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为喜剧故事中的悲剧人物掬泪——新评“套中人”别里科夫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9:16阅读:
字号:|

深圳市宝安高级中学 江年跃

    “人类世世代代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荷马。”(赫尔岑)人们也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具有永恒意义的艺术作品总是以它丰富、多层次、多向度的鉴赏功能,证明自身跨越时空、超越种族的审美价值。即使就某一特定读者而言,因为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在不同时期对这些文学圣殿里的精品的审美,也会有不同的取向和评判。
    《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一部这样常读常新的作品。当我再读这篇小说时突然强烈地感到用“干枯”二字来形容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极为恰当——他似乎已没有血性,没有肉欲,没有情感,没有欢笑,没有生活乐趣,连灵魂也早已挣脱那层层的套子离开了躯壳。这种陌生的感觉之后,缠绕我心头的是另外几个问题:别里科夫的心灵究竟为什么那么枯竭,又是从何时枯竭的?为什么连最动人的爱情也不能将他滋润?那些形形色色的“套子”是何时层层包裹住他的身和心?
    如果我们不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还会对这个“套中人”一味地讥诮嗤笑呢?
问题还得从头说起。小说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叶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苦难的童年经历、长期的行医生涯,使他的生活阅历极为丰富,因而作品取材广泛 ,对俄罗斯的各阶层的生存状况都作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一生的创作竭力“以一种诗人的崇高语言、幽默温和的语言揭露社会的丑态”(高尔基),嘲弄鞭挞当时俄罗斯国民的庸俗、奴性、丑恶的劣根。由于他杰出的创作成就,凭着“惊人的天才”和“摄人心魄的小笑话”跻身世界文坛的高峰,托尔斯泰曾誉之为“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俄罗斯的十九世纪末叶是一个黑暗专制中孕育激荡风雷的时代,由于不断爆发反抗暴君制度的斗争,俄国封建专制势力为维护其统治,对人民采用高压手段,实行严酷的警察统治。一时俄罗斯的大地上阴霾笼罩,气氛极为恐怖。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原先的思想阵营中退却,匍匐在专制淫威之下,他们陷于彷徨、绝望的泥淖中自甘沉沦,在畏缩、胆怯、容忍中过着麻木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一般的评论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沙皇专制的卫道士,是沙皇专职暴君的帮凶。这论断简单明了,似乎是盖棺之论了。但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契诃夫这一章(《套中人》)还没有结束,人们还没有象应有的那样读完它,还没有深刻领会它的底蕴,而过早地把书合上。希望人们重新打开它,钻研它。”也许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 来,对别里科夫盖棺尚可,论定嫌早。那么。我们的认识究竟还有那些欠缺呢?
    别里科夫的性格中的确有腐朽消极、令人憎厌的一面,这是人们痛恨他的缘由。他的确顽固守旧、迂腐拘谨,害怕新生事物,极力反对任何变革,甚至连中学老师骑车这样的行为也不能接受。他与世界格格不入,为自己制造了各色各样的“套子”。他用自己的“套子”思想看待周围的一切,以至自己被套而又欲套人,被腐朽思想毒害而又毒害别人。他成天龟缩在层层的套子里,躲进陈旧的事物中寻找蜗牛式的安全。连最美好的的爱情也不能将他从灰暗的套子里拖出。
但是,别里科夫的委琐中有我们每一个常人的影子,他的性格悲剧值得我们同情:终其一生,地位上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普通中学教员,精神上是个被时代压挤的侏儒。在他孤寂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关爱的阳光,没有同情的雨露,没有生活的乐趣。也许例外的是,大家对撮合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关系表现得异常的热心。但实际上,人们心里那份“成人之美”的“热情”突然高涨,恐怕也同后面以漫画讽刺他的人一样,更多的是出于想把这样一对性格大异其趣的的男女放在一起互相映衬,从而寻开心看热闹的促狭心理。
    别里科夫为人并不虚伪。他 公然声称(而非悄悄告密)要把和科瓦连科的谈话报告给校长,这种宋襄公式的做法其实是出于愚蠢的守旧死板的义务感和为了自保的心理。从别里科夫惴惴不安的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他似乎预知了即将到来的变革将给俄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动荡。对未来的敏感使他惶恐不安,现实中专制统治的沉沉铁幕又让他倍感危机四伏。于是,象别里科夫这样软弱的小知识分子只有竭力地纺织“套子”。他的命运喻示了,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下,软弱而胆怯的小人物的可悲的命运。
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严重中毒的知识分子。尽管他的言行表现出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奴性思想,但这是专制残暴长期钳制、镇压造成的,帐应该算在专制统治者的身上。愚昧、麻木和保守往往是强权政治打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烙印。小说中,他最终被塑造成一个因被长期压迫而导致性格畸形、精神变态,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形象。应该承认,契诃夫是以一种漫画的笔调来描画别里科夫的,目的就是鞭挞他的丑陋思想和性格。但是,小说中描写到别里科夫的葬礼上,人群竟无一个同情者,他们只感到解脱。这段情节分明给小说的喜剧色彩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调,提醒读者在嗤诮之后深沉的思索。
 &nbs p;  其实,别里科夫周围的每一个人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套子呢?在他死后,生活依旧“行进在老轨道上”,没有任何改观。令人窒息的沉闷依然如无处不在的浓雾,弥漫在俄罗斯的上空。小说的原结尾有一段颇为重要的话,不知何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竟被删去。兽医伊万内奇听了别里科夫的故事后心情沉重,彻夜难眠,他说:“我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城市里,在拥挤的空间中,写些无益的文章,玩纸牌,——难道这些不是套子?至于在渺小的无所事事的男人和无事可干的女人中度过一生,说着和听着各式各样的废话——难道这些不是套子?” 伊万内奇的思想显然比中学教师布尔金的更深刻、更敏锐得多。他深情地望着那比当时社会环境更美丽宁静、温柔美好的俄罗斯原野,忧伤地说出无数人们心中“套子”的根源:“你被人称作傻瓜,因为你忍受着这些谎言,忍受着侮辱和委屈,而不敢公开声明自己站在正直和自由的人们一边;你也撒谎,还微微笑着;这一切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得到一个安乐窝,为了求得一官半职罢了。——不,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在此,我不吝篇幅大段引述原文,是为了验证:“别里科夫”这个概念的“能指”远远超过了它的“所指”,别里科夫是个典型形象,而不是特定形象。“套中人” 生活和思想的方 式代表了当时整个俄罗斯下层知识分子长期被政治压迫、被黑暗猥亵下的一种普遍精神状况。“套子”人人有,形式各不同。别里科夫以悲剧谢幕所昭示出的是一条在专制桎梏下知识分子通常的生命路径:他们由畏惧走向退缩,由退缩而封闭,由封闭而保守,在令人窒息、没有生气的世界里最终走向死亡。如果用心灵去品读,我们会感到小说中充溢着一种浓烈的悲剧意味。别里科夫愈被嘲笑,作者的心情也愈加沉重。也许,这就是托尔斯泰所谓的契诃夫小说“摄人心魄”的深刻和伟大吧!
伟大的作家以发掘人性为文学的首义,以提升人类的整体精神水平为终极目标。伟大的作品总是由于对人类的灵魂作出创造性的触摸,而给人的心灵以沉重的撞击。阅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一般的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与作品中的美好形象划上等号,而对丑陋的、灰暗的形象则加以排斥。但当我们在对别里科夫超然地嘲笑时,是否想过自己也有别里科夫的“套子气”?以一笑了之或一恨了之的态度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艺术价值就被严重低估了。
    当我要合上这篇小说时,突然感到一个人们长期忽略的主题似在呼之欲出:人们内心深处不是也有一种对往昔的牵挂,对陈年往事的留恋吗?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人 心不古”,不就道出了今不如昔的怀旧心理吗?这是否也是一种别里科夫式的保守?伊万内奇说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套子”,正如人性中“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的一半是革新,另一半是保守。革新,还是保守?这是一个问题。知识分子的人生就是革新与保守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青春的别里科夫一定也同你我一样,纺织过无数美丽的梦想;小说里的别里科夫龟缩套中,在无人知晓的寒冷深夜,一定也有过许多血泪和无奈。
说到别里科夫的套子,我不由想起了清朝覆没后,连皇帝都剪了辫子时,许多人头上仍旧拖着辫子。说到保守,我又想起清朝遗老林琴南,当旺清时局内忧外患、风雨如晦,他虽处江湖之远,却三次上书朝廷,愤念国耻,倡举新政。而在辛亥革命之后,还是这个林琴南,却极力反对变革,反对白话文,反对“五四”,成了一个时代的落伍者。还有《天演论》作者严复,青年时“放眼看世界”,积极引进西学启蒙愚昧,后来却名列袁世凯称帝的“筹安会六君子”,成了倒退复辟的主力。林琴南从原来的力推新政到被视为近代以来个性倔强的怪物,严复由原来的维新到后来的倒退,这些例子说明:昨天追求的执着可能变成今日前行的障碍,以为真理在握的自信会变成拒绝新知的故步自封。
    谁的心中都有套子,谁都可能是别里科夫!别老讥笑人家!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