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试论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8:29阅读:
字号:|

内容提要: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探究性阅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这些。关键在于,过去我们主要靠讲解分析,而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究。简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探”就是探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究”就是究问为什么这样写。

关键词:阅读         探究         特征         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项改革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据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据了解不少教师仍存在种种疑虑。本文谈谈笔者对“探究性阅读”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探究是人的潜能

 什么是探究?探究是“探”和“究”组成的合成词,既“探”且“究”,指探寻、追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了解其“是什么”;或想了解已知事物的现状,即“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究其来龙去脉,了解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以说,探究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

 探究什么?探究的对象包括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小而言之,一个人呱呱坠地,睁开眼睛,所能看到的人、事、景、物对他都是陌生、新奇的,母亲的乳头,父亲的笑脸,柔软的被褥,坚硬的床框……他周围的一切都是探究的对象。大而言之,人类对生存的自然环境,对社会、人生乃至自身的生理构造、心理状态,大至太空宇宙,小至纳米世界,无一不是探究的对象。可以说,探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正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就整个人类而言,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无限远大。20世纪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开始了对火星、土星等的探测;21世纪,人类有可能飞出太阳系,飞出银河系,飞向无限广袤的宇宙。世纪之交,人类基因组工程取得进展,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已掀开第一页。只要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继续存在,对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探究永远不会完结。

 但基础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的过程。要求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探究出世人从未探测过的自然奥秘、人生哲理是不切实际的。如果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探究性学习定位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水平,则应是不难实施的。别人已知、已会、已有,“我”通过学习从未知、不会、没有而达到知、会、有,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各个学科共同的改革方向。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宏观目标主要是增强探究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探究性阅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这些。关键在于,过去我们主要靠讲解分析,而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究。简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探”就是探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究”就是究问为什么这样写。如此看来,探索性阅读是阅读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并不神秘。

 二、探究性阅读的主要特征

 根据阅读主体的不同需求,阅读行为可以分为求知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实用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审美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类型。阅读能力的构成也有一定的层次,纵向可分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创造等层次,横向应培养阅读的选择力、思考力、想象力、记忆力、批判力等。

 探究性阅读可以看作研究性阅读的初级阶段。已有同仁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采用“探究性学习”一词,似乎是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研究性学习”一词有所区别。一般认为,“研究”指钻研、推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本质和规律,其要求比较严格,达到的水准也应该比较高。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本科毕业才有资格报考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文凭才能报考博士研究生。在一般人心目中,“研究”是领导和专家的事,专家的阅读才以研究为主要目的。而“探究”如前所述,就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是中小学生都有的心理倾向和可以实践的行为。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有其针对性。目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必须明确,接受学习是学习的基本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总目标”之二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对接受学习的充分肯定。而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则是强化积累性阅读的有力措施。这些都说明:接受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排斥或轻视接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就失去了根基,有变成空中楼阁的危险。

 与接受性阅读相比,探究性阅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问题意识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因为教科书要求接受的知识大多历经长期的检验,一般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阅读主体面前,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唐诗、宋词的诠释,就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的较客观的陈述。探究性阅读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方面前人早有许多宝贵经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都强调阅读时要既学且问。中小学阅读教学也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问文章反映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问问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问问其主张能否付诸实践……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更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写,探寻有没有别样的写法。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践能力    接受性阅读常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的语句,倾听教师的讲解,背诵固定的答案。探究性阅读强调阅读能力要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从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3、开放视野    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首富于想象力的小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不知从何时起,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成了惟一的标准答案,一代又一代小学生异口同声这样回答。谁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像弯弓、像豆角、像翘翘辫……都会受到喝斥或冷眼。叶老如有知,当作何感想?

 两种教育理念导致不同结果。最近一篇小小说《雪化之后是什么》选入河南省小学语文课本。作者河南省中牟县的邱成立老师在本校作了两次测试。第一次提出“雪化后会变成什么”的问题后,一、二年级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水”。第二次测试经过教师提示和鼓励,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答案五彩缤纷:雪化了之后变成嫩芽从土里钻出来,变成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变成植物的小宝宝,变成小手召唤春天的到来……(见《郑州晚报》2002年9月27日)这第二次测试正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可喜成果。可见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的视野,即使是正确的答案也不当作惟一的经典,而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找到了答案也不意味学习过程的结束,还要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寻新的答案。

 由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到既重视接受学习,更重视探究性学习,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向交流,学习过程由封闭变为开放。在探究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发展。

 三、具体方法来自实践

 实施探究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具体操作方法,则因师生而异,因课文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应该是“教无定法”。下面列举几个课例为证。

 1.教会学生提问    1994年9月6日至16日,甘其勋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一(7)班代课教学“家庭生活”单元。面对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新生,第一课时我以“学会学习”为课题,鼓励学生“要靠自己学,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并布置学生自读《背影》,做字词卡片,提问题。第二课时精读《背影》,30多人提了26个问题(重复的不计),一是不懂的字词,如“情不能自已”,是“已”还是“己”?“差使”怎么读?什么叫“亏空”?“天无绝人之路”指什么?为什么“桔”写成“橘”?二是对时代背景不理解,如:朱自清算是有名的人,为什么还没有钱?为什么要向脚夫行小费?难道不行小费就不让过吗?当时的人是不是只认钱,就没有一些愿意帮助人的?祖母死了,为什么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为什么“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三是照抄课后练习,如: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学生还不会提问题。比较有价值的是:是不是真的写作者非常聪明?为什么父亲感到心里很轻松?文中用很长一段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表现了什么?文中两次描写父亲衣着,这是不是为了突出“背影”?教师热情 表扬了提这些问题的崔园园、李岚等同学,鼓励大家动脑筋,提高问题的质量。到教读《这不是一颗流星》时,学生提问18个,没有字词和常识之类,但仍有照搬课后练习的。经过引导,略读《羚羊木雕》,提问19个,主要是对父、母、奶奶的看法。略读《散步》,提问6个,比较集中在对结尾的理解。《金黄的大斗笠》则无人提问题。这次实验虽仅两周,但说明只要引导得当,学生是可以学会提问题的(详见《甘其勋语文教育新论》,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引导设计板书    据报载,河南省新乡市十中青年教师刘玉霞,教学生学课文精心设计板书,取得了以少胜多、形象直观的效果。她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设计板书,学生兴趣盎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设计板书的能力均有提高。1998年12月在河南省“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研讨会上,她先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自读《我的叔叔于勒》,自己设计板书。公开课上让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其中一名学生用折线(/\/\/)表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概括出各段大意。问他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回答:《变色龙》中,警官的态度随着小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忽冷忽热,《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随着于勒有钱无钱的变化而忽亲忽疏。课后刘老师谈到自己的感受:过去上公开课我总想展现自己的风采,现在则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后来她和其他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自己给课文作批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3.合作寻求答案    2002年8月初,第四届“语文报杯”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在南京举行,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谭伟老师执教《巴尔扎克葬词》,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摘录不大理解的句子,写在纸上。他当堂宣读了学生提到的7个句子,如“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等,大多是课文中含意深刻的警句。谭老师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自主、合作寻找答案,经过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补充,老师因势利导,很快取得了基本共识。这节课体现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在15节高中参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详见“语文教杯”VCD光盘)

4.感知—感悟—活动—体验    湖北襄樊市第一实验小学刘从华老师指导学习毛泽东《长征》诗,教学设计别开生面。时间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感知阶段(二周),用音乐、图片设计课件导入,激发学生找书看、看电视剧、上网查、问别人,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发言稿。二是诗文—感悟阶段(一课时),学生提出“暖”“寒”等问题后,分四人小组探究、讨论,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感悟。三是活动—体验阶段(集中二周,以后继续深化),学生实践体验,撰写体会,展示交流,评价总结。刘老师基于“大阅读”的教学观念,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体系。本课三阶段,构成了一个“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大阅读过程(详见《语文建设》2000年第9期《探究见功夫功夫在课外》)。

 探究性阅读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但它是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而来。《语文课程标准》注意不同学段的要求由低到高、由浅入深。3-4年级只提“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只提“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7-9年级才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应该说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去探索,并把握这些“度”的要求,扎扎实实去实施,是可以逐步达到课标要求的。当然,学校注意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图书资料乃至网络建设,也是开展探究性阅读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