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苏洵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集》15卷。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扩展资料

略谈《六国论》的结构

  《六国论》是权书中的一篇,原题为《六国》,是一篇借古讽今,以史论政的出色政论。文章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记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正确,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而且,《六国论》以它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而与贾长沙的《过秦论》、柳子厚的《封建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典史论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六国论》全文共五个小节,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文章一开篇就单刀直入提出了观点,对六国的破灭进行评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全文的论述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显示了苏文尖锐泼辣的风格。紧接着从两方面给论点下了注脚。一方面用直陈语气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方面先设问,然后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后作结:“故曰弊在赂秦也”。老苏在立论开始即摆出两个论据,正反对照,虚实结合,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并使行文曲折起伏,在跌宕中巩固和突出了论点,象一块磁石,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真是落笔不凡!

  接着文章以其内在的联系,省略一切过渡的文字,“跃入”第二部分,显得极其简练而严谨。

  第二部分(2、3两节),分析史实,纵横捭阖反复论证。

  首先作者就“赂者”方面进行阐述。文章围绕一个“赂”字,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论点,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照应开头的第一个论据,组成论证的第一部分。

  这一节共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指出秦之受赂所得百倍于战胜所得,诸侯(韩魏)因行赂的失亦百倍于战败之所失。这层文字,一开头就以“秦以攻取之外”一句,将秦在与六国抗衡中野战夺城的事迹一笔带过,省略了不少文字,把重点放在“攻取之外而得者”,紧扣中心,突出了“赂”。真是惜墨如金,显示了老苏取舍的功夫和组织材料的匠心。这是一层对比文字,拿秦的受赂所得和战胜所得,韩魏的战败所失和因行赂所失作对比;又拿秦和诸侯作对比,在对比中使“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固不在战”的观点非常明确。为什么呢?作者有意不讲明这“赂”,故设悬念,以启下文。下文又出人意外地先宕开一笔,从纵处开拓,指出六国土地的来之不易,是其祖先“暴霜露,斩荆棘”,辛勤开垦的结果。而后才转入“赂”,揭露他们的“子孙视之不甚惜”,竟以地“赂秦”,而助长秦之侵略野心,终于造成“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局面和必然“至于颠覆”的结果。文势跌宕,富有波澜。这层叙述,作者寓情于叙议之中,感情激荡,似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谴责之意溢于言表。而文势起伏,步步深入,在对诸侯的“奉之弥繁”的谴责和对暴秦“侵之愈急”的揭露中,自然地进入第三层。第三层引用战国 时期主张合纵的苏代的话作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譬喻,有力的论据,表达了作者反对忍辱赂秦的主张,从而点明这个“赂”,及其后果。至此,戛然止住,结束了这层论述,显得简洁挺拔,斩钉截铁。确是“止于不可不止”,恰到好处。

  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紧扣一“赂”。第一层先摆事实,使人震惊;第二层揭示原因,端出“赂”字;第三层顺理成章,引出结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这样,“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已被充分论述,作者对诸侯的批判之意,也已昭然若揭。

  行文至此,作者又以设问过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再掀一波,开辟出另一层议论,照应第一部分的第二个论据,组成论述的第二部分。并与上面的论证对照,在正反对照中使“弊在赂秦”的论点更为突出。

  这一节(第3节),是就“不赂者”方面来论证的,也有三层意思。但内容不同,写法有别,富于变化。上一节是以层层递进从纵的方面深入的,现在却是从横的方面发展,对“不赂者”的三国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紧紧环绕“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展开,肯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论点,议论中贯穿着一个主张:战。先说齐,它是东方大国,要是一心联合五国,协力战秦,那是完全可以与秦抗衡的。然而它没有识破秦的远交近攻政策,更没有真诚联合其它五国,实际上附和了秦,终于继五国之后在公元前221年而灭亡。这段史实,本可写出不少文字,但因齐虽未赂秦却也不战,所以苏洵只用数语点明要害,“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略写一笔,显得明确犀利,又流露了作者对齐不屑多谈的神情,把笔墨化在主张抗秦的燕赵之上,又一次看到了苏洵选材组织的匠心。第二层讲燕赵。这是作者寄寓苦心,进行反复分析的重点层次。全层在“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一句总启后,先分析燕,再讲赵;论述了燕赵失败的内因,又用一“且”,递进到对他所失败的外因的分析。“燕虽小国而后亡”,就因为它能战——“斯用 兵之效也”;它的所以“速祸”,就因为未能,而用荆卿之计,赵也这样。李牧能战,所以“连却之”;“战而不终”则“邯郸为郡”。至于燕赵最后“战败而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由于“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因此说“不赂者以赂者丧”。总之,这两层文字前后对照,例证有力,充分证明了“弊在赂秦”之论断,充满了作者对燕赵抗秦的褒赞和他们诚不得已而失败的惋惜之情。接着又用“向使”一词,虚拟一笔,进行假设论证,写了第三层,论述更为酣畅淋漓。在这层文字里,作者连用“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三句,一一照应前面两层,并从反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推论,又突出了“战”字。

  三层文字,强调一“战”,正反对照,虚实结合,开合自如,裁剪得体,笔墨酣畅。

  读完第二部分,象是看到作者在大庭广众之中,面对众多论敌发表演说,进行答辩。其逻辑性之强,语言的犀利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部分(第4、5节)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上述论述之后,结论已呼之欲出了,因而顺势作结,先后写了两节。

  第一节,即结论的第一层,这是承上而来。上面波澜壮阔,这里仍留漪澜,在作结前又进行一层论述。先正面摆出自己主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又当别论。继而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使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这样既照应上文的论述,成为它的“余波”,又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好铺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照应开头的“弊在赂秦”,正面陈述了自己的政见,指出了全文的题旨。在简洁、流畅的行文中,显出了结构上细密、自然、严谨的特色。

  这节文字,连用两个叹词、一个语尾助词哉,加上对偶,和句法的长短错落,作者的见解透彻地表达出来了,而感情的抒发也达到了高潮。

  接着作者用“夫”一词,上下过渡,使情绪稍稍平息,在比较平静中进入收尾:篇末点题,说明作文目的。《六国论》虽是作者“闲君之所为”却“多言今世之事”,作者论史以为政,讽古以砭今。因此,写到这里,再向纵深推进,有机地加上第二节,即结论的第二层。在这层中,文章运用宋与六国相比较的办法,以类比推理,规劝北宋王朝“不要以天下之大”,忍辱求和。老苏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和战两派激烈交锋的时候。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和约,宋输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谴使者至宋,责问宋廷并无理要求割地,结果定盟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且改称“赠”为“纳”。西夏也趁机向宋廷索取大量钱币、财物。这些屈辱投降政策,自然引起了人民和某些有识之士的不满。所以,老苏士人进谏,提出“封谋臣”,“礼奇才”的主张,强调“简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下矣”,发出了严厉警告。这些都是针对时势,有感而发的。

  也因为有了第二部分的喻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论述和一再铺垫,使上述警告显得十分有力,令人信服。这最后一层,是点题之笔,言简意赅;结句真是“立片言而居要”,乃全篇之警策呵!




扩展资料

六国破灭的原因并非“弊在赂秦”

  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从六国方面来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仅韩、赵、魏三国被秦杀死的人就有几百万。六国之间的战争,造成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战争的频繁,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穷国衰,六国灭亡,势所必然。

  从秦国方面来看,秦之所以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由于秦国有两个主要的主客观条件:一是秦国采纳张仪连横之计,引诱六国各自割地和秦,破坏六国合纵,挑拨六国互相残杀,削弱六国力量,秦乘机从中取利。六国合纵,对秦的存在是个极大威胁。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日益变得富强,疆土扩大了。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巴蜀一带,盛产钢铁。这些主客观条件为秦国在七国中造成极大优势,这也使秦国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强大国家。




扩展资料

《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比较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缘由,一评六国破灭原因。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结构安排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二、组材顺序不同

  《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考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三、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

  《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四、评论点位置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评论点都非常明确,但两文所放的位置不同。《过秦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最后。卒章显志。《六国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篇首,开门见山。《过秦论》在前面述评的基础上,收束作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国论》开篇点旨,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