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课改“国培班” 关注课改“不等式
参加课改“国培班” 关注课改“不等式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注:本文发表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教育参考》2004年5月期刊)
由福建省教育厅选派、泉州市教育局推荐,2003年11月5—15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师范司在安徽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承办单位把它简称为“国培班”)活动,该活动分初中数学科研修班和初中物理科研修班,我作为一名省级课改实验区的中学数学教研员参加了初中数学科研修班。在研修活动期间,我们听取了9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体验了首都师大王海燕副教授主持的参与式培训的强大魅力,考察了安徽芜湖市国家级实验区的课改现状,观摩了两位一线实验教师的课堂教,交流了全国各地课改实验区的特色经验。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我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新课程实验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本着“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的理念,参加本次“国培班”后,我觉得新课程实验工作要关注三个“不等式”。
一、“培训班”≠“研修班”
根据“国培班”的承办单位安徽教育学院介绍,该班为教育部师范司主办,原计划在2003年4-5月举行,由于“非典”原因推迟了,且把原来的“国家级培训班”改名为“国家级研修班”。把“培训班”改名为“研修班”,我认为不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意味着办班的理念、办班的原则要发生转变。传统意义的培训班学习活动,常以“灌输式”、“接受式”为主要培训方式,主讲教师经常是“一言堂”、“满场灌”,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是“带着同一个讲稿走遍天下”,而接受培训的学员只能当听众、记录员,死抄硬记,被动接受,培训效果如何呢?没有人愿意去追究,反正最终结果是人人发证、人人结业。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培训班活动,强调的是“参与式”、“互动式”、“研修式”,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理培训班也应强调“学员是培训的主人”,应紧扣“学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如在本次研修活动中,首都师大王海燕副教授主持的参与式培训,以“参与式”的强大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学员,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参与分组合作研讨的价值,学员们自觉承担角色,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组内组外联动,台上台下互动,学员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这种培训方式值得借鉴应用。
二、“新课改”≠“新课件”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已经在教育领域里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日新月异的环境里,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制作也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凡上公开课均须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本次研修中所观摩的两节课改实验课又都是“课件课”,使我联想到平时下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时也发现,凡属事前得知要上的课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时,约有80%的这类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作课件,有的教师还请来电脑专业人员协作。在部分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只有用到多媒体、用到电脑、用到课件才算是课改实验课,把“课改课”简单地等同于“课件课”,课堂上有的教师只顾着自己忙于课件的操作使用,陶醉在课件设计成功的喜悦之中,忽略了学生思维想象、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笔者在听一节数学公开课时,教师把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内容都打在电脑课件里,前半节依赖电脑课件进行教学还算“平安无恙”,但到了下半节,电脑课件却不听使唤了,课件就是打不开,出现这种教学意外事故后,学生和听课教师看到执教老师在干着急也爱莫能助,场面非常尴尬,下半节只好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此要声明的是:我并不是反对电脑课件进课堂,因为也有不少的“课件课”上得很好,只是想提醒课改实验教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起着辅助作用,且要注意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能不应用且照样取得教学效果时,就不要顾此失彼。
三、“参与者”≠“绊脚石”
在课改实验推进中,对课改的成功与否,个别专家发表了一些观点,如“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特级教师是课改的障碍者”、“教研员是课改的绊脚石”、“课程改革功在教师,如果会失败,就败在领导,败在制度”。听了这些言论,所涉及到的各方人士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作为教研员,我的心情是酸溜溜的、沉甸甸的,凭什么就把我们教研员一棍子打死呢?在这场课程改革中,我们教研员主动参与,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走学校、进课堂,听课评课,交流研讨,与新课程同成长,与一线教师共发展。我们是“参与者”,怎么是“绊脚石”?在本次研修活动中,福建三明的一位课改教师介绍了自己在新课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时,感慨地说:“课改的关键在教师,功劳在教研员。”这是发自一线教师的肺腑之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因此大家要少责怪,多沟通,要团结协作,才能共渡难关。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