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6阅读:
字号:|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训练讲话]?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从日常生活中作出的判断,到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都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所以俄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把比较能力看作是人的最宝贵的智力宝藏。   有各种类型的比较,从思维材料的性质看,可以分作具体事物、事件的比较和概念、判断的比较;从结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从具体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现象、本质、数量、结构、功能、过程、原因、结果等方面的比较。但是从根本性质上看,则可以分为四类。比较的双方可能存在如下四种情况:第一,本质、现象均不相同,比如骄傲和谦虚这两种品质,这种比较可称之为对比。第二,本质、现象均有相同(严格说来是相似)之处,比如鲁迅先生在《文学和出汗》中提到的“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历史论和梁实秋所宣扬的文学论“流传的便是好文学,不流传的便是坏文学”,这种比较可称之为类比。以上两种只能说属于广义的比较。第三,现象相同,本质不同,这就是所谓“同中有异”,比如自卑和谦虚。将这两方面进行比较,侧重点在于“异中有同”,比如自卑和自负。将这两方面作比较,侧重点在于“异中求同”。后两种比较,是狭义的比较。在本节中,我们先介绍第1种比较,即对比和第3、4种比较,即狭义的比较。   对比就是将两种不相同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对照。对比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被广泛地运用着,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臧克家的诗篇《有的人》,运用对比手法,赞扬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鞭挞了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和骄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对比之中突出了封建教育对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扼杀。以上是章法修辞中的对比。在语言表达中,对比的修辞手法,也有广泛运用。比如“满招损,谦受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即是。对比的修辞方法,实质正是运用了对比的思维方法。   对比可分为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如《谈“从茶篮子看形势”》一文中,作者将市场供应、副食品结构的今昔不同情况列举出来作对比,使人们看到了现在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坚定了人们信任改革、接受改革、赞成改革和支持改革的信念,达到论证的目的。所谓横比,是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将学习中两种不同的态度,即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列主义的态度。在表明、特点、危害、实质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了“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的态度”这一观点。在一篇文章中,纵比和横比可以综合运用。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开头部分回顾党的历史发展,通过正反对比,证明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中,综合运用了纵比和横比。   对比在议论写作中有以下作用:一是用于引出论点。比如《夸夸其谈和实事求是》一文,开头便将二者的表现作了对比,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褒贬感情,为提出论点作了铺垫。二是用于提出论点(或作出结论)。比如《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开篇点题,将“提倡积极的思想斗争”和“反对自由主义”同时提出来,正反对比,使论点的表达鲜明而有力。三是用于论证论点,构成对比论证,增强论证力量,例子可以参见上节的内容。 下面我们介绍狭义的比较,即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黑格尔说过:“假如一个人能看见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相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提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这段话说明了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这两种比较方法具有很强的认识作用。 比较是整理经验、材料所不可缺少的方法。所谓整理经验、材料,就是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由此给予分类。经验、材料经过分灰,使用起来便得心应手。   比较是形成并证实新的认识的重要方法。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出版以后,和赫胥黎、海格尔等人,为了将生物进化论贯彻到底,将人类和高等哺乳动物(主要是猩猩、黑猩猩)这两类在当时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在解剖学、胚胎学特征和情感表现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异中求同),从而认识到人类是从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有力地证明了进化论的观点。   比较在其他文体写作中也是经常运用的方法。在记叙文写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才能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这里的比较,往往现象、表面特征和本质、内在特征同样重要)。在说明文写作中,要能够说明事物的特征,也必须首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特征。如果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相同点,则可以帮助我们用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深奥的事物。比如《景泰蓝的制作》中,在说明“掐丝”这道工序时,作者将掐丝和刺绣作比较,既写了掐丝和刺绣的相同处,让人体会到掐丝是精细活儿,也写了掐丝和刺绣的不同之处,让人对掐丝这活儿的特点有具体的了解。   在议论文写作中,从整理材料到构思立意,从阐释论证论点到具体表达,都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   同中求异这两种比较方法,它的作用在于揭示相近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尤其是相同的现象之中所包含的本质的不同。比如《谦虚和自卑》一文,将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作了比较,指出二者的不同点,“谦虚就是虚心,不自高自大,不自以为是。”“而自卑是认为自己低下无能,自己看轻自己,缺乏上进的勇气。”“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够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使知识不断增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自卑却是一种缺点。自卑的人往往自己瞧不起自己,时常自暴自弃。有了一点缺点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自卑,使人类丧失前进的信心,使青年人未老先衰,把才华埋没在唉叹声中。”在这篇文章中,同时求异构成了文章的主体,这种文章,人们称之为“区分型议论文”,像《虚心和虚伪》、《鲁莽和勇敢》、《赞扬和捧场》、《骨气和傲气》等题目,均可写成这类文章。同中求异这种比较方法,也常常构成文章的一个重要段落。比如《自强者胜》一文,文章在引出论点之后,列举毛遂、张海迪等人的例子,论证了“自强者胜”的道理,接下去一段,则将自强与自傲作一番比较,指出“自强跟自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作者所以作这一番比较,目的是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将自强者与“逞能”、“好出风头”、“自傲”等混为一谈,并且横加指责。可见“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错误认识的错误所在(错误的判断,很多来自对概念或事物特征的错误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批驳,以破助立,有力地论证论点。“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还可以使文章的论证思路更为严密。比如《浅谈自信》一文,中心论点是“自信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文章以门捷列夫、居里夫人作为例证,进而运用因果论证:“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困难、冷漠、讥讽和挫折,但如果有自信作为忠实的伙伴,获得成功就大有希望。”至此,论点已经得到论证。这时文章分析了自信和自负的不同之处:“自信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它的力量来自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事业的必胜信念。而自负往往伴随着浅薄无知,听不进不同意见,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敢正视,而急于掩饰遮盖,这只能自己堵塞了自己前进的道路。”这一段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既要自信而又不可自负,于是文章接下去又论述了如何才能做到既自信而又不自负,论述的思路显得极为严密。   异中求同这种比较的方法,它的作用之一在于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一篇作文《自负和自卑》中指出,自卑和自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但究其根源,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主客观世界,而且其结果都是成为“前进道路上绊脚石。”以上这种“异中求同”的“同”,指的是本质的相同。异中求同的“同”字如果是指事物特征的相近之处,那么异中求同则可以帮助我们构成比喻。我们将在介绍“比喻论证”方法时再予介绍。   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完全相同(近),也不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寻找相同点、寻找共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往往可以综合运用,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将七大、八大和十二大作了全面比较。相同点有两点:1.十二大的纲领和七大、八大的纲领一样,都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正确的;2.“正如‘七大’以前民主革命20多年的曲折发展,教育党掌握了我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一样,‘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发展也深刻教育了全党”。不同点是“和八大的时候比较,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正确的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们有充分的根据相信,这次大会制定的正确纲领,一定能够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我们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国家和各民族兴旺发达。”又如一篇作文《高分和高质量》,其中既指出“高分和高质量不是一回事”,既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又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即相同点,最后得出结论说:“高质量是高分的充分条件,而高分则是高质量的必要条件。”   运用比较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比较的双方必须是同一范畴的事物。太阳和月亮可以比,比亮度,比温度;水和火可以比,比对人类的贡献或者比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洪水和猛兽看来相去甚远,但如果比较的是他们对人类的危害时,又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了,可见分辨对比的双方是不是同一范畴的事物,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或形象的异同,更主要的还要看能不能找到比较点。第二,比较必须在同一关系下进行。木头的长度和夜的长度是不可以比的,因为一是空间的长度,一是时间的长度。智慧的多少与谷物的多少也是不可比的,因为一是有形的,一是无形的。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范围越来越广,认识的层次越来越深。因此,过去曾被认为是不可比的特征,现在从更广泛和更深层次来认识,可能已具有可比性。比如电、磁、光三类现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互不关联的,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忒在实验室中发现电能够产生磁,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磁能产生电,1845年,法拉第又现“磁光效应”,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与磁统一为电磁场,他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电磁波,测得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同光速是同一数量级。这样,电、磁、光在波动性这一关系下又成为可以比较的了。第三,明确比较目的,制定比较点,逐项进行比较。在议论文写作中,经常要在事物的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方面展开比较。第四,安排好比较的结构,在表达形式上要做到前后照应、条理清楚,以增强比较的效果。通常采用的结构有两种。比如将“骨气”与“傲气”作比较,可以采用下面两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 1.开头? 2.骨气? ①表现? ②本质? ③结果? 3.傲气? ①表现? ②本质? ③结果? 4.结尾   第二种 1.开头? 2.表现? ①骨气? ②傲气? 3.本质? ①骨气? ②傲气? 4.结果? ①骨气? ②傲气5.结尾   一般说来,第一种适用于较短的文章或段落,第二种适用于较长的文章或段落。   [例文评析]

  从隋亡唐兴看人才 上海六十中学? 谈娴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记载着从夏朝到清朝期间二三十个大王朝的兴亡史。纵观历史,各朝代的兴亡原因,大同小异,窥其一斑,可略见全豹。   就隋唐两朝两论,我们知道,隋朝只经历了2帝就灭亡了。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是为史家大加赞誉的。为什么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呢?在《隋唐嘉话》上记有这样一句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炀帝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炀帝妒贤忌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诗写得比炀帝好。炀帝就逼他自杀,并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对于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就要加以杀害,真是岂有此理?还有一件事,炀帝曾作《燕歌行》,当时文人学士纷纷写诗唱和,一般都是平庸之作,唯著作郎王胄的诗不在炀帝之下,炀帝就借故把他杀了。王胄临刑时,炀帝还故意口诵王胄诗中警句,说“从今以后你还能写出‘庭草无人随意绿’这样的佳名吗?”真是活脱脱的一副小人嘴脸!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炀帝妒忌人才到了何等地步!炀帝如此不容有才华学识的人,他所宠信重用的就只能是些专事阿谀奉承、弄奸藏刀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固然,炀帝的忌贤妒能不是隋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但是,正是由于炀帝的心胸狭窄,不容贤能,才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与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是曾经与他作对过的,只要是人才,他就给予重用,表现出了封建政治家宽宏大量的气度。例如魏征,曾是唐太宗的哥哥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官员,他看到李世民战功卓著。手下人才济济,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劝太子迟早除掉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识破。李世民登位后,不但不记旧恨,反而拜魏征为大夫,就因为魏征是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以后,由于魏征为大夫,就因为魏征是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以后,由于魏征能大胆进谏,使得唐太宗一生避免了很多过失。唐太宗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魏征去世后,他叹惜从此就没有这面“镜子”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不计较出身贵贱。当他发现山东平民马周是个人才时,便立即任命马周当监察御史。后来,又让他担任宰相职务。马周在参与国政方面有不少建树,提出过不少重要建议,事实证明,马周确是唐太宗治国的一个得力助手。唐太宗为了纳贤,还确立了一套科举制度,从考生中挑选优秀人才。他看见考中进士的金榜,就高兴地说:“天下英才都落入我的手中了!”思贤之心,溢于言表。由于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贤望才之心如饥似渴,爱护人才,又善于用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人口也增加了,文化艺术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为历史学家所称誉的“贞观之治”。   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当然,我们的人才观与封建统治者的人生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唐太宗重视人才,爱护人才,有其个人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而我们现在强调人才的重要,乃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爱惜人才,才能振兴中华。从本质上说,也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地爱惜人才,最大限度地使用好人才。这是那种为了“家天下”的一己之利的“人才观”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一个爱国青年,不仅要有报国之志,还必须有报国之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   本文将隋炀帝的心胸狭窄、忌贤妒能与唐太宗的宽宏大度、思贤若渴相对比,揭示了“人才对于辅国安邦”的重要性。文中将不同做法导致的不同结果形成对比,可以说既包括横比,又包括纵比。   [思考和练习]   1.阅读《电脑与人脑》,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比较的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运用下面的材料,通过对比分析,写一篇文章。请注意在特性分析、因果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对比。   大连市天津街副食品门市部的菜摊上,摆着青荚豌豆,标价每斤0.30元。有顾客问,这豆子怎么吃法?一位营业员说:俺也没吃过。第二天,牌价改为每斤0.25元。又有顾客问吃法,营业员说:煮、蒸,怎么吃都行!到了第三天,青荚豌豆变成黄色,再也无人问津。   长春市推销一种鱼干,这鱼干,当地人大多没吃过,一时打不开销路。于是商店支起锅灶,当场油炸、清蒸、焖烘,请顾客品尝,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几天就把几十吨鱼干销出去了。   3.《业精于勤荒于嬉》、《奉献与索取》、《在荣誉(或成功)面前》、《常立志与立常志》。   4.《勇敢秘鲁莽》、《骨气与傲气》、《高分与高质量》、《羡慕与嫉妒》。   5.《自大和自卑》、《欺“软”与怕“硬”》。   附:

  电脑与人脑 吴江县中学? 黄? 莉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也应运而生,并且正在逐步普及,通过电脑储存,资料也越来越顺利。有的同学便认为不必再背书了。难道有了电脑就真的不需要背书了,不需要回忆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人脑是高度完善高度发达的物质,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人脑不仅能进行抽象思维,而且还能进行理解记忆。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不都是经过人脑思维而产生的吗?电脑也不例外,既然电脑是人发明的,它当然不可与人脑相提并论。电脑只是模拟的人脑,它只会按照人们编定的程序,进行机械记忆和推论。人进行“背书”,就是人脑的理解性记忆的过程,电脑是无法取代的。即使把书本上内容全部输入电脑,那也只是电脑的“记忆”,而不是你的记忆,你的知识。认为“有了电脑不不必背书”的错误就在于把电脑与人脑视为相同了。   电脑与人脑作用是迥然不同的。只信电脑,一味依赖于电脑的话,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因为电脑并不是永远不出差错的。美国国立银行的电脑,由于线路上的问题而发生故障,经核实买电脑的计算错误竟使这个银行损失达十多亿美元,这使美国当局懊丧不已。在德国,由于储存汽车牌号的电脑被非法组织捣毁,竟使这个国家三年内对谁拥有汽车,谁的汽车号码是多少一无所知。这桩桩骇人听闻的“电脑事件”,难道不是轻信电脑所产生的吗?难到不能引起我们的“不必背书论”者的深思吗?   不仅是电脑,任何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都不能代替人脑,举一个实例吧。我校的某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尚佳,数学成绩尤其突出。但进了高中后,由于平时经常使用计算机,笔算能力明显降低,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数学成绩接连下降。像这样的例子在别的学校也许也存在。这也是“信奉”机器而不运用人脑的结果。记得一部科幻小说,写的是人与机器人的决战,最后人终于战胜了机器人获得了胜利。因为机器人失去了人的控制,只是一堆废铁而已。电脑不也是如此吗?   诚然,电脑不如人脑,只但这不是说,电脑毫无价值。众所周知,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脑对知识的贮藏量也是有限的,而电脑对知识的贮藏量却是无边无际的。电脑能帮助人们记忆、帮助人们思考,它对人脑辅助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在保密工作上,就说美国的饮料“可口可乐”,它的成分大多数是公开的,只有0.15%的成份,也就是其最重要的成分不公开,由电脑秘密保存,连生产者也几乎无人知晓,其他的公司当然就无法仿制了,而可口可乐却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电脑与人脑的运用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大脑——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为主力。以电脑等先进仪器为武器,准备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吧!

上一篇: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定量分析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