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 -> 正文

“高中生物理学习力”调查与反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4:43阅读:
字号:|

  “高中生物理学习力”调查与反思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四个维度调查了高中生物理学习力状况,分析了高中生物理学习力方面存在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上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力 问卷调查 反思 物理

  学习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佛瑞斯特教授提出,后来圣吉博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项修炼理论,并系统地阐述了构造学习力的方法——建立学习力型组织。在圣吉看来,一个组织是否能够凝聚众人的智慧,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最佳方案,是衡量组织学习力高低的标准。学习力作为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渗透到教育研究领域。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学习力的研究方兴未艾。狭义的学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学体系中,有关学生学科目标掌握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的总和,也称学科学习力[1]。学习力突出地反映了一个人或组织的竞争力,以及个人和组织的创造性才能。当代社会中,创新是一个人必备素质,也是一个人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习力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物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这些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力的生成和发展意义深远。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问卷中我们针对学习力的四个维度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进行了若干问题设计。每道题目有5个选项,分别为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符合,其中符合代表最正面的评价;反之,不符合代表最负面的评价。为了统计方便,我们用1~5共5个数字来表示上述五个评价指标,其中1代表不符合,5代表符合,其余依次类推。

  在问卷的发放上,我们对本校高中的三个年级进行问卷发放,其中每个年级50份,高一的学生无选科区别,随机选择50人进行问卷发放;高二、高三只对物理化学、物理生物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其中对物理化学专业学生发放问卷30份,物理生物专业学生发放问卷20份。

  二、数据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样本123份。其中各年级样本数分别为高一40份,高二39份,高三44份,男女生比例约为1.24:1,数据符合抽样的要求。现分析如下:

  1、学习动力状况分析

  我们从目标、动机、兴趣、情感四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动力。 “认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中,选择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学生为83人,占总数(文中提到的总数均为有效样本总数,总数为123)的66.7%,相反,仅13人选择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仅占总人数的10.6%,其中选择不符合的占总数的3.3%,由此可见,绝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目标明确。

  在学习动机调查中,“迫切希望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人占总数的59.3%,另外25.2%的人选择比较符合,“希望提升自己成绩”这一内在学习动机因素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点在学习兴趣中也有充分体现,6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或比较积极思考物理问题,此题的平均值高达4,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对物理课外书籍的兴致并不高,“我渴望阅读物理课外书籍”一题中,选择符合的人仅占总数的12.2%,而选择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学生比例高达37.4%,高中生阅读物理课外书之少由此可见一斑。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我觉得学习物理是一种快乐”一题平均值达3.707,并且高达61%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是快乐或比较快乐的,这一点反映出学生对物理并不排斥,并且表现出对物理的偏好。

  2、学习毅力状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毅力调查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在学习和娱乐面临冲突时,学生的学习毅力呈现出脆弱性一面,只有7人(占总数的5.7%)能够坚决地抵制诱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三分之一的学生(占总数的33.3%)不能很好地抵制娱乐的诱惑,其中16.3%的学生完全无法抵制娱乐的诱惑。这一点反映出影视、网络等娱乐设施对当代学生学习的巨大影响。

  排除娱乐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毅力又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尤其在完成学习任务方面表现突出,高达71.5%的学生在周末期间能够很好或较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周末面临更多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说明学生的毅力比较坚强。另外,即使学得很晚,79.7%的学生仍可以很好或较好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而不能或不能很好完成当天学习任务的学生仅占总数的7.3%,学生在完成物理作业中展现的毅力令人称道。

  3、学习能力状况分析

  我们从三个方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别为知识的接受能力、内化能力和运用能力。

  “知识的接受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量的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接受的知识越多,接受能力越强。在考察学生是否将知识系统条理地保存在脑中一题中,36.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其次35.0%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选择符合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1.4%,相对而言选择符合的学生并不多。上课时,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将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在头脑中显现出来的学生占26.8%,更多的同学选择比较符合,即认为可以较好地在头脑中显现出老师所讲的内容,这一比例达35.8%,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知识的内化能力”反映学生将接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能力,反映出一个学生在理解、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知识内化能力方面,能够很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的同学占总数的13.8%,其中大多数学生(占总数64.2%)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或不确定。学生利用图表揭示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力更差(平均值为2.634),仅4.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利用图表揭示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与此相对,高达20.3%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做到。相对而言,“学生在思考问题的结果如何得出时”表现较好,59.4%的学生可以做到或较好地做到,可见学生比较重视解题思路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方面,认为自己较好做到或不确定的比例达三分之二,即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些学生可能完全依赖老师的总结,自己被动接受,而未能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

  我们主要从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角度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作业或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学生为14.6%,而选择比较符合或不确定的学生占总数的76.4%,其中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该题平均值为3.66)。当物理情境改动时,可以解出或较好地解出物理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77.2%(该题平均值为4)。以上两题的结果说明学生在解题方面能力突出,这一点在现实中也不能发现,老师讲课时注重习题的讲解和训练,而学生希望通过解题来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之强就不足为奇了。

  4、学习创新力状况分析

  学习创新力中我们考察了学生想出新解法和一题多解两方面的能力,前者的平均值为2.943,后者的平均值为3.09,均处于较低的水准。其中13.0%的学生认为自己想不出新的物理解法,仅8.9%的学生能够想出新解法,多数同学(比例为36.6%)选择不确定。类似地,13%的学生可以做到一题多解,同时有12.2%的学生无法实现一题多解,38.2%选择了不确定。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创新意愿较高,59.3%的学生乐意或比较乐意为新颖的想法花费大量的时间,此题的平均值为3.61,也反映出学生具有创造意愿的倾向性。但是,调查同时显示学生在主动阅读相关文献,开拓思路方面表现不理想,仅14.6%的学生主动查阅文献。

  三、教学反思

  1、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毅力是关键

  从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动力、毅力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的压力,我们认为这一压力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说父母的要求、高考的升学压力。这些源于外在因素的压力固然可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且挖掘课本知识的深度。但是,过分注重课本知识和学习成绩,也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首先,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花费太多的时间,没有时间和精力扩展自己的物理课外知识,尤其是一些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而这些课外读物可以引起学生好奇、探索的心理,因此课外读物的减少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过高的学习成绩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考试分数上,如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解题总结反思,在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稍显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十分必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提升学生的物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课堂上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特别是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实验,这样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探索中寻求物理的奥秘;第二,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一个出色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并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最后,教师要适当地改进教学理念,摆脱片面追求高分的传统观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驱动系统是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内驱动力的系统,它包括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情感、学习的意志和学习的性格等方面[2]。学习兴趣、学习毅力作为学习的动力系统,在学习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兴趣、学习毅力二者之间并非孤立存在,学习兴趣浓厚的人面对困难,往往更有耐力,在困难面前能够迎难而上,表现出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另一方面,具有坚强毅力的人面对问题并不退缩,常常表现出越挫越勇的强者姿态,最终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的成功的喜悦,有助于产生对该事物的兴趣。因此兴趣、毅力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作用体,两者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动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创造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个人或组织的创造力的发挥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2、提升学习能力是前提

  创造性的想像、发散思维对于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没有丰富想像力的人,一个墨守成规,不能摆脱常规束缚的人,那么创造力就像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想像力,发散思维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知识经验,而学习能力对知识经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深度、广度、有效性以及效率四个方面。深度指的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广度指获取的知识是全面的、多角度的;有效性指获得的知识或信息与待解决问题相关性;效率是针对获取知识的速度而言的,效率越高获取知识的速度也就越快。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知识或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相反,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地获取信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学习能力反映出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效率、准确性、实用性,是由学习策略、学习方法、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学习效率等构成,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3]。因此,我们认为学习能力是学习创新力的必要前提,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学习能力作为保障,学习创新力就无从谈起。

  反观如今的高中生,他们获取物理知识的方式则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获取物理知识。迫于学业的压力,高中生物理课外知识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学习意愿偏低,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育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个人认为当前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匮乏与学习能力较差不无关系,这也说明提高高中生学习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培养创新性能力是最终目的

  创新力是学习力培养的核心所在。调查显示,高中生创造意愿强于实际的创造能力,这说明在学习创新力的培养上并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意愿。学生创新能力上展现出的低自我效能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应用能力(主要指解题能力)平均值最低为3.66,高于内化能力平均值最高的3.59,学生的应用能力强于内化能力,这一点令我们疑惑。通常而言,应用能力是建立在接受和内化能力基础上,试想一个学生未能充分领会物理知识,又如何做到灵活运用呢?物理知识接受能力较低我们可以理解,因为物理作为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科学,知识的记忆并非十分重要,但是内化能力偏低令人不可思议。

  对比学习创新力和学习能力,作为知识运用能力的两个不同层面,学生的解题能力比较突出,而创造性思维却成为短板。个人认为上述的差距来源于高中的教学方法中过于重视应试教育,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上,首先我们要打破旧有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的能力时,不能仅仅以分数论英雄,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想法的同学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地引导。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兴趣制定一些研究课题,课题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鼓励学生在研究课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任何创新性的思维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发现问题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物理情境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或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容忍学生错误。一切物理问题源自生活,将物理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问题,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必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太胜. 大学生学科学习力及其生成和发展的教育范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7,(8):58-61

  [2]姚冬梅. 提升学习力:大学生可持续成长的支点[J].职业时空,2009,(7):64-66

  [3]冯国锋.论大学的学习力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9):57-59

上一篇: “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