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美术教学
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美术教学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贸易已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艺术教育在培养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的教学将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挑战?这正是新世纪我国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新课程改革为美术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同时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新课程改革,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对于我国十年来基础美术教育发展里程的回顾不难看出,因对于“学科原则”的过重强调,而导致学生美术兴趣的丧失,是制约美术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阐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并明确指出:我们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美术的能力,均能在各自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而美术课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其健全的人格,美术学习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使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二、美术教育向多元文化发展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
在素质教育下成长的新一代,如果不懂艺术,就算不上受到完备的教育,完备的教育制度下,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画画和唱歌的技能,还包括文化、美学、历史的角度分析,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和智慧。
三、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偏重于美术技法的传授,而对技法的学习又往往局限于素描、速写和国画、水彩等为“画”而设计的内容及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对美术内容的学习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内容单一的美术教学,严重影响到学生审美力的提高,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与全球化下的世界美术教育相甚远,因此,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也将成为21世纪艺术教育的主要趋势。
四、转变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验、尝试并积极地进行探索、改变单纯授受式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
因此,有专家指出: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新的课程功能正在发挥着深广的变化,创新教育,人文教育已成为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清醒的面对未来教育的需要,作好鲜活理念的先行者,完美人格的感召者,知识能力的创新者,重新塑造教师的形象。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最早及最为重要的传播形势之一,在新世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大背景下,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这样才能将人类的精神财富深入至人的内在世界,确确实实地促成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