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实施“四环节”,导练略读课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9:03阅读:
字号:|

实施“四环节”,导练略读课

广东省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  杨占先

 

杨占先,男,汉族,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人。1957年11月出生,1971年7月初中毕业,1974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担任民办教师,1984年中师函授毕业,1985年7月转正,1978年9月起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1987年至1994年被选拔为镇语文中心组成员,1994年至1998年担任镇语文中心教研组长,带头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承担“读写结合单元分组导练模式”专题科研的实验任务,取得较明显的成绩,1996年担任所城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1998年起担任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职务。

1990年以来,本人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县一、二、三等奖,市二等奖,1992年获得县“三个一”一等奖,1993年获得市优秀教师称号、县“两个文明”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获县奖教奖学基金会“个人奖”,1996年被评为县优秀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县先进校长、省优秀科研管理者、镇优秀共产党员、“两个文明”先进个人。本人事迹发表于2000年潮州日报社主编的《校长的风采》中。

[论文]

略读课文是单元的学步篇,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运用读写方法,提高读写能力;而“自学交流——细读解疑——方法运用——品评提高”这“四环节的导练基本模式,则是体现略读课文编写宗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一、自学交流

略读课文是作为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运用的过渡。导练时,教师应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写方法细读课文,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基于这一点,在导练略读课之始,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再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自学、交流,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步指导细读、运用方法打下基础。

例如,在导练丁版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五课《全神贯注》时,我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文中的生字词,练习感情朗读,并且围绕“课堂练习”题进行细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第一课时的导练过程中,我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讨论、交流:1、课题应怎样理解?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分几段?3、哪一段是重点段?其中哪些句子是重点句?4、学习本课,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自学交流,初步了解课题“全神贯注”指“精神高度集中,即专心致志地(做某项工作)”;文中写罗丹专心致志修改自己作品的事;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写“发现毛病”,第二段写“修改作品”,第三段写“忘了客人”,第四段写“客人感受”;重点段是第二段,重点句是“罗丹一会儿上前……情绪更为激动了”等句子。通过激疑,学生提出“课文为何写客人茨威格不但不生气,而且感触很深”等疑难问题。这样,既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又为第二课时的导练埋下伏笔。

二、细读解疑

小学生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心理作用来看,阅读

 

1

有其重要的心理意义,它既可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又可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还可陶冶性情,锻炼个性;就阅读过程而言,它是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阅读的行为来说,它可让学生感知、理解、反应等。一句话,阅读是通过文字信息获取知识,理解意义的一种活动。丁版教材编写略读课这类课文,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用读写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疑,以求掌握方法。那么,教师在导练这类课文时,就应通过有重点地指导学生细读,以此来解疑并揭示其方法,而这个“重点”就体现在课文的重点文段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段落,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突出导练重点,突出教学目标。

例如,在导练《全神贯注》的第二课时,我以指导细读课文重点段,解决疑难问题作为导练活动的重点。在导练时,我依据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的原理,首先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让学生从外表到内部,由语言到思维,了解作者叙述什么事件,抒发什么感情。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反复读“罗丹一会儿上前……情绪更为激动了”等重点句子,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这些句子的内蕴——正是由于罗丹“全神贯注”修改作品,以致他修改完作品时忘了还有客人在里面,而准备锁门独自离开。这样,学生所提的第一个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之后,我再通过引导学生读第四段叙述茨威格感想的语句,帮助学生解决第二个疑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茨威格不但不生气,而且感触很深”的原因是受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此外,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并切实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我特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走一个来回”。做法是: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眼、脑的综合活动,正确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陶冶性情,以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2、引导学生精读描写罗丹修改作品的语句,从内部到外表,由思想到语言,品评这样具体描写的作用,让学生较深入地体会作者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为指导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三、方法运用

方法运用,是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读写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读写能力。

阅读是内向的吸收,写作是外向的表达,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人脑的心理

功能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发展学生心理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读写迁移规律,顺应学生写作的心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从读到写,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这正是丁版教材编写的宗旨。

譬如,导读《全神贯注》时,我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罗丹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想不想把这个人介绍给大家?”在学生普遍愿意把像罗丹一样的人介绍出来时,我因势利导,提出习作要求:“学习课文‘突出中心,具体描写’的方法,以同样的题目,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在习作指导时,根据知识迁移规律,我先让学生再次回忆课文第二段的写法,让学生加深对“具体描写,表现中心”这一写法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的观察,倾吐记忆,指导思维和想象。接下去,我在指导学生立意、选材和布局谋篇之后,特别注意训练学生把内向的吸收转换成外向的表达,即学习课文“具体描写,突出中心”的方法,通过刻画人物的行为、神态来表现人物对工作或学习的认真和执着的精神。在学生独立进行准备的基础上,我遵循从说到写,说写结合的规律,指导学生分组(每四人一组)口述,再引导他们品评,然后抽样口述,帮助他们纠正不当之处,指出努力的方向,然后才让学生动笔写作。

四、品评提高

品评,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或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有哪些不足之处,从而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改作文。修改作文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学生对事物获得初步认识后进一步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高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使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

 

3

如导练完《全神贯注》并指导学生仿作之后,我着重引导学生用自己作文的重点段跟课文的重点段——第二段比。先从“具体描写”方面让学生比一比:范文中写罗丹全神贯注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一具体事例,既写他的动作,又描写他的神态,写得十分细腻、逼真;你自己写的文章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应怎样修改?再从“突出中心”方面比:范文突出地表现了罗丹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你自己写的作文能不能突出表现某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应怎样修改?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与教材的范文比,找出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修改的方法,并付诸修改,进一步提高了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同学的作文比,特别是与优生的作文比,再请优生介绍习作的经验,让学生在互相比较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实施“四环节”的导练模式,可以导练好略读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于1999年获得潮州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发表于1999年11月潮州市教育局出版的“丁有宽读写结合教材教法论文教案集”《芳林新叶》(第50—54页)]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