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
[摘要]: 1977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限定和束缚总体呈弱化趋势。从范文系统来看,课文主题分布由政治、革命中心向自然、生命中心的调整使课文解读的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导学系统来看,课文中的解读提示性文字由繁到简、由显到隐,解读示范功能弱化,解读激发功能增强;〖BFQ〗从作业系统来看,课后练习从强烈暗示权威观点到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也为学生的自我解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杨孝如,男,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讲师,语文教学论硕士。
课文解读是指对课文的内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影响课文解读的因素很多,既有师生自身的解读背景、解读能力等主观因素,也有权威解读资料、教学效果评价等客观因素。其中,作为“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教科书对课文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定向性引导作用。
1986年实行中小学教材“编审分开制”后,许多省市都编制了自己的语文教科书。因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教科书的结构大致可以分解为以下五
个系统:知能系统、范文系统、导学系统、作业系统、符号系统。[2]由于知能系统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而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符号系统又不发达,因此,目前,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范文系统、导学系统和作业系统上。
一、范文系统:解读重心的调整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基本的意义空间,在解读时,这意义空间会形成一定的解读指向性,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读者的解读方向。在语文教科书中,当多篇课文的解读指向性基本一致时,解读重心便产生了。
为了分析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文解读重心的变化情况,笔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六个版本(初中、高中各三个版本)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的主题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统计,以求尽量客观地呈现课文解读重心变化的实情,尽量准确地归纳变化的规律。
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教科书变动较频,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21世纪初这三个时间间隔比较均匀、时代特征比较显著的时间段内,选取了以下六个版本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1982年版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各一套、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1992年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
科书、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中之7~9年级部分(因资料掌握的原因,此版教科书分析样本为7年级上、下册和8年级上册)。
考虑到有少数课文包含数篇文章,而这些文章的主题有时不尽相同,所以,在统计时,笔者是以独立成篇的文章,而非课文,为基本的统计单位。
通过预先归纳和尝试性统计,并经多次修改,笔者最终确定了以下九组出现频率较高的课文主题类型:政治·革命、人生·社会、哲理·情思、国家·民族、科技·知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生命、人物·事件,不在以上九者之列的皆归入“其它”类。
在统计时,每一篇文章只纳入到一个主题类型中;多主题的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仅析取其主要主题,次要主题不予统计。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此处的“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是对人们已有观点分析、归纳的结果,不代表个人意见,不表达其它意义。
经过对样本全面、系统的分析、统计,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课文主题分布情况如下表:
第1期杨孝如: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人生·社会”、“哲理·情思”一直是中学语文教科书关注的重点。 在三个时间段内,以“人生·社会”为主题的课文分别占到22.2%、16.3%和21.1%,分列第2、3、1位;反映“哲理·情思”的课文也为数不少,分别占11.1%、20.0%、17.0%,稳居三甲,在90年代初的教科书中甚至一度占据了首位。
2.“政治·革命”类课文呈减少趋势。 建国至“文革”,愈演愈烈的社会生活政治化、革命化对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影响甚大,甚至波及了“文革”后的教科书。80年代初,“政治·革命”类的课文仍然占到了课文总数的31.0%,位居第一。到90年代初,虽然对政治、革命的关注逐渐减弱,此类主题的课文在课文总数中退居第二,但仍然占到17.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课文政治性、革命性特征明显的结论在教科书的横向比较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一些学者认为:在价值取向上,大陆教科书政治化、革命化倾向明显;在社会角色呈现上,大陆教科书中多是“军人、烈士、民族英雄”、“共产党干部”、“政治领袖”等政治性、革命性很强的角色,即使是“作家、诗人、艺术家”、“农
民”这样的中性角色,在大陆教科书中也带有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这一现象到本世纪初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在新课标语文教科书(7~9年级)和新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政治·革命”类的课文仅占3.0%,居各类之末。
3.“自然·生命”类课文呈增长趋势。 与“政治·革命”类课文逐次减少相对应的是,以“自然·生命”为题材的课文越来越多。在21世纪初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这类课文所占比重突升至19.6%,仅次于 “人生·社会”类。
从以上对中学语文课文主题分布变化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20多年来,随着人们对思想教育认识的更趋全面,随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关注程度的日益加强,中学语文课文的政治、革命色彩逐渐减淡,生命色彩趋于浓厚,课文解读的重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由“政治·革命”向“自然·生命”转移的倾向。
二、导学系统:解读示范的淡化
导学系统提供了解读范本。顾名思义,导学系统有着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预习提示(或类似的内容)、评点、注释等导学内容往往直接表达了课文选编者自己(或认可)的观点,为学生提供了解读
的示范。这种解读示范或置于课文之前,或散布在课文之中,随时都会对学生的解读产生潜在或显在的影响。而其中,预习提示对课文解读的影响尤甚。
80年代初,受传统解释学“原意论”和文艺理论“作者理论”、“作品理论”的影响,中学语文课文导学系统扮演了解读范本的角色,它所提供的所谓权威解释引导、规约着学生的课文解读。此后的20年中,随着哲学解释学的崛起和文艺理论对读者地位的发现和肯定,课文导学系统的范本功能逐渐淡化,对学生课文解读的限定逐渐放松,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更自由的解读空间。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教科书中同一篇课文导学内容的变化来理解这一点。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药》一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入选篇目。首先让我们来看三个不同时期教科书中《药》这篇课文的解读提示。
解读提示
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作品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从一个侧面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作品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的事件为素材,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悲剧。
98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导学功能主要由课文注释承担,《
药》被编入这版教科书的第一册。如表二所示,在这篇课文中,选编者以题注的形式,用近250字的篇幅,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题。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导学系统除课文注释外,还增加了“预习提示”(自读课文为“自读提示”),1982年版教科书在题注中揭示课文主题的内容多被编入预习提示。在这版教科书中,《药》的预习提示中揭示课文主题的内容虽与1982年版稍有不同,但是,在揭示的直接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上与之并无二致,基本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自由解读的空间。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课前也有阅读提示性文字,但要篇幅简短,形式多样,或引用作者自己的诠释性文字(如《边城(节选)》),或设置启发性的提问(如《祝福》),或概述课文所属文学流派的特点(如第五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的四篇课文),等等。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版教科书中《药》的解读提示提纲挈领、简洁明了,留给学生的解读空间较前两版教科书要大。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预习提示”部分已被去除,解读提示类的文字几乎没有,学生的解读自由度更大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也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在1992、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7~9年级)中,《春》的课文
之前都有解读提示性的文字,分别摘录如下:
不同时期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春》的解读提示对比表
版本92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0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
解读提示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几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的句子,可以一边读一边划出来。〖〗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文章使用了许多准确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句,可以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来。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多朗读几遍,你一定能进入那美妙的境界中。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2年版教科书的解读提示最为详细、明确,不仅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还点出内容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给学生留下的解读空间甚小。2001年版教科书只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而将内容背后的意蕴留给学生去体会,解读空间相对较大。课程标准教科书也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春
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但与前两版不同的是,这段文字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且内容句式整齐、词藻优美、感情充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解读情感,引发学生的解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课文。
三、作业系统:解读暗示的弱化
作业系统给出了解读暗示。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课后作业无论是提问的方向、答案的预设还是题型的选择、提问的方式,都暗含着课本编制者对课文的理解和解释。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这种理解和解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业系统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虽然无论是在课文内容的空间顺序还是在课堂教学的时间顺序中,作业系统往往都被置于最后,但它的归纳、检测功能使得它会对学生的课文解读产生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业或隐或显地体现着教科书编制者对课文的理解,这些理解在作业中往往是作为前提或已知条件出现,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组织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前理解”,对他们的课文解读产生影响。作业系统的解读暗示固然能帮助学生解读,但如果暗示过于强烈,过于明显,也会产生束缚学生解读思维、
压缩学生解读空间等不利影响。返观20多年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作业系统的解读暗示呈现出由强到弱、由显到隐的变化趋势。试以《雷雨》为例加以分析。
198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内容简单,问题较宏观,解读暗示强烈,有时甚至在题目中直接指出选编者对课文的理解。在第四册《雷雨》一课之后,与课文解读有关的题目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剧本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交代情节,展开矛盾,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思想。试分析周朴园和鲁家母子的对话,指出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想一想:周朴园和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怎样造成的?暴露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丑恶现实?
二、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周朴园三十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罪恶活动,集中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的客厅内,通过周朴园和鲁家母子的对话揭露出来的。
可以看出,这两题的提问都很直接,在问题中,选编者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明显地表达了出来。如,在第一题中,作者实际上直接告诉我们“周朴园和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是
戏剧冲突的焦点,“丑恶现实”一词也直接表达了选编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看法;在第二题中,选编者明确指出: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和社会活动是“罪恶活动”,直接给周朴园这一人物定了性。
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题量有所增加,提问比较具体,即使是宏观问题,往往也先拆分为若干较小的题目,结合课文的细节提问,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课文。题目的解读暗示虽较前为弱,但依然比较明显。第四册《雷雨》与课文解读有关的课后作业有二:
一、剧本主要通过周朴园、鲁侍萍和鲁大海三个人物的对话来交代情节,展开矛盾,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试分析三个人的对话,指出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想想看,周朴园与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它暴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课文中出场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构成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矛盾冲突:
1.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2.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3.鲁大海同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4.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
5.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
6.鲁侍萍同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请指出上述矛盾冲突中哪些是最本质的矛盾冲突。
第一题除更细致、准确外,与1982版无多大区别。第二题中,选编者删去了“社会现实”前解读暗示强烈的“丑恶”这一修饰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解读暗示;但是,该题选项中出现的“资本家”、“下层劳动妇女(人民)”、“工人”和“冷酷、虚伪、自私”、“善良、正直、坚韧”这两组对应强烈的词组依然明确指出了人物的阶级成分和内在品质,实际上为回答第一题提供了参照,解读暗示依然十分明显。
2000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系统在秉承1990年版结合课文内容、提问比较具体等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了解读暗示。不仅如此,在很多课文的作业中,都有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讨论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解读。第四册《雷雨》的课后作业就很好地体现了以上特点:
一、朗读课文,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想想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二、第一场戏,随着矛盾的发展,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变化。试围绕周
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语句,说说周朴园在认出侍萍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1)(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5)哦,侍萍!(低声)是你?
2.当周朴园知道面前站的就是侍萍时,“忽然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周朴园知道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心理又有微妙的变化。试举出相应的台词作点分析。
4.通过以上分析,说说这场戏主要刻画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征。
……
四、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写出发言纲要,在班上讨论。
在以上三道与课文解读密切相关的题目中,第一题是关于戏剧冲突的,与前两个版本比较,没有任何提示性的文字,没有任何解读暗示;第二题是关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在引用课文内容时有一些解读暗示,但与前两个版本的对人物直接定性相比,这种暗示不仅没有对学生的解读产生直接的定向性影响,反而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客观地
认识周朴园这个复杂人物;第四题更是把一直以来有争议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不但没有用解读暗示来规约学生的课文解读,相反,还为学生自由发表一己之见搭建了舞台,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解读价值取向。
叶老的经典名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课文首先是教学的凭借,然后才是教学的内容。换句话说,对课文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决不是最终的目的,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对课文这个例子的解读来培养解读能力,积累解读经验,并最终把这种能力和经验移植到社会阅读过程中去。因此,课文的意义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见仁见智的),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课文的意义。1977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限定和束缚呈日渐弱化趋势,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解读空间和更为宽泛的解读自由,客观上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方式和独立解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8.
[2]朱绍禹,庄文中.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14.
[3]吴永军.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
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34-38.
[4]朱志勇.我国内地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呈现[J].比较教育研究,1998,(5):39-43. 〖HK〗
The Impact of the Junior Chinese Textbooks for Teachers on Reading
YANG Xiaoyu
(Haimen Normal School, Haimen 226100, China)
Abseduact:The paper considers the eduend of diminishing coneduol and reseduiction of texts reading in junior Chinese textbooks for teachers, and the eduansformations from political and revolutionary subjects to natural and living ones in terms of subjects, from the original complex Chinese character to simplified ones and from explicitness to implicitness in terms of reading guide, from exemplification to enlightenment, and from authoritative exercises to students' initiative study.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