次会见鲁迅先生》。1961年,恰逢鲁迅八十诞辰,应外文出版社英文杂志《中国文学》之邀,作者又写下第三篇回忆文章《琐忆》,同时发表在《中国文学》9月号和《人民文学》9月号,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鲁迅回忆录》第一集和作者自选集《回忆·书简·散记》。
关于《自嘲》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本诗写于1932年10月12日,是赠柳亚子先生的,后编入《集外集》。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概括:在这年月里,我既然交上了倒霉的华盖运,那还有什么希求呢?身子还没有动一动,头就碰壁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我拉低帽檐,遮住面容在闹市穿行;我乘坐在漏船上,载着酒向急流涌进。
颈联上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眉冷对(对自己的)指责;另一种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的那些人)。我们觉得还是前一种理解较符合原意。因为从《自嘲》来看,是作者独立作战,备受攻击,因而自嘲自解,自我坚定;并非作者为多数人所理解而和多数人一起指责“千夫所指”的人,而是受着千夫的指责。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的幼子名荼,号安。幼时为景公所钟爱,景公曾口中街绳,假装牛使孺子荼牵之嬉戏,荼突然跌倒,拉掉了景公的牙齿,所以齐国的鲍子说齐景公是“孺子牛”。
末联说,我躲进小楼,也有一个一统的天下,不管外界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我都要坚守阵地,坚持战斗。表达了作者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
鲁迅:光辉的一生
裘士雄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诞生在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在私塾和三味书屋接受传统教育。青年时代求学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两年后进仙台医专习医。
1906年毅然弃医从文,以此改变国民精神。在日留学期间,鲁迅加入光复会,坚定地站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并在故乡参加了伟大的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应邀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期间,参加《新青年》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与李大钊等并肩战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年至1926年间,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充分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进步学生运动而遭到当局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翌年1月赴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大一切职务,也因此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10月定居上海,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1930年起,鲁迅相继参加和领导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种种迫害,积极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团结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而作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正是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晚年,他又热烈拥护和支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1927年起,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
上海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地剖析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辑入《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专集。
此外,鲁迅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2种)、《莽原》、《奔流》和《译文》等文艺报刊,热情关怀和培养青年,倡导版画艺术,整理了大量古籍,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和《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
(作者系省、市鲁研会会长)2001年9月22日
自题小像
(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①,我以我血荐轩辕。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
鲁迅的遗嘱
在现代所有的中国人中,鲁迅无疑是最为深刻而且最为独特的一个,他的遗嘱也是最为独特的一封。下面是遗嘱全文: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不是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来源:人民网
“鲁迅”笔名的由来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摘自《浙江日报》
鲁迅授课
鲁彦
“每次每次,当鲁迅仰着冷静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有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了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旁,用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平躺在高出的眉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并不十分高大的鼻子给两边深刻的皱纹映衬着才显出一点高大的模样,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平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着他的语言,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定着的。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着极平常的语言,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出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全人类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有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渐与愤怒……”
摘自《北大逸事》
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我想,鲁迅先生60多年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鉴于过去我们对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有些误解,我们想在此多说几句。
一个典型的观点曾经影响了一部分人,他们认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这种将事件政治化的解释,虽然具有激进色彩,拔高了鲁迅,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首先,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操作程序就会知道,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很少有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
其次,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这种推荐的号召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本文摘自《荆棘与花冠——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回眸》,陈春生、彭未名著,武汉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忆鲁迅先生
巴金
从北京图书馆出来,我迎着风走一段路。风卷起尘土打在我的脸上,我几乎睁不开眼睛。我站在一棵树下避风。我取下眼镜来,用手绢擦掉镜片上的尘垢。我又戴上眼镜,我觉得眼前突然明亮了。我在这树下站了好一会,听着风声,望着匆忙走过的行人。我的思想却回到了我刚才离开的地方:图书馆里一间小小的展览室。那地方吸引了我整个的心。我有点奇怪:那个小小的房间怎么能够容纳下一个巨人的多么光辉的一生和多么伟大的心灵?
我说的是鲁迅先生,我想的是鲁迅先生。我刚才还看到他的手稿、他的信札和他的遗照。这些对我也是很熟悉的了。这些年来我就没有忘记过他。这些年来在我困苦的时候,在我绝望的时候,在我感到疲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我特别记得:十三年前的两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他四周都是芬芳的鲜花,夜很静,四五个朋友在外面工作,除了轻微的谈话声外,再也听不见什么。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我暗暗地说:他睡着了,他会活起来的。我曾经这样地安慰过自己。他要是能够推开棺盖坐起来,那是多么好啊。然而我望着望着,我走开,又走回来,我仍然望着,他始终不曾动过。我知道他不会活起来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愿似地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
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的确,这些年来他的慈祥的笑脸,和他在棺盖下沉睡似的面颜就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记忆。在困苦中,在绝望中,我每一想到那灵前的情景,我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勇气。对我来说,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一样。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
又是过去的事了,那是更早的事。一九二六年八月我第一次来北京考大学,住在北河沿一家同兴公寓。我在北京患病,没有进考场,在公寓里住了半个月就走了。那时北海公园还没有开放,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在北京我只有两三个偶尔来闲谈的朋友,半个月中间始终陪伴我的就是一本《呐喊》。我早就读过了它,我在成都就读过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和别的几篇小说。我并不是一次就读懂了它们。我是慢慢地学会了爱好它们的。这一次我更有机会熟读它们。在这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的孩子的心。我第一次感到了、相信了艺术的力量。以后的几年中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呐喊》,我带着它走过好些地方,后来我又得到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更热爱地读熟了它们。我至今还能够背出《伤逝》中的几段文字。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学到了一点驾驭文字的方法。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第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拿我这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来说,我实在不能称为他的学生。但是墙边一棵小草的生长,也靠着太阳的恩泽。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
不,他不止是一个太阳,有时他还是一棵大树,就像眼前的树木一样,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青人挡住了风沙。
他,我们大家敬爱的鲁迅先生,已经去世十三年了。每个人想起他,都会立刻想到他的道和他的文章。这是他的每个读者、每个研究者永远记住,永远敬爱的。他的作品已经成了中国人民的宝物。这些用不着我来提说了。今天看完了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的展览会出来,站在树下避风沙的时候,我想起来:
这个巨人,这个有着伟大心灵的瘦小的老人,他一生教导同胞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预言着一个自由、独立的新中国的到来,他为着这个前途花尽了他的心血。他忘了自己地为着这个前途铺路。他并没有骗我们,今天他所预言的新中国果然实现了。可是在大家、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却不在我们中间露一下笑脸。他一生诅咒中国的暗夜,歌颂中国的光明。而他却偏偏呕尽心血,死在黑暗正浓的时候。今天光明的新中国已经到来,他这个最有资格看见它的人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这的确是一件叫人痛心的事。为了这个,我们只有更加感激他。
风一直不停,阳光却更灿烂地照在街上,我已经歇了一会儿,我得往前走了。
1949年10月11日
(选自《1949—1979散文特写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永远的鲁迅
赖海晏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热风·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鲁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他是一位文化伟人,一位深入人心的思想家。他在生前,战斗不息。对大众、对青年,怀着深爱;对丑类、对黑暗,直面斗争。他为正直的人所敬重,承受暗枪、冷箭而不屈不挠。他逝世时,悼念者如潮,“民族魂”的旗帜覆于棺上。他逝世后,知他的人,纪念他、赞扬他、学习他,如长江大河,滔滔不尽;骂他损他的人,恨他、诬他、欲毁他,永无宁日。我们选择什么呢?
首先,要进一步认识鲁迅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
鲁迅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刻苦、深入的学习。当他接受了世界先进文化的熏陶后,并不是对民族文化一概扬弃,而是以开阔的眼光和适当的尺度,吸取其中之精华。他主张“拿来主义”,从世界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已故散文大师秦牧曾在《〈我们心中的鲁迅〉序》中写道:“鲁迅是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也是中外文化汇流时代的文化巨人。他对于封建传统的批判是前无古人的,他对于新时代文化的追求又代表了大量来者。”诚如秦牧所言,鲁迅确实是追求新时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有此追求,而且始终不懈地把这种追求与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紧密联系起来。鲁迅这种文化反省意识和文化反省能力,这种对东西方文化的学习、批判与吸收,融会贯通、不断探索的精神,是他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两本小说集《呐喊》、《彷徨》就深刻体现了这种感悟和精神,以鲜明的形象昭示世人: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禁锢,正使我们的人民丧失了自我解放、自由创造的精神,心甘情愿做奴隶,不清除这历史的积淀,必然妨碍我们每个人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创造。
鲁迅严厉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他是从现代情况出发,着眼于对后世的影响而定取舍。他有一句名言:“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可见,生存、温饱、发展,始终是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他提出“拿来主义”,亦是要根据本国需要来吸取外国文化,而不是对任何外国送来的东西都照单接收。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化振拔到现代水平的文化巨人,一个追求现代文化的杰出代表。
其次,要学习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鲁迅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挚爱。“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这些名句就是鲁迅奉献不息、鞠躬尽瘁伟大精神的最好写照。当然,他对阿Q式的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批判国民劣根性,也是为了要从精神上疗救民族的灵魂,促使人民的自强和奋起。他的为人,他的作品,连贯的是一条热爱人民的主线。在《一件小事》中,鲁迅描述了一位人力车夫救助路边跌倒的老妇人的动人情节,并以“我”的“小”来衬托这位普通百姓的高大。这篇教育了千千万万人的短文,至今读之,仍觉得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当今有些头上“光环”一圈圈、教训人时一套套的人,在灵魂上能否同普通百姓一比高低?在《故乡》这一名篇中,鲁迅通过笔下的闰土,寄托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中国压榨、折磨农民的统治者愤怒的控诉,表达了对改变农民生活的强烈渴望。鲁迅对人民的爱是何等深沉!鲁迅热爱人民,也为人民所热爱。已故著名文艺家黄新波在《民族祭》一文记述,鲁迅去世后,“在三天的公开吊唁中,前往瞻仰遗容的群众络绎不绝。既有文质彬彬的文化艺术界人士、教授和学者,也有满身油垢、衣饰不整的工人、黄包车夫,有挟着书包的青年男女学
生,有被老师率领而来的小学生,还有挎着卖货篮子的小商贩和戴着青灰色毡帽的小商人,人数多达万人以上。”出殡送葬的队伍也近万人。读了这些文字,我们会更加懂得,爱人民者,人民热爱之。这是一条规律。
第三,要学习鲁迅的“硬骨头”和独立思考精神。
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指的是他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抗争,从不屈服。独立思考精神是指他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潮、言论,都是站在为了中华民族发展前途这一立场去取舍,从不盲从。他对敌人“横眉冷对”,在战斗中置生死于度外。在民族危难之时吹响号角,向黑暗势力投匕首、投枪。这种“硬骨头”精神过时了吗?不!今天,霸权主义仍在时时威胁我们,对封建思想、腐败现象的斗争,都需要“硬骨头”精神。至于独立思考精神也具现代意义。过去,我们曾给“盲目性”害苦了!掌握独立思考的科学思维,对于克服各种迷信,建设现代化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要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就得“读点鲁迅”(毛主席语)。特别是要读点鲁迅杂文。因为鲁迅的杂文比他的小说更重要。只有读懂了他的杂文,才算是懂得他的思想。当然,鲁迅是伟人,不是神。过去,由于“左”的思潮长期干扰,曾存在神化鲁迅的倾向。“四人帮”横行之日更是大搞实用主义,歪曲鲁迅,把鲁迅捧到天上,使其成为一尊通体发光的神灵,当作打人的棍子,因而引起人们特别是一些青年对鲁迅的迷惑和反感。如今,历史跨进21世纪了,我们要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鲁迅、认识鲁迅。作为20世纪的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不但是属于历史的,而且是属于现在的,属于未来的。
鲁迅是属于永远的。
谨忆周树人君
【日本】藤野严九郎
往事,记忆是不清楚了。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到仙台的学校确是明治三十四之岁暮。其后两三年,作为中国最初的留学生入学的是周树人君。因为是留学生,所以特别地没有受入学试验,只一人杂在留级生三十余人和新生百来人中听讲。
周君身材不怎样高,圆脸,是聪颖相的人。这时他也像是不太康健的血色。我担任的是人体解剖学,他在教室里十分认真地记着笔记,总之在入学时好像不大能充分地说日本话。
听讲也不大理解。好像用功得非常吃力。
于是,我授课完了就留着给周君看笔记,改正添补他听错了的错处。在异国的天空,东京那里也有很多的同胞留学生,但在仙台,前面已说过只是周君一人,所以想来谅很寂寞,但也并没有怎么寂寞的样子,在听讲义的时候是非常努力的。那时的记录如果还有些什么在,周君的成绩就可明白,但现在什么也没有。记得是不大好的一位。
那时候我在仙台空堀町的地方盖有房子,他也曾到过我家来玩罢,但我是记不起了。倘若去世的妻子还在,会知道一些。前年我的大儿子在福井中学校的时候,担任汉文的管先生说:“写着你父亲的事呢,读读看,假若是的话,就给我问问罢。”于是就借了周君写的书回来给我看,这是一位名叫什么佐藤的人的译本。
其后,约过半年,管君来看我也说起这话,就知道了周君回中国已成为堂堂的文学家,这位管先生去年死了。现在姬路师范的教师前田君了听说也说过这样的话。
话说得颠倒了,周君在学校确是继续一年左右就不见面了。现在想起来,无论如何,研究医学总不是他由衷的目的罢。他大概曾到我家来辞过别,最后的会面是什么时候,却已忘记了,一直到死还把我的像片挂在房里,真是可喜的事,上面这样的情形,这像片照的什么样子,并在什么时候送给他的,也记不起了。
若是毕业生,也会一道照纪念相片的,但周君却一次也没有和他摄过。是怎样拿到手的呢,也许是妻子交给他的吧。这样一说,我倒也希望见见那时候自己的样子,把我景仰为惟一的恩师,但说到我,最初也曾说过,仅仅给他看看笔记,我自己也觉得奇妙。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那怕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痛的是,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因为是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有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相看的。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罢。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要是早读了这才好呢。而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本人也怎样的喜欢呢?……
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是遗憾的事。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是对于文学这种东西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可是在前几天的报纸上读到一个姓周的叫鲁迅的死的消息。现在听了这话想了以上的事。周君的家族怎样着呢?有令郎吗?我一边深悼着那些微的亲切作为那么样的恩谊而感激着的周君之灵,同时敬祝周君的家族康健不已。
原载《中流》1937年3月20日第二卷第一期
【阅读提示】
《琐记》是作为文学后辈对大师鲁迅的回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是如何做长辈、做导师的。而这一篇,则是被鲁迅视为恩师并终身敬仰的藤野严九郎先生回忆已印象模糊的学生鲁迅的文章,从行文可看出藤野不是专业写家,但他谦逊、诚实、求真精神的确令人感佩。由此文我们可大略窥见青年鲁迅在仙台求学时的一些情形,也可看出作为学生的鲁迅“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的心理和品德。(大家可回忆一下《藤野先生》以便相互参证)
关于作家唐弢
唐弢(1913年3月—1992年1月)又名唐韬,原名唐瑞毅,常用笔名晦淹,别名风子,浙江镇海人。散文家、文学史家。鲁迅研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