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语文学科目标的再认识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8:58阅读:
字号:|
 学科课程目标体现教育总目标,并决定了学科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施学科教学计划和学科评价的准则。语文学科目标上的偏颇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二是在工具性训练上,三是目标层次的孰先孰后和是否给予重视上,并由这些方面的偏失影响到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一、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
  在我国,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争论之激烈,延续时间之长久,恐怕在世界各国母语教学研究中都是少见的。
  语文课曾一度被当成政治思想课给语文教学造成重大损失,后来有了重大的变化。时至今日,检查起来,这种偏失仍然存在。有批评认为语文教材“在具体选编上无不反映出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倾向”①,“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大体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考虑的,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②。
  毋庸置疑,要在语文课中突出思想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注重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之中,关键是强调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哪些思想教育内容。1980年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道德教育会议上,“各国的道德教育计划所强调的道德价值观念可分为如下几类:
1社会价值标准:合作、正直、和蔼、孝敬长辈、社会正义、尊重他人、公民精神、社会责任感、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
2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
3有关国家和世界的标准:爱 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4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③
  当然,我们在讨论母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教育内容时,不能离开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当今中国,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包括革命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怎样认识这些优良传统呢?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伦理产生的优良传统主要有四点:
1爱国主义理想;
2人格价值观念;
3人际和谐思想;
4社会责任观念。”
  他还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陈腐传统主要有两点:一是等级意识,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不平等。”“二是儒家学说的迂阔倾向”即“割裂了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指出:“中国古代法家主张‘法不阿贵’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法家所谓法制是专制主义的法,维护君权,是不可取的。”④我们是否可以从上列论述比较一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呢?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思想教育方面的四点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认识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民勤 劳智慧,语言文字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使学生了解革命领袖、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懂得社会主义好,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4使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艰苦朴素、诚实勇敢、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等教育,陶治爱美的情趣。
  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小语思想教育在“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继承无产阶级革命传统、认识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坏”等方面给予了重视,而在“合作、宽容、人格价值、社会正义、国际理解、尊重人类尊严、追求真理、辨别真伪、实事求是”等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态度、个性方面的要求显然不足,反映在教材上就必然出现一些偏颇和缺失。
例如在人教社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十二两册中,写外国人民(主要是少年儿童)生活的课文共有7篇。第十一册有3篇:《月光曲》写贝多芬为穷苦的盲姑娘弹琴;《小音乐家杨科》写8岁的波兰小孩杨科热爱音乐,动了地主仆人的一把小提琴被管家着人活 活打死;《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姑娘冻死在大年夜里。第十二册有4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写衣着褴褛痛苦不堪的一群纤夫;《穷人》写穷渔夫帮助贫病交加的寡夫;《凡卡》写9岁的童工挨打骂,急切盼望脱离苦海,“要不就要死了”;《高尔基的童年》写阿辽沙在主人家艰难地读书;《小抄写员》写穷人的孩子叙利奥熬夜悄悄地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换钱补贴家庭生活,四个月没睡过一次好觉,以致“疲劳到极点了。”
  应该说这些文章大都不错,对培养儿童的同情心、正义感是有益的,奇怪的是所选文章为清一色的写外国人受剥削受到压迫的主题,大约是在贯彻大纲规定的“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的思想教育要求。
编者似乎仍然在向少年儿童展示:“除了我们之外,“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种扭曲了时空关系的比较。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要我们放眼看世界,而不是自我封闭;是要增进理解合作,而不是盲目自大。了解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既是历史的也应是现实的。在这一点上,教材选编者回避了当今世界的战争、压迫、剥削、专制、灾害给儿童造成的痛苦,回避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依相存,未能客观地展示我们的进步 和不足,“没有当今社会图表和种种矛盾冲突”。现在的儿童少年在课外通过多少渠道该接受世界多少信息!时至今日,语文课企图这样去加强思想教育,必然苍白无力。
  现行语文教学大纲都确立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特征,然而,训练哪些内容?怎样训练?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当今语文教学界呼唤语文学科的人文复兴,主要是针对“工具性”训练中的弊端,同时也针对“突出思想性”中的僵化、教条、形式主义的作法。于漪老师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中指出: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对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是寻章摘句,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文的例子。怎样弘扬人文呢?于漪老师认为:第一,既要注重语文形式,又要注重语文内容,重视语文文化内涵的挖掘;第二,要看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引导学生学语文做人,进行认知、情感、人格教育;第三,赋予人文以时代精神;第四,开放语文教育空间。因此“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⑤
  在弘扬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倡导中,还有论述者为纠正语文训练技术化倾向,提倡语文教学要重意会、重感觉、重自悟,倡导“天人合一”,反对“主客二分”。但是,我们还不能因此认为加 上“人文性”就解决了语文学科性质目标问题。因为“人文性”仍然不是明确的合适界定。人文性指什么?是人文学科的特性吗?那么其他人学科同样具有。如果是指突出人文精神,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的,现代人文精神和现代科学精神的统一是每门学科都应追求的目标。在语文学科里只讲人文精神(尤其是只强调意会、自悟等)又容易导致模糊笼统和神秘莫测,也难以提高教学效率。中学语文界这一争论仍很激烈。在小学语文界这类讨论不多,研究者主要批评小学语文工具性训练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忽视综合运用能力。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字词句的讲读多于篇章讲读,字词的练习多于段篇的练习,理解性练习多于运用积累性练习,“有的练习实际上是在做文字游戏”。“目前语文教学过于支离破碎,太机械,往往一个无关紧要的词不厌其烦地分析其深刻含义,而且必须与《教学参考书》的解释一字不差,僵化了学生的思想,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尤其是学语文需要一定的灵气,需要心领神会。哲学家熊十力曾说过:人的思维和智慧有两种,一种叫‘量智’,这是科学;另一种叫‘性智’,是指文学艺术的修养。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就缺乏这种‘性智’的训 练。”⑥这实际上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教育问题。
  对语文工具性训练目标的贯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如对很好掌握的汉字硬要作艰难的字形、笔顺分析,对极平常极好理解的词要求作出解释,对含义十分明白语句还要求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例如六年制十册《大理石街》一课,课后一练习:
1在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带点的词语,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1)在昏暗的光线中,时时迸出金色的火花,飞溅着碎石,弥漫着呛人的石粉气味。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累月劳动着。
(2)大理石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要经过人的选择和琢磨。有经验人的看了开采出来的石块,就清楚它内在的含蕴,懂得它的价值,知道它可以做成一件什么器具。”
  怎样才叫正确体会了句子意思?有的要发挥,有的只要换几个词,真是不好说清楚。但考试时一定要有标准答案,“标准”的答案是《教学参考书》上的如下解释:
  “‘在昏暗的光线中……长年累月地劳动着’。这段话是讲工匠劳动的艰苦。第一句讲劳动条件很差,可以从光线昏暗,碎石飞溅,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石粉气味看出来。第二句讲要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长期工作。
  ‘大理石并 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的……做成一件什么器具。’这段话主要讲经过人的加工,大理石的美才能显现出来。第一句强调人的劳动对于显示大理石的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句讲有经验的工匠善于发现大理石的美。‘美是人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句话是对人的劳动的赞美。是说人通过劳动,创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
小学生做这类练习,往往要背熟对应课文句子的这些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新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
  二是体系化倾向严重和体系不科学。如试图编出一套序列分明的教学目标,从坐标的横轴列出语文知识内容,纵轴上列出语文能力的训练项目,每课书确定工具性训练的目标以循序渐进,“思维训练”也力求有序,一些很不周延的理论体系苦了小学老师,更害苦了学生。在教学中,往重点训练项目序列硬套的程序指令确实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创造、顿悟和审美情趣。语文训练应有一个基本体系,但它应是最基本的,是浅显明白的,是师生都好把握的。而且不能要求把一切训练都往体系上硬套。
  在此,有必要提提语文教学的审美问题。学校中的美育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现实生活的美进行的。语文学科在美育中有独特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形象性 、情感性和愉悦性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汉文字特有的审美价值更使汉字书写具有鲜明的审美特性。重视语文学习的审美性对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操、丰富感情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审美特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能力。
作为义务教育内容的小学语文首先是把握好基本工具性特征,而且应以相对成熟的理论作指导确定其最基本的内容,让教师、学生都好掌握。要以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要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力求在活动中让他们主动阅读,主动写作,在这些活动中渗透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教育目标的新三级层次与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实现教育目标要求的主要手段和中介。关于教育目标的讨至今仍然活跃。近年来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也是对教育目标的再认识,更具体地说是关于教育目标重心放在何处的大讨论。因为素质教育并未提出更多新的目标内容,只是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主动活泼发展,强调在未来社会里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调整必然影响到对课程目标的再认识。
  现代学习理论中的各种假设、派别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现代课程理论。对学习过程性质的认识不同,以及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反映在课程目标上的取向也就有差别了。我们有必要参考现代教育在教育总目标上的新认识和有代表性的课程目标取向来分析语文学科现行目标并规划其改革目标。
  有研究认为,⑧依照惯例,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时,总是依据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优先重视知识的获得,其排列次序是:
1知识;
2实用技术;
3态度和技能。
  对照我国语文教学,除了突出思想教育内容外,基本上是按此三级层次安排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与考核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小学语文“不论是课后练习还是编的各种练习册,大量的是看字词写拼音或看拼 音写词语,组词、填词、词语搭配、反义词、近义词辨认、修改判断词句等等。这样的练习大约占一本练习册内容的80—90%,而段落的练习仅点20%左右。”⑨
而对教育目标认识发展的新趋势则表现为颠倒过来的新三级层次:
1态度和技能;
2实用技术;
3知识。
  该研究认为:“现在人们知道,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及文化知识。”这自然指第一级层次里的“态度和技能”所应包括的内容。这些基本的人生态度、学习工作态度应通过各科的学习逐步养成。语言是人类最完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通过语文教学,从小就应培养少年儿童通过听说读写主动获取信息,并能分辨正误、好坏,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做到互相理解与关心;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独立思考,不屈从也不固执;确立文责自负、言而有信的基本态度等等。这类目标已不单单是技能培养,而是一代好文风、一代好人风的培养。未来的语文教学必须将此置于重要地位,强调这一方面的要求。并要考虑加速综合课程改革,让学生在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各种主题活动中养成态度,发展技能。
  关于课程目标的确立,在课程编制中有三种取向,10其分 别是:
1行为目标:强调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标准化、可操作性。以行为方式来陈述课程目标,“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2展开性目标:其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演进着”的,即在教学过程中内在地决定的目标。这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的是学生的生长、个性的完善。而社会价值、规范的确立及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很难在预定的行为目标中加以陈述的。因此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有助于自由发展、有内在奖励的学习经验。
3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反应,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主张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就表现性目标举了一些例子,对我国语文学习目标的确立有参考价值。他说:“典型的表现性目标如:‘考察和评估《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在一个星期里读完《红与黑》,讨论时列出您印象最深刻的五件事情’,‘参观动物园,讨论在那里看到的最有趣的几件事’这类目标不像行为目标那样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的,重点放在‘课程活动的结果上’,以便学生去探索、发现他们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11
  这类要求既有挑战性, 又让少年儿童感兴趣。一篇课文,学生可学的东西太多,有人提倡语文课“一课一得”,但这“一得”是很难全部预先确定的。学语文离不开学习者的意会、感受、顿悟。语文学科是有条件考虑如何在课程编制上给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一席之地的。
  “就一般而言,若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在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表现性目标的形式较为适合。”12
  在确定语文教学目标时,我们宜将这三者统一起来。应有明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但这基本的要求应是让大多数学生都容易达到的。那末,为什么中小学语文的一些基本要求许多学生没达到呢?如写好字,写通顺句子。是不是要再次降低基本要求?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反观这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是繁琐的情节分析(实际只是情节重复)耗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是把难以作为行为目标陈述的“思想教育目标”硬性地作了预先规定,并不惜花费大量精力;是用一些不该中小学生掌握的“文字学”“文章学”(包括半通不通的)“知识”、“技能”在折磨学生。因此,在明确的行为目标要求中应删减这些内容,在应掌握而且是可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则应突出 和加强。
  至于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则一向被忽视。看看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课后思考题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是封闭性(系指完全按作者、编者意图去理解)的问题,只要求学生按作者或编者的认识作为标准答案来回答。可以说把语文教死了,不应归罪于老师,首先归咎于教材中这类问题的大量充斥和刻板的考试。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