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上学期 ->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地球的自转轴总能对着北极星吗

  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北端正对着北极星,所以到晚上人们只要找到北极星,就可识别东南西北了。但是,在几千年前或者几千年后,北极星是不是还能给人们指示方向呢?那可不一定。因为在那个时期,地轴不总是指向北极星。是北极星自己跑走了吗?不是的。是地轴本身发生了偏差。

  我们知道,地球的赤道部分向外凸出,赤道面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黄道面以及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白道面都互不重合。这样,月球和太阳绝大部分时间都位于赤道以南或以北,它们对地球赤道部位凸出处的引力就必然会对地球产生一个力矩,强迫地球的赤道面向黄道面和白道面靠近。但是,地球在快速自转着,就象一个飞快旋转着的陀螺,不会随便改变自转轴的指向,即使它掉到地上或把桌子倾斜一下也无妨。这两种作用力相结合的结果,便使地球的自转轴画出一个以地心为顶的对顶锥,而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保持不变。这就象您去轻轻地压一下旋转着的陀螺边缘,它就会一边继续飞速旋转,一边绕着原来的轴心摆动一样。就这样,南北两极指向天空的那个点就会不断地改变位置,把这些点连起来就能画出一个圆。地极每年在这个圆上只能向西移动很小很小一个距离,25786年左右才能绕这个圆转一整圈,这可真是够慢的。这种运动,科学家给起了个名叫岁差。

  除了岁差以外,影响地轴指向的因素还有很多,但都不如岁差那么严重。 

  摘自:张传锷等《千万个为什么—新编》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摘自:《中学百科全书·地理卷》曹琦主编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势,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大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序,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摘自:www.agri.ac.cn

  

 


为什么会有闰年

  如果你平时留意日历的话,应该会发觉平常的二月份有28日,整年有365日,但每隔四年便会出现一次“闰年”,即二月份出现第 29 日,整年有366 日。大家可能会问,创造历法的人为什么要制造这么麻烦的规则呢?

  要明白为何要有闰年,我们便要谈到地球的运动了。大家都知道,昼夜的循环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周期是一日。我们习惯上认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但是为了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科学家确定了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至于为甚么有这个分别,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谈,但很明显的是,两者皆不是一日的整数倍,计算起来相当不便。引入「闰年」的目的,正是要制造出长短不一,但拥有整数日数的年份,使长时间来说,每年的平均时间趋向于 365.2422 日。

  依照四年一闰的法则,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1/4=365.25日,和上述一年的日数仍有相当距离。原来目前我们所用的历法还有另一条规则,就是如果世纪年头两个位组成的数字除不尽4,便不作闰年计。如此说 1900 年的 19 除不尽4,所以 1900 年便不是闰年,相反 2000 年就是闰年了。由于每四百年只有一个世纪年是闰年(例如 1600, 2000, 2400… 等),反过来说即是每四百年少了三个闰年,所以一年的平均长度便会变成365.25- =365.2425日,这和 365.2422 日已经很相近了。至于它们之差别,就需要通过改变时间来修正了。

  摘自:www.phy.cuhk.edu.hk

  

 


为什么一分钟会有六十一秒

  众所周知,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每分钟为60秒,所以一天有86400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8月1日上午7点59分有61秒钟,所以这一天也比平时多1秒——有86401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匀速自转的刚性实体,大气层、海洋和液态内核都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独立运动”,这些运动造成的摩擦力会干扰地球自转;有时对地球有“刹车”作用,使转速变慢,有时也会推动地球加速。所以国际时间局(BIH)规定,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累积值接近1秒钟时,就要在这一年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末尾增加或减去这1秒,称为“跳秒”。换成北京时间,则是在7月1日或第二年1月1日上午7点钟最后一分跳秒。

  跳秒有两种,需要额外加上1秒的称为“正跳秒”,其计时程序为:58秒,59秒,60秒,61秒(即0秒),1秒,2秒……。另一种情况是减去1秒,称为“负跳秒”,这时1分钟只有59秒,程序是:……58秒,59秒(0秒),1秒,2秒……。由于近期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因此这几年基本上都是正跳秒,1980年在1月2日跳,81、82、83年在7月1日跳,但84年没有跳。据国际时间局通知,今年仍定在北京时间7月1日进行正跳秒,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日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收天文台发播的短波时号,听一听有61个滴答”的1分钟。

  摘自:张伟锷等《中国·世界·宇宙——地理文摘精萃》

  

 


一年到底有多长

  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为甚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又要从四季的变迁谈起。

四季的成因
图一  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四季的变迁。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并非垂直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图一),而是倾斜了 23.5o,因此北半球在夏天时倾向于太阳,受阳光较多,天气较热,相反在冬天的时候就较冷了,这便是四季的由来。中国人早已意识到预测季节的变迁对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在历法中定义了二十四个节气,为播种及收成的时间提供参考。其中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来临。在今天,这四个「节气」已经不单成为日历上几个特别的日子,它们来临的时分更是可以被非常准确地定义和测定的,比如在春分或秋分的一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相交的直线正向着太阳 (图二),南北半球受日照的时间均等。

春分和秋分
图二  在春分或秋分时,地球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的交线向着太阳,
南、北半球接受到相同量度的阳光,日夜长度均等。

  你可能会问﹕四季的周期不就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吗?其实两者还有一点细微的分别。如果你有玩过陀螺的话,可能会注意到当陀螺的转动速度减慢时,它的自转轴会作缓慢的摆动,在空间中画出圆形的轨迹 (图三)。原来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球体,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拉着地球凸起的部份,也会使它的自转轴像陀螺般摆动,但这种称为「岁差」运动十分缓慢,每隔约二万六千年,地球的自转轴才会摆动一周。我们刚才对于四季的讨论,一直假设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变。如果我们想象自转轴呈现陀螺般的摆动,便会出现很有趣的现象﹕试想像地球由春分的一刻出发,绕太阳转了一周,当地球在轨道上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时,自转轴的方向已经轻微地改变了,换句话说,这时候地球并非刚好处于另一个春分!精密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春分与另一个春分相隔的时间比地球公转的周期略短。由于我们的历法要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以方便日常的生活,所以我们采用的年,是连续两个春分相隔的时间,称为「回归年」,长 365.2422 日,与地球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不同。

歲差
图三  地球自转轴正在缓慢地摆动,就像一个巨型的陀螺一样,造成了岁差的现象。

  摘自:www.phy.cuhk.edu.hk

  

 


地球的自转轴总能对着北极星吗

  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北端正对着北极星,所以到晚上人们只要找到北极星,就可识别东南西北了。但是,在几千年前或者几千年后,北极星是不是还能给人们指示方向呢?那可不一定。因为在那个时期,地轴不总是指向北极星。是北极星自己跑走了吗?不是的。是地轴本身发生了偏差。

  我们知道,地球的赤道部分向外凸出,赤道面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黄道面以及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白道面都互不重合。这样,月球和太阳绝大部分时间都位于赤道以南或以北,它们对地球赤道部位凸出处的引力就必然会对地球产生一个力矩,强迫地球的赤道面向黄道面和白道面靠近。但是,地球在快速自转着,就象一个飞快旋转着的陀螺,不会随便改变自转轴的指向,即使它掉到地上或把桌子倾斜一下也无妨。这两种作用力相结合的结果,便使地球的自转轴画出一个以地心为顶的对顶锥,而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保持不变。这就象您去轻轻地压一下旋转着的陀螺边缘,它就会一边继续飞速旋转,一边绕着原来的轴心摆动一样。就这样,南北两极指向天空的那个点就会不断地改变位置,把这些点连起来就能画出一个圆。地极每年在这个圆上只能向西移动很小很小一个距离,25786年左右才能绕这个圆转一整圈,这可真是够慢的。这种运动,科学家给起了个名叫岁差。

  除了岁差以外,影响地轴指向的因素还有很多,但都不如岁差那么严重。 

  摘自:张传锷等《千万个为什么—新编》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摘自:《中学百科全书·地理卷》曹琦主编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势,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大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序,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摘自:www.agri.ac.cn

  

 


为什么会有闰年

  如果你平时留意日历的话,应该会发觉平常的二月份有28日,整年有365日,但每隔四年便会出现一次“闰年”,即二月份出现第 29 日,整年有366 日。大家可能会问,创造历法的人为什么要制造这么麻烦的规则呢?

  要明白为何要有闰年,我们便要谈到地球的运动了。大家都知道,昼夜的循环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周期是一日。我们习惯上认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但是为了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科学家确定了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至于为甚么有这个分别,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谈,但很明显的是,两者皆不是一日的整数倍,计算起来相当不便。引入「闰年」的目的,正是要制造出长短不一,但拥有整数日数的年份,使长时间来说,每年的平均时间趋向于 365.2422 日。

  依照四年一闰的法则,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1/4=365.25日,和上述一年的日数仍有相当距离。原来目前我们所用的历法还有另一条规则,就是如果世纪年头两个位组成的数字除不尽4,便不作闰年计。如此说 1900 年的 19 除不尽4,所以 1900 年便不是闰年,相反 2000 年就是闰年了。由于每四百年只有一个世纪年是闰年(例如 1600, 2000, 2400… 等),反过来说即是每四百年少了三个闰年,所以一年的平均长度便会变成365.25- =365.2425日,这和 365.2422 日已经很相近了。至于它们之差别,就需要通过改变时间来修正了。

  摘自:www.phy.cuhk.edu.hk

  

 


为什么一分钟会有六十一秒

  众所周知,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每分钟为60秒,所以一天有86400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8月1日上午7点59分有61秒钟,所以这一天也比平时多1秒——有86401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匀速自转的刚性实体,大气层、海洋和液态内核都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独立运动”,这些运动造成的摩擦力会干扰地球自转;有时对地球有“刹车”作用,使转速变慢,有时也会推动地球加速。所以国际时间局(BIH)规定,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累积值接近1秒钟时,就要在这一年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末尾增加或减去这1秒,称为“跳秒”。换成北京时间,则是在7月1日或第二年1月1日上午7点钟最后一分跳秒。

  跳秒有两种,需要额外加上1秒的称为“正跳秒”,其计时程序为:58秒,59秒,60秒,61秒(即0秒),1秒,2秒……。另一种情况是减去1秒,称为“负跳秒”,这时1分钟只有59秒,程序是:……58秒,59秒(0秒),1秒,2秒……。由于近期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因此这几年基本上都是正跳秒,1980年在1月2日跳,81、82、83年在7月1日跳,但84年没有跳。据国际时间局通知,今年仍定在北京时间7月1日进行正跳秒,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日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收天文台发播的短波时号,听一听有61个滴答”的1分钟。

  摘自:张伟锷等《中国·世界·宇宙——地理文摘精萃》

  

 


一年到底有多长

  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为甚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又要从四季的变迁谈起。

四季的成因
图一  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四季的变迁。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并非垂直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图一),而是倾斜了 23.5o,因此北半球在夏天时倾向于太阳,受阳光较多,天气较热,相反在冬天的时候就较冷了,这便是四季的由来。中国人早已意识到预测季节的变迁对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在历法中定义了二十四个节气,为播种及收成的时间提供参考。其中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来临。在今天,这四个「节气」已经不单成为日历上几个特别的日子,它们来临的时分更是可以被非常准确地定义和测定的,比如在春分或秋分的一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相交的直线正向着太阳 (图二),南北半球受日照的时间均等。

春分和秋分
图二  在春分或秋分时,地球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的交线向着太阳,
南、北半球接受到相同量度的阳光,日夜长度均等。

  你可能会问﹕四季的周期不就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吗?其实两者还有一点细微的分别。如果你有玩过陀螺的话,可能会注意到当陀螺的转动速度减慢时,它的自转轴会作缓慢的摆动,在空间中画出圆形的轨迹 (图三)。原来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球体,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拉着地球凸起的部份,也会使它的自转轴像陀螺般摆动,但这种称为「岁差」运动十分缓慢,每隔约二万六千年,地球的自转轴才会摆动一周。我们刚才对于四季的讨论,一直假设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变。如果我们想象自转轴呈现陀螺般的摆动,便会出现很有趣的现象﹕试想像地球由春分的一刻出发,绕太阳转了一周,当地球在轨道上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时,自转轴的方向已经轻微地改变了,换句话说,这时候地球并非刚好处于另一个春分!精密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春分与另一个春分相隔的时间比地球公转的周期略短。由于我们的历法要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以方便日常的生活,所以我们采用的年,是连续两个春分相隔的时间,称为「回归年」,长 365.2422 日,与地球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不同。

歲差
图三  地球自转轴正在缓慢地摆动,就像一个巨型的陀螺一样,造成了岁差的现象。

  摘自:www.phy.cuhk.edu.hk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