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登泰山记
扩展资料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齐鲁青未了③。
造化钟神秀④,阴阳割昏晓⑤。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
注释: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望岳:近泰山而望,没有登山,所以题作《望岳》。②岱宗:泰山的别称。宗,有为人所尊仰或归往之意。因泰山为五岳之长,所以称为岱宗。夫(fú):语气助词。③齐鲁: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内。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此句意为,挺拔的泰山,从齐到鲁都可以看到它苍翠的峰峦。④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⑤阴阳: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⑥层云:云气重叠。决眦:形容极度使用目力。决:裂开,这里指尽可能睁大的意思。眦(zì):眼眶。此二句是说,泰山峰峦壑谷中升起层层云气,使人看后心胸为之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飞还泰山丛林的归鸟都收入眼底。⑦这最后两句,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一定要。凌:登,升。全句可理解为,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远眺,群山将显得低矮而渺小。
提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考试,因李林甫作祟而落第回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诗人通过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绘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尤其是诗的后两句,极富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于山麓。
扩展资料
姚鼐的文论及散文创作
姚鼐在文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说,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结合的主张。他在《述庵文钞序》中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在《复秦小岘书》中也说:“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姚氏的“义理”,相当于方苞的“义”;“文章”,大致相当于方苞的“法”;而“考证”,则完全是对“义法”说的补充。关于考证,显然姚鼐是吸收了汉学的长处,所以他明确指出:“以考证助文章之境,正在佳处”(《与陈硕士书》)。姚鼐特别强调三者互相结合,认为“言义理之过者”和“为考证之过者”都不是好文章,唯有“能兼长者为贵”(《述庵文钞序》);并认为“义理”和“考证”都是帮助写出至美之文的因素,这是很有见地的。
方苞的“义法”说,其基本倾向是重义轻法。姚鼐的老师刘大櫆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强调了为文之法的重要性。姚鼐发展了刘大櫆的观点,认为“止以义法论文,则得其一端而已”(《与陈硕士书》)。并指出:“达其辞,则道义明;昧于文,则志以晦”(《复汪进士辉祖书》)。这就冲破了理学家“文皆是由道中流出”的蕃篱,认识到“文”的相对独立性,弥补了“义法”说的不足。
姚鼐在文论方面的另一贡献是提出阴阳刚柔风格论,并探讨了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的关系。本书中选录的《复鲁絜非书》《海愚诗钞序》,都是姚鼐论述这一问题的代表作。以“阳刚”“阴柔”之美论文,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镕裁篇》《定势篇》已开其端,其后严羽的《沧浪诗话》、苏洵的《上欧阳内翰书》也都曾涉及,但姚鼐的论述则更为具体全面。而且,他特别强调“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海愚诗钞序》),这是他高出于前人的地方。
在散文创作具体方法方面,姚鼐提出“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理论,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学文当由粗入精,以至于“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上引均见《古文辞类纂序目》)。这是对我国散文艺术和理论的相当全面的总结,是对“义法”说和“三结合”论的分析性的具体说明,也正是姚鼐在理论上超越方苞和其师刘大櫆之处。
桐城派自方苞始即非常看重作者的道德修养对创作的影响,姚鼐更是如此。方苞曾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古之圣贤,德修于身,功被于万物,故史臣记其事,学者传其言,而奉以为经,与天地同流”(《杨千木文稿序》)。姚鼐则明确强调不可“以言行分为二事”(《稼门集序》),认为只有做到“艺与道合,天与人一”,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见《敦拙堂诗集序》)。这一点,姚鼐在《荷塘诗集序》一文中阐述得很清楚,兹不赘述。方、姚如此看重道德修养,一方面与他们属、恪守儒学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气”是文章的统帅(见姚鼐《答翁学士书》),而作者的道德修养,正决定着作品的“气”之高下。人品和作品的关系历代文学批评家都很强调,虽然评价“人品”高下的标准各不相同,但强调这种关系,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显然是正确的。
姚鼐四十四岁辞官后,致力于诗文创作,成就斐然。与方苞、刘大櫆相比,姚鼐的散文给人以平和自然、淡远而不乏沉厚的感觉。姚门弟子陈用光曾评价三家古文说:“望溪理胜于辞,海峰辞胜于理,若先生,理与辞兼胜。”这就认为姚鼐的散文兼收了方、刘的长处,事实上大体如此。
姚鼐的散文,基本上贯彻了他的“义理、考证、文章”三结合的理论。以“义理”为核心,做到了“言有物”;以考证发挥义理,使文章充实浑厚;讲究文章的法度,做到了结构谨严,言辞雅洁。如《登泰山记》《李斯论》《翰林论》都可以说是其三结合的代表作。姚鼐的散文不像方苞那样念念不忘突出“义理”,相反,在讲究文章的神气韵味、音调节奏方面做得更为出色,这一点在他的记游散文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姚鼐以阴阳刚柔论文,从理论上说,他偏爱于阳刚之美,但他自己的文章则以“阴柔”见长。如《游媚笔泉记》《游灵岩记》中的景物描写,都表现出一种阴柔之美。姚文中多反问、设问句,行文多迂回曲折,也是其“阴柔”风格的体现。
由于姚鼐与现实生活很少矛盾,生活面窄,接触社会少,所以文章的思想内容显得贫乏,几乎没有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的作品。在形式上,姚鼐也没能避免桐城派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的通病。
——选自《方苞姚鼐文选译》,巴蜀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扩展资料
观披雪瀑记
姚鼐
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合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荣阳张晓子厚、合淝皇甫升。绍圣而子正月甲寅。”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而物显晦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以是慨然而复记之。
题记:这篇小品短小精悍,文词凝炼,精巧有致。先写披雪瀑,从石壁坠入石潭,如入罂中,奋而再起,雪沫四溅,形如龙蛇奔腾,声如惊雷轰鸣,气势磅礴。水往前行,山林幽邃,水石峭厉,千奇百怪。后半部分写宋人石刻,言之凿凿,以静观的态度出之,最后以人生得失难测而物的显达隐晦无常作结,感慨良深,余味深长。
扩展资料
桐城派古文的流变
桐城派古文虽受到多方面的攻击,但并未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同时,它也顺应时势作出了一定的反应。对桐城派理论作出新的总结和发挥,使之影响更为扩大的,是姚鼐。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世人以其书室名称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任四库馆修纂。后辞官,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又编有《古文辞类纂》,流布极广。
姚氏古文理论,并没有提供多少新的东西,他的长处是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作总结性、具体化的工作。
第一,他提出学问之事有义理、考证、文章三方面,“必兼收之,乃足为善”(《复秦小岘书》)。在古文理论中加入考证,这是对当时气势正盛的汉学的让步。姚氏本人也做考证研究,有《郡县考》等,但根底不深。他所说的“考证”涵义较广,主要是指做文章所需要的一种学养和辨明事实的功夫,而不专指作为学术研究的考证。
第二,他提出“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前四者是“文之精”,后四者是“文之粗”,抽象的前四者要通过具体的后四者来体现和把握,并要在领悟前四者之后,摆脱后四者的束缚,而进入“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古文辞类纂序目》)的境界。这基本上是归有光、方苞、刘大櫆的旧东西,姚鼐把它们进一步系统化和细密化了。
第三,姚鼐上承《典论·论文》、《文心雕龙·体性》、《诗品》、《沧浪诗话》等对于艺术风格问题的探求,以简驭繁,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端,在《复鲁絜非书》中,他以一系列的譬喻来描绘二者的不同。较之西洋美学概念,大致“阳刚”近于“崇高”,“阴柔”则近于“优美”。同时,他还指出阳刚、阴柔因不同程度的配合会产生各种变化,虽各有偏胜但不可极其一端,不能是绝对的阳刚或绝对的阴柔。这方面的论述涉及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美学问题,归纳简明而切实,对于后来的文学艺术风格的分析有很大影响。
姚鼐本人的文章,说理、议论偏多且大都迂腐,但写人物和景物,也间有生动之笔。如《袁随园君墓志铭》,文字端谨,既写出袁枚性格的某些特点,又寓褒贬之意,《方染露传》近似于此。他的游记颇重文采,不像方苞为了追求庄肃雅洁而显得板重。《登泰山记》、《游媚笔泉记》,虽乏独创之力,尚有文字凝炼简洁和刻画生动之长。前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写黄昏登山远眺所见;后者“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写潭中大石,都是漂亮的文笔。下面录《登泰山记》中观日出的一节: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是一个没有多少创造性却很聪明的人,桐城派由于他而声势大张。他主讲书院四十年,门下弟子甚众,由此桐城派几乎发展到全国范围。姚门中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其中梅曾亮严守桐城“家法”,又吸取柳宗元、归有光古文的长处,成为继姚鼐之后的桐城派领袖;
方东树在理论上多有阐发,并把古文理论推衍到诗歌和书画艺术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另外,姚鼐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体例清楚,选择较精,并附以评论,便于学习掌握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要旨,此书流布天下,也极大地助长了桐城派的声势。学者们看不起桐城派,原因之一是它的熟套,而这种熟套却正是桐城派获得众人趋从的重要法宝。
在正统“古文”的系统中,沿桐城派之流而别开蹊径的,有所谓“阳湖派”,因其开创者张惠言、恽敬及大部分后继者均是阳湖(今常州)一带人士而得名。张的情况已见于前。恽敬(1757—1817)字子居,乾隆举人,官吴城同知,有《大云山房文稿》。恽、张二人曾从刘大櫆的门人钱伯坰受古文法,本应该算是桐城派的后裔,但他们原先都从事考证之学并长于骈文,不愿完全拘束于桐城派的范围,故稍稍示异:一是取法较广,在桐城派所定的“文统”之外,还兼取子史百家;二是反对在字句上过于斟酌取删,笔势较为放纵;三是把骈文的笔势引入古文,使古文也有骈文的博雅工丽。但他们的思想都很陈腐,这一点变化未必能带来多大的收获。这一派的活动也仅限于阳湖一隅,故影响微弱而短暂。
扩展资料
教学流向的纵与横
吴泓
对于课堂的教学流向,笔者曾作过如下思考:
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步骤或环节,而这步骤或环节的载体就应该是有效信息。其次,要求教师将有效信息化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思维训练“点”,点点成线,形成一条定时、定向、定量的思维训练的“流”。第三,要求教师保证学生课堂上自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和辩议的时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1995年12期)
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流向的有效控制,其关键在于“纵向”和“横向”的正确把握。按既定的教学步骤或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是“纵向”控制;在某一步骤或环节中,拓展铺陈,夯实深化,是“横向”控制。“纵”、“横”比较,“横向”控制尤为重要,它既涉及“点”的确定,又讲究“量”的适宜,还受“时”的限制。好的“横插”,可引起注意,激发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横插”失度,则头绪纷繁,分散注意,甚至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里,以笔者执教《登泰山记》一文的“纵横”处理试作说明,具体如下:
一课时
步骤一:导入
①桐城派古文家集大成者姚鼐,写作时特别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然而,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相比,同是登山记游,在“义理”揭示方面,王、苏二文就直接显豁。王文“义”在“有志”和“深思而慎取”;苏文“义”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姚鼐《登泰山记》文中似乎找不到揭示“义理”的语句。那么,此文的“义理”是什么呢?
——比较“横插”,意在引入新课,激起思考,让学生之于阅读,萌生跃跃欲试之势。
步骤二:一读,释词义
②阅读课文,要求读文,读注,读练习,注意实词词义。(生读,师巡视并板书:阴、始、望、坐、视。)
③掌握词义,关键在于找出规律。“泰山之阳”的“阳”,“其阴,济水东流”的“阴”,我们该怎样学习才能加深理解呢?(生思考,师板书:洛阳、衡阳、华阴、淮阴,并出示地图。生讨论,明确:河南省的洛阳在洛河之北,湖南省的衡阳在衡山之南,陕西省的华阴在华山之北,江苏省的淮阴在淮河之南。师画图:
生讨论,总结:我国山水东西走势,日出东南,最先照射之情形说明:山南水北先照日叫做阳,山北水南先背日叫做阴。)
④“练习”中三个句子:“其阴,济水东流”、“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在词的源流上,显示出什么规律?(生思考,生讨论,明确:山北背日为阴,故推之阴天,推之暗中、暗地里。
学生对于古文词义的理解,历来是个难点,“横插”陆宗达先生《说文解字通论》中“释阴阳”文段,通俗有趣,辅以图画,学生于生动形象之中,发现规律,增强记忆。
步骤三:二读,明思路
⑤再读课文,理清其写作顺序。(生读,讨论,明确: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
⑥既是游山就直写其游,为何首段总写泰山的地理位置?(师启发,生讨论,明确:首先要告诉读者游山的方位在哪?其次是为何要登山?一者气势雄伟,二者历史悠久。总之,是行文结构的必要铺垫。)
⑦既写登山,为何第二段开头用“繁笔”写作者顶风冒雪“自京师……至于泰安”?(生讨论,明确:可见作者不远千里赶来会友登山的迫切心情。)
⑧既然“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为何写“余所不至”即不从东谷登山?(生讨论,明确:不循古道,另辟蹊径,行“人之所罕至焉”,求新寻奇,别样志趣。)
这里“横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意在显示作者、友人志趣特殊,为下面的“求义理”打下基础。
步骤四:三读,求义理
⑨古人创作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姚鼐作文,“义理”为第一要著。然而,通观全文,无一句显示文章的“义理”。教参上说:写泰山的“神秀壮丽”,意在“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一些分析者认为:“抒发了作者对山河的向往、热爱。”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谈谈你的看法。(生读,师巡视。)
⑩前人写泰山名句,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不显示登临者的特殊情怀。联系课文,从作者的经历,南归缘由,登山选择的时令、路径及会友、攀临、观日的心绪、情形等作思考。(师启发,生探求,明确:作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等职。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南归,主持江南诸书院四十余年。此次南归,绝意仕途,文中“乘风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循西谷”、“道中迷雾冰滑”、“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等句,既显现作者与挚友与自然间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又透露作者对仕途对人生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
11 作者写风雪泰山,其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东西、方位距离,无不言之凿凿。这是否跟作者的文学主张有关?(师启发,生探求,明确:作者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义理”。文中“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的准确数字和引述前人的话等,是否表现作者一种博雅广识的君子情怀或美学追求呢?)
——思就是想,维就是联系,思维就是想联系。这里“横插”教参分析、古人写泰山名句和作者经历及文学主张,意在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开启新的思维闸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想联系,会比较,知引申,善求异,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品质。
语文课堂的教学流向,“纵”像一条线,“横”似一串珠;“纵”在定向,要明快、单纯,“横”在酌量,应饱满、厚重。一线串珠,拎起一连串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激起一朵朵创造性思维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