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学快乐体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探讨中小学快乐体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素质教育与快乐体育内涵及特点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中小学快乐体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以期能够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快乐体育;素质教育
一、快乐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快乐体育的概念
快乐体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指以终身体育与个性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玩得快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提升各项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后所获得的一种强烈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一种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僵化、教条化教学现状的反思,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
(二)快乐体育的特点
快乐体育强调学校体育必须是全体学生的体育、成功的体育、终身的体育,体育教学结构应是融入认知、情感和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一体结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有严密的课堂纪律,又不失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氛围,并强调教学的多向交流,即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强调不同体育活动项目所独具的乐趣,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驱动体验,教师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三)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感知新事物,在快乐中学习。素质教育充分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看,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
(四)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强调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教育的时代性。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关注个性和创造力发展来开展教育,要充分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和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性来开展教育。
二、快乐体育教学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快乐体育的提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快乐体育和素质教育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两者都是以“以人为本”为前提条件,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发展。中小学进行以快乐体育为手段的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教育的对象都是人,快乐体育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其表现是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增强锻炼的热情,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追求快乐的心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快乐体育能够加快素质教育的实现。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欢乐、感受到快乐,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根据快乐教学法的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愉悦的一种教育思想。在这种积极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育就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感知新事物,在快乐中学习,以此来加快素质教育的实现。 三、建议和总结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快乐教育为手段,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身心协调为基点、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指导思想。
(二)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合理改变竟技性内容,积极创设一些符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师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中要利用教学环境,发挥课堂优势,以灵活性、多样性、富有实效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让具有个性差异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教学途径,获取快乐体育教学的效益。
(四)在实施快乐体育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博采众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老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快乐体育教学的特征相结合,将其两者之间的特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素质教育与快乐体育教育相长,促进学生的德、体、智、美等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瑞元,孙学川.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黄汉升.体育科学家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久书.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