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物理 -> 正文

对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5:24阅读:
字号:|
 ——在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第七届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摘 要:就当前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改革;基本功训练;创新精神;内容现代化;硬科学
  分类号:G 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712(2000)02-0001-01▲
  
    围绕物理课程改革,中国物理学会前两届教学委员会曾举办过一系列研讨会.第一次1992年11月在重庆,主题是基础物理教学的现代化问题;第二次1995年4月在合肥,主题是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后来,1997年在无锡、1998年在南昌,又举办过两次会议,物理教学的改革一步步地深化.新情况下有新问题,下面仅就我近来想到的、听到的,和被问到的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1 基本功的训练永远不可少
  
    我们曾多次引用杨振宁先生的观点:中美传统教育方法的区别之一是中国教育按部就班、严谨认真,而美国的教育是渗透式的,允许跳跃.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物理课程的核心,也是我国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舍此谈不上什么科学素质教育.在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适当地 引进渗透式的教学方法,作一定程度的跳跃,可使学生不过分地依赖教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我们赞同杨先生看法:中美双方教育传统的长短是互补的,若能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教育上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然而,对我国物理教育传统施行伤筋动骨的手术,必须慎重.
  
   2 内容现代化不能只是新闻报道
  
    20世纪科学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物理教学要富有时代感,但不能流于新闻式的报道,而应讲出其中的物理内涵.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物理课中介绍现代科技成果时,应突出它们的近代物理原理.
  
   3 科学教育不能“软化”
  
    自然科学都是严谨的“硬科学”,物理学尤其如此.对青少年进行硬科学教育,对他们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普通国民受到扎实的硬科学教育,且不说对提高生产率和发展经济有利,对各种迷信和邪教的抵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今年8月在桂林召开的“‘99国际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上日本代表汇报了日本文部省(即教育部)的决定,将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科目合并为一门“综合理科”课,总课时大幅度地压缩,因而课程内容也 大幅度地删减.例如,物理课程大纲中只保留了“能量”的概念,将“功”和“功率”砍掉.会上各国代表听了为之一震.欧洲物理学会的代表说,这种将科学教育“软化”的趋势在世界上有一定的普通性,其实质是使国民教育廉价化.
  
   4 如何看“综合”
  
    据说“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错,现代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是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分化出来的,当前又呈现综合起来的趋势.当初的分化标志着认识的深化,现在的综合标志着进一步的深化,即所谓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目前许多综合性的学科,如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培养人才的一般模式,是本科仍按传统学科分科培养,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综合.这是有道理的,否则在低层次上“综合”,会造就出一批“万金油”式的毕业生,他们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哪门也不精通.这样的人在综合性学科的攻坚战中是很难动“真格”的.其实一门精通,才能触类旁通.
  
   5 要不要“破体系”
  
    有人说:生物课过去的体系是“门、纲、目、科、属”,现在改为“器官、细胞、蛋白质、DNA”,体系大变;而物理课的体系过去是“力、热、电、光、原子”,现在仍是“力 、热、电、光、原子”,体系该破了.我们认为,“体系”是形式,形式应服从内容.教学改革应以课程内容的改革为核心,“体系”破不破,是教学内容改革的结果,“破体系”不能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出发点.“大跃进”、“文化革命”时代的教训,我们这一代人记忆犹新.
  
   6 “还原论”还是“层次论”
  
    物理学是追求“统一”的,物质的四种相互作用中电、弱统一了,高能物理学家们正在追求“大统一”,终极目标是包罗万象的TOE(Theory of Everything).真到那个时候,是否我们什么其它问题都不必研究了?实际上,物质结构是有层次的,上面一个层次物质运动的规律往往与底层脱耦,例如物质的夸克结构并不反映到凝聚态或化学的层面上来.在物理教学中,四种相互作用、物质与运动、对称性与守恒律等高层次的思想概括,不能代替各分支学科具体原理的讲授.也许为哲学系学生开设的物理课是例外.■
  
  作者简介:赵凯华(1930-),男,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教授
  作者单位:赵凯华(北京大学 物理系 北京 100871)
  
  原载于:
  
  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2000 Vol.19 No.2 P.1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