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 -> 正文

试谈英语教师的自我创新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5:53阅读:
字号:|

  试谈英语教师的自我创新

  知识经济的前提是知识共享,英语既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工具,又是共享知识的一部分,所以英语教师自我创新的需要更为迫切。我国是英语教学大国,在职的中学英语教师已达50多万,还有小学英语教师以及在高师外语系接受培养的、未来的英语教师。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要走创新之路不断发展,决不能只靠国家培训和教师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那样既被动又费时;在知识、科技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也满足不了发展中英语教学的需要。唯一的办法是进行自我创新,即以自己的发展、进步为目的,循着“三个面向”的方向,利用一切机会,创新自己,使自己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在职英语教师要这样创新,培养中的英语教师也要这样创新,培养英语教师的高师外语院系,更要积极地帮助未来的英语教师进行这种创新。

  那么,怎样进行这种创新?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是建立适应“三个面向”要求的超现代化意识,其具体内容则是树立人才意识、科学意识、效率意识和角色意识。

  1人才意识

  这是建立适应“三个面向”要求的超现代化意识的基点。因为三个面向要从面向现代化进而面向未来的世界。未来世界最大的资源是人才,最重要的活动是创新,因此,外语将不仅是创新工具,还是生存工具。国家和社会将需要大量的外语专才和兼才,特别是“具有国际理解意识的、能适应国内外多种变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其需求量将急剧增加。而这些人才多数都要靠教师去培养。如果教师在几十年工作中都仅仅按照自己大学外语学的那一套去办,显然不能适应需要。所以广大外语教师必须面对越来越重的自我创新形势,担负起自我更新的责任。为此,要从以模仿和灌输去实现学生技能训练的短期行为转向内涵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永无止境的加强教学理论和实践素养的训练。在自我创新中,除了必须具备传统的“三基”外,还必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五种基本素质。

  一是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化语言理论知识。对语言和语言的本质特征、交际能力的本质、语言理论发展的趋势等要及时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指导外语教学。同时从文化层面对外语的语言、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知识,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研究以人为本的外语教学规律和相应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二是具备相当的外语习得和学习理论并了解其发展。特别是要了解有关错误分析、反思教学、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学习心理、学习策略等理论的现状及发展,用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外语教学史及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运用辩证观点,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三是具备比较扎实的业务技能。不仅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和运用能力,还要将它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实践交流活动的范例和信息源。

  四是具备把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之中的能力。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进入了教室,它们强大的储存容量和虚拟场景以及加快学习活动节奏等功能,为大家所公认。多媒体之后还会有新的手段,教师都应及时掌握。

  五是具备运用艺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借助艺术手段的外语教学可以使学习变难为易,可以增强外语课的教育、教养性,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所以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绘画、书法、唱歌、指挥、编导、制作等多种才能,将艺术活动注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2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首先是规律意识”。认识外语教学规律,就要从总体上把握外语教学,全面研究外语教学的实质,包括话语分析、学习分析和方法分析,还要全面研究容易被忽视的,却又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是适应并开发外语教学环境。外语学习大多是在儿童已过了语言习得关键期才开始的,而且外语教学缺乏目的语言环境和足够的语言输入。所以外语教师一定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教学条件、设备的长与短,要扬长避短,并且不断创新,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但是,切忌盲目追求创造与母语习得环境相似的交际环境,那实际上就是违背了外语教学的特殊规律。

  二是激发和适应学习者的情感。外语学习的内容不仅是包含另一种知识、技能体系,还包含另一种文化。因此,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情感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对外语学习的成败有着特殊的影响,外语教师要研究在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情感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情感目标,并且把情感用作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如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情感多种多样而又千变万化,教师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情感去适应和引导学生的情感。

  三是研究、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学生的原有知识,特别是母语知识既有利于外语学习,又阻碍外语学习。其它知识作为认知图式的内涵,必然对学习外语也有影响。因此,外语教师就要研究学生原有知识的合理利用和如何回避其负面影响。由于学生原有知识互不相同且不断变化,所以研究利用学生原有知识也是在科学意识方面自我创新的内容。

  四是善于处理不同文化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对外语中的词、词组、句子的正确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的正确了解。语言中的习语、谚语、特殊模式和规则更与文化因素不可分割,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撞,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善于洞察和处理两种不同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在两种文化冲撞中采用抗拒或崇尚目的语文化的现象。

  3效率意识

  效率意识是超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外语教学的效率意识,就是改变当前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要求教和学要比过去更多、更快、更牢固、更灵活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就是说,投入较少而“产出”较多,“产值”较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意识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

  一是力争速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某个或某些重要方面的教学取得很明显的突破性成绩。国内有关速效经验的报道已有不少。速效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持久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重要根据目前还仅限于不同的记忆理论。展望未来,学生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外语可能不止一种。所以,研究速效的理论和操作应为外语教师自我创新的内容之一。

  二是保持长效。全面提高外语教学效率,不但速效要明显,长效也要明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和规定的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能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学过的东西。长效的取得,目前通用办法是大量使用,大量联系,使基本语言技巧和谐、均衡的发展。但这些都还停留于经验性的做法,须要教师在自我创新中去研究、开拓。

  4角色意识

  由于教学活动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模式,外语教师的角色要从课堂传授者转化为教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者,他们要做到五点:

  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并抑制种种可能出现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把外语学习和自己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是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调控不能千篇一律,而要不断更新。

  三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参与。除了营造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气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等常规办法之外,还要从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动机及其激发机制,探讨处理动机的变化。

  四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自己与他们的差异。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分析教学失误的内外原因,力求改进,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五是引导学生明白“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方能终身享用”的道理。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还要求教师不仅应恰当地掌握讲授的最佳精度和练习的有效分布,给予学生在课外自主的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去不断地在创新自己中创造新的学习方法。

  面对21世纪,外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将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广大外语教师唯有不断自我创新,才能树立超现代化的外语教学意识。这是建立不断更新的动态人才观、科学观、效率观和角色观,不是教师的静态修养,所以要以现代化意识为起点着眼于超现代化的发展。

上一篇: 试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