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种成就感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8:08阅读:
字号:小|大
有人曾对一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达85%,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
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的环境。
1、 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
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
其次,不要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出问题之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第四,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 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2、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如科技制作、摄影、美术、音乐、民俗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 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功利性目的。
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
教师要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不能将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优美句段欣赏。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习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教师要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 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况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语的功劳呢?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
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最好每学期教师编印一至两期班级作文专刊,专刊中,班上每位同学的作文至少有一篇,在班内、校内传阅(如果举办报纸性的个人专集、班级专刊邮寄出去也很方便,既节省了眷抄作文的时间,又节省了邮费,增加作文发表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每人印发一份,作长期保存。假期让学生将自己在本期内的作文汇编成集,自编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名(如:“深思集”“一叶集”“草虫集”“鼓呼集”“一得集”“学海萍踪集”),自写序言,假期结束后在全班交流甚至学校展览。
3、校内优秀习作展示。
对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教师要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校园作文专刊,扩大习作者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4、作文发表。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达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 ,达到“奇文共欣赏”。如: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亲朋好友,先睹为快;通过老师或学生的个人网站上传作文,在学校或者一些大的语文网站发表作文,这就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表文章的机会,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欢乐。
当教师发现学生中的作文有一定的品位,要迅速指导修改,在确认到达发表质量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由于报社的发行周期短,日报、周报的发稿量大,发表文章的速度和几率也相应大和快些,因此最好先投递给报社。
第一个作文发表的学生要成为教师树立的典型,要不吝啬给他(她)的赞美,并要时时提起。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发表了作文,可以封其为“班级作家”,作文课上请他(她)交流自己撰写、修改作文的经过、感受,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下一步的作文目标,学生的成功作文要复印给全班同学学习,甚至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在家长会上一定要点名表扬,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这 件事,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在学期结束时还要写入成绩报告册以及学籍簿。
试想,仅仅靠一篇作文的成功就能成为班级的典型人物,享受到如此之多的乐趣和快感,哪个学生不想试一试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及时进行写作技法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何愁提不高呢?
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的环境。
1、 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
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
其次,不要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出问题之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第四,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 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2、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如科技制作、摄影、美术、音乐、民俗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 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功利性目的。
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
教师要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不能将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优美句段欣赏。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习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教师要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 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况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语的功劳呢?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
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最好每学期教师编印一至两期班级作文专刊,专刊中,班上每位同学的作文至少有一篇,在班内、校内传阅(如果举办报纸性的个人专集、班级专刊邮寄出去也很方便,既节省了眷抄作文的时间,又节省了邮费,增加作文发表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每人印发一份,作长期保存。假期让学生将自己在本期内的作文汇编成集,自编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名(如:“深思集”“一叶集”“草虫集”“鼓呼集”“一得集”“学海萍踪集”),自写序言,假期结束后在全班交流甚至学校展览。
3、校内优秀习作展示。
对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教师要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校园作文专刊,扩大习作者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4、作文发表。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达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 ,达到“奇文共欣赏”。如: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亲朋好友,先睹为快;通过老师或学生的个人网站上传作文,在学校或者一些大的语文网站发表作文,这就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表文章的机会,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欢乐。
当教师发现学生中的作文有一定的品位,要迅速指导修改,在确认到达发表质量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由于报社的发行周期短,日报、周报的发稿量大,发表文章的速度和几率也相应大和快些,因此最好先投递给报社。
第一个作文发表的学生要成为教师树立的典型,要不吝啬给他(她)的赞美,并要时时提起。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发表了作文,可以封其为“班级作家”,作文课上请他(她)交流自己撰写、修改作文的经过、感受,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下一步的作文目标,学生的成功作文要复印给全班同学学习,甚至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在家长会上一定要点名表扬,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这 件事,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在学期结束时还要写入成绩报告册以及学籍簿。
试想,仅仅靠一篇作文的成功就能成为班级的典型人物,享受到如此之多的乐趣和快感,哪个学生不想试一试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及时进行写作技法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何愁提不高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