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艺体 -> 体育 -> 正文

浅析体育教学中节奏的把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3:16阅读:
字号:|

  浅析体育教学中节奏的把握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要有量的积累,质的飞跃。影响体育教学中质量有多方面因素,但作者认为怎样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中的节奏非常重要。体育教学中的节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速度、张驰,即课堂教学中的“紧张度”;另一方面也涉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他们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体育课讲究教学节奏的意义在于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会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而不当的节奏,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可以说,它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那么,怎样把握正确的教学节奏?本文从学年进度的安排、教学的过程以及体育课堂这三方面,对教师的注意点进行分析,以求同行们指正。

  一、把握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中的节奏

  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之一,同时,又是搞好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使之能全面的、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工作,制定计划和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做到。

  二、把握方向,建立正确思路

  1、分析教材,拟定教学计划

  首先根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列出各年级主要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教材与运动量的大小,要节奏分明,一个阶段练什么?通过重点练习要提高什么?在教学计划中应明确表现出来。如果教学计划杂乱无章,必然在教学实施中无节奏重点可言,这样使教学流于形式,影响教学效果。然后,再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时数和考核项目及标准,结合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学生的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等有条不紊地建立正确地教材思路。在拟定计划时,应尽可能把有条件的教学项目和教材内容优先考虑,暂时有困难的项目也可努力创造条件,分清缓急,力求逐步得到解决。

  2、因地制宜,安排教学

  针对多数学校场地有限,器材不足的情况,制定计划和安排教材内容,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有利优势,如:可利用陡地开展上、下坡跑或走,爬山等活动;可利用空地或草坪进行跳、投、武术和体操中的一些技巧动作,又如有些项目不需要更多的场地器材,且教学内容大致相同,尽可能把各年级的课安排在同一时期内进行(但运动负荷、密度技巧等方面要求应有区别)。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地区气候的特点,进行安排,如:南方地区,可根据梅雨季节,安排一些有趣的课内活动;北方则可根据冬天风大、天寒,地域广阔特点,安排学生进行放风筝、捉迷藏等有意义的运动竞赛,这样既可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又可体现体育教学的地方特色。

  3、因材施教,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初一、二年级的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具有好奇、善模仿的长处,又有兴奋与抑制不易控的弱点,应选择一些简单易懂,难度和负荷小、节奏性慢,自然活泼,便于模仿的动作内容,可多选用一些教材相关,适于儿童心理的游戏,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初三、高中的学生,身体各器官发育基本完成,记忆力、理解力都比较强,可安排一些难度大,活动力较强的动作内容。

  女生比较心细,又善于表达感情,同时又具有柔韧、协调较好的特点。为此,教材内容更应多安排一些姿势优美、柔和、韵律性强的动作。在全面活动和培养良好身体姿态的基础上,加强她们的腿、臂部力量。

  三、科学、合理设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节奏

  体育教学的生理本质,是通过反复练习给人体各器官系统一定的生理负荷刺激,使人体在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增强。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选用对适应过程效果有重要影响。

  1、合理编排教材

  体育课的教材编排,教材内容有易有难、有简有繁、有浅有深、有复习有新授,在教学教程中应合理的搭配,课前的准备活动,应针对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安排,起到实施主要教材的辅助作用,让关节、肌肉、内脏得到充分活动,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如:要上一堂排球传球练习,我们可安排一些指、腕、肩等关节的准备练习;课的基础部分,是学生精力最集中,体力最旺盛的时候,把教材中复杂的、困难的部分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前半部为宜;按常规把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的教材内容安排在前;发展力量、爆发力,耐力素质的内容安排在后,使人体器官在不同程度上承受一定的负荷,如:一堂课中既有上、下肢力量练习,又有灵敏等素质练习。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季节、年龄等不同情况,有节奏安排一个时期内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以期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练习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2、设计新颖教学法,改变教材的组织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或已学过的却又与主教材相关的动作加以诱导或启发,如做高抬腿时,可像平时骑自行车一样;学“单跳双落”时,可让学生进行“跳单双圈”练习等。又如低年级的投掷教材,学生不易掌握,为此,可设计“对地投”、“对空投”“对墙投”等练习,先投大目标,再投小目标、垂直目标。

  有些教材如按教材规定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既不便于组织,又会减少学生很多的练习时间,如改变其组织方法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也自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如把“大鱼网”游戏改成由2人组成“鱼网”分散在规定场地上去“捕鱼”,“捕”到“鱼”后,与“鱼网”中的一位同学交换角色。这样的教学练习,给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使教学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掌握,有利于课时任务的完成。

  四、从实际出发灵活控制和调整课堂的教学节奏。

  1、合理安排运用课的时间,灵活掌握教学进度

  体育课的显着特点,就是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建立动作定型,所以为了保证课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的练习时间,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对每一环节仔细考虑。例如:场地、器材的合理配制;练习时的组间距;每组人数等等,每项练习顺序安排要科学,如当练习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密度时,教师通过观察、测脉搏等方法发现学生疲劳出现,应采用组与组的短休息,阶段与阶段间的长休息。休息的方式可采用:消极休息,如:原地踏步深呼吸,慢跑;积极休息,如:原地坐下,互相按摩等。

  合理的教学进度,也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同阶段因其不同的任务、性质,而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求教师掌握不同的速度。例如:教师对某个动作讲述过快,学生难以听懂弄明白,怎么让他们完成。其次安排学生练习的转换频率过快,一组接一组的提高运动负荷,缺乏必要的巩固、思考,使学生学后忘前,这种过快节奏,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东西的掌握,甚至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出现;但过慢的讲解,繁琐的开场白,重复的讲解,过多的示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教师支配时间,控制课堂场面,使课堂缺乏生活。由于教师的准备不充分,或考虑不慎重,导致一堂课前松后紧,前紧后松,或是提前下课或匆匆收场,都难以保证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把握各个阶段的时间和速度,保证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节奏变化,处理好强度、密度关系,保证各阶段紧密联系,要快慢有序。

  2、教学活动要张弛结合

  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以生理负荷应用波浪式有节奏地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张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高涨时,学生处在紧张而热烈的兴奋阶段,参与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生动活泼的身体练习,谓之“张”。高潮体现了整堂课的主旋律,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理负荷,有助于准确地掌握知识技能,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时机。所谓“弛”,是指休息阶段,让学生的思维和练习处于相对松弛状态。课堂教学持续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可让学生采用积极性休息,或消极性休息方式,使大脑、身体的疲劳得到迁移,这些都由教师根据判断决定。

  “张”与“弛”是彼此需要相互补充的,“张”体现密度和运动负荷,是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学习效果;而“弛”是休整,是为了更有效的“张”做准备。学生所承受的生理负荷,是由其体质、健康水平、锻炼水平等决定的,适应程度必然是一个从小到大反复适应的过程,而机能水平提高则需要由相关新增的生理负荷。

  3、“收”与“放”的节奏

  课堂中的“收”是指集中教学,是教师在课的进行过程中教的活动,在课堂开始部分的集中注意力及其他引导活动,课堂中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课中的集中指导和课后小结,既能为教学任务服务,又可调节练习密度和学生身心负荷。“放”是指学生练习、巩固、提高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与学、练有关的活动,它是学生相对脱离教师直接指导下从事的体育学习。因此“收”与“放”在教学中都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过多的集中或过分的学生自练都会造成教学单一,缺乏节奏,达不到课堂效果,甚至违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处理教学中“收”、“放”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合理安排一堂课中的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否则,课堂教学失控,无法体现教学节奏。因此,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应合理交替,和谐匹配,做到教学组织疏密相同,教学节奏明朗,才能保证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法清.体育教学中的节奏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44:57

  2熊群英.中学体育教学中几个问题探讨J.贵州体育科技,19962:23-26

  3沈立萍.体育课的组织和专利法J.体育与科学,19961:46-47

上一篇: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懂、会、悦”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